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高校创业教育的认识偏离与实践误区


2018-04-26    来源:河南教育(高教)    作者:唐俭欣;吴坤

摘 要:在政策引导、社会需求和地方院校转型的多重推力下,国内高校创业教育蓬勃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许多高校的创业教育仍存在认识模糊、定位不清、内容混杂、模式趋同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创业教育的长远发展。因此,正确认识创业教育的价值,构建学科化、系统化体系,实现教材的科学化、本土化,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探索多样化模式是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创业教育;创新与创业;误区;反思 
  自20世纪末引入创业大赛以来,国内创业教育经历了跨越式的发展,从理念到行动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当前,在“全民创业”“草根创业”的社会背景下,高校创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对创业教育认识不清、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评价方式单一、模式趋同等。明确创业教育的性质及特点、反思创业教育实践、积极稳妥推进创业教育是现阶段研究的重点。 
  一、创业是高质量就业,而非解决就业的权宜之计 
  国内高校创业教育大多以解决就业为目标,将创业与就业捆绑。这一问题的出现绝非偶然,创业教育从起源、定位到组织管理都被打上了深深的“就业烙印”。国内创业教育发轫于高等教育規模扩张带来大学生就业难的背景下。随后,国家层面出台的推进创业教育的文件大多以“创业推动就业”为标题或在促进就业的政策中对创业教育进行部署。同时,目前大部分高校创业教育的责任单位是就业指导中心或学生工作处。这就导致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始终与就业紧密关联,将创业理解为就业前的准备教育,或者找不到合适就业岗位的补偿教育。 
  需要明确的是,创业是高质量就业,而非解决就业的权宜之计。首先,创业是长期、复杂的过程,对从业者的要求较高,不仅需要从业者具备相关知识技能,还需要从业者有多项优秀的个性品质,因此,创业者必然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其次,大学生创业虽然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缓解当前的就业难问题,但是创业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不能被当作解决就业的法宝和利器,任何违背创业自身规律的做法都会适得其反。再次,“人人成为创业者”既不符合人才培养规律,也会导致产业饱和、资源浪费。同时,将创业与就业捆绑会催生大量低水平的创业项目,违背创业本身应有的创新之意。 
  从广义角度理解创业,破除数字化、功利化倾向是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首要议题。创业教育最终只能使少数人成为企业家或创业者,但并不妨碍创业教育的价值。通过创业教育,学生获得积极态度、创新意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付诸实践的行动力,即便毕业后没有立即创业,但这些能力的获得也有助于他们未来的工作和生活,进而有利于推进我国创新型社会的发展。因此,高校不应只关注就业率的提升,而要从理念与行动、品质与实践等多维度开展创业教育。 
  二、创业教育要实现学科化、系统化,而非培训式碎片化 
  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过程中存在培训式、碎片化现象,不利于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培训式是指高校将创业教育简单看作增设几门创业课程、开展几场创业大赛,表面热闹非凡,实则效果不佳。碎片化是指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过程中没有充分调动各院系或单位的积极性,没有形成协同联动机制,缺乏统一性、整合性。 
  创业教育学科化是指高校逐步建立创业学科和学位体系。创业学一直被认为属于管理学的范畴,作为一门学科的创业学并未得到广泛的认同,学科身份统一性尚未建立,如创业学没有明确的边界以及独特的内容,创业学领域的优秀学者大多关注跨学科研究,忽视了创业领域本身的独特性。因此,创业学学科的建立应该包括:积累公共知识,形成系统化理论;建立专业组织,促进学者间合作;形成专业文化,扩大社会影响和价值导向。对高校而言,需要进一步加强创业研究,要产生大量对现实问题和实践发展有益的成果;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联盟,资源共享、协调发展;倡导创新创业文化,将创新创业精神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学位体系建设方面,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从副学士、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创业学学位体系,尤其是高层次创业学学位项目的不断增设。截至2012年4月,北美和欧洲的34所大学都设有正式的创业学博士项目,19所大学拥有研究创业的博士生。目前,国内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创业学学位体系,尽管部分硕博培养单位设置了创业研究方向,但总体来看,数量较少、学科特色不够明显。未来,高校应加强高层次创业学人才的培养,一方面为创业教育提供理论指导、优化创业教育师资,另一方面可以扩大创业学的影响力,为构建创业学位体系奠定基础。 
  创业教育系统化是指高校建立多方联动、规范长效的组织管理机制。首先是建立专门的创业教育管理机构,如设立创业中心或创业学院等,负责全校的创业教育教学管理、创业研究与创业实践,整合学校资源,提供创业教育课程和项目,并指导二级学院结合专业特色和师资优势开展创业教育教学。其次为保证创业教育长效实施的特性,要建立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包括日常工作制度、具体化实施制度和人员培训考核制度等。日常工作制度是对创业教育的整体规划和设计;具体化实施制度是落实权责、细化到岗位和人的责任;人员培训考核制度是对教学人员和行政人员的培训和考核,从工作量规定、定期培训要求到奖惩机制,充分调动参与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创业教育教材要实现本土化专业化,而非移植式拼凑式 
  目前,许多高校没有成熟规范的教材和教学内容标准,大多是对国外教材的翻译或简单移植,不能与国内实际相结合。有的将零散的创业活动实践进行简单整理,缺乏科学论证和理论深度。这些都不能很好地揭示创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发展,不具备普遍指导意义。 
  我国创业教育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引入国外经典教材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引入并不意味着简单移植。在引入经典教材的同时如何实现本土化,即在吸取国外课程教材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经济形势与学生特点开发适宜的创业教育教材是参编人员要考虑的主要问题。美国百森商学院的《创业学》丛书是公认的创业教育经典教材,但是中美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简单移植显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在《创业学》体系中有“创业企业融资”模块,在引入时,除编入常规的融资途径和基本知识外,还可以结合当前国内实际问题和当地商业特色,介绍每一种融资渠道的具体运作方式及相应案例。
改变创业教育教材拼凑问题的关键在于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实现创业教育教材的专业化。一是在专业教育教材中渗透创业内容、增加创业元素,如在人文社科专业穿插创业精神、创业政策、创业基本规律等内容,在工科类专业中结合专业知识对当前国际创新技术和衍生公司等进行介绍分析。二是改变已有体系,设计和开发新教材。此类教材要打破学科逻辑和知识界限,以问题为中心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编排,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对学习过程保持较高的参与度和满意度。比如,在工程类创业教育教材中,以实际工程问题为导向,编排涉及工程原理、产品设计和商业为一体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将社会需求和产品研发相结合,进行市场转化,获得社会和经济双重效益。三是以企业创办过程为主线,将创业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基于专业优势的创业能力。 
  四、创业教育评价要实现多元化,而非单一化 
  传统以自主创业率为主的评价标准备受诟病:一方面是创业教育的时滞效应导致短期内的测评不能很好地反映创业教育效果;另一方面,创业教育的普及化发展使得其目标和项目逐渐多样,因此就需要多元化评价。创业教育多元化评价包括评价目标的多元、评价主体的多元、评价内容的多元。 
  (一)评价目标的多元 
  按照评价研究的目标分类:评价作为规划工具,评价作为监测工具,评价作为影响力评估工具。为了更好地对高校创业教育进行整体规划,需要进行宏观政策评价和发展现状评价;为了监测高校创业教育项目的实施过程,需要进行过程评价;为了准确评估高校创业教育的有效性,需要进行高校创业教育的影响力评价。 
  (二)评价主体的多元 
  主体包括内部主体和外部主体。高校创业教育评价的内部主体有高校教师、管理者、项目组织者等。内部主体侧重于创业教育效果,目的在于提升创业教育质量。外部主体包括政府、企业、中介机构等。外部主体的评价侧重于创业教育的影响力和社会贡献等。例如:政府组织评选优秀创业教育项目、团队,激勵高校创业教育发展;企业层面的评价侧重于创业教育对行业的影响力;中介机构通过一定的指标体系对创业教育项目进行评价,为大众了解创业教育提供有效的平台。 
  (三)评价内容的多元 
  针对创业教育项目,评价内容包括开设数量、学生参与率、学生满意度等;针对社会而言,评价内容包括对行业发展的影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等;针对个体而言,评价内容包括创业能力、创业意向、个体就业力等。 
  五、创业教育模式要实现差异化,而非同质化 
  近年出现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追求大而全、专科急于升本、热衷于改名等现象违背了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导致置身其中的创业教育走向同质化、单一化。创业教育模式趋同难以充分发挥不同类型高校的特色和优势,也无益于创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模式的差异化是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应有之义。差异化发展鼓励不同高校根据区域优势和院校特色构建多样化的创业教育体系。 
  区域优势包括不同地区长期形成的主导产业和商业文化。由于人口、地理、历史等多重因素的差异,不同地区的主导产业也不相同,如制造业、服务业和近年逐渐兴盛的电商行业。商业文化代表一个地区的商业传统和精神,如晋商、徽商、浙商等不同的商圈文化。高校可以充分利用上述资源开展创业教育,如地方本专科院校以本地生源为主,可以结合当地的产业结构优势和商业文化元素,开发特色校本课程,同时为学生提供创业的大量实践机会。 
  院校特色是指不同高校的类型和定位,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创业教育的定位也不尽相同。研究型大学以培养精英人才为目标,旨在推动创新与创业的结合,其课程重点为创业原理及方法。教学型大学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旨在以市场化为指向,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其课程重点为创业知识和技能。职业教育类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旨在企业化为指向,推动社区发展,其课程重点为创业知识与单项技术的结合。 
  研究型大学拥有最优秀的教师和学生群体,最充足的经费保障以及最便捷的资源渠道,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目的。此类院校要在发挥科研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创业教育的整体层次和水平,培养领导型的创业人才,促进高科技成果转化,成为创业教育的领航者。教学型大学要结合当地产业结构走向,立足区域本位,为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比如,以第二产业发展为主的地区,结合当地制造业密集的优势培养制造行业创业型人才,为当地的创业结构升级做贡献。职业教育类院校以培养实用型、应用型创业人才为目标,如农业类院校可以加强现代农业技术的开发应用,打造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等新兴产业,培养大批懂技术、会生产、善运营的新型农民。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创业的重要举措。在全面推进创业教育的机遇下,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建立学科化持续性的创业教育体系,实现创业教育的差异化发展。同时,也要将创业教育纳入政府、社会和高校的总体规划,贯穿人才培养的始终,促进大学生从创业意愿向创业行动转变,让大学生“想创业、创成业”。 
  参考文献: 
  [1]徐小洲,张敏.创业教育的观念变革与战略选择[J].教育研究,2012,(5). 
  [2]臧玲玲.博士生培养的新领域:创业学博士项目的国际进展[J].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5,(2). 
  [3]梅伟惠.高校创业教育评价的类型与影响因素[J].教育发展研究,2011,(3).
上一篇:中原城市群建设背景下河南省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下一篇:校地合作背景下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相关文章推荐

  • 高校教育管理协同机制基本要素和对策
  • 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服务一体化操作模式研究
  • “乔哈里窗”视域下高校学生宿舍共同愿景构建
  • 巧用微课,打造活色生香的历史课堂
  • 教与学之间:课程概念的变迁与发展
  • 微博、微信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分析
  • 应然与实然: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环节探析
  • 浅谈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课与“工匠精神”的融
  • 新时代下红军长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价值探
  • 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实效性的问题情境研究
  • 准确把握新时代高校纪检监察工作的特点要求
  • 浅析微课视频制作方式
  • 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索
  • 新时代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研究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机制创新
  •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