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中职生校园欺凌现状及对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报告


2018-05-07    来源: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肖笛;徐大真

摘 要 采用欺负行为问卷和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中职院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中职生校园欺凌检出率较高,在欺凌类型中排在首位的是言语辱骂,其次是直接的身体攻击;教室和寝室是发生校园欺凌比例最高的场所;绝大多数中职生不曾主动制止身边发生的校园欺凌,且对正在遭受校园欺凌的同学表现出冷漠的态度;老师、父母对校园欺凌的关注与干预较小;中职生校园欺凌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欺凌者在对人焦虑与过敏倾向两个因子中显著高于被欺凌者与未卷入者。应针对这些特点,国家应树立法治思维加强立法工作,学校主要聚焦在教育预防、批评惩罚和事后援助三个方面,家庭采用民主的教养方式,父母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学生自身应加强校园欺凌防范意识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关键词 中职生;校园欺凌;心理健康;预防;援助 
  中图分类号 G71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35-0054-05 
  校园欺凌(school bullying)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奥尔维斯教授(D.Olweus)将校园欺凌定义为一名学生长时间并且重复地暴露于一个或多个学生主导的负面行为之下,欺凌并非偶发事件,而是长期性且多发性的事件[1]。校园欺凌又称作校园欺负、校园欺侮、校园霸凌,是发生在学生之间的相互欺负现象,也是一种严重干扰学生健康成长的常见现象。有研究表明,在校园内长期并且多次遭受欺凌会导致压抑、焦虑、失去自信、自暴自弃、孤立、失眠等负面影响[2]。在学校受到更多欺凌的学生更可能会发生危及健康的行為,如自杀等危险性行为[3]。 
  当前校园欺凌现象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2015年11月,《反校园欺凌共识》诞生,呼吁社会相关各界人士切实关注校园欺凌给青少年成长带来的严重不良后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2016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各中小学校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行为进行专项治理。同年11月,教育部发布《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防治中小学生关于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教基[2016]6号)文件,对如何切实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提出指导意见[4]。 
  由于中职教育处于发展阶段,中职学校的生源有其特殊性,中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与校园环境与一般的中学生存在差异,使得中职学校学生的校园欺凌问题尤其突出[5]。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来自天津第一商业学校、天津市南洋工业学校和天津电子信息学校三所中职学校,共抽取600名中职生进行测试。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600份,回收率为100%,剔除有明显作答规律和回答不完整的无效问卷,以及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中效度量表分数高于7分的无效问卷后,共获得有效问卷份535份,有效率为89.17%,符合统计学的基本要求。 
  (二)研究工具与方法 
  1.中文版欺负行为问卷 
  该问卷是由陈世平根据彼特·史密斯(Peter Smith)和奥尔维斯(D.Olweus)1990年修订的欺负行为问卷小学版和中学版修订而成。问卷包括 20个项目,分为有关朋友、有关被欺负、有关欺负、有关对欺负的态度4个维度。将欺负行为问卷的第3题“本学期你在学校里被其他同学欺负过吗?”作为划分被欺负类型的标准,将问卷的第15题“本学期你是否欺负过或参与欺负过别的同学?”作为划分欺负类型的依据。问卷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 a)系数从0.5274~0.7805。间隔两周总的重测信度系数r=0.6625,各维度的重测信度系数在0.5587~0.7849之间。 
  2.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 
  该测验是由周步成根据日本铃木清等人编制的“不安倾向诊断测验”修订的中文版,按焦虑情绪所指向的对象和由焦虑情绪而产生的行为两方面测定。由8个内容量表构成,分别是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测验结果以8个内容量表的标准分和全量表总的焦虑倾向的标准分来表示。 
  二、调查数据分析 
  (一)中职生校园欺凌现状 
  1.中职生校园欺凌的基本情况 
  将欺负行为问卷的第3题“本学期你在学校里被其他同学欺负过吗?”作为划分被欺负类型的标准,如果被试选择“没有”或者“偶尔有过一两次”即被归为未卷入组,如果被试选择了“有过几次”“大约一周一次”“每周好几次”其中的任意一项,即被归为受欺负组。将问卷的第15题“本学期你是否欺负过或参与欺负过别的同学?”作为划分欺负类型的依据,如果被试选择“没有”或者“偶尔有过一两次”即被归为无关组,如果被试选择“有过几次”“大约一周一次”“每周好几次”其中的任意一项,即被归为欺负组。 
  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学生群体中被欺凌者有53人,占所调查学生的比例为9.91%;被调查的学生群体中欺凌者有32人,占所调查学生的比例为5.98%;未卷入者为450人,占所调查学生的比例为84.11%。卷入欺凌行为学生的比例为15.89%,说明校园欺凌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普遍存在。由于被欺负-欺负者数量及比例太小,将这部分数据加以合并处理。从表1可见,在校园欺凌类型中,排在首位的是言语辱骂(86.79%),其次是踢、推或打(79.25%)、恐吓、威胁(49.06%)和造谣诽谤(30.19%)。其他选项中,被欺凌者补充被他人嘲笑和起外号。说明在中职校园中最常见的欺凌类型为言语欺负。从表2可见,在校园欺凌地点中,排在首位的是教室(98.11%),其次是寝室(90.57%),说明若在学生主要活动场进行欺凌干预,有可能会降低欺凌的发生率。 
  2.中职生对校园欺凌的态度 
  从表3可见,对校园欺凌的态度:当一个同学被欺凌时,超过一半的学生是一种漠视的态度,做自己的事情(27.10%)或者是走开(25.23%)。不到1/3的学生是向被欺凌者伸出援手,报告老师(17.57%)或者是提供帮助(10.47%)。大约1/5的学生呈围观状态。从表4可见,当看到同学被欺凌时,超过一半的学生是偶尔出来制止(51.96%),1/4的学生是时常(11.03%)或经常(14.77%)出来制止,22.24%的学生是从来不制止。从表5可见,对于是否会参与欺凌一个所不喜欢的同学,22.43%的学生也许会参与,13.83%的学生不知道,有4.30%的学生做肯定的回答。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对校园欺凌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持漠视态度的学生占大多数。
3.中职生校园欺凌其他情况 
  被欺凌情况。在被欺凌者中,超过一半的学生(69.81%)是被同班同学所欺凌,不到1/5的学生(18.87%)被同年级其他班的同学所欺凌,少部分学生(7.55%)被高年级的同学所欺凌,也有极少部分学生(3.77%)被低年级的同学所欺凌。 
  欺凌行为发生方式情况。在被欺凌者中,多数男生(38.71%)是被几个男同学所欺凌,超過1/5的男生(22.58%)是被一个男同学所欺凌,1/10的男生(12.90%)是被几个女同学以及几个男女同学所欺凌,没有男生被一个女生所欺凌。多数女生(27.27%)是被几个女同学所欺凌和被几个男女同学所欺凌(27.27%),被一个女同学所欺凌(9.09%),没有女生被一个男同学或几个男同学所欺凌。 
  被欺凌后是否报告情况。被欺凌者在被欺凌之后向老师报告的仅占26.42%,告诉父母的仅占18.87%,而把被欺凌的事告诉朋友的占62.26%。说明中职生在学校被欺凌后主要的倾述对象是朋友,他们已经建立起了亲密的同伴关系,这种关系在中职生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家长和老师对欺凌行为的态度。在欺凌者中,有71.88%的学生,没有因为欺凌他人而受到老师的批评;有62.50%的学生,没有因为欺凌他人而受到家长的批评。由此可见,老师和家长对校园欺凌关注不多,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中职生心理健康基本现状 
  中职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得分中,从总分来看,欺凌者中存在困扰状态的人数所占的比例均高于被欺凌者和未卷入者。总体上,在学习焦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自责倾向、对人焦虑因子得分较高。各因子的均分、检出率和各个分组的心理健康状态详见表6。 
  (三)中职生校园欺凌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由表7可见,中职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得分中,欺凌者的总均分高于被欺凌者和未卷入者,说明校园欺凌对欺凌者和被欺凌者的心理都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不仅要关注被欺凌者的心理健康问题,还应关注欺凌者的心理健康。 
  八个因子中,三种类型的被试在学习焦虑因子上的均分最高,都接近标准分8分(凡标准分在8分以上时,就必须制定特别指导计划),其次为过敏倾向因子,被欺凌者和欺凌者的均分也接近标准分8分。说明在中职生中学习焦虑已成为首要的问题,学习焦虑是影响其他焦虑的重要因素。 
  三种类型的被试在对人焦虑和过敏倾向这两个因子上均存在显著性的差异。事后检验发现,欺凌者表现出更多的对人焦虑和过敏倾向,其次是被欺凌者,最后是未卷入者。欺凌者的攻击性会妨碍与其他同学的正常社会交往[6],会遭到同伴群体的孤立,导致人际交往困难,表现出更多的对人焦虑。被欺负者受到欺凌,会形成消极的人格特征,表现出更多的孤独倾向、自责倾向和冲动倾向。因害怕遭受欺凌,常常处于紧张、焦虑之中,也会受到同伴群体的排斥,影响其正常的社会交往。未卷入者作为旁观者,不直接参与校园欺凌,在总分和八个因子中除自责倾向因子上均分高于欺凌者外,其他均分均低于被欺凌者和欺凌者。说明未卷入者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略好于欺凌者和被欺凌者,对校园欺凌存在一定的不安情绪。 
  三、校园欺凌的预防与援助 
  (一)国家层面的建议 
  国家应树立法治思维,有必要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一部全国统一、层次较高、专门详尽的《校园安全法》,加强立法工作,站在法律的高度保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就制定实施了《校园安全法》,2010年美国教育部就开始采取行动打击欺凌和网络欺凌,美国有50个州通过了反校园欺凌立法;日本在2013年制定了《防止校园霸凌对策推进法》;韩国也在2015年颁布了《人性教育振兴法》,规定把人性教育放在重要位置[7]。而我国目前尚未出台校园欺凌专项法律,仅有的法律条文分散且操作性不强。 
  2012年以来,为加强对广大师生的保护,公安部、教育部每年部署各地学校开展“护校安园”专项行动,大力加强校园安保工作,预防了一批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2016年以来,我国教育部组织开展了全国中小学(含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欺凌专项治理活动。活动明确各学校要制定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措施,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明确教职工预防处理校园欺凌的职责,公布学生救助或校园欺凌治理的电话号码并明确负责人。同年,教育部联合司法部出台《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统筹规划法治教育的目标定位、原则要求和实施路径,系统提出大中小学各学段法治教育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其中特别要求建立对校园欺凌行为的认知防范和应对能力。目前,教育部正在会同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等部门,研究起草《关于健全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意见》和《学校安全条例》[8]。《条例》拟根据《侵权责任法》等相关法律确定的原则,进一步明确政府、学校、涉事学生、监护人和相关方面的法定职责,系统构建校园暴力预防与控制机制,完善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构建校园安全风险分担和纠纷处理机制,进一步健全学生权利保障机制,促进校园和谐安全。 
  (二)学校层面的建议 
  学校是学生主要的活动场所,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融洽的师生同学关系,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对学校的建议主要聚焦在教育预防、批评惩罚和事后援助三个方面。 
  教育预防方面,教育部联合司法部出台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职学校要依据《大纲》内容,明确法治教育的目标定位、原则要求、实施路径以及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特别注意提高对校园欺凌行为的认知防范和应对能力。学校在积极开展法治安全教育活动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在校园欺凌类型中排在首位的是言语辱骂,其次是身体攻击,可针对这两点进行预防,倡导文明用语,建设和谐校园,引导学生形成积极正确的三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教师对学生存在的学习焦虑、人际交往、情绪失控等问题进行及时疏导,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校园欺凌。建立校园欺凌预估风险机制,严密关注校园欺凌风险较高的学生,将校园欺凌扼杀在萌芽状态。
批评惩罚方面,教育是惩罚的基础,惩罚是教育的手段,严格的惩罚措施不仅能够让欺凌者深刻意识到其行为的后果,还能对其他人起到警示作用[9]。对实施欺凌情节严重,构成违法犯罪的学生,特别是犯罪性质和情节恶劣、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的,送至指定专门机构或者专门人员依法惩处;对实施欺凌情节较轻的学生,学校建立惩戒机制,教育欺凌者欺凌他人后果的严重性,并进行惩罚,不可采用极端的方式处理,而应加强对其教育引导,了解欺凌者的心理动态和动机,提高对校园欺凌消极影响的认知。并请校外的民警通过典型的案例在师生中普及校园欺凌的相关知识,形成积极正面的教育作用。 
  事后援助方面,校园欺凌发生后,要加强对受害者的保护,应注意新闻媒体报导的严重性,避免受害者受到二次伤害。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和经常性心理咨询活动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角色扮演、需求表达、头脑风暴等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欺凌。特别是在欺凌发生后,能给被欺凌者提供及时有效专业的心理援助,消除欺凌带来的不良影响。对于欺凌者,在欺凌发生后及时了解其心理状态与行为动机,通过角色扮演和移情体验,引发欺凌者的反省和思考,及时纠正其不良行为[10]。 
  (三)家庭和学生层面的建议 
  美国学者詹姆斯·施瓦茨等人发现“幼年曾生活在严厉、苛刻、压力大及有暴力倾向的家庭环境中的儿童,很可能在日后成为群体欺凌的对象”[11]。家庭是个人社会化的最早场所,家庭环境和家庭的教养方式对孩子人格形成有重要影响。父母要正确引导孩子对校园欺凌的认识,主动了解关注孩子在学校的行为活动,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在生活中,父母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采用民主的教养方式,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奖励亲社会行为。 
  同时父母要加强对孩子的生命教育,让孩子们懂得尊重生命,塑造心理弹性,提高情感调节能力,学会控制情绪。鼓励孩子多交朋友,提高人际适应能力,积极参加学校的团体活动,在群体交往中学会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提高对他人的接纳与宽容。 
  面对校园欺凌,学生应加强校园欺凌防范意识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既不能被他人欺凌也不欺凌他人。遇到欺凌,及時与老师和父母联系,或向他人寻求帮助。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多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遇到挫折或困难时,不要自暴自弃,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参 考 文 献 
  [1]OlweusD.Aggression in the schools:bullies and victimization in school peer groups[J].The psychologist.1991(4):243-248. 
  [2]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艾滋病与健康教育领域好的政策与实践手册8:教育部门应对恐同欺凌[R].巴黎: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2013. 
  [3]张文新.学校中的欺凌问题——我们所知道的一些基本事实[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3-8.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EB/OL].(2016-11-2)[2017-09-10].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moe_717/201611/t20161111_288490.html 
  [5]叶廷莉.中职学校学生校园暴力问题研究——以成都市某中职学校为例[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3:1. 
  [6]纪林芹,张文娟,张文新.校园欺凌与同伴背景的关系[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104-109. 
  [7]李汉学.校园欺凌问题检视[J].当代教育论坛,2016(5):24-30.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关于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1645号(教育类173号)提案答复的函.[EB/OL].(2016-11-30)[2017-10-07]. http://www.moe.gov.cn/jyb_xxgk/xxgk _jyta/jyta_zfs/201701/t20170105_293989.html. 
  [9]姜显华.高校校园暴力及其思想政治工作对策的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4:39. 
  [10]章恩友,陈胜.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心理学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6(11):13-17. 
  [11]Schwartz D,Dodge K A,Pettit G S,Bates J E. Friendship as a Moderating Factor in the Pathway Between Early Harsh Home Environment and Later Victimization in the Peer Group [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0(36):646-662.
上一篇:新常态下公安院校规范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探讨 下一篇:基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双核共振”高职育人理念
相关文章推荐

  • 中职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契合策略研究
  • 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
  • 校园消费金融市场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 校园“套路贷”的刑法规制略论
  • 微课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探索
  • 孤立与安全感的较量—解读《我们的世界》中的
  • 建设法治校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中职学校“三纵五横”现代学徒制模式实施及效
  • 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 “校园贷”的风险防范及教育引导研究
  • 献营造校园和谐氛围 提高师生幸福指数
  • 基于数字化校园环境的高校财务流程再造研究
  • 红船精神如何推进文化校园建设 —以嘉兴学院
  • 试论中职美术教学如何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和审美
  • 基于需求分析的中职学校汽车专业英语教学研究
  • 让每个学生都安全:校园欺凌相关问题及对策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