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中国梦与民族精神信仰的重塑


2016-10-27    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作者:胡娟


    在党的十八大描绘的“两个一百年”“美丽中国”目标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适时向全体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发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号召。民族精神信仰的重塑与构建,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动力,同时中国梦的构建也为中国人的精神信仰指明了方向。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梦会重塑民族信仰,重聚中国力量。
    一、用中国梦引领精神信仰的重塑
    (一)信仰是人的精神动力精神,指人的心神、心志;信仰,可拆分为“信”和“仰”两部分来理解:“信”就是从心神、心志上对一种现象或主义的坚信,毫不怀疑;“仰”就是仰视、敬畏、崇敬。两方面结合起来,就是指人从心神、心志上对一种现象或主义的坚信、永不怀疑和深度敬畏。既然信仰是心神心志的信仰,那么信仰指的就是精神的信仰,人们总是把精神和信仰连在一起,称为精神信仰,指的就是人们精神层面上的终极敬畏与关怀。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正如汉代王符在《潜夫论·卜列》中说:“夫人之所以为人者,非以此八尺之身也,乃以其有精神也。”人最大的特点就是知道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处于弱势地位的,所以时时刻刻地感到畏惧。
    作为器官发育并不具独特性、生命较为脆弱的人,在这个未知世界上生存,总是会遇到难以预料的困难的,这时克服困难就需要精神信仰来支持和鼓励;作为自然的生命个体,被抛入这个复杂的世界,要生存几十年的时间,总是会产生恐惧和空虚的,这时总需要精神信仰来对灵魂进行填补和充实;作为能力有限的人,面对无限的世界、无限的时间空间,会遭遇太多的艰难险阻,总是会遭受挫折的,这时受伤的心灵总是需要精神信仰的抚慰;作为生命需求永无止境的人,他的追求目标总是无止境的,而每一个目标的实现又多是要付出艰辛代价的,这时总需要精神信仰的力量来推动和支持,等等。人不能没有精神信仰,不然,人的生命将会无灵魂支撑,无精神动力,无心灵慰藉,无信仰充实,那一定是无限痛苦的。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一个没有精神的人,犹如行尸走肉,是个没有希望的人;一个没有精神的民族,是个软弱的民族,任人宰割的民族,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
    (二)中国梦为民族精神信仰的重塑指明了方向当今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信息网络化的国际大背景下,在纷繁复杂、文化和价值多元交织,不同社会信仰交流、交融、交锋的开放时代,我们容易迷失自己,容易丢失自己的灵魂,丢掉自己的信仰,导致不知道自己所向何方。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深化改革,特别需要一个振奋人心的信仰,需要一个能把整个中国凝聚起来的信仰,需要一个能让每一个中国人打心眼里都认同的信仰,而中国梦正是我们需要的那一个。
    (三)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的期盼”。所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不仅是我们祖辈的愿望,也是我们当今中国人的愿望,更是我们子孙后代的愿望,实现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愿望,就是我们民族自己的信仰。
    二、目前精神信仰层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鲁迅在《华盖集续编·学界三魂》中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中国人才有真进步。”可当下的中国,在社会体制、利益结构、思想观念深度调整的背景下,在某些中国人的灵魂深处、精神信仰层面,的确出现了值得深思和忧虑的地方。
    (一)在文化虚无、历史虚无中陷入没有标准的选择的焦虑
    所谓焦虑是指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状态。我们每一个人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都会遇到一些事情让你无法处理,又不能不解决,感到总有什么事情没有做好,但具体又不知道是什么事情。这种体验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焦虑。所以,焦虑,每个人都会遇到。但今天“焦虑”却成了国人共同时空下普遍的心理状态。仔细分析,这种后现代主义的焦虑的产生大概有三个原因:第一是对自己未来的不确定。当我们面对一种不确定的未来,不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时,必然产生焦虑;第二是因为比较而产生的,今天的国人攀比心很重,比高低贵贱,比财富多寡,这样比的结果必然是人比人、气死人,所以,比较会产生很大的焦虑;第三是选择,每个人的人生中都会出现很多岔道,当你遇到岔道需要做出选择,却因为缺乏标准而举棋不定时,焦虑自然就来了。所以,国人的精神状态呈现出来的必然是没有历史文化责任感,在没有信仰、敬畏、威权等的前提下,生命如此之轻,以致于只知道混日子、忙应酬,追逐肉体的享乐,不知道生命的真正意义,体会不到人生的高层级价值,也感受不到真实的幸福感与心灵的安宁和充实,总感到焦虑、烦躁,好埋怨、不平衡。
    (二)用娱乐代替了思考,精英文化失落
    一个时代引领人们精神信仰的东西只能是精英文化。经典的高层次文化必然是引领人们进行精神思索、意义追寻、价值探索的文化。而目前在倡导文化建设的背景下,我们睁开眼看到的是什么呢?“电视相亲”(扭曲的)“网络炒作”(恶搞)“作秀炫富、炫美、炫色、炫丑”等等,各种“咆哮体”“淘宝体”文字的流行,明星八卦绯闻取得了文化的强势话语权……在这种扭曲的强势话语权下,主体欣赏者——人,变成了娱乐、庸俗文化的被动客体。长此下去,大家对这些庸俗不堪的文化、娱乐消遣完了之后,留下来的就是空虚、失落、没意义,从而更加空虚、失落、没意义。
    (三)用奢靡引领消费,把人的价值追求引向物质、金钱和贪欲
    与雷锋精神格格不入的,或者说是雷锋精神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就是媒体、占有强势话语权的媒体对民众消费观、金钱观的不负责任的引领。电视剧里出现的都是名车、豪宅、名牌首饰、包袋等等;随便一台什么晚会节目,动辄花费几千万、上亿;一场明星演唱会,票价一般都在几百上千元;网络上的消费引导更是不负责任……这样的消费观念、时尚引领,就把一部分人的人生意义、价值理念引向了奢华、物欲、贪婪、攀比、过度消费;将另一部分人的心灵弄得伤痕累累,他们会从内心产生很强烈的挫败感:人家怎么能过上那么富裕的生活,我怎么这样无能、无意义!这必然会引发人们的心理失衡和情感冲突,进而引发社会矛盾;同时还有一部分人会进一步思考、追问:这些奢华背后的金钱来源正当吗?于是他们就会想方设法探个究竟,通过人肉搜索,把那些炫富的人一个个剥得精光,进而又会引发社会冲突。
    (四)社会转型的加速、文化转型的冲击、危机中人文关怀的不到位导致部分人的心理失衡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和关键期的今天,社会不稳定性增加,社会冲突明显加剧。这些冲突表面上所表现出的都是对一些领导干部和官员的强烈不满、对社会现有体制的不满、对贫富不均的不满、对社会公平正义现状的不满,而实质上这种种冲突是文化的深层冲突,是人文关怀的不到位。而人文关怀的不到位,根本原因就在于全社会对技术理性认识的不到位。
    (五)在过分追逐表层欲望的过程中精神家园迷失
    人是需要精神的,当没有精英文化引领,教育出现问题,媒体话语引领又偏离正确轨道的情况下,人的精神信仰就会迷失、跑偏。结果是,相当一部分人,包括领导干部,沉溺于封建迷信、风水占卜的虚幻世界,找不到灵魂的皈依,迷失了精神家园。现在的严峻问题是,有些人,包括党的一些干部,不知道自己的信仰是什么。当前,必须引起全中国、全党思考的问题是:在革命早已胜利、改革开放几十年之后,在市场经济发展、物质繁盛的今天,人们的信仰到底是什么。
    三、重塑民族精神信仰,共筑中国梦
    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更是人民梦,必须紧紧依靠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不懈追求来实现。所以,针对当前精神信仰的突出问题,要以精神信仰的重塑来激励全体中国人民,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共筑中国梦的伟大历史征程中。
    (一)从“根文化”中寻找基因,寻找归宿
    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从苦难走向辉煌中形成的传统精神,是我们精神信仰的根基。今天在重塑民族精神信仰的过程中,无论怎样不能也不该脱离了这个根基,应该从这个根基中找寻我们的精神营养。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中似乎没有精神信仰层面的内容,有的都是直观、实际层面的经验等。其实深入思考就会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十分注重精神信仰的教育与培养。儒释道都把他们的价值追求提升到了精神信仰的高度。儒家对仁义礼智信的认识都到了终极的“信”和“仰”的高度,这些规范在儒者的心中是至高的,是和天命相通的,是值得人终生敬畏的内容。老庄哲学中的天下观,把天下看做一家,既然是一家,就不能用牺牲家人的利益换取自己的利益,这种价值观念既可用来调节国内关系,更可用来调节世界各国对其他文明、文化的重新认识和认同。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对规范、道德、法则、天人关系的敬畏意识和情感,甚至是对祭祀等精神性的信仰是值得我们发扬光大的,特别是敬畏意识尤其重要,人不能没有敬畏,否则就会陷入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什么事情都敢做,什么底线都敢突破,那么这个世界就会陷入混乱。
    在我党90多年的发展历程里,可继承的精神文化信仰也十分丰富,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其实质就是对人民利益、人民力量的信仰,这是党九死一生、凤凰涅槃,从苦难走向辉煌的根本动力和精神支柱,无论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还是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抗洪抗震救灾精神,其精神内涵、理想信仰都可归结为为人民的解放、自由、和谐、幸福而矢志不渝,这是共产党存在和发展的根基,也是共产党的力量源泉,更应该是共产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二)吸纳其他民族精神信仰的有益做法
    世界上无论哪一个民族,都十分重视精神信仰的继承、建设与培育。以色列犹太民族、日本大和民族、俄罗斯民族、德意志民族等都十分重视民族精神信仰的坚守和培育。其实美国这个由欧洲移民组成的民族也十分注重民族精神信仰的坚守。看一看萨缪尔·亨廷顿的《我们是谁》就明白,美国特别要通过法律强制要求其国民基础教育必须坚守盎格鲁·萨克逊文化教育,包括民族语言——英语的官方地位不能动摇,自由、民族、责任等核心价值信仰的文化认同教育等。另外,美国推进全球一体化的实质就是要向全世界强势推广它的核心价值观和精神信仰。我们可以从这些做法中学习、借鉴对我们重塑民族精神信仰有益的成分,一方面中华文化的载体是汉语,要弘扬中华文化的精神信仰,首先就要确保汉语的官方地位,并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加强汉语教学,不能让我们的青年英语水平顶呱呱,而自己的母语——汉语都说不流畅;另外,一定要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让所有少数民族在基础教育阶段就打下汉语的坚实基础,这样才能有利于他们深刻理解中华文化和我党的民族政策以及大政方针;再则,要向全世界大力推介中华文化精神,不仅仅是对儒家文化的推介,也必须包括道家、法家、名家等中华百家文化的精华,这有利于提升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地位和话语权,同时也能提升中国人的文化自觉性和自信心。
    (三)加强对教育者的教育,从基础上重构民族精神家园
    首先,加强对教育者的教育。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再回顾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历程不难发现,中国共产党是非常重视对党员、对人民的思想和精神教育的,而正是靠着这种强大的思想、精神教育,我们战胜了一个个强大的敌人,克服了一个个难以想象的困难,取得了一个个史无前例的胜利。因此,要形成整个社会都重视青年人精神教育的风气,首先就要对教育者进行教育,树立献身精神教育的理念,激励其改革教育方式的积极性,让其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切实履职尽责。其次,拓展教育主体。就教育的主体来说,若干年以来,对国人信仰、信念、思想、道德等精神方面的教育主要由大学来承担。殊不知人的精神素质必须从幼儿时期一步步进行养成和积累,人的深层次思想、精神的形成不可能是短时间内一步突然实现的。因此,要筑牢青年人的精神文化基础,需要幼儿园、小学、中学各层级教育主体全面参与,投入相应的人力、财力,开设相应的课程,设置相应的活动等,切实把精神文化、思想素质的教育放在首位,突出抓,重点抓。
    最后,改革和完善教育内容。就教育的内容来说,在幼儿、少年阶段,要加强对其进行理想信念、优秀传统文化、爱国主义、崇尚荣誉、心怀敬畏与感恩等方面的教育,以利于从小就培养起认识、分析、判断事物、现象、问题时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等,不至于当面临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时迷失方向、随波逐流;在青年阶段,包括高中、大学等学习阶段,要注重对其进行马克思主义和党的创新理论的信仰信念、中外优秀思想文化、国家民族核心利益至上理念、人生幸福、权利、义务等方面的教育,以利于培养他们超越功利、追求崇高、关怀社会、心系国家的情怀和精神追求。
    (四)从制度上规范媒体行为,为民众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
    加强学校的精神文化教育,绝不是教育的终点,对青年人进行文化素质的塑造,整个社会都有着义不容辞的义务,都具有为其营造良好环境的责任,包括政府、教育部门的引导,媒体的导向,社会风气的熏陶等,尤其是处于强势导向地位的传播媒体、文化娱乐、政府舆论等,一定要站在民族大义、国家前途的高度,本着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人民谋福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文化引进、文化开放过程中把好关口,严格审查,切实为青年人营造一个积极、纯朴、正义、诚信的良好氛围,让其在健康的环境中追求精神的高尚、思想的纯洁、品格的高雅,并获得精神的愉悦。同时要从制度上规范教育主体(各学校和教育机构)、宣传舆论部门与机构(新闻、出版、广告、娱乐、艺术等等),明确其对青年人进行精神教育、文化传播、舆论宣传的责任和义务,规范其行为,以使全社会都能懂得,对青年人的精神教育事关党、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是每个人都必须关注、关心、付出行动的事业。
    (五)培养精英文化的坚守者,用高尚的精神情操引领社会风尚
    当代人的一些困惑,总体上讲都属于形而上的问题,在现实物质生活的满足中是无法得以解决的。只有超越现实上升到文化精神的高度,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也只有上升到文化精神信仰的高度,人们才能感受到“异化人”“经济人”“单向度的人”的痛苦和不幸,才能体验到超越物欲之上的幸福。因此,要消解当代人的一些困惑,就必须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特别是要鼓励精英文化的发展,培养大批精英文化的坚守者,提高整个社会的精英文化水平。因为要重塑当代人的精神生活,也只有精英文化具备这方面的功能,比如要重塑符合人的发展目标的核心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以理性为主导的思维方式,适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时代精神,具有终极关怀意义的民族信仰等等,这些任务的完成需要依靠文化精英的力量,同时他们作为精英文化知识分子,历来就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焦虑感,因此,必须促进精英文化的发展,以提高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水平。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深情阐述“中国梦”[N].人民日报,2012-11-30.
[2]孙正聿.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美)萨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4]余秋雨.何谓文化[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
[5]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6]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M].黄兴涛,宋小庆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上一篇:论习近平的从严治党观对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创新的启示 下一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参与式教学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相关文章推荐

  • 案例教学法在《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教学中的
  • 浅谈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课与“工匠精神”的融
  • 北大荒精神在农垦改革时期的重要意义
  • 关于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的文献简述
  • 大学生弘扬李保国精神的路径研究
  • 论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企业的党建工作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探析
  • 新时期中国国家安全战略调整研究
  • 浅谈中国古代“礼法合一,无为并蓄”的法律思
  • 关于事业单位党务管理工作的具体分析
  • 中国人物画教学创作中的速写运用
  • 浅谈加强基层统战工作促进民族宗教领域和谐稳
  • 论文发表参考: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乡村旅
  • 核心期刊论文: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社会教育事
  • 核心期刊论文: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刑事风险剖析
  • 职业院校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及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