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论鲁迅先生的启蒙意识


2016-10-28    来源: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作者:张国胤

【摘要】鲁迅先生一生文学成就斐然,绝大多数作品都以民众的思想启蒙为核心。本文选取鲁迅先生的三部作品——《铸剑》《复仇》《复仇(其二)》为研究对象,以"复仇"为主线,分析作品中蕴含的启蒙意识,发现作品中无论是从赤裸裸"复仇"的失败到委婉救赎,还是复仇精神的升华,都包含着浓郁的启蒙思想。
    【关键词】启蒙;复仇;鲁迅;
   

    “复仇者”的心中总是充满了正义,且不问这种正义的定义是怎样的,至少怀揣的这种正义在鲁迅先生看来是正确的,因为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才会激起心中某种复仇的欲望。历史上复仇的原因有很多,有人为了亲人复仇,有人为了钱复仇,有人因为爱情复仇。鲁迅要去“复仇”的动机是什么?是谁辜负了鲁迅先生?让他如此大动干戈。也就是说,鲁迅想要“复仇”的对象是谁?对一个作家来说,他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和手段去复仇?他所理解的复仇是一个怎样的概念?这都是本文要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通过分析鲁迅先生的三篇小说,探讨主人公的复仇经历,分析鲁迅先生的启蒙意识。
    一、眉间尺式
    赤裸裸“复仇”的失败在《故事新编》中,《铸剑》篇已经有眉间尺的复仇,但那仅仅是一个肤浅的开始,一个看似复仇成功而实际失败的行动。复仇令陷于无力感的鲁迅再次焕发生机,但是,这却是怨恨活力的体现。舍勒说:“怨恨形成的最主要出发点是报复冲动。”报复作为怨恨的根源,隐含了这样一个前提,即它不是出自强者的反应行为。正像舍勒表达的,它是“基于一种无能体验的体验”,“总是‘弱者’所处的一种情状”。然而,鲁迅却将其解释成强者的姿态,他如此说道:“有时也想:报复,谁来裁判,怎能公平呢?便又立刻自答:自己裁判,自己执行;既没有上帝来主持,人便不妨以目偿头,也不妨以头偿目。有时也觉得宽恕是美德,但立刻也疑心这话是怯汉所发明,因为他没有报复的勇气……”如此看待报复与宽恕,为鲁迅“睚眦必报”的主张奠定了坚实的理论根基,以致他宁可“错杀”,也不愿“错过”。
    鲁迅笔下的复仇,读者并没有见识到一般江湖上的血雨腥风,甚至可以说这是一场没有血的战争。自然,像眉间尺的那种复仇方式是值得世人去敬畏和仰视的,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换来复仇成功的结果。但试想,即便是这样的完美复仇又能怎样呢,那些所谓的看客们又会怎么样看,他们接下来的行为举止并没有因为眉间尺而改变什么,只是从中选取了国王的几块骨头象征性地埋葬,眉间尺式复仇者的庄严与肃穆在他们面前消失殆尽。这是早期的“鲁迅式”复仇,充满了血与泪,夹杂着一幅幅真实的搏杀画面,但实际效果却让鲁迅先生自己都有些尴尬。由于鲁迅看到眉间尺式的复仇只是消灭了一个具体的人或者是一股势力,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依然有那么多看客在一旁观望,而实际上,他们才是一种“集体无意识”式的刽子手,作为一个启蒙者,鲁迅深刻认识到,如此的复仇只不过是隔靴搔痒罢了,那些在一旁怀着幸灾乐祸心态的看客们才是隐藏在“国王”背后更难以对付的“敌人”。
    二、《复仇》中委婉救赎的探索
    鲁迅的《复仇》可以看作是他寻找的另外一种方式。经过那样的复仇和反思之后,鲁迅先生摈弃了赤裸裸的厮杀式复仇,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委婉的救赎。一个先进的启蒙者与一群思想落后民众的直接对话,想借用失望乃至绝望的想法让看客们死心,想用耶稣式的死亡来拯救执行者和参与者乃至更多民众。正是这样一种看似无意义却实际上有意义的复仇,让鲁迅重审了复仇的方式和代价,同时,这也是一种可悲的发现和挖掘。但实践表明,复仇者方式的改变并没有让敌人胆战心惊。意料之中,读者又看见了一群麻木不仁的“黄脸看客”——能让读者印象更深的在一旁隔岸观火的看客。“路人们从四面奔来,密密层层地,如槐蚕爬上墙壁,如蚂蚁要扛X头。”
    很早的时候,看客们似乎就知道了这场厮杀,也做好了一切准备奔赴这场厮杀,不是参与,而是去观望,不是调节,而是观看。只是,鲁迅没有让他们得到他们想要的场景和片段。片刻观望后,并没有看到他们想要的结果,没有彼此厮杀的场面,没有流血的腥味,没有刀光剑影的搏斗。最后的结果是:“只剩下广漠的旷野,而他们俩在其间裸着全身,……而永远沉浸于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中。”按照一般逻辑来看,这样的场面应是他们互相厮杀的场景,而出乎意料的是,鲁迅消解了这样的方式,没有让剧情朝着看客们希望的方向发展。“然而他们俩对立着……而且也不见有拥抱或者杀戮之意。”
    看完这样的场面,不管是看客还是读者,多少都有些失望,然而,这偏偏就是鲁迅的高明之处。吊起所有看客们的胃口,却又迟迟不让剧情朝着他们希望的方向发展,只是以两人的对峙若静若动,一步步地将剧情推向一种别样的高潮,最终又不会朝着所有人希望的方向发展,用一种失望的结局,希望可以唤醒那些沉睡的看客们。这是鲁迅式的复仇,以精神的意志反击精神弱点,让无聊的人更加无聊,让空虚的人更加空虚,在针锋相对的抗拒中高扬“个体”尊严与力量,映现“看客”的猥琐与可悲。相比《铸剑》中眉间尺式直白的复仇方式,这样的复仇要委婉很多。眉间尺虽说杀掉了国王,从表面上来看完成了复仇,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的复仇方式是肤浅的。而《复仇》却显示出一种作为启蒙者在不停地寻找一种救亡图存道路的精神。
    三、《复仇(其二)》复仇精神的升华
    如果说《复仇》写的是一种静态的行为动作,那么《复仇(其二)》就是一种动态的具体行动。《复仇(其二)》不仅充满了动作和声音,平日里的那些看客们也拿起了手中的工具参与耶稣之死。“兵丁们给他穿上紫袍……戏弄完了,给就他脱了紫袍,仍穿着他自己的衣服。”于是,耶稣感到“四面都是敌意,可悲悯的,可咒诅的。”耶稣,不仅是作者本身,更是无数启蒙者的代表,他们不但需要忍受民众的隔膜所带来的孤独感,有时还要成为拯救的牺牲品。
    由于先驱者的超前意识和大众的落后意识形成了一道具体的鸿沟和巨大的历史反差,这些先知先觉者就陷入了一种困境,左边肩负救赎的历史重任,右边忍受历史及命运的痛苦,而中间则充满了未知的流离失所。相对于《复仇》中的“他们俩”而言,这样的先知先觉者落入的是更黑暗的深渊,较之以前更加复杂,更加棘手,更加深刻。因为“耶稣”要做的不是像“他们俩”那样去让看客们失望,而是在忍受巨大痛苦时,寻找一种精神上的超脱,并以此唤醒那些沉睡的人们的落后思想。
    在《复仇(其二)》中,鲁迅着眼于描述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的心理活动。耶稣一方面悲悯群众的愚昧与前途的渺茫;另一方面,又愤恨群众的野蛮与残酷,并且由悲悯情感转向复仇意志。“丁丁地响,顶尖从掌心穿透,他们要钉杀他们的神之子,可悯的人们呵,使他痛得柔和。”耶稣并没有为此而感到死亡的悲哀和凄凉,而是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去品味大众的可悲,这种报复性的反抗心理使那种苦痛显得更加“柔和”“舒服”。而这种精神上的胜利感来源于耶稣主体思想与人格力量的强大,来源于对自身所处正义与真理地位的至死不渝,其试图用这样的方式唤醒民众,让他们知道精神力量的强大。
    我们应该看到的是,耶稣的复仇心理来自于对民族、国家、民众深沉的爱,复仇是爱而不能得的极端表现。这种爱恨交织的复仇心理由于包含了巨大的社会历史内容而显得博大深厚,使这种复仇精神更具崇高而悲怆的情感震撼力。鲁迅作为现实生活中的启蒙者与改革者,以改造国民性为己任,希望以此来推动社会和民族进步。因此,鲁迅消解了耶稣关于宗教的含义,挖掘出关乎人性的内涵,把一种神性对苦难的超越变成人性对苦难的体味和抗争。这种“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显示了鲁迅独特的生命存在,使现实性的鲁迅具有了超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无论是在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中,还是在当今的现代化背景下,都值我们注意和思考。
    四、结语
    从这几篇文章可以看出,鲁迅的“复仇”方式不同,同我们常规所言的复仇更是大相径庭。从“眉间尺”到“他们俩”,再到“耶稣”,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鲁迅的复仇方式更加高明、更加宽厚、更加人道主义。回望过去半个多世纪,我们发明了很多值得骄傲的东西,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现代化的建设也让中国人自己乃至世界上他国的人民瞠目结舌。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长,国力不断增强。但同时也应看到问题依然存在,“看客们”并没有因为历史的选择而完全消失。此外,随着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断增多,环境恶化,人口问题,资源问题,近年来的“非典”、雾霾、H7N9病毒等,都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物质上,我们用一种令世人惊叹的步伐不断前进,但精神上,却时时感到匮乏。
    鲁迅笔下的国民性改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那一代人或者几代人就能完成的历史使命。我们可以为现在的成就而骄傲,但绝不能让自己就这样自满自足,更不应该就此止步不前。我们应看到自身依然存在的问题和困境,试图去寻找一个个合理的解决方案,让人真正成为人。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马克斯·舍勒.道德建构中的怨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4]石晓霞.论鲁迅的文学创作与复仇母题[D].保定:河北大学,2004.
[5]刘丽华.鲁迅的复仇情结[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1,(10):50-53.
[6]梁爽.《铸剑》鲁迅“复仇”样式的集合[J].红河学院学报,2015,(6):51-53.

上一篇:新时期农村贫困家庭人口素质提升探析 下一篇:徐玉诺诗歌中的梦幻抒写
相关文章推荐

  • 网络多元化价值观下如何塑造高中生的国家认同
  • 论文发表参考: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当代
  • 习近平党的作风建设产生的主体条件研究
  • 习近平奋斗理念的内涵及对青年学生的启示研究
  • 新媒体时代95后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
  • 从母爱主义到公共精神培育—从大学书院制给学
  • 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的大学生健康素养教育研究
  • 论大众传播过程中鲁迅文学经典的电影改编
  • 从《妖猫传》探寻历史与人生的孰“真”孰“幻
  • 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的策略研究
  •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 论自助辅导法在辅导课上的应用
  • 对激励机制“智慧树”的培植运用刍议
  • 初中学生的家庭教育策略探讨
  • 科学变革与文化新生的逻辑关联
  • 如何在历史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