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文化差异性与英语翻译教学的适应性研究


2016-09-26    来源: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作者:刘春阳

【摘要】翻译本质上是两种不同文化间的转换,由于文化受到地域及历史传统的限制,无论是表现形式或者是实质内容上都具有差异性,因此把握好文化间的差异是语言翻译过程中的关键。在翻译中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力求"信""达""雅",这就要求在翻译教学中克服对字句的一一对应式翻译,同时将独特的语言文化背景融合在翻译的文本中,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准确传递信息,表达情感。
    【关键词】翻译;文化;历史传统;信达雅;差异性;
    
    前言
    语言是一个民族交流的表现形式,它能反映出这个民族的思维习惯和交往方式,在语句的结构中融合了民族成员对这个民族的整体认知情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基因,当然在地域条件以及政治经济发展上的限制导致语言上的差异,这种差异本质上是文化的差异,要准确的理解语言就需要先掌握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在翻译中尤其要注意到这一点,否则就会因为文化差异理解误区而影响翻译质量,进而导致交流的受阻。翻译教学承担着未来翻译人才的培养,在对外文化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化交流的好坏取决于人才培养的效果,所以注重文化差异性与翻译教学适应性的研究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认为在翻译教学中要注重对中外文化的差异的讲授,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文化的不同之处,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思维能力的培养,方便在以后的翻译中得心应手,能够置身处地的将原作者要表达出来的意思准确的传递给不同文化的接受者。
    1.翻译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问题
    翻译教学中因为要处理转换两种不同文化,在教学理念上要求要能够开放性的思维,同时能够将自己的思维情感迁移到另一种语境中,但是这种文化迁移能力在培养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
    1.1语言差异性问题导致翻译教学困难重重
    语言是表达文化的一种载体,同时也是文化的一种形式,文化的理解与沟通依靠着语言,而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所以在翻译教学中要真正的掌握语言还需要从整体上对文化有清晰的认识。语言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长期演化的结果,在与其他地区其他民族的语言发展过程中具有普遍的一致性,同时也具有自己的特殊性,无论是字词的意思书写形式还是语句结构过程都有内在的特点。对任何一个方面的理解偏差都会导致翻译的准确性。如在英语世界的理解中市民社会与我国的公民社会都具有极大的不同,同时在对新自由主义中“Neo”“new”翻译认知中都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有可能是在英语世界中的语言翻译成汉语时就没有相对应的词语,这是在找寻替代性的词语时就会对翻译造成失真的现象。因此语言上的差异是翻译课程教学中的主要窘境,当然协调好文化间的差异也不是单独依靠翻译课程就能改变的。
    1.2教学教师素质对翻译课程中的限制
    翻译课程是需要一个有着深厚文化背景知识以及有着专业的翻译基础知识技能的教学工作者来引导。一个好的教学工作者将对学生的翻译学习起着推动作用,而一个不能够辨析中外文化差异的教师只会误人子弟,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在英语教学中课堂受众较多,教师的精力有限只能一对多的传授翻译技能,着重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忽略了对翻译技能的培养,学生不能从实践中获取翻译经验。由于教学工作者本人的知识有限,在对广博的外语文化知识涉足不深不能选择出合适的教学切入口来贯穿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形成各自的孤岛,文化没能在相互的交流中得到传播。在灌输性课堂中,英语翻译教学枯燥无味,课堂翻译例子单调重复。学生不能从翻译中真正的掌握翻译的精华,最后依靠量化的标准来评估自己翻译文本的质量,文化感知被剔除到课堂之外。
    2.文化差异性在英语翻译教学中的表现
    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折射到翻译教学中要求翻译教学工作者和学生能够全面的认识,不能忽略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从概念上把握词汇所赋予的含义,从精神上感悟词汇所表达的情感,将两种不同的文化进行对比,更准确的理解文化间的差异。
    2.1思维方式的不同
    任何文化都是在一定的地区受到特殊的地理环境影响而形成的,没有超越地区政治经济水平的文化,而在英汉两种语言形式下的文化则受到中英两国的政治经济地理环境的影响,而生活在相应地区的人则会采取不同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面临的问题,所以在翻译思维方式的差异将极大的影响翻译的实质效果。例如在英语世界中重视逻辑思维理性的思考问题,表达观点,而在汉语中人们常常采取辩证的思维来感悟文化,传播知识。如果不能从根本上去了解这些细微的差别就会造成文化间鸿沟,最终阻碍翻译所要传递信息的功能性作用。
    2.2风俗习惯的差异
    在对待传统的态度上,中英也采取不同的姿态。不同的风俗习惯阐释了这个民族对事物的看法,对事情的惯性处理方法,其稳定性保证了能够正确预期未来发生的各种行为。从而方便采取各种措施来应对。在中国龙是一种吉祥的动物,寓意高贵,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国精神的外化,但是在英语国家这个动物具有名副其实的贬义。不仅不被人们接受还要遭到人们的排斥,所以说如果涉及到这种文化差异,翻译时就需要掌握作者的表达立场,不能按照自己接受的文化来强加到翻译的文本上,这样只会造成翻译误差。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固定化的文化路径安排,汉英两种语言世界中的人们在各自的文化路径下实现相互的沟通就需要把握风俗习惯的差异。
    2.3人文历史宗教的不同
    人文是一个民族国家人们对自己文化的情感记载,而历史则是对过去事件的深刻再现,宗教反映了这个民族的精神信仰。汉英语言中的两个民族都具有完全不同的历史叙事和宗教信仰。在翻译中会因为这些差异而导致文本的准确性表达。在中国主要以佛道教的信仰为主,而在英语世界基督教则拥有广阔的市场,宗教上不同的教义理念阐释都涉及到不同民族的人生观念,翻译时就需要借助不同的语言来替换原文本中的意思,这也需要有概念性表达的灵活应用。
    3.翻译教学要适应文化的差异性表达
    翻译是在两种不同的语言中进行语义的转换,不同的语言所蕴含的文化寓意有所不同,在对语言的翻译中需要对语言背后的文化能够全面的掌握,只有灵活运用文化间的差异性才可以将翻译中语义精确的定位在对应的文化语境中。
    3.1合理优化教材,扩展学生文化知识面
    翻译教学教材对学生的翻译技能培养具有导向性作用,教材要结合教育的实际情况,能够综合性的阐释问题,系统的归纳翻译知识结构要点帮助学生能够总体清晰的把握住知识。教材中要能够突出文化间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帮助学生找到学习中的问题所在,并且要有启发性,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翻译教材要注重前瞻性,结合国际翻译学科的特点,同时要跨学科介绍英语文化知识,不拘泥于文化中的一点。将翻译技巧学习与文化学习紧密结合在一起,改变以往相互脱节的现象。
    3.2着力提高教师素质,改善教学效果教师的素质
    对引导学生进行翻译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教学质量上的影响,一个好的教师将能够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将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教师素质的培养是一个过程,需要教师不断的反省,实现自我提高自我进步。教师要在翻译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帮助学生确定翻译文本中的文化语境,对作者褒贬的主观情感要采取中立的态度,保证翻译的效果和目的。教师也要在不断的学习中加强对英语文化的理解,紧跟学术动态信息,借助互联网技术不断创新教育方式,革新教育理念。
    3.3加强英汉两种语言对比分析
    英语和汉语受各自的差异文化影响,在相互的交流中会得出不同的语言意义,这个需要对各自文化的掌握,还需要加强对语言上差别对比分析。英汉语言在语言结构上以及表达方式上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在翻译课程教学中,除了对文化的重视外,还需要英汉语言的对比分析理解。可以利用美剧情境对话或者英文作品更直观的了解文化差异,感触文化的生机与活力,从对话中对比出两种语言的差别。
    4.结束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行,国家间的经济政治人文交往日益加深,但是由于语言的阻碍导致正常的交往活动中往往不能顺利进行。这种情况需要真正的了解两种文化,准确翻译出语言含义的专业人才。所以翻译人才的培养不能只顾及技能的传授,翻译课程要着重对文化差异性的技术处理,只有将差异尽可能的用另一种语言表述出来才能够准确传达语义。通过这种翻译交流的形式来丰富汉英两种语言世界的文化形式,这个过程本身也是文化创新的过程,同时也只有翻译适应了文化间的差异才可以提高翻译技能。
    【参考文献】
[1]张尧学.加强实用性英语教学,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2,(8).
[2]何玲梅.论多元文化共生时代英语专业教育的价值取向[J].教育科学:2012(4):32-36.
[3]彭寿清.多元文化课程设计的理念与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05(1):9-11.
[4]汪火焰.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宄[M].华中科技大学,2012:30-90.
[5]杨金玲.如何正确认识全球化下的文化多元化[J].理论界,2007(11):142.

上一篇:浅论构建体育教师教育新体系的理论探索 下一篇:二语动机中理想自我的构建与思考
相关文章推荐

  • 中职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契合策略研究
  • 探索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手工艺文化的认知和传承
  • 从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看“归化”与“异化”翻译
  • 中华传统文化在对台工作中的作用与路径研究
  • 从习近平用典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与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等专科学校《思想道德
  • 陕南挑花绣传承与发展策略
  • 核心期刊论文:新时代文化自信理论的形成和意
  • 核心期刊论文:“韩流”效应:韩国影像跨文化
  • 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跨文化传播途径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经验和意义研究
  • 和文化:新型政党制度的理论渊源
  • 贫困地区如何开展公共数字文化建设
  • 乡村振兴中的文化生态建设
  • 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
  • 切勿让传统村落失去文化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