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2018-05-04    来源:理论观察    作者:柴义江

摘 要:校园文化是学校之本,是学校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沉淀而成的,是学校内涵的深刻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校园文化,能够更好的被学生所接受,借助于校园文化的熏陶,使学生不会产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抵触心理,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有序推广和开展,使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在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发挥独到的育人作用。 
  关键词:校园文化;核心素养;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8)01 — 0041 — 03 
  大学生是国家持续发展的希望。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校园文化作为当代校园发展與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学校传统以及学校内涵构建了不同的校园文化,它们都是学校长期发展所不断积累而成。独特且富含教育意义的校园文化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具有长久而深远的影响。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隐性课程,具有暗示性和渗透性的特点。校园文化对学生内存素养形成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是一种无声的命令、无言的教育,是感化学生的熔炉,对学生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与显性课程相配合,成为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和有效手段,也是学生实践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阵地。相对于课堂的思政教育而言,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应该更加人性化、全面化,其不仅仅是站在学校的立场,同时也应该基于当下高校大学生的实际需求,通过与现有校园文化相结合,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综合素养。高校要从学生自身的需求角度,结合时代发展以及高效思政教育现状,探索全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模式,切实有效的利用现有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内在品性,培养出一批优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为其未来踏入社会进行有效的铺垫,从而真正保证当代大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在未来的学习以及生活中,为国家的兴亡、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维护学校稳定和谐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当代大学生透过互联网等信息手段接触到了越来越多的外部信息。但是,由于大学生自身对于事物以及信息鉴别能力的不足,造成了他们在当下多元化的世界中,思想正在逐步受到外在信息的影响。虽然,一方面越来越多全新的外在世界让当下的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变得日益多元化,拓展了他们的见识,丰富其自身的知识结构。但是,另一方面众多的社会负面因素也对现有大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造成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以及对于社会的认知障碍等,造成了大学校园内出现了一些不稳定因素。近年来屡屡出现的高校校园暴力以及大学生自杀事件等就是最好的证明。由此,就需要充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正面建设和引导,不断形成一种自由、多元化、开放式的文化氛围,提倡百家齐鸣的思想观念,不断接受各种各样的学术观点,同时对于部分存在心理障碍的大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以及合理的沟通与交流,逐步缓解和改善其自身的负面情绪,让其更好的融入到现有的校园生活中。与此同时,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当下校园社团组织以及活动的管理,在借助于朋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的同时,通过一系列完善的制度和监管机制的建立,真正构建起和谐平安的校园,进一步实现校园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积极应用。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在现代多元化的时代,大学生自身的好奇心理以及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远远超过了过去任何一个时代。因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以及手段已经很难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其在近年来的实践中已经充分显示了其本身的弊端,没有真正和时代发展相契合,从而制约了思政教育的作用以及功能的发挥,反而造成了大学生对于其本身的抵触心理,让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办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鉴于上述情况,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重视利用优良的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深层次全方位开展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和教育的重要载体,从而集中反映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文化观念和价值尺度,要真正以一种大学生所喜欢的个性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教育方式必须符合当代大学生自身的观念和意识形态,更好地将大学生的自主性、生活性、理想性相互结合。校园文化本身代表了一种大学生对于自身所处校园的认可,是众多大学生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是一种价值观的认同。因此,透过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设,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积极、健康的生活观点和态度的同时,也让他们逐步去接受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帮助当代大学生积极去了解以及认知思政教育的内涵和作用,使其真正在当代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更好的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3.重视优良的校园文化建设,能够实现校风、学风的优化和改进 
  优良的校园文化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在新形势的变化中承担着更广泛和更深入的全面提升精神内涵到行为规范的使命。借助于和大学生之间的“亲密关系”,积极构建起彼此之间的“信任桥梁”。通过优良的校园文化建设与完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形式的构建,逐步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的思想观念以及行为方式,促进当代大学生在追求学术自由的基础上,完善自我人格,从而让他们可以接受不同形式的思想观念,最终实现当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育,各高校必须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各式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从而满足现有高校大学生个性化的需求,让他们在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中体会到校园文化本身的实质内涵,并由此积极去改变自身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进而强化与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功能。 
  二、探究校园文化建设路径,促进大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有效提升
高校校园文化是一个由校风、校貌、校规、校训等组成的多层面的复合体, 具有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既是动态的也是静态的,各因素、各环节之间相互沟通联系、相互牵扯制约、相互辅助发展,从而构成一个相对稳定和完整的内在生存机制和活动定势。校园文化以它潜在的、独具特色的方式熏陶、感染、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优秀的校园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在高校大学生中推广以及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的建设以及各类活动的开展可以更好地促进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发挥,被学生所认可和理解。因此,必须要结合现有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情况以及当代大学生的需求,进行合理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 
  1.通过开展各项活动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交往欲望 
  优秀校园文化活动具有激发功能和互动功能,能够在活动中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交往欲望,真正让大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社会公益活动或是校園社团活动中,提升与同辈之间的互动、沟通以及交流,营造一个和谐快乐的校园氛围。高校成立的各种社团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及个性发展的不同要求组织起来的,其内容应该和现有大学生所关注的话题内容以及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契合,通过一个个活动以及项目的开展,让大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彼此的热情,在强化自我兴趣爱好的同时,也提升自己内在的对于未知领域的探索以及求知热情。借助于丰富多样的类似活动的参与,让大学生可以真正敢于与他人交流,敢于展现自我,提升了自主探索和学习能力,由此强化和吸引了大学生对于全新领域的接受能力,最终达到教育效果。 
  2.以活动为手段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进行强化 
  校园文化的构建,不仅仅是单纯的思想观念上的改变,同时也应该切实有效的将其落实到生活实践中,真正让大学生动起来。“动”才能强化其实践动手能力,也只有“动”才能检验这一活动的效果,特别是当代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过于依赖于网络以及高科技手段,使得其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每况愈下,由此对于其未来的综合素质发展将会带来巨大的制约作用。因此,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衡量校园文化活动是否能够强化吸引力和育人效果的关键环节,各高校要基于大学生兴趣,举办一系列的竞赛活动以及相关的交流活动,以各类实践活动为载体,让大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校园文化的丰富性,在实践中健全自身的人格,在提升自己动手实践能力的基础上,也学会了如何进行团队合作,如何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同一个目标,真正从认知到实践,实现育人效果的强化。 
  3.以活动为载体,把学校育人理念输入学生心中,化为思想观念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中最活跃的动态因素,校园文化不仅仅是单纯的一句口号或是一段话语,而是经过长期沉淀和积累的文化底蕴,是人们对于这一所校园的认知,它是极为重要的建设形式和载体,校园精神不仅是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诞生、升华出来的,同时也需要现有的学校相关领导、负责人甚至是每一个师生员工,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强化与体现的。由此,对于高校管理者和负责人而言,要定期举行相应的校园文化活动,包括在校庆、校友会、毕业典礼以及相关的社会或是校园内部的活动等等,这些都能够让现有校园文化深入到每一个学生心目中,并借助于各类活动让学生可以真正对现有的校园文化形成认同感,并以此为骄傲,从而铭刻在心中,在以后的身体力行中不断地展现和体现校园文化。如美国知名高校斯坦福大学的校园文化:自由之风永远吹,其每年均举办一系列的校园讲座、义卖活动、校庆典礼等等活动,由此不断的强化自身校园文化的同时,也进一步让每一个同学可以切实有效的感受到这一校园文化,去体会到何为“自由之风”,实现自由本身在校园方方面面的体现和展示。 
  4.使学生在富有吸引力的活动中,调节心情,改善知识结构和自身素质 
  大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心理动因是复杂多样的。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理由,有些是为了打发时间,有些是为了增长见识,有些是提升自身的实践以及交往能力,有些则是为了在校园活动中与更多同学进行沟通和交流。但是无论如何,在众多原因中,起主导作用的动因大致是通过活动舒缓心情和增进见识、提高自身修养、改善知识结构。而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校园文化活动更是要求实现调节学生心情、改善其知识结构、提高学生道德修养的效果。由此,就要求当下的校园文化从形式以及内涵等各方面都应该积极满足上述要求,满足当下高校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借助于多元化、丰富多彩的高校校园文化活动,调节学生的心情,利用各类形式的校园文化去促进以及吸引大学生参加,让每一个人都可以在现有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寻找到自己的需求和位置,在提升他们综合素质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同时,不断优化其知识结构,拓展了自己的认知以及对于现有社会的理解。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祖国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肩负着社会发展以及国家强大的重任。大学生核心素养是一种最基础、最普遍的素质,这种素养不单单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得,更加注重学生内心情感、意志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学生具备了核心素养,能够在课程研究、学习上发挥良好作用,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人格的完美塑造以及优良的社会适应能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善于利用各种途径对大学生进行合理的观念引导以及核心素养的培育,高校的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基本形式,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多种积极功效,是其他教育难以替代的,它可以帮助大学生构建起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建设优良的高校校园文化,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将其应用到思政教育中,与学生的发展需要相融合,将政治引导与学生个体的道德发展相结合,在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同时,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达到全方位育人的综合效果。 
  〔参 考 文 献〕 
  〔1〕何军峰.增强纪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原则与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22). 
  〔2〕刘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关系研究综述〔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05). 
  〔3〕伍思文.论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现路径〔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 
  〔4〕张余,龚耘.论军校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04). 
  〔5〕樊丽明.创新创业核心素养: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以上海财经大学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6,(10). 
上一篇: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抗联精神的弘扬与运用 下一篇:《明督抚年表》之《贵州巡抚年表》讹误校补10则
相关文章推荐

  • 什么是农民眼中的美好生活 ——基于乡村振兴
  • 大学历史教学中的整体性与思想性之构建
  • 翻转课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 案例教学法在《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教学中的
  • 中华传统文化在对台工作中的作用与路径研究
  • 虚拟化技术在实训室应用中的研究
  • 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索
  • 云盘服务商对盗版视频传播的侵权问题探究
  • 共享单车使用中的消费者权益实现与完善
  • 信赖利益制度在行政法中的作用研究
  • 美国侵权法过失理论初探
  • 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
  • “互联网+”模式下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
  • 校园消费金融市场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 中国人物画教学创作中的速写运用
  • 可视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合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