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中外老年教育比较研究


2016-10-15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    作者:于忠慧

【摘要】通过对中外老年教育在教育理论、课程设置及基本模式三个方面的比较发现:我国应借鉴国外最新理论成果,坚持社会参与和自我实现的理论取向;应该进一步更新课程内容,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满足老年人需求;应整合社会资源,构筑多元化的老年教育模式,推动高等院校参与老年教育的发展;应该组织老年人自己的社团,开展自助教育和分享教育。世界各国对老年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发展很不平衡,覆盖面窄等,成为共同问题。
【关键词】老年教育;教育理论课程设置;基本模式;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老年人口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为老年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当比较和思考中外老年教育的发展时,我们发现与拥有30多年发展历史、在理论研究和实践运作方面取得相当成就的西方老年教育相比,中国老年教育仍处于探索、尝试阶段。在老年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其理论取向决定了老年教育的定位;其课程承载老年教育基本理念、教育内容和形式;其教育模式是老年人需求供给机制,对其研究有助于深化老年教育发展的方法论认识。因此,本文对国内外老年教育的上述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解读,以期对我国老年教育发展和研究提供反思路径和有意义的借鉴。
一、中外老年教育理论比较老年教育的理论取向是老年教育发展的价值定位和根本方向,明确和把握老年教育的理论取向是促进老年教育发展的前提和关键。
(一)国外老年教育发展的主要理论国外老年教育的发展主要以社会参与为主要取向,主要理论有:
1.权利理论。
二战后,世界人权运动的发展推动了对包括老年人受教育权在内的老年人权的关注。西方发达国家在老年教育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将开展各种老年教育活动作为实现老年人受教育权以及保障老年人其他人权的重要渠道和手段。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老年教育对老年人的“赋权”(empowerment)以及“解放”(emancipation)作用越来越强调。如学者Gibson(1986)就指出“‘解放’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因为这意味着获得控制自己生活的权利”。
2.福利理论。
目前,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大多数西方国家都把发展老年教育作为一项社会福利事业纳入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中。在政府社会政策和财力的支持下,各国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老年教育活动。如美国教育法律规定,老年人进入各类高等教育机构学习的,可以给予免费、减免或奖助,长者游学营的经费由老人所在州和联邦财政补助。此外,英、美等国的政府还鼓励非政府组织和民间团体开展各种有益于老年人的教育活动,并设置了专门的资金对其进行保障和相应的补贴。
3.自我完善理论。
自我完善理论认为,人的自我完善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这同样也是老年人自我完善的重要内容。而教育能使老年人提高自我保健能力,保持健康乐观的情绪,提高他们对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实现健康老龄化所确立的延长老年人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的发展目标。自我完善理论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教育对老年人自身主体性的培养,在学习方式、内容以及组织等方面尊重老年人自己的意愿,实现老年人的自我升华,其他社会力量在老年教育活动中只起着辅助和支持的作用。这一理论在西方国家老年教育实践领域主要体现为注重老年人的参与教育、自我教育和互助教育。
4.终身教育理论。
终身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也是“以人为本”,但更注重微观个体和宏观社会教育与学习的结合,强调通过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在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的各种学习需求,满足每一位社会成员在一生中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的各种学习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终身教育的宗旨是实现国家对每个公民(特别是社会弱者)个人学习权的切实保障。在原有的教育体系下,相对其他人口群体,老年人的受教育权一直是被忽视的,而终身教育理论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老年人也与其他任何年龄段的人口一样享有不可剥夺的受教育权利。
5.社会参与理论。
社会参与理论认为,社会活动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对各个年龄组的人口来说都是如此。老年人只有保持充分的活力并参与社会活动,才会获得更加积极的自我形象,体现出老年人的社会价值,生活得更好。社会参与包括老年人对自身发展、家庭生活、社区管理、社会服务等社会、经济、文化、精神和公民事务任何领域的参与。在社会参与理论的影响下,西方国家老年教育的课程包含了大量的老年人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社会经济参与和服务方面的内容。
(二)国内老年教育主要理论中国老年教育发展主要以丰富老年人生活为取向。
中国老年教育的源头是为丰富离退休老干部的文化生活而创办的老年大学,因此,老年教育最初的价值定位———丰富老年人文化生活,也就成为中国老年教育实践的基本定位和康复理论的来源。康复理论认为,老年人已经操劳忙碌了大半辈子,步入晚年后继续参加的教育活动应该以“康乐、休闲”为核心,教学内容应以组织开展轻松愉悦的文体活动为主。康复理论在中国老年教育的初创时期占有相当的市场,并且也依然是目前中国老年教育、特别是民间自发组织的各种老年教育活动的最主要内容。提高素质(或社会适应)理论是康复理论的补充。该理论认为,老年教育应该以提高老年人素质为目标开展。当下的老年人由于时代所限,在生命前期所接受的文化教育非常有限。而现在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老年人要想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更好地融入和适应现代社会生活。
中国老年教育的发展在很多方面也体现了西方老年教育的理论取向。《教育法》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的保障中国公民和老年人的受教育权利是权利理论的体现;国家和政府在全国各地创办老年大学,并不断改善老年教育的基础设施和师资环境是福利理论的体现;学术界对终身教育理论的介绍和研究是老年教育特别是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的助推力之一;《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提出的“老有所为”是社会参与理论的体现。从总体上看,在中国老年教育实践领域,以丰富老年人文化生活为核心理念的康复理论是最主要的理论,其他相关理论虽有所体现,但并不占据主导地位。
(三)国内外老年教育主要理论的比较与反思对比中外老年教育的理论取向,我们可以发现,国外老年教育更强调老年人的社会参与,而中国老年教育则更注重老年人生活的丰富。事实上,我国老年教育无论在理论体系的建构,还是在老年教育实践中,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西方老年教育理论的影响。
我国老年教育事业虽然呈现了勃勃生机,但目前理论研究还处在引介阶段,远远滞后于老年教育实践发展。老年教育理论和实践在很多方面取法于西方理论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的“包括老年人在内的中国公民的受教育权利”等内容体现了西方权利理论取向;《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老年人有继续接受教育的权利”,而“老有所为”则是社会参与理论的体现;国家和政府在全国各地改善老年教育的师资环境和基础设施,创办老年大学,并依托省、市、县各级现有文化设施,多渠道、多层次发展老年教育,这些是福利理论的体现。
我国人力资源和老龄事业的研究者在极力推介国外的涉老理论,很多理念得到认可,但没有得到很好落实。例如:终身学习理论尽管受到学者们的特别推崇,相关法律也明确规定“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但老年教育仍未真正受到重视,各地老年大学课程内容缺乏专业化设计,教育组织形式也多为老年人的各种“活动”。在赋权增能的社会背景下,社会参与理论虽然为人所认同,但在强大的教育功利的攻势下,该理论也只是停留在理念层面,甚至受到质疑,不自觉地用“社会适应”取代了“社会参与”。
二、中外老年教育的课程建设比较
(一)国外老年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
1.课程内容丰富。国外老年教育课程内容丰富,主要包括身心休闲和健康教育、退休准备教育、死亡教育、生活调试教育等。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一般满足以下几点:
第一,充实老年人的生活。这是由老年教育的宗旨决定的。日本的老年教育主要分为老年大学和随班就读的老年班两种形式。前期主要开设课程涉及健康、文学、生活和法律等,后期主要内容包括丰富生活、创建和谐人际关系以及宗教等,以创造休闲生活、实现生存价值和交友的目的。
第二,满足老年人需求。老年人的生活和教育需求是多元的,因此课程内容也应该是丰富而有差异的。法国马赛第三龄大学设有社会学系、老年学系以及文化与艺术学系;图卢兹第三龄大学的教学内容有讲授卫生保健和营养知识,研究历史、时事、语文、政治、法律等,以满足老年人的不同需求。
第三,适应老年人爱好。英国老年教育以第三龄大学为主要载体,其课程主题是老年人的兴趣和爱好,并为此组成国家课程网络体系。主要分为三大类,即养生技能课程、强身健体类课程和理论课程。鼓励不同专业的学员组成学习小组,分享知识。
2.课程形式多样。国外许多老年教育机构为满足老年人的学习愿望和提高生活品质,组织国内外旅行,激发老年人的学习热情,陶冶其性情。老年教育课程形式具有多样化和个性化特征,形成了高校老年教育、独立第三龄大学、旅游教育,以及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多元课程体系。学校老年教育是专门从事老年教育的机构,主要是为提高生活质量的健康教育、退休培训和死亡教育。休闲旅游教育是有目的地组织老年人在国内外著名景区旅游,或进行野外郊游,领略自然风光,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以便润泽生命,丰富阅历。社会实践教育形式又可分室内实践活动和社区实践活动教育,室内实践如护理、瑜伽、烹饪、应急治疗,以及生活技能教育。社区实践教育主要包括公共表演、社区服务、运动教育,以及老人自助与互助等活动形式。除了上述形式外,通过网络获取先进的信息技术以及利用公共图书馆开展自我导向教育也是常见的教育内容和形式。
(二)国内老年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从内容上看,中国老年教育的课程主要是健身休闲类的课程,如健身操、太极拳、绘画、唱歌、舞蹈等。此外,还包括一些生活知识和时事新闻类课程。从形式上看,中国老年教育的课程主要是活动型的教育,如组织老年人晨练、公益演出等。此外还包括政治教育等课堂教育。从总体来看,现阶段中国老年教育主要以健身、休闲类的“活动型”课程为主。
(三)中外老年教育课程设置的比较与反思对比中外老年教育的课程设置,我们可以发现,国外老年教育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种多样,能充分满足老年学者的教育需求。而现阶段,我国老年教育内容相对单一,退休前的“准备教育”、社会参与教育以及直面人生最后阶段的“死亡教育”是空缺的。这与中国老年人异质性较强、教育需求多样的特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示出中国老年教育的短视发展和非专业性。而且,我国老年教育课程形式也比较单一,仍主要是组织老年人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活动型”的教育虽然客观上改善了老年人的生活现状,但也反映出,目前中国老年教育还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育,还未发展成为专业化、科学化、系统化的教育体系。
三、中外老年教育基本模式比较
(一)国外老年教育的基本模式
1.普通高校中的老年教育。在普通高校中开展老年教育有三种主要形式。首先,也是最主要的,是取消大学入学年龄限制,老年人进入普通高校跟班就读,取得规定学分,并获得文凭。在瑞典,全国所有的高校都对老年人开放,老年教育与正规教育融为一体。斯德哥尔摩大学60岁以上学员占10%。其次,如芬兰等国,将第三龄大学作为正规教育的一部分。再次,以美国为代表的在普通大学附设老年班。
2.社区学院。依托社区组织建立的“社区教育学院”。如美国和加拿大等国依托社区建立自我管理模式的老年教育组织,由班里的学员承担大部分甚至全部课程的授课任务。
3.由老年人自发组织的老年教育。如英国的许多老年教育组织或社团由老年人自发成立、自行组织。在定期举办的学习班中,参加者自由组合,相互教授技能。
4.非政府组织或民间投资开发的老年教育。如在英国和澳大利亚,一些老年学校的房屋租金、设备及主要活动经费都来自慈善彩票事业的捐赠,老年人只要缴纳少量费用就可参加学习。1962年,由美国民间组织创设的美国退休者协会也制定实施了大量的退休老人学习计划。
5.福利行政部门创办的老年教育。如日本都道府县福利部门采取委托的方式开办的老年教育。
参考文献:
[1]陈昀.和谐社会视角下的中国老年教育现状及对策[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6).
[2]董之鹰.老年教育学[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449.
[3]郭莲纯.老年教育发展问题的实践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11,(9).
[4]李志宏.部分发达国家老年教育现状研究[Z].老龄社会与老年教育研究论坛,2008.
[5]司荫贞.开展老年教育建立终身教育体制[J].职业技术教育,2001,(1).
[6]沈红梅.老年教育和老年大学的发展思考[J].山西成人教育,1998,(11).
[7]施祖美.老年教育策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42).

[8]王英.中外老年教育比较研究[J].学术论坛,2009,(8).


上一篇:论奥康纳生态学社会主义思想 下一篇:左宗棠西部开发思想探究
相关文章推荐

  • 高校教育管理协同机制基本要素和对策
  • 巧用微课,打造活色生香的历史课堂
  • 教与学之间:课程概念的变迁与发展
  • 微博、微信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分析
  • 应然与实然: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环节探析
  • 浅谈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课与“工匠精神”的融
  • 新时代下红军长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价值探
  • 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实效性的问题情境研究
  • 浅析微课视频制作方式
  • 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索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机制创新
  •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
  • 习近平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观的维度探析
  • 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研究—基于自媒体网络环境
  • 高校大学生消费权益保护的再研究
  • 继续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