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经济核心期刊:新个体经济新在何处


2021-01-30    来源:人民论坛    作者:陈春花 尹 俊

【摘要】近年来,“新个体经济”进入公众视野并获得广泛关注。新个体经济是“互联网+个体经济”的创新组合,相对于传统个体经济而言,在技术、模式、市场、用工方面都有较大的创新。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情形下,新个体经济既是经济复苏的应对之策,也是“六保六稳”、提升经济发展动力、激发市场创新活力的重要途径。未来要进一步加大对新个体经济的政策扶持力度,完善相关法规制度,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大活力和更强动力。

【关键词】新个体经济 “互联网+” 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互联网时代“新个体经济”应运而生

近年来,“新个体经济”进入公众视野并获得广泛关注。“新个体经济”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工信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在第五部分明确提出“鼓励发展新个体经济,开辟消费和就业新空间”,其中也提出了两个方面的具体意见:一是积极培育新个体,支持自主就业,包括支持微商电商、网络直播、知识服务等,即“新创业就业”。二是大力发展微经济,鼓励“副业创新”,包括通过数字技术、“宅经济”、线上直播等方式兼职就业、副业创业,即“新兼职副业”。

从严格定义来看,个体经济也称个体工商户,是指在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从事个体劳动和个体经营的私有制经济,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过的个体经营户,比如小餐馆、小店超市、洗衣店、理发店等;但事实上,个体经济不仅包含在工商注册的,还包括没有注册过但实际上在从事个体经营行为的商户,比如地摊经济、挑担卖货等等。个体经济的优势是技术门槛较低、人员构成简单、资金投入相对较少、经营方式相对灵活、运作流程相对简单,既低门槛地解决了大批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也为社会个性化、便利化、及时化的需求提供了及时的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与传统意义上的个体经济不同,新个体经济是“互联网+个体经济”的创新组合。随着互联网、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涌现了微商电商、网络直播、在线知识服务、“宅经济”、视频UP主、网络代购、自媒体等新型个体经济模式,既包括“新就业创业”,也包括“新兼职副业”。新个体经济不仅具备传统个体经济的优势,还具备交易成本低、运营效率高、辐射市场大、平台资源丰富、经营模式新颖、时间空间灵活等独特优势,因此极大丰富了传统个体经济的内涵,能更充分发挥个体的创新能力,为市场提供更为丰富多元的产品和服务,在稳就业、刺激消费、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和经济活力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那么,新个体经济“新”在何处?其当前的发展面临哪些挑战?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支持新个体经济发展?

历史长镜头下的个体经济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个体经济。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制定了经济纲领,将中国资本主义分为两个部分,即官僚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并对这两个构成部分采用了不同的政策。对官僚资本采用没收政策,对民族工商业,也就是那些有益于国民生计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采用保护政策。1949年,我国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正式提出“调剂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并提出“凡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经济事业,人民政府应鼓励其经营的积极性,并扶助其发展”。

上世纪50年代开始,由于指导思想的变化,我国对私人资本主义经济采取了否定的态度,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个体手工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直到改革开放以前,除了60年代短暂的调整时期外,以国营经济和人民公社集体经济为代表的公有制经济基本成为唯一的经济形式。

改革开放以来的个体经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打破了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对个体经济的政策进入了再肯定的阶段,开始允许发展和扶持个体经济,充分激发了市场活力。1980年,温州的章华妹领到了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几乎同时,武汉汉正街成为全国第一个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体的小商品市场,郑举选与其他102位无业街坊,领到了首批小百货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并持证摆摊,个体经济重回经济舞台。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一定范围的劳动者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要鼓励劳动者个体经济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和工商行政管理下适当发展,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1987年,党的十三大进一步指出,私营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生产、活跃市场,扩大就业,更好地满足人民多方面的生活需求,是公有制经济必要和有益的补充。到1987年,全国城镇个体工商等各行业从业人员已经达569万人,个体经济蓬勃兴起。1992年,党的十四大指出,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1997年,党的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

新世纪以来的个体经济。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的崛起与发展,个体经济也迎来了大发展。在这一时期,传统个体经济继续蓬勃发展的同时,新个体经济应运而生。最为典型的是基于电商平台的个体经济,比如阿里巴巴的淘宝网帮助无数个体户在淘宝平台上就业和创业。2019年,各大电商平台的商户已超过3000万户,带动就业人员(含上下游供应链)约有1亿人。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各类互联网平台企业的帮助下,网络直播、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社交电商、微商代购等新型个体经济层出不穷。

2020年2月,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和蚂蚁金融服务集团研究院联合发布了《中国个体经营户总量测算与新冠疫情冲击评估——兼论金融科技“稳经济”的价值》报告,指出全国2018年个体经营户总数量约为9776.5万户,贡献的就业量约2.3亿人,占到了全国劳动力人口的28.8%。全国个体经营户全年产生的总交易笔数约为839亿笔,平均每天产生约2.3亿笔交易,平均每天每六个中国人里便有一个人和个体经营户发生过交易。全年营业额达13.1万亿元,约占到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三分之一。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整个线下的实体经济按下了暂停键,但同时加速了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为新个体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国迎来了新个体经济最为蓬勃发展的时代。比如,直播经济就从最初的卖食品、日用品,发展为卖房子、汽车等。

新个体经济“新”在何处

当前,新个体经济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不仅催生了各种新经济业态和新经营模式,原有的市场结构、市场需求、就业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表现出诸多“新”特点。

新在“技术”:数字化时代的发展机遇。新个体经济的首要特征是“互联网+”,其首先具备数字经济的特征。当前的数字经济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企业应用数字化技术进行生产、销售、管理的升级,比如智能化生产、平台生产、线上销售、远程办公等多种形式。二是将知识和信息作为生产要素的数字化技术生产服务企业,比如AI技术创新企业、数据信息服务企业等。无论哪种形式,数字化技术都是其中的关键,因此,数字化技术的使用是新个体经济的基本属性。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时代正在全面到来,这既是新个体经济的发展机遇,也改变了新个体经济的发展逻辑。传统的个体经济发展逻辑是竞争逻辑,也就是非此即彼,个体经济靠赢得周边有限的对手获得成功。而数字化时代新个体经济的发展逻辑发生了变化,万物互联、互为主体,而且新个体经济一直面临着动态复杂、快速变化的环境,新个体经济从业者无法只靠自身的力量应对环境变化和促进发展,因此需要与生态伙伴共同发展,也就是遵循共生逻辑,实现共生共享共荣。

新在“模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表现形式。新个体经济将传统的个体经济搬到了互联网上,其经营模式也从原先的“个体经济 to 消费者”变为“互联网平台+个体经济 to 消费者”。新个体经济经营模式的最大特点是互联网平台赋能,平台既包括社交媒体的平台(比如朋友圈、公众号、直播号等),也包括各类电商平台(淘宝、京东、拼多多等),这些互联网平台有巨大的线上流量。每个个体工商户在平台的赋能下都可以申请成为新个体经济从业者,成为基于平台的虚拟店主,可以快速触及各类消费者,快速获得消费者认知,缩短消费者决策时间,将供需双方的交易和沟通成本极度降低,实现快速交易。此外,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平台还可以为新个体经济从业者提供更多定制化的市场和消费者信息,帮助新个体经济从业者更有针对性的了解市场和消费者需求,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提升其经营业绩。

在互联网平台的赋能下,“一切皆可经营”“一个人就是一家公司”,因此新个体经济对从业者自身信誉、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自身信誉方面,平台和消费者会对个体经济的信用、产品质量和服务作出详细评价,成为新个体经济从业者逐步积累的市场声誉。在创新能力方面,由于平台是社会各个主体的共享资源,新个体经济从业者如何在快速发展的互联网赛道上同台竞技,如何在平台上展现自身特色是一项艰难的挑战,这需要很强的创新能力、创新思想、创新观念,尤其是数字化创新的能力。此外,平台自身作为数字化技术的集大成者,其使用、运营、维护都存在一定的技术门槛,新个体经济从业者的创新能力是是否能用好互联网平台的决定性因素。这种创新能力的良性竞争能够极大地激发个体的创新动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培养全社会的创新创业精神。

新在“市场”:经济复苏的重大契机。传统的个体经济,其针对的市场主要是在线下,而且大部分都是面向局部地区。而新个体经济依托互联网平台,不仅面向传统的线下市场,还面向万物互联、无限广阔的线上市场,服务的消费者不再局限于一街一巷、一城一镇,而是面向全国甚至全世界。因此,无论是市场结构还是市场需求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也为新个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无比广阔的平台和机遇。

与此同时,新个体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便利快捷也培养了市场的新消费习惯,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适应了线上购物、外卖快递、网络会议、远程学习、网络医疗、网络办公等,这就使得市场的特征整体上也发生了新的变化,线上消费、线上办公等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首选。而且与传统市场不一致的地方在于,线上市场的消费者是永远在线的,这就使得消费者的市场需求呈现几何级倍数的增长。正因如此,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线下经济的剧烈下滑,但其也推动了线上市场需求的极速增长,成为经济复苏的重大契机。

新在“用工”:稳就业的重要保障。新个体经济的创新之处还在于它突破了传统个体经济的“公司+雇员”模式,转变为“平台+个人”的新模式。比如,新个体经济的创业者通过平台各类资源的帮助,实现了自我就业的新模式。对新个体经济的就业者而言,这种模式也给予了就业者更高的自主权,工作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还可以自由选择雇主和工作时间,因此吸引了许多就业者尤其是年轻就业者的目光。有能力的就业者可以不局限于一时一地,选择自主就业、分时就业,在不同的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个人所长。而且就业者不仅可以白天工作,晚上还可以再开辟兼职副业,比如做一场直播销售等等,最大化发挥了就业者的个人能力。此外,平台作为新个体经济从业者连接资源的纽带,也催生了许多新的就业方式,如外卖骑手、直播网红、网约车司机等新职业就是在平台的发展中逐步常态化、规范化的,比如,美团外卖带动了近300万骑手的就业,滴滴开创了全国大规模的灵活用工风潮等。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不少就业岗位受到很大冲击,但新个体经济的就业却逆势猛增,为稳就业、提振经济贡献了重要力量。此外,疫情期间还衍生出许多新的就业形态,比如盒马生鲜推动的“共享员工”,就是新用工模式的典型代表。
上一篇:经济核心期刊:数字经济带来的就业挑战与应对措施 下一篇:经济核心期刊:新职业的动力机制与发展趋势

相关文章推荐

  • 社科核心期刊:多措并举完善中小企业股权融资
  • 社科核心期刊:新媒体技术助力乡村治理
  • 社科核心期刊:我国产业互联网时代的新特征及
  • 核心期刊论文:数字贸易成为全球价值链调整的
  • 核心期刊论文《“政务上链”:应用场景、风险
  • 核心期刊论文:城市数字化下的区域一体化新格
  • 核心期刊论文:数字时代均衡治理的新需求与新
  • 核心期刊论文:警惕制造业盲目智能化带来的风
  • 核心期刊论文:“新制造”的本质及其未来发展
  • 经济核心期刊: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整合式创
  • 经济核心期刊:新职业的动力机制与发展趋势
  • 经济核心期刊:数字经济带来的就业挑战与应对
  • 经济核心期刊:“十四五”时期 数字经济发展
  • 核心论文: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整合式创新路
  • 论心理学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 核心论文:金融创新为乡村经济发展赋权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