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工匠精神视野下的工匠之师培养探析


2018-05-09    来源:职教论坛    作者:董显辉

摘 要: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需工匠之师培养大批富有“工匠精神”的工匠。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作为开展培养工匠之师的主阵地,迫切需要得到“工匠精神”的助力。文章通过对“工匠精神”和工匠之师内涵的分析,论述了培养工匠之师需融入“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和“工匠精神”培育机制,建议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通过调整培养目标指标、推行“校企校合作”的学徒制培养模式、加强“德艺双馨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和营造富有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等途径培养“工匠之师”。 
  关键词:工匠精神;工匠之师;培养 
  作者简介:董显辉(1973-),男,江西玉山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副教授,德国马格德堡大学访问学者,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师教育。 
  基金项目:天津市教委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策略研究”(编号:2016JWZD38),主持人:孙奇涵;天津市教委重点调研课题“天津市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学徒制管理制度与标准调查研究”(编号:JWDY-20171042),主持人:董显辉;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应用教育大数据共享平台服务天津职业教育战略研究”(编号:TJJX16-019),主持人:刘新钰。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8)02-0086-05 
  自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后,社会各界都在热议工匠精神,教育界对此话题的热议和研究更是层出不穷。当前中国要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再到“智造强国”转变,需要数量庞大的具有工匠精神的工匠之才。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工匠之才的培养成为工匠之师不可推卸的职责。只有培养出更多的工匠之师,才能有利于培养出工匠之才。工科类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学院)是培养“工匠之师”的主阵地,如何培养富有“工匠精神”“工匠之师”成为题中应有之义。 
  一、工匠精神与工匠之师的内涵解读 
  (一)工匠精神 
  对工匠精神内涵的概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李进认为工匠精神包括尊师重道、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和求实创新[1]。李宏伟、别应龙认为工匠精神包括师道精神、制造精神、创业精神、创造精神和实践精神[2]。有学者从技术、职业、精神、道德和价值层面论述了工匠精神的内涵,认为在技术层面拥有专门技能和特有技艺;在职业层面能做到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拥有敬业精业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毅力;在道德层面要做到师徒相授和立德树人;在价值层面做到理性认同和知行合一[3]。刘建军把工匠精神概括为对职业的高度认同,做到敬业乐业、专注专一、全情投入、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4]。肖群忠、劉永春认为工匠精神体现为:“尚巧”、“求精”和“道技合一”[5]。上述学者的观点分别从工匠的专业精神、职业态度、人文素养的角度对“工匠精神”重要的特征进行阐述,但仍没有明确“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 
  工匠精神不是凭空存在的,而是依附于工匠自身、工匠技术、工匠工作过程和工匠意志之上,因此,工匠精神必须是凝聚和物化到劳动者身上的一种精神,是在一定的工作岗位上“做工”时体现出来的,工匠自身的技能、技艺和技术及其产品是其精神体现的物质载体。在工作过程中,“工匠精神”会在技术、行为、态度、道德和价值等方面体现出来。“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可以从五个方面来理解,即技术方面体现为具有专门技术技能、一定程度的理论基础和科研能力;行为方面体现为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和求实创新;态度方面体现为专注专一、认真负责、全情投入、高度认同、敬业乐业和坚持不懈;道德方面体现为师徒相授和立德树人;价值方面体现为知行合一和道技合一。 
  (二)工匠之师 
  在第33个教师节前夕,李克强总理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考察之时对师生说:“你们不是一般的工匠,是培养工匠的‘工匠之师’。不仅要像老师一样传授职业之技,又要像师傅一样传承工匠之魂,培育铸就大批中国制造的合格人才。”“你们不仅讲解书本知识,同时传授职业技能;不仅引导学生服务国家、服务社会,同时培育学生修炼匠心、格物致知。有人把教师比作灵魂工程师,我希望你们同时成为‘中国制造’的卓越雕塑师!”李克强总理对“工匠之师”的概念、边界、使命和任务都进行了解读。工匠之师不是一般的工匠,也不是一般的教师,而是集师傅与教师于一身,不仅要求具有精通的专业技术技能,还要求具有教育教学技巧,不仅要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精神,还必须具备工匠所对应的行业职业精神。因此,工匠之师既要懂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又要懂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技术技能;既要教书育人,又要带徒传艺;既要立德树人,又要传道授业;既要传授职业之技,又要传承工匠之道;既要修炼匠心,又要做到格物致知;既要言传,还要身教[6]。工匠之师既是教师,又是师傅;既是灵魂工程师,又是卓越雕塑师,因此,工匠之师的职业精神内蕴两方面含义,即作为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要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精神和作为工匠必须具备工匠所对应的行业职业精神,也就是教师职业精神和工匠职业精神的完美结合。因此,工匠之师在具备精湛技艺的同时,具备爱国守法、坚持正确方向、爱岗敬业、热爱职教、教书育人、关爱学生、刻苦钻研、团结协作、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求实创新、专注专一、认真负责、全情投入、高度认同、坚持不懈、尊师重教、师徒相授、知行合一、道技合一等职业精神。 
  二、“工匠精神”是培养工匠之师的重中之重 
  培育工匠精神的着力点是职业教育与培训,工匠之师是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主体,工匠精神的培育自然离不开工匠之师,因此,培育富有工匠精神的工匠之师显得非常重要。 
  (一)工匠之师工作的现实要求 
  工匠之师的职责是把职业院校工科类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工匠,因此培育工科类学生的工匠精神是工科类专业育人的首要目标。“工匠精神”是在工作过程中形成和体现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必须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那么亦工亦教和在工作环境中从事教育活动必然成为工匠之师的职业特点。工匠之师的工作要做到“言传身教”“手把手教”,要把工匠精神渗透到教育教学或者培训的全过程,因此工匠之师成为传承“工匠精神”的主导力量,是否具有“工匠精神”不仅会对职业院校工科类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更影响工科类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工匠之师的工作既要培养职业院校工科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更要培育他们的职业精神。这就要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空间和时间上合为一体,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教学或培训过程要满足工作岗位的生产要求,符合工作过程的程序,通过“教、学、做”紧密结合让学生形成吃苦耐劳、注重细节、敢于创新、独立自主的“工匠精神”。要达到这个目标,工匠之师自身必须拥有精湛的技艺、还要有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求实创新、专注专一、认真负责、全情投入、高度认同、坚持不懈、尊师重教、师徒相授、知行合一、道技合一等职业精神。
(二)工匠之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对于工匠之师而言,培养工匠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更是对事业的追求,就必须树立敬畏职业、执着工作、肩负责任的职业精神,因此,工匠之师专业发展内容不仅仅包含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还包含职业精神的发展。工匠之师既要具备动手动脑的能力、还有知行合一,把专一、专心、专注、专业融入教学和工作的每一项任务、每一个细节,打磨出更多的精品,做中教,做中学,培养出更多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的工匠。 
  “工匠精神”不仅能够促进工匠之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高,更有利于促进工匠之师职业精神的发展。“工匠精神”使工匠之师对其所从事的职业存有敬畏之心,视职业为天职和生命,在工作过程中兢兢业业、孜孜以求、刻苦学习和勤奋钻研。工匠之师要根据职教主体需要,不断更新职业教育观念,不断追求自身发展,树立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求实创新、专注认真、坚持不懈、爱岗敬业和道技合一的职业精神,全心全意地把工匠培养工作做到最好,成为真正的行业专家和教育能手。 
  (三)工匠之师培养工匠之才的需要 
  职业教育师范生在毕业后直接走向培养工匠服务一线的岗位,在工匠培养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学科专业知识,提升学科专业技术技能,还需要培育学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求实创新、专注专一、认真负责、对职业的高度认同、坚持不懈;尊师重教、师徒相授、知行合一、道技合一等职业精神,而后者正是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核心要素。在此工作中,工匠之师需要工匠精神内核作为支撑,否则难以承传工匠精神。 
  李克强总理强调“要让工匠精神渗入每件产品的每道工序”。要做到这一点,每位工匠必须要拥有工匠精神。一名真正的优秀工匠与普通工匠之间最根本的差别不是技艺的精湛与否,而是能否恪守工匠之道,坚守工匠精神。作为工匠之师,不仅仅是知识和技术的传承者和传播者,更是学生心灵的指引者,因此,要把工匠精神,传递到每个学生心中,帮助学生认清自我,突破自我,匠心自我。工匠之师是职业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通过工匠之师的言传身教,使培养优秀工匠成为可能。只有工匠之师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成为学生的楷模,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气质感染、感化学生,才能培养出具有工匠精神的工匠之才。 
  工匠之才的培养关键在工匠精神的培养。工匠之才的形成正如师傅雕琢玉器,因此培养工匠之才需要工匠之师在实践中去实现,工匠之师不只是把学生当作“物”去雕琢,而是既教给学生专业技能,更要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培养是培养工匠之才的内在要求,也是工匠之师应有职责。只有具备工匠精神,工匠之师才能坚持立德树人,才能把“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感染、感化学生,才能营造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育人环境,把“工匠精神”融合到课程、活动之中,把“工匠精神”贯穿于工匠之才培养的全过程,帮助学生发展成社会需要的优秀的工匠。 
  三、“工匠精神”的培育机制 
  工匠精神是职业精神的一种,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阐述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既然工匠精神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那么要培育工匠精神必须从社会存在的角度着手,去营造培育工匠精神的社会氛围。工匠精神养成是工匠在长期运用知识技术创造人工物的过程中凝结而成的,因此,离开了人工物的技术、知识的技术和过程的技术,工匠精神也就无从谈起,可见,技术才是工匠精神的真正载体,并以实践方式存在。工匠精神具有集体实践的特征,不是个体自我生成的,是需要依靠一套复杂的机制安排的,需要培育空间提供成长支撑、社会提供反馈和政府提供协调和规范政策制度(如图1)。 
  图1 工匠精神培育机制图 
  (一)培育空间的支撑 
  培育空间可以看作学生(学徒)培养有计划的安排。学校和企业组成共同体,知识技术和技能在共同体内传递,学校和企业共同合作规定劳作工具和技术标准,并为成员提供有力支持。学校通过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将“工匠精神”融入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在校内实训时,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工匠精神”。构建富有“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不仅需要学校,更需要企业。由于工匠精神是以实践方式存在的,因此,只有到具体的职业场景,才能体会到“工匠精神”的实质与价值。在优秀的企业中存在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求实创新、专注专一、认真负责、坚持不懈、师徒相授、知行合一、道技合一等精神,而这些精神是工匠精神的基本内容。学生在这类企业中開展生产实践,获得真切的职业体验和实践经验,接受工匠精神的熏陶。在企业生产实践中,师徒制通常作为企业育人的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培训了学生的技术技能,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精益求精、吃苦耐劳和追求卓越的职业品质。 
  (二)政府的规范和协调 
  培育工匠精神,造就合格工匠,不仅需要学校和企业,更离不开政府从制度层面加以保障。工匠精神的培育是在规范和制度下进行的,政府要从质量监督管理、知识产权保护、工匠劳动的回报和对违法违规者的惩罚等方面提供一整套完善的制度以及引导并转变社会就业观念[7]。夯实全社会崇尚“工匠精神”的基础,为“工匠精神”培育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政府也要协调学校、企业与学徒之间的关系,明确各自的权利和职责,培育学生(学徒)工匠精神。 
  (三)社会的反馈 
  社会反馈主要通过社会职业资格评定和生产产品是否得到买主认可来反馈。社会反馈是无法通过计划安排的。从社会职业资格评定层面看,学生(学徒)有可能得到良好的职业资格评定,也有可能迟迟不能通过资格评定,不管评定良好与否,都会对工匠精神形成积极的正反馈。获得良好评价的,继续追求卓越、没有通过的,坚持不懈地完善自我。从产品生产角度看,生产的产品被买主竞相购买或者无法得到买主认可,对工匠精神也形成积极的正反馈。产品获得买主认可的,追求精益求精、求实创新、产品没有获得买主认可的,继续全情投入、认真负责。社会的反馈的结果都有利于培育工匠精神,有利于人才和产品供给侧的改革
四、基于“工匠精神”的工匠之师培养路径 
  要唤起制造业“工匠精神”,就必须加强“工匠精神”的传播和传承,传播和传承“工匠精神”成为工匠之师不可推卸的职责,因此培养富有“工匠精神”的工匠之师成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使命,作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要运用多种路径培养富有工匠精神的工匠之师。 
  (一)“工匠精神”植入工匠之师的培养目标 
  工匠之师不仅要求具有精通的专业技术技能,还要求具有教育教学技巧,不仅要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精神,还必须具备工匠所对应的行业职业精神,教师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是工匠之师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是培养工匠之师的摇篮,培养师范生的教师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就是在培养目标上融入工匠精神的培养指标。一旦工匠精神纳入培养目标,培养过程的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都会体现工匠精神的因素。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成为学校本身治理与改革的重要内容。工匠精神扎根教师心中,在对学生培养的过程中,会牢牢记住工匠之师的工匠精神培育,将工匠之师的工匠精神教育融入理论学习与专业技能学习过程中。实现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是课程,需要课程中植入“工匠精神”。在公共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讲授中,教师把工匠精神知识和行为要求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在实训实习中,把概念中的工匠精神与工作岗位中具体的工匠精神标准相对接,培养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同和践行,在实践中习得“工匠精神”。 
  (二)“校企校”合作的学徒制培养模式 
  工匠之师的培养和工匠精神培育都离不开校企校的合作,需要构建“校企校”交流和实践的平台,让职教师范生了解行业技术技能前沿水平和行业动态和企业文化。学徒制是校企校合作的重要模式,通过校企学徒制让企业的“企业文化”“工匠精神”熏陶学生。“学徒制”是一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师傅以言传身教为主的方式传授技能和工匠精神,强调“做中教、做中学”。在工匠之师培养过程中需要企业师傅和学校指导教师,因此不同师徒关系功能不一样。学校学徒制是教师承传教师职业道德,传授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能更好地进行经验的分享、文化的传承,师范生能从教师身上学到许多做人、教学的优秀品质和方法,能够更好地适应教师工作,融入到职业教育事业中去。企业学徒制是企业师傅承传工匠精神,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学徒制工作的开展往往是在实践中进行的,企业师傅与徒弟一同学习、工作和生活,手把手地教授徒弟的技艺,让徒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过程中得到理解和运用,同时用自身的精神感染学徒,帮助学徒养成精益求精、吃苦耐劳的职业品质。由于学徒制对弘扬和传承工匠精神有效性,学徒制将会成为新时代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培养工匠之师的新范式,工匠之师培养单位可以在大学、企业、和中职学校设立大师学徒工作室,扩大学徒制培养工匠之师的规模。 
  (三)加强“德艺双馨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 
  工匠之师是集师傅与教师于一体的,不仅要求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精通专业技术技能和教育教学技巧,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和工匠所对应的行业职业精神。培养这类工匠之师,职业技术师范院校需要构建“德艺双馨双师结构”教师团队。“德艺双馨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包括“理论型”教师和“技能型”教师,但无论那类教师首先要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好老师。要构建“德艺双馨双师结构”教师团队既可以培养“德艺双馨双师型”教师,也可以选拔聘用有企业背景、实践经验的工程技術人才充实教师队伍,还可以与企业进行有效沟通,兼聘企业高职称技术人才。专兼结构的“德艺双馨双师结构”教师团队为培育职业教育师范生的“工匠精神”提供条件,因为在教师队伍中兼职教师是企业的能工巧匠和技术骨干,身上既拥有精湛的专业实践技能,又拥有经企业文化熏陶而汇聚的工匠精神,这样的教师团队有利于培养富有“工匠精神”的工匠之师。 
  (四)构建富有“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师生共同的学习、生活环境,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要培育工匠之师的工匠精神,必须在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营造富有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工匠精神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缺乏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那么培育有“工匠精神”的工匠之师很有可能会落空,因此,要将工匠文化、企业文化引入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园文化体系。一是通过文化宣传阵地宣传工匠精神,如广播、校园网、 校报、橱窗等;二是引入企业和职业学校的工作规章制度与生产标准,如打造体现工匠精神的实习实训环境;三是开展体现工匠精神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开展“企业文化、能工巧匠进校园”活动、专业技术技能竞赛和教育教学技能竞赛等;四是在学校设大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和大师作品展览室。大师和名师工作室具有开展培训、研修、攻关、交流等功能,充分发挥大师在传承传统技能、创新推广技艺和培育工匠精神中作用,让大师工作室和作品展览室成为培养工匠之师的新渠道,成为培育工匠精神的有效载体。 
  参考文献: 
  [1]李进.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及培育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7):27-30. 
  [2]李宏伟,别应龙.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培育[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8):54-59. 
  [3]李国强.工匠精神研究思辨[J].教育现代化,2017(34):282-284. 
  [4]刘建军.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2016(10):36-41. 
  [5]肖群忠,刘永春.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湖南社会科学,2015(6):06-09. 
  [6]曹晔.培养工匠之师支撑中国制造[N].中国教育报,2017-10-10. 
  [7]孟源北,陈小娟.工匠精神的内涵与协同培育机制构建[J].职教论坛,2016(27):16-20. 
上一篇:现代化语境下的工匠之师 下一篇:工匠精神的“理性之维”及其在职业教育中的培育策略
相关文章推荐

  • 浅谈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课与“工匠精神”的融
  • 北大荒精神在农垦改革时期的重要意义
  • 大学生弘扬李保国精神的路径研究
  • 论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企业的党建工作
  • 关于事业单位党务管理工作的具体分析
  • 素质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实践路径研
  • 刑事视野下民营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探析
  • 中国梦与中国精神
  • 核心期刊:以工匠精神培育基层党建品牌
  • 核心期刊:从“科学主义”到“科学精神”
  • 工匠精神培育需要劳动法保障
  • 自媒体时代公共精神的失落与重建
  • 青年应如何坚守正确的信仰
  • 刍议精准帮扶视野下大学生基层就业指导
  • 从母爱主义到公共精神培育—从大学书院制给学
  • 生态文学视野中的《狼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