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日本人形象研究


2017-09-13    来源: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作者:赵忠

摘要: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日本人形象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变化,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隋唐前,人们对日本人的认识比较模糊,对他们的形象书写主要分两类,近乎仙或兽。二是隋唐后,日本人由原来的非人类形象转化为有血有肉的人类形象。从宋朝开始,中国的文学作品中出现了阴险狡诈的日本奸商形象。三是元朝时期,日本人的奸商形象转变为凶恶、残暴的倭寇形象,仁者形象逐渐淡化;元后,倭寇成为文学作品中日本人形象的代言词,同时也出现了基于现实的、可触可感的日本人形象的书写。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日本人形象;非人类;人类;倭寇;
  Abstract: the image of Japanese in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has been changing with the changes of history, which is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Befor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people's perception of the Japanese was ambiguous, and their image was written in two main categories, almost immortals or animals. After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the Japanese were transformed from the original non-human image into the human image of flesh and blood. From the song dynasty, China's literary works appeared with a sinister and cunning Japanese profiteer image. Third, during the yuan dynasty, the image of Japanese profiteers turned into vicious and brutal Chinese characters, and the image of benevolence gradually faded. After the yuan, the Japanese invaders became the words of the Chinese and Japanese characters, and also appeared on the realistic and tactile Japanese image.
  Keywords: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Japanese image;The human;Humans;The enemy;
  分类号:I206.2
 
  一、隋唐以前的日本人形象——非人类
  (一)隋唐以前中国文人眼中日本人的非人类形象
  隋唐以前,中国古人把日本人分为两类,一是类似仙人的长寿仁者,二是人兽狗头的兽类,《三国志》和《后汉书》都对此有过描述。在古代,日本所处的东方被称为东夷。当时,人们对东夷并没有明确的概念,也不明白具体的区域划分,不知道日本是东夷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汉书》中的《王制》就有对东夷人的介绍,他们认为东方被叫做夷,东方的人,就好像树木的根,万物都是从根而生,所以天性柔顺,那里的人仁义、长寿。中国古人将人的性情与当时日本所处的方位联系起来,以自我文化为中心,塑造了东夷人仁义、柔顺的形象及人兽狗头的兽类形象。江淹在《隧古篇》[1](P187)中描述的倭国人就有异于常人的模样和体型。他认为,地处东南的倭国人,赤身裸体,身上有神秘的文字,侏儒身材,身高1米,牙齿发黑。
  (二)隋唐以前日本人非人类形象形成的原因
  中国古代文人对日本人的形象描写停留在非人类阶段,主要是因为在隋唐以前,人们对日本人的形象知之甚少,对日本地域的概念也模糊不清。他们认为,日本所处的位置是海外仙山,生活在那里的不是神仙便是妖怪,而能被中国文明化接受的人,就是仙人,即长寿仁者;反之,文明化接受不了的人就是兽类、妖怪。这两种形象,都是中国人依据自身想象、以自我文化为基点创造出来的,前者为理想化想象,后者则是丑化的产物。前者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属于乌托邦形象,后者则属于意识想象。对于异国了解越少,人们心目中他国人的形象就会更多地以自我形象为中心,非人类的形象就是日本人形象在中国早期的主要特征。
  二、唐宋时期日本人形象——人类
  (一)唐朝文学作品中日本人的人类形象及原因
  唐代时期,中日贸易往来频繁,是中日文化交流最具代表性、最密切的时期。据史料记载,公元847年,就有张有信等47人前往日本,此后,更有加入日籍的中国商人。据统计,当时来唐的日本人多为文化人、僧人,他们与中国文人交往甚密,许多中国唐代诗人都与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留下了许多赠送日本友人的诗篇。以李白为代表的诗人为日本人形象的转变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仔细探究唐代文学中日本人由非人类到人类形象的转变,其除了受这些诗人的影响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文化的熏陶。首先,中国人信奉儒家文化,日本人对儒家文化的普遍接受是促进其形象转变的主要原因。在古人看来,能否接受儒家文化是判断他者是否文明的标准。很显然,日本跟上了文明的步伐,符合文明的标准。其次,佛教由中国传入日本,日本人虚心接受、勤奋好学的形象给唐朝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从形象学角度分析,日本人的形象是自我形象的复制或投射。
  (3)历代中国人都认为自己是天下的中心,而日本人对中国文化的普遍接受,是化夷观念在异国理想化实现的过程。化夷的目的是实现中华文明改变四夷的非文明,结果是对日本人想象的转变——由“非人类”到人类。
  (二)宋朝文学作品中的日本人形象
  宋代,中日官方交流极少,但民间往来比隋唐时期更加频繁,欧阳修的《日本刀歌》、苏轼的《鳆鱼行》都体现了这一特点。虽然此时出现了刀等武器,但当时的文学作品并没有出现有关日本战争的描写,而更多是描述日本的僧人形象。与唐代想比,这时的僧人描写多是刻画他们一心修佛、为佛献身的精神[2](P117)。如罗大经所著的《鹤林玉露》就赞扬了日本僧人安觉刻苦修佛的精神,为了在佛学方面学有所成,他在中国待了十余年,书中写道:“其视此僧,怠有愧色。”除了僧人,宋代还出现了唐代没有的日本商人形象。文学作品对这类商人形象的描述几乎雷同,都是只图暴力、狡猾奸诈,即现在俗称的奸商,这类商人形象到元代逐渐发展为倭寇形象。
  三、元后文学作品中日本人的倭寇形象
  (一)元朝文学作品中的日本人倭寇形象及形成原因
  元朝时期,中日两国关系恶化,但民间交流依然较为频繁,贸易和佛教是双方交流的主要方面。此时的僧人不再像宋代那样潜心学佛,而是涉猎多个方面,如朝圣、游历名山大川、学习印刷术等。一些文学作品也表现了僧人天性善良的形象,如杨维桢的《送赠归日本》。除此之外,元代还出现了“非人类”的倭类形象。倭患始于元代,他们多凶猛,习水性,善进攻。吴莱在《论倭》中记载:“其人率多轻悍,其兵又多铦利,性习于水若凫雁,然又能以攻击为事。而吾海道之兵,擐甲而重戍,无日不东面望洋而叹。”[3](P86)倭寇在我国东南沿海,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严重影响了沿海居民的日常生活,更伤害了元人对日本人的感情,丑化日本人形象的文化便随之而出。“蕞尔日本”就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蕞尔”含有弱小、贪婪、贫穷、强悍等含义,而“小日本”一词便由此演变而来。
  (二)明代日本人丑恶的倭寇形象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遭受倭寇之祸最为惨烈的时期。明代中叶以后,倭寇对东南沿海的侵扰更加猖獗。此期描写倭寇形象的小说有洪楩的《清平山堂话本》,冯梦龙《警世通言》中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喻世明言》中的《红拂记》《杨八老越国奇逢》等。《杨八老越国奇逢》描写了倭患给明朝人民带来的不幸,书中写杨八老的所见所闻:“但见,舟车挤压,男女奔忙。人人胆丧,尽愁海寇恁猖狂……声息至近,唬得八老魂不附体。进退两难,思量无计,只得随众奔走……”[4](P156)虽然倭患惨烈,但文学作品中也不乏尚有仁德的日本僧人形象,王行的《思缓堂》、王恭的《赠倭僧》就描写了日本人的正面形象。明朝时期,国人对日本人形象的认识并没有形成一言堂,基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国文人对日本人形象的描写分为善恶两类:一类是具有仁心的僧人,他们依然是善良的传播者;一类是丑恶无比的倭寇。此时与元代不同的是,文人对僧人的描写逐渐褪去了理想的外衣,侧重于描写他们的思乡之情;对倭寇的描写则更加犀利,从非人类描写转化为兽类描写。
  (三)清朝文学作品中日本人形象的新变化
  清朝时期,中国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日本仁义的僧人形象较之明代越来越少,近乎消失,而描写倭寇的小说却明显增多。据统计,描写日本人形象的通俗小说在清代多达40多种。小说中除了有传统的倭寇形象,还出现了武士,奇淫日本人,主要代表作有李百川的《绿野仙踪》、魏秀仁的《花月痕》、吕熊的《女仙外史》等,其中,《女仙外史》中就有描写奇淫日本人的段落。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有一部分中国文人得以到达日本本土,此时,出现了以本土日本人为基础的日本人形象描写,主要代表作有黄遵宪的《日本杂事诗》。《日本杂事诗》以诗歌的形式描写了日本本土的自然风光、政治文化、历史宗教,这是中国人首次基于现实准确地描述日本人形象。清代小说中的倭寇形象较之明代有一定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描写倭寇,更具有贬斥意义,从原来的小丑变为更凶恶的“凶丑”“贼丑”。
  (2)清代小说中出现了异常凶悍残暴的倭寇将军,《倚楼重梦》对倭将有过这样的描述:“利害得很,倭帅多谋足智,用兵如神。”[5](P100)(3)清代小说中还出现了非人类淫倭,他们除了烧杀抢掠外,还奸淫中国妇女。《女仙外史》就有倭寇淫侮中国妇女的描述:“遥见枣园内两个妇女,被两个倭酋按在地下奸淫;外面无数倭奴围绕着。”
  四、日本人形象
  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轨迹线综上所述,中国现代人对日本人的一些认识不是空穴来风,有的甚至可以从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找到源头,这些文学作品见证了日本人形象在中国的变迁。结合20世纪中国文学史,可以总结归纳出日本人形象在中国发展的两条轨迹线。仁者类:非人类仁者(隋唐以前)—仁者(隋唐后)—僧人、学者等仁者形象(宋、元后)—20世纪商业时代,守时、执著、温和的日本劳动者形象或学者形象。怪异类:兽类(隋唐以前)—奸商(宋代)—倭寇(元、明)—20世纪中国文学中非人类(近乎鬼类)的日本鬼子形象。

  参考文献
[1]江淹.隧古篇[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张俊哲.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日本人形象书写[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吴莱.渊颖吴先生集[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5.
[4]冯梦龙.喻世明言[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
[5]兰皋主人.绮楼重梦[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2.

上一篇:论《春风回梦记》的独特价值 下一篇:琼窗春断双蛾皱,九曲寒波不溯流——南唐后主李煜的词风人生
相关文章推荐

  • 案例教学法在《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教学中的
  • 关于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的文献简述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探析
  • 新时期中国国家安全战略调整研究
  • 浅谈中国古代“礼法合一,无为并蓄”的法律思
  • 中国人物画教学创作中的速写运用
  • 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与体验
  • 核心期刊论文: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社会教育事
  • 核心期刊论文: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刑事风险剖析
  • 论文发表参考:浅谈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的
  • 职业院校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及培养研究
  • 中国古代政权合法性问题简论
  • 基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军思想的
  • 中国梦与中国精神
  • 新时代“不忘初心”的价值取向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经验和意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