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学分制背景下高校班级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2018-04-26    来源:河南教育(高教)    作者:张永博

摘 要:班级是高校管理的基本单位,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场所。学分制的实施,导致班级功能弱化、学生评价体系不完善、党团组织作用削弱等问题。在学分制背景下,高校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班级管理理念,通过建立五级联动信息畅通机制、构建多元化的学生评价体系、完善班级文化制度、关注特殊群体、发挥党团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等途径加强高校班级管理。 
  关键词:学分制;班级管理;管理理念 
  学分制的实施与完善,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高校在人才培养上主动适应社会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教育,因材施教,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学分制的推行也给传统班级的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原有的紧密型的班级体系变得较为松散,导致传统的班级功能被弱化,学生评价体系受到冲击,党团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被削弱。在新形势下,加强高校班级管理,必须转变班级管理理念,探索学分制下班级管理的新对策。 
  一、学分制的本质与现实意义学分制是相对于学年制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萌芽于德国,诞生于美国,20世纪初被引入到我国高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高校实行学分制。学分制业已成为现代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分制是以选课为基础,用学分当尺度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其本质是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学分制下学生可以根据社会的需求和自身的性格、兴趣、特长,自由选择课程,也可以自由选择毕业的年限,只要达到了毕业所要求的学分数就可以在任何学业阶段毕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主能力,促使其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学分制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必然对高校在人才培养上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他们的开拓创新与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适应社会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大量的實践表明,新形势下学分制的施行,不仅符合我国教育发展规律,更符合学生的全面发展规律。尽管目前在学分制的实施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它作为现代大学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今后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方面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学分制是现代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现实需要。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主动制订学习计划,并能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地调整,自主选择最优的学习方法,从而达到最优的学习效果。现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而且现代社会需要知识丰富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大学生在校除学好专业知识外,还要自主掌握大量非专业的知识。学分制的实行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 
  二、学分制下高校班级管理面临的挑战 
  推行学分制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措施,对高校的改革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适应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但也给高校的班级管理带来新的挑战。 
  (一)班级管理理念 
  学分制下,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可以自主选课,学习和生活就更加自主,个性更加鲜明,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自由地选择学习时间和地点,自由地选择教师。这就打破了传统班级的概念,同学之间出现“同课不同班、同班不同课”,同一个宿舍不同的班级、同一个班级不同的宿舍的现象。“传统专业班级的集体学习和生活,乃至强调统一的行为方式被不断淡化,以专业班级为载体的教育管理体制必将改变,以此为基础的政治学习、党团教育活动形式也将发生重大变化”,这就要求班级管理理念由传统的管理为主,转变为服务引导为主。 
  (二)班级功能弱化 
  学分制下,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选择的自由度增加,班级、年级、专业的界限模糊,原有的以班级为基础的组织体系日渐松散,学生管理便失去了有效的载体,班级的管理和组织功能下降。具有统一规章制度的班级组织便失去了约束力,从而造成部分学生纪律观念意识淡薄。由于学生选课不同,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增大,班级同学之间的交往就会减少,信息沟通也会受到阻碍。这样,班级活动开展的阻力变大,传统班级的教育功能也就趋于弱化。 
  (三)学生评价机制不完善 
  传统模式下,学生评价机制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测评,有统一的学习和课余生活,学生之间交往联系密切、师生之间了解充分,能够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对学生的评价较为全面。学分制条件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社会需求选课,同一班级的学生选择不同的课程,学习成绩的评价标准较难统一。另外,在学分制条件下,学生生活比较分散,参加课外活动情况不同,导致同一班级的学生接触的机会较少,相互了解不全面,学生之间的互评难度较大。这是班级管理面临的又一新的挑战。 
  (四)党团组织作用削弱 
  传统模式下,班级是大学生成长重要生活场所,高校的党团组织一般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设置,形成从学校到院系、年级到班级的整体体系。高校的党团组织对学生在成长成才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学分制条件下,学生的自由性增强,拓宽了学生的活动空间,加剧了学生的流动性、分散性。带来的后果是学生的班级意识淡化,班级凝聚力下降,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活动开展较为困难。新形势下,由于班级载体的缺失,党团组织战斗堡垒的作用便被削弱。 
  三、学分制背景下高校班级管理对策 
  对高校而言,班级管理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个性化服务,不断创新高校班级管理的路径,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一)转变班级管理理念 
  学分制下班级管理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服务理念,做到以人为本,立德树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班级管理应以学生为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和兴趣爱好,遵循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营造民主和谐的教育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实现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以及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学分制下的班级管理还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依据学生的个人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服务,做到因材施教。
(二)建立五级联动的信息畅通机制 
  学分制条件下,学生的流动性、分散性导致班级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班级管理应建立辅导员、年级长、班长、班级小组长、学生五级联动的自上而下的收集、分析、响应、反馈的动态机制。把班级分成若干团小组,每个团小组设立组长,由组长负责本组成员信息联络、学习、课外活动参与、宿舍卫生等。每个小组利用QQ群、微信等新媒体工具保证信息的畅通。同时建立对班级小组的考核机制,设计以德、智、体、美、劳为指标的评价标准,考核优秀的小组给予物质、精神奖励,并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三)构建多元化的学生评价体系 
  构建多元化的学生评价体系有助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行为管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也是强化班级管理的有效措施。在学分制条件下,学生评价机制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在构建学生评价机制过程中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成为评价活动的主体,这样可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构建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综合表现。评价体系的内容要多元化,不仅要注重对学习的评价,还要从学生的心理、情感、需求、潜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更要注重对思想品德、创新能力、社会实践的评价,力求通过评价体系促使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四)健全班级文化制度 
  在学分制下,建立健全一套比较合理的班级文化制度并认真贯彻落实,对培养同学们良好的行为习惯,确保学生班级工作的正常运转,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良好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班级文化制度创建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人意愿,让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制度的制定,营造民主、平等、积极、和谐的氛围。在班级制度建设方面,可以结合各班级实际情况,由班委组织,学生代表共同参加,建立班级党团支部工作制度、学生考试制度、班级活动制度、班级财务制度、各类请假制度、班级考勤制度、奖惩制度、文明宿舍公约等。班级制度建立好了,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狠抓落实,通过这些班级制度的建立,以达到约束班级学生的目的,促进班级建设目标和个人目标的实现。 
  (五)积极发挥高校党团组织的作用 
  高校党团组织具有较强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分制管理体制下,要创新高校党团组织的设置形式,丰富高校党团组织的载体,可以在学生宿舍、学生社团协会设置党团组织。加强高校党团组织与班级的联系,使党团组织真正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党团组织可以开展主题教育、科技创新、学风建设、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做好特殊群体学生的思想工作 
  在学分制管理体制下,学生自主性的增强导致部分纪律观念不强、适应性较差的学生会出现心理不适的问题,这些学生就是特殊群体学生。特殊群体学生是班级管理的重点也是难点,如果不能及时鼓励和帮助他们解决困惑,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将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才。对这些特殊人群,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首先要建立特殊学生档案,了解学生家庭情况、性格特点等基本信息,为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打下基础。其次要建立重点学生的谈话机制,在每学期开始和结束时定期与他们谈话,在平时要不定期地与他们交谈,如果发现问题及时帮助其分析原因,解决困惑,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再次要发挥班委的桥梁作用,安排专人不留痕迹地关注特殊学生的思想状态,如有情况立即汇报。最后要发挥班集体的作用,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多帮助特殊学生,让其感到班集体的温暖,多鼓励其参加学校及学院组织的第二课堂活动,增强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 
  (七)发挥新媒体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新媒体时代,QQ、微信和微博等网络交流工具在学生群体中已非常流行,这些网络交流工具对大学生班级管理起着积极的作用。在学分制管理体制下,新媒体在班级管理中必然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组织各班级建立班级微博、微信公眾号,并加强管理。制定新媒体运营机制,由班内同学轮流管理班级微博、微信,发布信息,以调动成员积极性与参与度。可以将微博、微信与班级邮箱、班级QQ群等其他新媒体相关联,加强学生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并更好地做到班级工作的网络化管理。还要充实班级新媒体服务内容,可利用班级微博、微信来发布学习方法、生活常识、时事政治、考研就业等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内容,以此增强班级学生之间的联系,提高班级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1]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 
  [2]罗先锋.论现代大学之学分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6,(9). 
  [3]岳宗德.大类培养模式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的挑战与应对[J].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5,(7). 
  [4]张朝霞.以学生为本的高校班里管理的理念与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4,(19). 
  [5]张晓云,李旭东,熊书银.基于学分制的高校学生管理问题与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7,(4).
上一篇:关于高校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的思考 下一篇:关于学分制条件下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
相关文章推荐

  • 高校教育管理协同机制基本要素和对策
  • “双一流”背景下高职院校学习型学生党组织建
  • “乔哈里窗”视域下高校学生宿舍共同愿景构建
  • “一带一路”背景下俄语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方法
  • 大数据背景下西班牙语翻译教学研究
  • 微博、微信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分析
  • 浅谈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课与“工匠精神”的融
  • 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实效性的问题情境研究
  • 准确把握新时代高校纪检监察工作的特点要求
  • 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索
  • 新时代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研究
  •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
  • 地方性高校外语专业学生党建问题与对策思考
  • 新时代强化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探析
  • 高校大学生消费权益保护的再研究
  • “互联网+”模式下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