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从习近平用典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与思政内涵


2019-07-04    来源:理论观察    作者:曾茜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场合多次提到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讲话中常用到一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语句来阐释国内社会、国际交流中的重要问题,简单明了,生动形象,用意深刻。习近平用典内容涵盖了儒、道、释、法家等文化精髓,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寓意,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凸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富含着深刻的现代价值与思政内涵。本文在对习近平用典的内容分析基础上提炼其中的思政元素,以期探索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与思政的有效融合。 
   关键词:习近平用典;优秀传统文化;思政内涵 
   中图分类号:D2-0;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9)04 — 0010 — 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公开出席各项国内国际会议、活动的讲话中,及其文章、著作里常常引用古代典籍中的一些经典诗词、名句。人民日报评论部在2015年汇编了第一辑《习近平用典》,2018年再次汇编了第二辑《习近平用典》。在书中,将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过的所有典籍名句分为了“敬民”“为政”“立德”“修身”“笃行”“劝学”“任贤”“廉政”“信念”“天下”“辩证”“法治”等篇章,这些典籍名句是中华五千年文化历史沉淀下来的智慧结晶,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善用诗文古语、化繁为简、传统人文气质的体现。 
   一、习近平用典特点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讲到:“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①深刻体现了他的用典原则: 
   (一)包罗万象,贯通古今的民族性 
   习近平用典范围广泛,涉及诸子百家经典,细数《习近平用典》中,他引用儒家的《论语》约11次,《孟子》约4次,《荀子》约3次,《礼记》约6次;道家的《老子》《庄子》,法家的《汉书》《韩非子》《管子》,墨家的《墨子》也多次引用。在我国古代经典文献中,习近平引用最多的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诗词,曾多次表示他喜欢这句“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这句诗词就是来源于苏轼的《晁错论》。从《东周列国志》《吕氏春秋》《史记》《左传》到《资治通鉴》《贞观政要》;从《诗经》《全唐诗》《全宋词》到《人间词话》《说文解字》;从《包拯集》到《林则徐选集》,习近平所引用的典籍亦是包罗萬象,古今贯通,既绽放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智慧,又充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闪烁着辩证唯物主义的光芒,其突出特点是辩证地结合了“古”与“今”,以发展的观点、全面的观点和对立统一的观点来揭示典故与现实的本质联系,使典故焕发出强大的思想力量。 
   (二)取弃分明,鉴别继承的科学性 
   丰富的传统文化来源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积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但在农耕经济社会中发展的传统文化,也带有封建时代的局限与不足,如“君权神授”“人治”“三纲五常”“男尊女卑”等封建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违背冲突。习近平在讲到怎样对待本国传统文化时指出:“我们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对有益的东西、好的东西予以继承和发扬,对负面的、不好的东西加以抵御和克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能采取全盘接受或者全盘抛弃的绝对主义态度。”① 
   (三)贴合实际,雅俗共赏的大众性 
   习近平总书记的每一处用典,都是结合当下时事、时情进行明喻与隐喻,每一句话都反映着当下实际,贴近群众。“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是他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本质总结;“吾日三省吾身”是他对领导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的嘱咐;“一勤天下无难事”是对全国劳动模范代表的高度赞扬;而在中欧友谊合作上,他引用“智者求同,愚者求异”,非常贴切地表明了国际关系中求同存异的重要性。在尊重原典原籍的基础上,他还将原典加以提炼,将其生活化、口语化,符合大众认知,“雅”与“俗”并存不悖。从 《旧唐书·魏徵传》“李世民: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中,习近平提出解决“四风”问题的基本方法:“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从《郑人买履》的典故,习近平用“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讲述国家发展道路是由人民群众选择;他引用《事林广记·结交警语》中的成语:“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来表达中国与拉美国家的合作互信。这些语言和谚语简单朴实接地气,富于大众性。 
   (四)创造发展,融汇中外的国际性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向世界发出了传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声音”,在欧洲访问时,他也多次谈到了文明的多样化、多元化和互通互融关系,《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总部的演讲》等文引用了“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引用“万物并肩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等来形容文化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世界多元文化的共存与交流;在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他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等表明中国在世界上的巨大影响力和担负的责任心。 
   二、习近平用典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分析 
   (一)习近平用典,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软实力,为中国的文化强国战略提供了有力的人文历史支撑。 
   “软实力”是指一切无形的、难以量化的、表现为精神思想文化影响的力量②。有学者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世界将迎来以文化软实力为核心竞争力的文化时代,也就是说,国与国之间的竞争逐渐成为软实力的竞争,其价值观是否有吸引力、发展是否具有号召力、文化是否具有影响力决定着一个国家的人才引进与综合实力。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大思路,正顺应了文化软实力影响综合国力这一世界历史潮流。我国丰富而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遗产,正逐渐为文化强国提供有力的人文历史支撑。
(二)习近平用典,树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为民族复兴提供了坚强的精神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他也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榮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新时代的重要命题,它既是一种文化的自我认同和自豪感,也是防止各种西方社会思潮侵袭、反对西方文化中心论的有力武器,更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当今社会,文化自信关系到国民自强、民族复兴和国家发展,对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极大的精神推动作用。 
   (三)习近平用典,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价值基础和文化源泉。 
   中国几千年朝代兴亡、政权更替,历经了外邦入侵和多民族融合,华夏文明在文化的传递与发展中逐渐吸纳各民族文化,得以丰富、壮大,并不断向周围地区甚至向世界辐射,究其源,在于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华夏文明注重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观,得到了人民的广泛支持并不断传承。以习近平为党中央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创新弘扬者,在带领人民群众继承、发展、创造历史的进程中,充分吸纳了中华传统文化精髓,高度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它建立在中华文明传统价值观的基础之上,又超越了传统价值观,创造性地提出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念。正是有了坚实丰沃的优秀传统文化土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得以深入人心,生根发芽,枝叶繁茂不断壮大。 
   三、习近平用典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政内涵及其运用 
   习近平爱用典、善用典、会用典,其引经据典内容广、数量多、频率高,独特的“习氏用典”在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中非常突出,充分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高度的国家文化自信和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展现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的丰富思政内涵,也极富教育启迪意义。 
   (一)以民为本的政治观和自信包容的文化观 
   习近平善于用传统典籍来阐释治国理政思想,他深知“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群众路线,常引用“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来阐述执政理念,引用“人心似铁,官法如炉”“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事必有法,然后可成”等来强调依法治国的重要性,他引用“吏不廉平,则治道衰”“群臣朋党,则宜有内乱”“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来形容廉政去腐的决心,引用“为政之要,莫先用人”、“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作为任人唯贤的提醒。学习习近平用典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国家发展、执政为公的理解,深刻认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分析社会现象,应对各种严峻的社会考验,推动各项工作的有序发展。 
   习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熟练而贴切的用典,不仅表达着对传统历史文化的尊重,对传统文化的熟知,更体现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高度自信,尤其与国外交流活动,时时处处都在展现中国式语言与中国式服饰、中国饮食、中国做派。他引用“计利当计天下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同,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和?水土异也。”学习这些用典,可以深刻理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文化自信内化而生,自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拥护者、传承者、发扬者。 
   (二)立德修身的道德观和善学笃行的学习观 
   习近平用典中包含了中国传统的道德观,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所倡导的道德理念、精神追求。如他引用“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强调为官做人须要立德树人、忠诚有信的高尚情操。他引用“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吾日三省吾身”、“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来提醒党的领导干部要耐得住寂寞,常常内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他用“仁义忠信、乐善不倦”、“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君子义以为质”等劝导共产党员要忠于职守,以善良正义为自己的品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学习习近平用典中关于立德修身的传统文化道德观,有助于我们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保持自律,追求自强。 
  从《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以看出,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影响着国人对学习尊崇与热爱的态度,倡导“活到老、学到老”。习近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继承,在于他不断地学习积累和对传统文化独到的认知理解。在很多场合,尤其是在与青年的座谈中,他都特别指出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强调了“师者”的任重道远的使命,也提出了学习的科学方法、倡导勤学态度。他引用“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指出了教育、教师的重要地位;引用“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来阐述学习的谦虚、勤恳态度;他引用“为学之道,必本于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来表明科学的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在习近平用典的学习观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培养辩证的学习思维,重视学习、享受学习、终身学习。 
   (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中华民族华夏文明的积淀,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推动力量,习近平用典从原典着手,将古典文化融入现代文明,加以发扬创新,这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最好体现,更体现着当代文明与古代文明的传承与联结,体现着共产党人引领广大人民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社会安定、世界和平的理想信念。他引用“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来倡导爱国主义,他引用“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来号召坚定不移的国家信念与奉献精神;他大力倡导改革创新的精神,在很多场合提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凡宜之道,与时偕行”“昨日是而今日非矣,今日非而后日又是矣”,准确阐述了深化改革开放,共建合作共赢美好世界的发展原则。学习习近平用典中关于理想信念、创新发展的理念,有助于我们凝聚精神力量,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参 考 文 献〕 
   〔1〕人民日报评论部.习近平用典〔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 
   〔2〕人民日报评论部.习近平用典(第二辑)〔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8. 
   〔3〕学习习近平用典艺术,感受传统文化魅力〔N〕.中国文化报,2015-03-20(003). 
   〔4〕李海晶.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研究〔D〕.南昌大学,2016. 
   〔5〕张敏.推崇传统文化,坚定道路自信——习近平用典与社会主核心价值观的构建〔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6,(06):69-71. 
   〔6〕王鲁玉.习近平的语言风格及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启示〔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4):58-62. 
上一篇:金上京路姓氏、婚姻家庭及人口 下一篇:习近平关于民生建设重要论述的内容及价值逻辑分析
相关文章推荐

  • 中华传统文化在对台工作中的作用与路径研究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等专科学校《思想道德
  • 和文化:新型政党制度的理论渊源
  • 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
  • 我国粮业70年改革发展历程与经验启示
  • 加快传统文化复兴步伐
  • 道德建设应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
  • 儒家诚信思想的精髓与启示
  •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 提升青年群体的文化自信
  • 让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更亲近”
  •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 “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底气
  • 以传统文化浸润人民的精神家园
  • 优良家风的建设之道
  • 文化自信的底气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