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中国史书记载胡桃来源新考


2016-09-25    来源: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作者:邵文丽

【摘要】胡桃是我国珍贵的木本油料植物,其种植历史悠久,分布广泛,胡桃的原产地及入华途径众说纷纭,而最早由张骞引入中原的说法有待考证。事实上,胡桃入华分两个历史时期:两汉时期,胡桃经僧侣以及来往商人传入中原地区,作为礼物送给汉朝的官吏,并没有在华推广种植;东晋末年开始,胡桃由其原产地伊朗、印度、西藏交界地区,通过此地人类的活动,逐渐由青藏高原东南部引入中原,并开始推广种植,最终成为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
    【关键词】胡桃;西域;西藏;

    胡桃是我国珍贵的木本油料植物之一,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分布约27个省、市、自治区。但是,核桃的来源悬而未决,虽《博物志》记载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中原,但《史记》《汉书》并无相关记载,故而其原产地众说纷纭,目前没有形成定论。近年来胡桃起源地问题的研究多数采用生物学的方法,但是却忽略了对其历史的追溯。为此,通过对胡桃的历史记载进行梳理,进而对中国胡桃的原产地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一、胡桃来源的历史记载
    核桃,原名胡桃。据明代朱国祯《涌幢小品》记载:晋永嘉后。五胡乱中原。石勒僭号于襄国。讳胡尤峻。因改(胡瓜)为黄瓜。胡荽为元荽。胡麻为芝麻。胡桃为核桃。江南曰羌桃。因避讳,改胡桃为核桃。西晋之后,史料中才出现“核桃”一词。在此之前,史料中均谓“胡桃”。胡桃,顾名思义,胡国之桃的意思。说明在晋永嘉之前,均认为胡桃应是西域之产物。最早记载胡桃起源的是西晋《博物志》,云:“张骞使西域还,乃得胡桃种。”自《博物志》之后,历代文章皆持相同观点,认为胡桃是张骞引入中原地区。南北朝梁代陶弘景所著《名医别录》记载:“此果出自羌胡,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始得终还……”《西京杂记》《初学记》等均引《博物志》,唐朝欧阳询的《艺文类聚》记载更为详尽“胡桃本生西羌”[4]338。有学者根据上述史料得出,胡桃来源于西方,张骞返汉途经西羌,将胡桃种带回中原。然而这一观点,学界颇有争议。
    首先,张骞在出使西域返回途中,确实经过西羌,据《史记·大宛列传》记载:留岁余,还,并南山,欲从羌中归,复为匈奴所得。留岁余,单于死,左谷蠡王攻其太子自立,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5]3139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时,出使西域的时间和他归汉的时间相距几年,而且他辗转了康居、大月氏、大夏,后被匈奴所擒,路途遥远,几经波折命悬一线,逃亡辗转中也不可能将胡桃带回汉朝。而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没有经过西羌,因此,胡桃为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汉朝一说不可信。其次,胡桃最早出现在东汉,距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最早关于胡桃的记载是《孔融与诸卿书》,云“先日多惠胡桃,深知笃意”[6]779,孔融在世的时间是公元153-208年,而张骞在世的时间为公元前164-前114年,其间相距200多年。
    根据史料,西晋《博物志》认为胡桃来源于西域,到南北朝梁《名医别录》记载源于胡羌,再到唐朝欧阳询的《艺文类聚》记载源于西羌,记载的地理方位距离相差甚远,张骞由西域带回胡桃一说令人怀疑。最后,《汉书·西域传》记载“汉使采蒲陶,目宿种归”[7]2871,并没有提及胡桃一事。西汉《史记·大宛传》记载:“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5]3159均无胡桃一说。事实上,蒲陶、苜蓿均为汉使由西域带回,并不是张骞由西域带回。因此,胡桃等农作物是张骞由西域带回为后人猜测。
    二、胡桃由西域传入中原
    最早出现在中原地区的胡桃不是由张骞出使西域引入,而是由来往于西域地区与中原的使者、僧侣、商人带到中国的,并没有在中原地区广泛种植。核桃聚类分析也证明[8],早实核桃主要分布于新疆,我国内地仅在陕西的扶风和周至有少量的分布。早在巴楚脱库孜沙来北朝(386-581年)文化层和吐鲁番的唐墓里都出现过胡桃或者胡桃壳[9],高昌回鹘时期,喀喇楚克的遗书中也出现大量胡桃木做的日常生活用品。与此同时,西晋张华《博物志》记载胡桃源于西域,证明当时中原地区的胡桃来源于西域。胡桃是怎样由西域带入汉朝的?既然在汉代史料中没有关于胡桃来源的直接记录,那么我们可以考虑把与胡桃一起引入中原的葡萄、苜蓿等植物的传入的记载作为间接证明。事实上,蒲陶、苜蓿均不是由张骞从西域带回。《汉书·西域传》记载:“于是天子遣贰师将军李广利将兵前后十余万人伐宛,连四年……又发使十余辈,抵宛西诸国求奇物……汉使采蒲陶、目宿种归。”[7]2871汉使采蒲陶、目宿种归的时间是太初三年李将军攻克大宛之后,但张骞卒于元鼎三年(前114年),那么太初三年(前102年)以后的事情不可能与张骞有关。故葡萄、苜蓿是由张骞开西域通道之后的几代使者带回的。
    《史记》记载张骞出使乌孙国后,便偕同乌孙使者数十人返抵长安:“岁余,骞卒。后岁余,其所遣副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5]3159可以由此猜测,胡桃等特产可能是由当时派到其他国家的使者带回的。东汉时期,胡桃开始见诸于中国史料。东汉末年孔融所著《孔融与诸卿书》记载有“先日多惠胡桃,深知笃意”[6]779,孔融当时贵为少府,朋友送胡桃给他,说明胡桃在孔融生活的地方较为罕见,同时我国历史上也没有胡桃表示友谊的说法,因此,胡桃可能是朋友家乡所产。史书中确有胡人把胡桃作为珍品送给中原王朝的记载,据《领表录异》记载,毕占国种植的偏核桃,果肉不可以食用。很多胡人收集它的果核,当作珍宝赠送给汉朝官员。[10]18又据《后汉书·南匈奴传》记载,汉顺帝刘保在位时,设胡桃宫,以招待四方夷族和外国使臣,以“胡桃宫”为名称,足见胡桃非常珍贵,同时也代表异国文化。所以,胡桃很有可能为西域使者、往来商人频繁带入中原地区的珍贵之物。同时,东汉末年正处于佛教翻译的第一个高峰期。中国史料中的胡桃,与同时期翻译过来的印度佛经中的胡桃,几乎同时出现。并且,大量佛经经典引用胡桃一词来诠释佛理,如安世高译僧伽罗刹之《道地经》、三国时期康僧会在孙吴境内编译《六度集经》等,说明胡桃也有可能是通过传教僧侣带入中原地区。
    三、胡桃引入中原的过程
    胡桃因保持萌发力的时间较短,储藏时间稍长就会败坏;三四年以上的胡桃,一般很难出苗。例如,波斯人认为偏胡桃可食,据唐《北户录》记载:“偏核桃,占卑国出偏核桃,形如半月状,波斯人取食之,绝香美。”[11]40但是,胡人却认为其不可食,据唐《岭表录异》记载:“偏核桃出毕占国(又名占卑国),肉不堪食。胡人多收其核遗汉官,以称珍异。”[10]18此处,并不是指偏胡桃不可以吃,只是种在波斯地区的偏胡桃,带到西域地区,就不能吃了,所以胡人才以“珍宝”送给汉朝官员。足见胡桃萌发力较弱,容易败坏。因此,直接将胡桃由西域带到中原,进行大面积种植推广几乎是不可能的。
    胡桃在汉朝已经传入中原地区,但是当时胡桃并没有在中国种植,最早记载胡桃种植的史料为东晋末年郭义恭《广志》,成书于公元420年之后[12]88,“陈仓胡桃薄皮多肌,阴平胡桃大而皮脆急捉碎。”即在东晋末年,胡桃已经在陈仓(今陕西宝鸡)、阴平(今甘肃文县)广泛种植。南北朝梁代陶弘景所著《名医别录》记载,“此果出自羌胡,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始得终还,移植秦中,渐及东土……”[3]81不可以忽视文中提及“移植”一词,中原地区大面积种植的胡桃不是果实种植,而是通过移植实现的。事实上,陕西的核桃并不是由新疆引入。聚类分析表明:“在核桃种内,参试样品可分为新疆、华北和西藏3个地理生态型,陕西核桃与华北核桃应属于同一地理生态型。同时,一部分核桃应属于西藏核桃地理生态型。”[8]根据聚类分析,陕西胡桃只与华北和西藏核桃处于同一地理生态学,那么,陕西的胡桃应该由上述两地移植引入。华北地区也有核桃,在河北磁山文化遗址中,曾发现一粒胡桃,“胡桃,标本Hl99:3,均已炭化,与现在的核桃相比,要小得多,直径约在2厘米左右。”
    虽然史料并没有关于华北产核桃的任何记载,但是根据汉代史料记载胡桃源于西羌,可以推断华北的核桃应该是在晋永嘉之后引入中原地区的,因为胡桃自晋永嘉之后改名为核桃,可能是因为在北方一些地区也发现类似胡桃的物种。当然,这只是一种推断。下面列出新、藏、青、川、甘、陕主要胡桃产地[15]:新疆:温宿、乌什、阿克苏、和田、叶城、皮山、墨玉、洛浦、喀什、库车、霍城、伊宁、新源、巩留、特克斯。甘肃:以康县、武都为中心的陇南产区;平凉、庆阳为中心的陇东产区;中部定西、临夏及河西产区。西藏:野生集中于达县、吉隆县、聂拉木、定日、定结、亚东、错那、察隅和念青唐古拉山脉东端的林芝、波密、墨脱;栽培集中于加查、朗县、米林、仁布、曲水、尼木、左贡、芒康、林芝、波密、察雅、八宿。四川:甘孜、阿坝、广元、巴中、巴塘、雅江、康定、南江、汶川、泸定、布拖、盐边、盐源、得荣、会理、雷波等地。陕西:秦巴山区的商洛(洛南、山阳、商州),渭北地区的黄龙、宜君、耀州,以及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汉中、榆林、安康。青海:民和、循化、西宁、乐都、化隆、平安、互助、湟中、贵德、尖扎、同仁。
    上述列举显示,我国西藏、四川、青海的核桃大面积沿青藏高原的东南部连续分布,因此,为胡桃的移植提供了条件。唐朝欧阳询《艺文类聚》记载,胡桃起源于西羌。据《新唐书·吐蕃传》记载,吐蕃起源于西羌,为藏族祖先,西藏确实有胡桃,第三纪时代,胡桃已经由巴尔干半岛经全部喜马拉雅山分布到中印度半岛,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考察队(1982)也曾在南木林等地采到核桃的花粉。并且他们十分喜欢种植胡桃,柔克义曾在巴塘地区见过用大麦和胡桃来代替辅币[16]88。
    在我国历史上,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川西及川西南均有羌人活动,两汉时期,羌人大败于汉朝而逃亡至西南各地,他们之间的贸易、战争等活动构成媒介,使胡桃逐渐向北扩展,引入中原地区。在四川出土的战国时期的新都木椁墓中就发现十个胡桃,这也证明胡桃可能由西藏传入中国这一观点。故东晋末年甘肃、陕西一带已经有种植胡桃的记载。到北宋时期,胡桃已经遍及陕、洛之间。
    四、结语
    核桃由张骞从西域带回这一说法不能成立,但在东汉末年我国已经出现胡桃,这些胡桃可能是由僧侣或往来西域中原两地的使者、商人传入中原,并当作珍宝送给汉朝官吏。东晋末年,我国史料中才有大面积种植栽培胡桃的记载。据史料分析,胡桃起源于西羌,又依据胡桃沿青藏高原东南部分布的规律,初步断定核桃是由西藏通过移植,逐步引入中原地区,经过推广种植,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参考文献]
[1][明]朱国桢.涌幢小品[M].北京:中华书局,1959:641.
[2][晋]张华.博物志[M].范宁,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76.
[3]原所贤,暴连英.中医文化论稿[M].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2012:81.
[4][唐]欧阳询.艺文类聚[M].汪绍楹,注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338.
[5][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3159.
[6][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779.
[7][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5:2871.
[8]齐建勋,郝艳宾,朱艳,吴春林,王维霞,冷平.核桃属种质资源的EST-SSR标记研究[J].园艺学报,2011,(3).
[9]张玉忠.新疆出土古农作物简介[J].农业考古,1983,(1).
[10][唐]刘恂.岭表录异[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18.
[11][唐]段公路.北户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40.
[12]王利华.广志成书年代考[J].古今农业,1995,(3).
[13][宋]唐慎微.证类本草[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659.
[14]河北省文物管理处,邯郸市文物保管所.河北武安磁山遗址[J].考古学报,1981,(3).
[15]李建红,赵生春,杨国洲.甘肃省核桃生产现状及产业化发展对策[J].林业科技开发,2013,(2).
[16][美]劳费尔.中国伊朗编[M].林筠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88.

上一篇:清朝前期云南灾赈初探 下一篇:从“小大之辩”试谈“逍遥游”
相关文章推荐

  • 案例教学法在《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教学中的
  • 关于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的文献简述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探析
  • 新时期中国国家安全战略调整研究
  • 浅谈中国古代“礼法合一,无为并蓄”的法律思
  • 中国人物画教学创作中的速写运用
  • 核心期刊论文: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社会教育事
  • 核心期刊论文: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刑事风险剖析
  • 职业院校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及培养研究
  • 中国古代政权合法性问题简论
  • 基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军思想的
  • 中国梦与中国精神
  • 新时代“不忘初心”的价值取向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经验和意义研究
  • 新型政党制度的独特优势
  •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的建设重大理论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