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微媒体时代的网络舆情特点及应对


2017-09-21    来源:人民论坛    作者:周 璐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微媒体正在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政府应借助微媒体,积极维护自身良好社会形象,引导网络舆情,增扩与公众的联络途径,推行依托微媒体的建言、监督机制,加强与民众的互动,营造融洽、良好的互动氛围。

【关键词】微媒体  网络舆情  引导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微媒体主要指以微博和微信等社交软件为代表的媒体。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小巧便携,再加上微信、微博、QQ等微媒体易学有趣,微媒体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喜爱。如今,利用微媒体进行通信或非现金支付已成为常态,深入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良好的社会形象,才能取信于人。政府机关、企业,因为承担着管理社会、从事生产的关键性职能,其社会形象至关重要,因此更需要善于利用微媒体,借其导控网络舆情、塑造良好社会形象。

微媒体对于网络舆情引导的关键性作用

实现信息传输的高效、易学。得益于硬件水平的迅速提高、配套软件资源的逐步丰富,时下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尽管小巧,但却已经具备了简化式的计算机基础功能。尤其是信息实时发送、接收以及处理的一体化,使得信息传输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物理限制,实现了即时性、高效化的中转互联,为信息的迅速、稳定、准确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加之操作简单,老年人也能较快掌握,具有信息传输的突出优势。政府机关可以将自己的资质情况、运作理念、从事业务、政策规章、重要决定等进行公告,通过微媒体扩大宣传,并通过公众、客户的信息反馈去分析运营状态与未来走势,借以总结成功经验,找出缺点、失误,进行针对性改进。

能够即时互动。与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介的系统集中性特点不同的是,微媒体这类移动终端媒体具备灵活性、分布式、动态化的交互特色。尤其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其除了自身固有的通话与讯息收发功能之外,还可以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进行各个终端之间的即时联络,完成指令下达、任务执行以及效果反馈,形成实时性、多层次的联通网络,使得基于这一媒体平台的各项工作得以高效完成。所以,通过引入并应用微媒体,一方面,可以快速、有效地布置工作任务,确保工作人员之间进行即时联络,随时进行目标任务的共同规划、实时商讨以及相互通知,提升工作执行的时效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微媒体进行网络舆论的监测与反馈。既可以快捷地进行新政策的推送与展示,又能够及时获取公众、客户对于网络舆论的反馈意见,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工作内容、方式的调整。

便于公众参与。微媒体等新型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产业化的成熟,在使得生产、生活日趋智能化与便捷化的同时,也让公众有了表达自身意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及企业运营的机会与途径。如利用微媒体就可以随时获取最新的社会热点资讯,并通过发布评论及博客等手段,发表自身的看法,提供切实可行的处理思路与对策,有利于社会的民主、开放以及和谐。对于公安机关而言,借助微媒体,建立官方信息发布平台,鼓励民众通过查看平台动态,随时获知公安机关的工作执行状况,并公开接受公众的监督与建言,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使得公共安全事务的运作更为透明、廉洁,更加获得民众支持。通过微媒体的介入,对于各类社会热点事件,广大网民都能参与到平等、公开的交流与辩论中,形成相互尊重、彼此帮扶的协调关系,自然也有利于网络舆论的有序化。

微媒体在网络舆情引导中的侧重点

以双向沟通为前提。微媒体的兴起,得益于信息技术对于生活、学习以及生产活动的便利功能,使得民众之间的即时沟通变得愈发紧密。公众已经不再满足于单向被动获取相关信息,而是希望能够通过微媒体平台,更为主动地去参与信息传播、发表自身意见、展示自我价值。因此,在引入微媒体时,政府机关要处理好自身与公众之间的沟通关系,进行更为人性化的即时交流,尽力实现彼此之间情况反馈、意见交换、对策商讨以及问题解决的双向互动,这样才能确保事半功倍。

以开放性管理为关键。借助信息技术的实时分享性、动态协作性,微媒体成为信息流转的节点,并形成了庞大的信息交互网络。高速、持续的海量信息流转,使得自由、公开以及互助的价值理念成为社会共识。在微媒体成为社会受众获取动态资讯、表达话语的背景之下,为了保证政府机关运作的效率以及网络舆论的理性化,需要采取更为民主、开放的管理原则,鼓励民众积极地利用微媒体,主动参与到相关话题的讨论商榷、网络舆论事件的建言献策之中,营造平等、融洽、务实的良好环境。

借助微媒体,引导网络舆情

建立基于微媒体进行信息收发的管理制度,加强意见收集与舆论反馈的即时同步。一方面,要通过主管部门牵头组织、邀请专家对微媒体平台进行规划,配备专职技术人员完成数据发送、接收以及处理程序体系的搭建,力求建立基于微媒体的中心统筹化的信息流转平台,确保民众能即时、精准地获取最新信息,并通过与政府部门的实时沟通,促使其优化管理、改善服务。另一方面,应当强化基于微媒体的民众意见收集与网络舆论反馈的即时同步,安排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在线咨询与解答,及时了解公众的看法。

增扩与公众的联络途径,细化微博、微信、QQ等的适配。要遵循民主、公开、协作的理念,引导公众灵活利用微媒体,合理运用文字、语音等多种联系方式,与政府机关进行实时沟通,及时反馈对于事务处理以及网络舆论引导的意见。同时,也应当要求政府工作人员秉持专业、客观的职业态度,保持与公众的即时联络。还要合理导入多种配套性的程序工具,借助这些工具进行政府事务的公示与网络舆论的说明、引导,并开放网友评论、对话以及讨论等,引入客座嘉宾在线点评、优秀评论推荐以及解决方案公示等机制。

推行依托微媒体平台的建言、监督机制,改进社会动态监测与舆情公示的联动操作。首先,需要建立规范、公开、民主的意见收集与监督审核的管理机制。利用微媒体的信息平台,将相关政策、网络舆论的潜在隐患以及任务目标进行明确公示,召集各方代表进行听证、讨论,共同制定透明、高效的协同配合机制。其次,要合理利用微媒体,强化与公众的多方沟通,协调流程,完善实时监测、即时上报机制,集中查处、公示一些典型的扰乱社会秩序与网络舆论秩序的不当行为。再次,要加强对于微媒体平台的审核公示,奖励对存在安全风险、违法生产、不良网络言论进行举报的民众,并同步进行相关问题的解释、网络舆论引导的公示。

(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①杨英法、聂雅:《社会思想引导、社会舆论调控与社会情绪管理》,《光明日报》,2014年9月28日。

②张静、王欢等:《浅谈手机媒体在政府信息发布中的作用》,《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③张霆、钟茜:《手机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作用》,《新闻爱好者》,2009年第24期。

④杨英法:《“动态互动”教学模式的设计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年。

⑤柯健:《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公安机关网络舆情预警工作研究》,《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4期。


上一篇:智慧居家养老破解养老难题 下一篇:政府社会治理呼唤互联网思维
相关文章推荐

  •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文明交流互鉴—基于数字时代
  • 巧用微课,打造活色生香的历史课堂
  • 混合式学习视域下的网络核心课程学习空间研究
  • 做坚定有为的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 网络多元化价值观下如何塑造高中生的国家认同
  • 微博、微信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分析
  • 浅谈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课与“工匠精神”的融
  • 新时代下红军长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价值探
  • 大学生党员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特征及引导策略
  • “杏林青马工程”学员的时代责任与角色定位
  • 准确把握新时代高校纪检监察工作的特点要求
  • 新时代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研究
  • 习近平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观的维度探析
  • 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研究—基于自媒体网络环境
  • 新时代强化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探析
  • 基于网络环境下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