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二十四诗品》:一曲生态牧歌


2016-09-25    来源: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作者:曾晨亚

【摘要】《二十四诗品》是中国文论史上颇具影响力的文学理论著作。其以自然之"实"写诗品之"虚"的表达形式,使得读者倍感诗意美。而在诗意之后,又蕴藏着丰富的生态资源。本文主要从《二十四诗品》中的自然观、人生观、宇宙观三个方面挖掘其生态智慧,看《二十四诗品》是如何奏响这曲生态牧歌的。
    【关键词】《二十四诗品》;自然观;人生观;宇宙观;
   
    生态批评是20世纪全球生态危机以及文论困境背景下新兴的学说,其以生态哲学思想为指导,把生态问题与文学文本结合起来,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理论虽产生于后工业社会,但与中国传统文化颇多暗合之处。从中国文论中挖掘生态资源,将给中西文论平等对话提供一个很好的发展契机。正如王诺教授指出的:“发掘并引入古代东方文明精神资源,这是当今生态批评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二十四诗品》作为重要的中国文论,其在对于二十四种不同诗歌境界描绘的同时,生态智慧也蕴藏其中。
    一、生态自然观: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生态理论崇尚自然,将自然放在中心位置,强调“照大地、事物、生物及人本来的样子,顺应它们自己的发展,善意地关怀它们。”[2]在西方,卢梭的《瓦尔登湖》曾被奉为“绿色的《圣经》”。《二十四诗品》丝毫不逊于《瓦尔登湖》,也可为东方的生态经典。
    《二十四诗品》描绘的既有自然的至大至刚,亦描写了自然的至柔之美。我们首先可以从《纤秾》《绮丽》《清奇》《沉著》《典雅》《含蓄》诸多篇幅中体会到自然的和谐之美。
如《纤秾》篇:采采流水,蓬蓬远春。/窈窕深谷,时见美人。/碧桃满树,风日水滨。//柳阴路曲,流莺比邻。/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春的神采、浓郁的春的气息从字里行间散发出来。我们能够想到的是“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鹰乱飞”的春的画面。“流水”“深谷”“碧桃”“柳阴”的组合,描绘的不仅是自然的场景,更烘托出一种澄明的诗境。又如《清奇》篇:娟娟群松,下有漪流。/晴雪满竹,隔溪渔舟。/可人如玉,步屟寻幽。//载瞻载止,空碧悠悠。/神出古异,淡不可收。/如月之曙,如气之秋。第一联有秀丽动人的“群松”,也有清灵活泼的“漪流”。第二联的意象有“晴雪”与“渔舟”,一显寒意,一显清寂,它们共同描绘出了一幅雪后初霁的冬日景观,清奇的色调之中蕴含着自然生态的美感。两个场景的勾勒,足见其中的自然和谐之美;而自然的雄浑壮阔,亦让人有敬畏崇敬之心。
    《二十四诗品》中以《雄浑》《悲慨》《豪放》《劲健》等篇幅来展现。如《劲健》篇:形神如空,行气如虹。/巫峡千寻,走云连风。/饮真茹强,蓄素守中。//喻彼行健,是谓存雄。/天地与立,神化攸同。/期之以实,御之以终。开头连用三个比喻,“劲健”之风犹如天马行空,一往无前;像白虹贯日,横经天地,像千巫峡风走云驰,怒涛奔腾。虽描写“劲健”之风,但大自然的气势如云、强劲有力一一可见。像《悲慨》篇:大风卷水,林木为催。/意若苦死,招憩不来。/百岁如流,富贵冷灰。//大道日往,若为雄死。/壮士拂剑,浩然弥哀。/萧萧落叶,漏雨苍苔。此篇,自然力量的摧枯拉朽之势,让诗人有“百岁如流,富贵冷灰”的感慨。“萧萧落叶,漏雨苍苔。”令人黯然神伤。境界宏阔,诗思悲慨。似与自然同喜忧,让人在自然面前存有敬畏之心。孙联奎在《诗品臆说》中说:“《诗品》意在摹神取象。”《二十四诗品》正是以自然之“实”写诗品之“虚”,勾勒了二十四幅美丽的画卷,而在这画卷里充盈着自然的和谐与壮美。
    二、生态人生观:因自然而伟大
    生态不仅是关乎生态圈的问题,更是精神生态的问题。鲁枢元教授曾经就提出过“精神圈”概念,他提倡一种精神生态学,一种“低物质能量的高层次运转”,即一种清贫、简朴的生活方式,现代人类与自然和解、亲近,从更多的审美体验和艺术感受中获得精神支撑。现代社会需要:“摆脱商业消费的强大逻辑,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寻求另一种生存的境界,高扬另一种生命的价值,可能会成为走出生态困境的另一条途径。”
    《二十四诗品》中“真人”“幽人”等形象,恰符合鲁枢元教授提倡的亲近自然、淡泊从容的生态人生观。如《高古》篇:畸人乘真,手把芙蓉。/泛彼浩劫,窗然空踪。/月出东斗,好风相从。//太华夜碧,人闻清钟。/虚伫神素,脱然畦封。/黄唐在独,落落玄宗。“畸人”即异人,有道之人。《庄子大宗师》:畸人者,“畸于人而倚天者也”。作为道家心中的理想人物,他们不同于追名逐利之徒,没有“心机”在胸,也没有“机事”,徜徉于宇宙天地之间,与自然和谐相通。又如《自然》中的“幽人”: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着手成春。/如逢花开,如瞻岁新。//真予不夺,强得易贫。/幽人空山,过水采苹。/薄言情珸,悠悠天钧。“幽人”顺应自然,不欲违背天机,不追名逐利,不强求,以自然之心处事。又如《梳野》篇中的“野人”:惟性所宅,真取弗羁。/拾物自富,与率为期。/筑屋松下,脱帽看诗。//但知旦暮,不辨何时。/倘然适意,启必何为。/若其天放,如是得之。“野人”无所羁绊,没有俗事缠身。一举一动都在自然,人与自然亲密无间。
    《二十四诗品》中,许多诗句也体现出了生态的人生观。《典雅》一品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日可读”,这是真人隐士的从容恬淡。《绮丽》“金樽酒满,伴客弹琴,取之自足,良殚美襟”,写出了高人雅士对绮丽景象淡然处之的态度。这些人生观恰若金岳霖先生提出的“圣人人生观”。鲁枢元对此解释:“拥有圣人人生观的人不但摆脱了自我中心,也摆脱了人类中心,重新与天地合契,与自然和谐。”[3]31圣人人生观是生态人生观的一部分,也是生态学所倡导的,这些在“真人”“幽人”中都有体现。而圣人人生观达到与天地契合,诗意栖息于大地,这也是下文将提到的。
    三、生态宇宙观:诗意栖息于天地
    “天人合一”是生态学贯穿始终的智慧。它强调要将人类社会放在整个大生态环境中加以考量,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并存和协调发展。这正是海德格尔式的“诗意的栖居”。鲁枢元教授在《陶渊明的幽灵》中指出:“诗意栖息,是人走向天地境界的通道,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所,是精神价值在审美愉悦中的实现,是人生中因而也是天地间最可珍贵的生存状态。”[4]对于诗人而言,这种诗意的栖息更是可以通过“诗”来实现的。诗是用文字构筑的“世外桃源”与“清净乐土”,是挣脱名缰利锁、远离尘世喧嚣的“避难所”和寻求心灵安宁、精神慰藉的理想家园,因此诗境也当是诗人超尘拔俗理想人格追求的体现。
    《二十四诗品》作为二十四种诗境的描绘,也成为“诗意栖息”的最佳代表作。如《典雅》篇:绿杉野屋,落日气清。/脱巾独步,时闻鸟声。/鸿雁不来,之子远行。//所思不远,若为平生。/海风碧云,夜渚月明。/如有佳语,大河前横。以清空的环境,点染沉着之人的胸襟怀抱。洁身幽居的高士,在落日氛围下信步漫游。摆脱世事羁绊,沉浸在大自然中感怀,面对碧空明月,万斛事情投于笔端,置身自然,对于生命精神的感悟与宇宙自然的气质相映和,正是“圣人人生观”的体现。
    同样的,像《典雅》篇: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其中高雅之情、闲逸之趣、淡泊之志,都可于其中可现。而这些正是通过这位“佳士”与自然融为一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雅趣无限。司空图认为最完美的诗歌是自然而然从高人逸士的内心世界中流淌出来的,它不能强求,亦无法强求。当诗人忘却红尘、摈弃机心、回归自然时,空寂宁静的心灵对于万事万物才会有深刻的观察与体认,才能潜心进入自然之深处,直观把握天地万物内在的玄机。高人逸士真正超脱于世事纷扰与名缰利锁之上,真正达到与自然元气、天地之道的和谐共振时,才会创造出生气勃勃、清新秀美的与自然妙合无垠的诗境。纵观中国古代诗歌,确实如此。这恰如学者指出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涵,总是在追求、执着于自然宇宙与社会人生、自然与人工的亲和、合一境界。”
    天人合一思想不仅凝结在《二十四诗品》中,更是千百年来古人智慧的凝结。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的生态自然观;恬淡从容、自然处事的生态人生观;天人合一、诗意栖息的生态宇宙观———正是这三个音符奏响了《二十四诗品》这曲和谐的生态牧歌。

    [参考文献]
[1]王诺.生态批评:发展与渊源[J].文艺研究,2002,(3):54.
[2]胡志红.西方生态批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56.
[3]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
[4]鲁枢元.陶渊明的幽灵[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41.
[5]朱立元.天人合一:中华审美文化之魂[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8.


上一篇:试论赛珍珠作品中的中西文化交融 下一篇:量用合作原则分析《老友记》的语言幽默
相关文章推荐

  • 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新进展研究
  • 论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内涵与实施
  • 生态建筑设计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 论文发表参考:财政支持徐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的
  • 核心期刊论文:技术、生态、规范:媒体融合的
  •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哲学思维研究
  •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 如何提升农民的生态道德素养
  • 用法治力量保障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 乡村振兴中的文化生态建设
  • 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
  •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当代启示
  • 绿色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时代阐释
  •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时代价值
  •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政治生态论析
  • 互联网金融信息生态的四个治理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