主页 > 论文欣赏 >

当老龄化中国:对50位农村空巢老人的实地调查


2016-10-16    来源: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作者:符婧

【摘要】本文通过实地走访调查的方式,分析和概述了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面临的主要困境:经济供养水平较低、日常生活比较拮据,身体条件较差且医疗水平得不到有效保障,情感孤独、缺乏沟通、精神上缺乏慰藉,没有足够的娱乐生活等。为解决这些问题,从政府、社会、基层社区、子女、老人自身等几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境;对策;

    随着城镇化与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留守老人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牺牲者。此外,我国长期以来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家庭规模逐渐小型化,且生活水平及医疗水平的提高使人的寿命不断延长,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大量农村空巢家庭随之产生。目前,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的重要转折点,也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以四川省达州市S村50位农村空巢老人为例,对农村空巢老人的经济状况、身体健康状况、医疗保障、精神生活、政府政策等方面进行实证性分析。
    一、个案概况
    S村位于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该村有常住人口1的数总占,人691口人上以岁06,中其,人66018.39%;该村总户数是382户,其中,空巢老人户数是31户,占总数的8.11%;在老年人中,空巢老人50人,占老年人数量的25.51%。这50名空巢老人按照年龄分类:60~69周岁15人,70~79周岁29人,80~89周岁6人;按照性别分类:男24人,女26人。该村低保户人数204人,空巢老人中低保人数42人,占总人数的20.59%;该村贫困人数37人,空巢老人中贫困人数7人,占总人数的18.92%;该村残疾人28人,空巢老人中残疾人数量7人,占总人数的25%;该村空巢老人户数31户,丧偶户数11户,占总的空巢老人户数的35.48%。
    二、S村空巢老人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既是家庭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家庭养老模式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仍是农村老人当前普遍的养老模式,但随着农村子女纷纷外出务工,一旦家庭空巢化,家庭养老功能就被弱化。因此,随着空巢老人队伍不断扩大,出现了一系列养老困难和问题,在该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经济供养水平较低,日常生活比较拮据
    在城镇,老年人一般到了退休年龄后就可以领取退休费或社保金,不需承担重体力劳动,更不需要担忧自己的养老问题。而农村则不同,虽然该村50位空巢老人中有42位老人领取了国家低保补助,但国家每月补助95元,对居民每个月的生活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在入户调查时还发现,部分老人承担了过多的重体力劳动赚取生活费,但由于目前的物价上涨,其赚到的钱仅能维持日常最低消费。可见,农村空巢老人经济供养水平较低。
    (二)身体条件较差且医疗水平得不到有效保障
    从50位空巢老人的年龄来看,60~69岁15人,70~79岁29人,80~89岁6人,分别占30%、58%、12%。可见,该村空巢老人的年龄普遍偏高。从调查情况来看,村子中仅有一个医疗卫生站,老人们不管大病还是小病,都会到村里的卫生所看病。我们从卫生站拿到的资料显示,该村多数老年人患有冠心病、脑动脉硬化、乙肝等疾病,由于经济条件限制,老人看病较为困难。虽然该村实施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大病医疗救助制度,但该村卫生站的医疗条件仍处于低水平,不能满足老人看病的需求。
    (三)情感孤独、缺乏沟通、精神上缺乏慰藉
    当子女外出时,空巢老人经常会觉得在感情上失去了支撑和依靠,尤其是对丧偶的空巢老人来说更是如此。从调查结果来看,这31户空巢老人家庭,儿女长期在外打工,且回家频率较低,老人无法享受子女在身边的快乐。此外,由于该村缺乏老年人的活动场所,且山区老年人居住分散,不易聚集,导致老年人普遍存在孤独感。
    (四)缺乏娱乐设施,老年人的闲暇生活乏味
    在我们调查的自然村中,没有为老年人开设的活动区,也没有健身设施,农村文体娱乐公共设施较少;在组织老年人活动方面,调查结果显示,该村基本上没有组织过老年活动,可见,包括空巢老人在内的农村老年人社会活动较少。根据调查可知,该村空巢老人文化素质不高,多数空巢老人缺少兴趣爱好,致使其文化生活极为单调。
    三、加快和完善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服务的建议对策
    面对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政府及社会各界应做出一些努力,提升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
    (一)各级政府:创新制度,宏观保障
    1.加快完善农村基本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
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为主题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首先,加大对农村社会救助和农村社会福利的投入,把符合低保条件的农村空巢老人纳入低保范围,从经济上保证空巢老人能达到基本生活水平[2]。其次,在医疗保障方面,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医疗资源投入,从硬件及软件方面提升农村的医疗水平,使农村空巢老人在就医方面得到满足。最后,完善农村医疗的报销制度,使农村空巢老人能在医疗救助方面享受普惠。
    2.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首先,鼓励外出农民返乡就业。现阶段,S村所在的乡镇正在大力规划发展旅游业,即将建立都市农业体验区,需要大量劳动力,因此,可以吸纳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就业。其次,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使其为保障老年人晚年生活提供辅助性作用。以创业带动就业是当代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创新性举措,支持和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自主创业,不仅可以缓解城市的就业压力,而且能更好地发展农村经济,让农民离土不离乡,从而保障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二)社会舆论:关爱老人,奉献爱心大力宣传
    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积极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切实维护空巢老人的合法权益,使我国的尊老爱老思想深入人心,营造关爱农村空巢老人的社会氛围,提高年轻人关爱空巢老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还要提高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实事求是地揭露一些虐待老人、不赡养老人的丑恶行为,在社会中树立起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使社会大众真正树立起尊重、关心、帮助老人的良好风尚。
    (三)基层社区:创新服务,帮扶互助
    加快农村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村民互帮互助机制。通过建立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乡镇、村委和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一个由政府引导的、村委、村民合力组成的团体,三方共同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村干部要不定期地了解空巢老人的生活情况,或组织空巢老人的邻居关心照顾空巢老人,通过邻居间的互帮互助关爱空巢老人。
    (四)家庭子女:恪守孝道,尽心赡养
    赡养老人是每个子女应尽的义务,而家庭供养是目前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保证,因此,作为子女应履行自己的职责,恪守孝道,在经济上及精神上关心老年人,使老年人能够安度晚年。如子女应多抽出时间与父母联系,了解父母的生活情况,减少老年人的孤独与失落感[3]。此外,逢年过节,子女要按时回家与父母团聚。
    (五)老人自身:转变观念,积极生活
    对空巢老人自身而言,要积极面对空巢生活,努力适应自身社会角色的变化,热爱生活,老有所乐。首先,积极安排自身的老年生活,逐渐减少对子女的心理依赖。其次,积极参加各种群体活动,培养自身的兴趣爱好,建立新的群体生活,在群体生活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并在其中排解自己的空虚与寂寞。最后,主动摆脱心理负担,在独居的情况下,也应积极寻求自身的个人幸福,从生活中找到快乐。
   
    【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川渝两地的对比分析”(项目编号:201510638030,项目主持人:符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川渝两地的对比分析”(项目编号:201510638030,项目主持人:符婧);西华师范大学大学生科研“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川渝两地的对比分析”(项目编号:427108,项目主持人:符婧)
    参考文献
[1]周运清,彭锦.空巢老人玫瑰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2]王飞鹏,王君玲,林琴波.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境及对策研究——以重庆市潼南县Z村调查为例[J].西北人口,2013,(1):67-72.
[3]魏静.甘肃省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制度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34-38.
上一篇:社会转型期如何构建大学生就业创业保障机制 下一篇:从关键能力培养看文秘专业教学改革
相关文章推荐

  • 案例教学法在《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教学中的
  • 关于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的文献简述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探析
  • 新时期中国国家安全战略调整研究
  • 浅谈中国古代“礼法合一,无为并蓄”的法律思
  • 中国人物画教学创作中的速写运用
  • 人口老龄化视角下健全“老有所养”的路径探索
  • 核心期刊论文: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社会教育事
  • 核心期刊论文: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刑事风险剖析
  • 职业院校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及培养研究
  • 中国古代政权合法性问题简论
  • 基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军思想的
  • 中国梦与中国精神
  • 新时代“不忘初心”的价值取向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经验和意义研究
  • 新型政党制度的独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