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工匠精神的“理性之维”及其在职业教育中的培育策略


2018-05-09    来源:职教论坛    作者:徐宏伟

摘 要:工匠精神不只是人的感性生发与表达,更是人的“理性”选择和实践。技术理性、审美理性、伦理理性、创新理性构成了工匠精神的“理性之维”。其中技术理性是根本基础,审美理性是灵魂升华、伦理理性是责任担当、创新理性是永续动力。职业教育是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包括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涵育工匠精神;塑造“工匠之师”,传承工匠精神;完善培养过程,革新工匠精神;实施整体评价,导引工匠精神四个方面。 
  关键词:工匠精神;理性;职业教育 
  作者简介:徐宏伟(1985-),男,河北承德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教师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原理、教育哲学。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青年项目“现代职业教育的技术哲学基础研究”(编号:CJA160195),主持人:徐宏伟。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8)02-0091-05 
  2017年9月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到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看望师生,考察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情况。李克强总理特别强调,我们已有精密制造工艺,但在生产普通日用消费品时总是“差不多就行”。“要让工匠精神渗入每件产品的每道工序,无论是大工厂,还是小工厂,乃至小作坊都能生产精细优质的产品,使中国制造不仅物美价廉,而且品质卓越。”[1]该如何认识和理解“工匠精神”决定着职业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怎样评价人的问题。关于工匠精神,人们更容易关注到主体人在技术创造中所展现出的感性直观的一面,对于内隐于其间的理性选择、判断和逻辑往往关注不足。工匠精神虽然是一种精神性的呈现,但从其本源来讲,它是主体人在进行技术实践过程中所汇聚的态度、意志、精神、理性的综合表达。工匠精神的充分展现离不开理性的内在支撑。因此,探究工匠精神,有必要明晰工匠精神的理性维度,这将有助于职业教育明确培养方向、培养过程和有效评价。 
  一、工匠精神“理性之维”的内涵解析 
  工匠精神是主体人在工作世界中与对象物打交道的过程中所生发的外显直观的感性表达与内隐涵育的理性实践的统一。所谓工匠精神的感性表达是指作为一种精神性的呈现,在技术实践中所显露出的精益求精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持之以恒的意志,此类感性表达是工匠精神的外显直观。工匠精神还有其内隐涵育的“理性维度”,是“工匠精神”的内生本源。所谓工匠精神的“理性之维”是指主体人在技术实践的过程中按照“合规律与合目的相统一”的内在尺度要求,来合理地进行技术设计、操作、创造、制作的实践逻辑和选择。对技术实践来讲,“合规律”意味着技术行为总是处于一定的外在条件的限制之下,因此其实施要符合技术活动自身的发展规律,包括技术操作规律、美学规律、伦理规律、创新规律等。“合目的”是指技术行为必须坚守为人服务的根本目的,通过创造和谐的人、技术、自然的关系,满足人的发展需要,为人类带来幸福。依循“合规律与和合目的相统一”的内在尺度要求,工匠精神的“理性之维”包括技术理性、审美理性、伦理理性、创新理性四个方面。其中技术理性是根本基础。技术理性是指按照技术活动自身的规律和要求来合理地进行技术设计、技术工具的选择和使用、技术产品的制造。技术理性遵循着严格的技术逻辑,建立在对技术实践中的人与物深刻了解与把握的基础之上。缺少了技术理性作为基础支撑,工匠精神也就无从谈起。审美理性是工匠精神的灵魂,是指技术主体将美的意识、美的要求倾注在技术实践的各个环节,并且具有合理地创造美的技术能力,能够将美的设想转化为美的实际。它能够展现出艺术化的创造意识和能力,完成对对象物的升华与超越。伦理理性展现的是工匠精神的责任担当,是合理地协调人与人、人与技术、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选择和实践。技术实践以“合目的”的内在尺度为指引,技术行为以创造和谐的人、技术、自然的伦理关系为圭臬。技术设计、技术使用、产品生产都应体现伦理规范与诉求。创新理性是工匠精神的永续动力。它是指技术实践活动必须不断进行创新,才能顺应技术自身与时代的快速发展,保持持久的活力。虽然创新是无法提前预料和规划的,但技术创新需要理性指引,需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采取什么样的创新类型、方式、方法,以此来减少创新的风险,有助于冲破固有思维,展现全新的创造。 
  以上四个“理性维度”为工匠精神的不断生发提供了永续动力和根本保障。工匠精神如果缺少了“理性”支撑,其外显直观的感性表达会流于固执而机械的坚持、低效而无为的操作、平庸而无奇的产出。因此,探究工匠精神,在关注精益求精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持之以恒的意志等外显直观的感性表达的同时,更应该反思体现“合规律与合目的相统一”的人类发展内在尺度的理性逻辑和实践。 
  二、工匠精神“理性之维”的实践呈现 
  工匠精神的“理性之维”在具体实践中呈现为恪守精确主义、标准主义的技术理性、探寻美的规律的审美理性、协同人、技术、自然关系的伦理理性、因势而谋、突破常规的创新理性。 
  (一)技术理性:工匠精神之本 
  工匠精神依托于具体技术实践行为,在理性的关照下,“合规律,合目的”成为它的内在要求。精确主义、标准主义成为技术理性统摄下的技术实践行为的典型特征。精确主义是指技术实践者对于精度的极致要求与不懈坚持。没有对于精度的追求与坚守,很难想象生产的产品质量有稳定的表现。德国人做事理性严谨,讲究精确。这样的精神特质也反应到德国制造之中。“不少来华安装设备的德国技师,使用带水准仪的四脚梯子,先将梯子调试水平,再保证设备安装的水平。”“德国制衣业委托一家研究所重新测量与统计有关德国人身材的数据,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准确的制衣尺寸。”在我国古代的技术实践中也特别强调精确度。《考工记》中提到,制作弓的时候要依所使用的人的体形、意志、血性气质而异。对长得矮胖、意念宽缓、行动舒迟的人,要为他制强劲急疾的弓,配以柔缓的剑。而对于刚毅果敢、火气大、行动急疾的人,要为他制作柔软的弓,配以疾急的剑[2]。标准主义意味着技术实践标准的积极确立与坚守。我国古代在度量衡、中医药、交通、纺织、水利、建筑等领域都有很详尽的标准化要求。如《考工记》中讲“金有六齐”、“轴有三理”、“弓有六材”等等。对有些技术产品的要求精度很高,如某些乐器音准的确定,某些工藝品的表面处理和造型设计,已经达到相当精细的程度,需要发明者和制造者相当的悟性和手艺[3]。标准主义在德国企业的具体表现是“标准为尊”,在德国制造过程中,标准就是法律。其次是“标准为先”,亦即在具体的生产制造之前,先立标准。精确主义与标准主义是技术理性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具体体现,为技术实践活动设立了标杆。
(二)审美理性:工匠精神之魂 
  工匠精神以技术理性为根本,以审美理性为灵魂。审美理性让工匠精神的艺术感与想象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现。美总是能给人带来愉悦的感受,是人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追求之一。美不仅仅是感性的感受,而且有其内在的规律。马克思讲“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生产和塑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4]审美理性就是以理性的方式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兼顾审美和实用的价值,不断追寻美的规律。在技术实践中,人寻求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技术设计、工具使用、产品的制造。中国古代的艺术珍品,巧夺天工,集中展示着“美”的真谛,其中无不渗透着工匠的美学意识和美学追求。审美理性追求“审美价值”与“实用价值”的平衡。实用价值是人造物的基本价值之一,是对人的基本生理需求与基本的使用需求的满足。审美价值则是对实用价值的超越与升华,是对人造物上所凝结的美的规律的深刻领悟与感受。美的规律不是固定不变的实体,而是不断生成的过程,具有时代性和个体性。所谓时代性是指不同时代的审美追求是有差异的,时代的美学意识和追求总会最真实、直观地体现于具体的人造物和产品设计和指导的过程中。技术实践中所渗透与呈现的美要反映出时代的特色与要求。所谓个体性是指个体对于美的欣赏与感受具有独特性,总是带有鲜明的个人烙印。尤其是对当下这样一个崇尚多元价值并且个性化定制盛行的时代,在进行技术实践的时候,更要考虑到消费者个性化的审美需求。审美理性“在生产实践中的运用可以找到最有效的工作节奏和制度从而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使生产劳动过程由沉重的负担转化为美的创造。”[5] 
  (三)伦理理性:工匠精神之责 
  工匠精神很重要的维度就是技术实践者能够将伦理道德意识倾注在产品制造的过程中,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自然环境负责。其具体表现就是伦理理性,是指技术实践过程中处理人、技术、自然之间关系的理性态度与责任意识。技术实践活动必然涉及人、技术、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它并非价值无涉,而是负载着多元价值诉求。其中伦理诉求就是十分重要的内容。中国古代讲所谓“以道驭术”,是指技术行为和技术应用要受伦理道德规范的制约。它是道对技的引导作用的一种特定表现方式,即强调道德教化引导和约束技术应用,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道德修养。其中比较典型的做法是“物勒工名”和“工师效工”。“物勒工名”是指工匠必须把名字刻在自己所制作的器物上,以表示对质量负责,并准备工师来检查考核。“工师效工”是工师检验、考核工匠制作器物的成绩。工师的职责是负责监督管理,用规定的“度程”进行检查,考核工匠们是否忠于职守[6]。以上两种典型做法都是在培养技术实践者的伦理责任意识。关于伦理理性,人们往往关注人与人、人与技术的关系会比较多,德国哲学家汉斯约纳斯则将伦理关系拓展到人与自然,提出了“责任伦理”的概念。强调人们在从事技术活动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现代技术系统专业分工明确,普通技术人员往往只负责一部分,他们有时很难预料到技术活动所能产生的后果。因此,对于技术实践主体的伦理责任意识培养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技术实践者需具备高度的责任意识、诚实、厚道的精神、环境保护的意识,这样才能生产制造出符合人、技术、自然整体的要求的产品。 
  (四)创新理性:工匠精神之续 
  在现代技术发展背景下,工匠精神不再仅仅意味着对原有工艺、技术的固执墨守,而是需要创新精神的融入,惟此才能使工匠精神的内涵不断丰富,并得到不断传承。工匠精神的传承需要技术实践者创新理性的支撑。所谓创新理性是根据技术自身发展特点与市场需求的变化,来理性地决定自身的创新类型、创新方式、创新策略,并持之以恒地从事技术创新活动。创新理性要求技术实践者在对原有技术的全面把握的基础上,有坚守、有突破、有改良、有颠覆。我国古代的技术创新基本上是在手工业和工厂手工业基础上产生的,工匠们利用当时的自然和社会条件,自己动手、就地取材、精细制作,注意机巧,注意多方面要求、多种功能的复合,注意协调技术活动中各要素的关系,在这一层次上凭借高超的智慧,进行精巧的技术创新。现代技术创新与古代的社会条件发生了极大的差异,技术创新呈现为一种跨领域的社会过程,需要多领域的合作。并且由于社会生产组织的复杂性不断加剧,任何技术创新都面临着风险。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其技术创新行为需要“理性”的注入,需根据自身的境遇,合理地选择技术创新的方式与方法。 
  三、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的培育策略 
  职业教育是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途径,可以从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塑造工匠之师、完善培养过程、实施整体评价四方面培养学生和教师的技术理性、审美理性、伦理理性、创新理性,进而整体性培育工匠精神。 
  (一)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涵育工匠精神 
  从“理性”维度来看,职业教育中的工匠精神培育一定程度上是对学生的技术理性、审美理性、伦理理性、创新理性的培养与锻造,是伴随着技术技能积累而逐渐形成的。任何阶段性、片段式、速成式的教育都难以培养学生真正的工匠精神理性,它的培育必须融入与贯穿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各个环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职业教育体系,形成人才培养立交桥,具备合理的教育结构。”从纵向来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旨在打通职业教育人才的成长通道,构建从中等职业教育到高等职业教育,到应用技术类的本科教育,到应用技术类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这样相互衔接的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为工匠精神理性的持续培育提供了制度框架的可能性。一个仅仅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会掌握一定的技术技能,其身上所具备的工匠精神理性很可能是片面的、层次不高的。但是在“断头”的职业教育体系背景下,中职生很难获得进一步职业教育学习的机会,缺少持续的技术技能积累,失去了工匠精神理性养成的基础土壤。“一个工匠首先通过长期的学徒学习实践而掌握了某一门工艺的基本技能,可以制作出一个完整的工艺产品,这就是所谓的“出师”,成为这个行当中的自由独立的生产者。然而他的作品还不一定是审美产品和艺术产品,只有到了他能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时,才达到了技艺的阶段,也就是能够创造出审美产品和艺术产品的时刻。这一时刻的来临是必须经过长期不断的认真刻苦实践的,然后在这个实践的积累和沉淀的基础上,当他的生产活动能够在某种动力定型的支配下成为了自动化、系统化的实践活动时,他就是达到了某种熟能生巧的自由程度,即掌握了高超的技巧,这时这个工匠就成为了这一行当中的工艺大师。”[7]纵向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学生持续进行技术技能学习,养成技术理性、审美理性、伦理理性、创新理性提供了可能性。从横向来看,“建立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双向沟通的桥梁。”工匠精神的技术理性、审美理性、伦理理性、创新理性的培养需要深厚的文化氛围的滋养。工匠精神的培育是在广阔的生活和文化背景中展开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创造了兩种类型教育文化相互融合的场域,为工匠精神的培育提供了制度基础。从终身学习的角度看,工匠精神的培育不仅仅局限于学校职业教育体系中,而是延伸到终身学习的过程中。外界经济和技术环境的变化,使得工匠精神的内涵不断拓展,工匠精神的培育绝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它始终伴随于技术实践活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背景下的终身学习理念为工匠精神的持续培育提供了可能。
(二)塑造“工匠之师”,传承工匠精神 
  所谓“工匠之师”指的是传承职业技能和工匠之道的职业教育教师群体。职业教育教师担负着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同时肩负着传承工匠精神的职责。职业教育教师能否具备技术理性、审美理性、伦理理性、创新理性决定着其培养的学生能否具备工匠精神,因此,工匠精神的培育离不开职业教育教师的培养。职业教育教师是“教师”与“师傅”两种角色的统一体。正如李克强总理在视察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时所指出的那样,职业教育教师作为“老师”要传授职业之技,作为“师傅”要传授“工匠之道”,他们不只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是中国制造的雕塑师。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是我国培养职业教育师资的摇篮,在全国首创“实行‘双证书’制,培养‘一体化’职教师资”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本科+技师”的培养高等技术应用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构建起“本硕博”完整的职教师资培养模式。通过职业师范教育的系统化培养,准教师们的技术理性、审美理性、伦理理性、创新理性会得到有效地培养,从而有助于整体工匠精神的培育。对于职业教育教师群体来讲,在新工业革命背景下,特别是“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伴隨着技术生存理念、逻辑、方式的根本转变,职业教育教师的角色将发生转型,定位于回归生活世界的指引者、技术审美教育与技术伦理教育的开拓者、技术创新教育的推进者。这样的角色定位对应着工匠精神的理性之维。对职业教育教师工匠精神的培养大致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其一是通过构建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体系,重点推进职业院校教师示范培训制度,落实与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以此促进教师专业技术知识的更新,实践能力提升、技术伦理、技术美学、技术创新素养的培育,并最终带动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和工匠精神的培育[8]。其二是职业教育教师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不断提升自身技术实践能力,陶冶技术美学、技术伦理、技术创新等文化,来内化工匠精神。 
  (三)完善培养过程,革新工匠精神 
  职业教育需不断完善自身的培养过程,来促进工匠精神的培养走向实际。“现代学徒制”与“创新创业教育”是重要的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渠道。“现代学徒制”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进行职业教育人才的合作培养。“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作为合作办学的两个主体,具有工匠精神培育的天然优势,二者可以在办学过程中将各自的工匠精神资源聚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采取的是工学结合的方式,一部分时间在高等职业院校学习技术理论知识,一部分时间在企业学习技术实践知识,校企一体化育人。这有助于学生接触到高等职业学校与企业两种异质文化,易于营造工匠精神培育的文化环境。借助“现代学徒制”,在具体课程和教学中,高等职业学校与企业需合作开发课程内容资源,使学校课程主要涉及的技术理论知识内容与企业课程主要涉及的技术实践知识内容相互衔接。同时围绕着课程教学内容,积极创造学校教师、企业师傅、学生之间的交流、分享的平台,促进二类知识的融合与碰撞。汇聚高等职业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的智慧,采用一定方式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共同设立技术隐性知识库,为未来技术知识学习奠定资源基础。同时,关于技术隐性知识的传授,高等职业学校教师需与企业师傅合作,积累并创新类似“隐喻”等适合隐性知识传播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通过技术知识“教”与“学”地不断合理化,不断培养学生的技术理性,孕育工匠精神培育的软环境。创新创业教育就是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协同培养技术创新理性的一条重要渠道。从具体培养过程来讲,创新创业教育也是在“现代学徒制”的背景下展开的,培养学生的技术创新意识和能力是它最重要使命之一。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融合的新课程中需整合源自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两类主体的显性技术知识与隐性技术知识。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可以通过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创造有利于显性技术知识与隐性技术知识转化的组织形式。也可以借助创新创业竞赛等活动,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技术创新能力培训方案。高职院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指导学生将积累的显性与隐性技术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提升其技术创新意识和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技术创新理性,来陶冶其工匠精神。审美理性与伦理理性的培育具有相似性,都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人、技术、自然的关系。这可以通过多层次、多类型的教育课程和教育活动来实现:可以通过开设专门的技术美学课程、技术伦理课程来传播技术美学知识和技术伦理知识,传承审美文化和伦理规范;也可以通过专业课与技术美学内容、技术伦理内容的融合,借助嵌入式的课程,以技术知识的传授为载体,渗透审美理性与伦理理性培育;还可以通过特定的技术技能竞赛活动,有意识的帮助学生养成技术美学和技术伦理意识,进而涵化工匠精神。 
  (四)实施整体评价,导引工匠精神 
  合理的职业教育学生能力评价能够有效保障工匠精神的培育质量,全面把握学生所具备的工匠精神状况。按照工匠精神的四个理性维度,来观照职业教育学生的整体能力评价,有利于将职业教育实践导向工匠精神的主动培育。因此,职业教育学生的能力评价应该至少包括技术理性指标、审美理性指标、伦理理性指标、创新理性指标。 
  1.技术理性指标。主要用来评价学生的最基本的技术生存能力,主要表现为合理的技术设计、技术操作、工具使用以及服务提供的能力。技术理性指标关注学生是否能够将精确主义、标准主义的要求贯彻到自身的技术实践之中,并内化为自身的技术行为规范,评价学生进行“合规律”技术实践的能力。 
  2.审美理性指标。审美理性指标主要是评价学生是否具备技术美学意识和审美能力,能否将技术美学的要求体现在技术设计、技术操作、产品制造的过程中。评价其应对个性化审美需求的产品设计能力和制造能力。 
  3.伦理理性指标。主要是评价学生在技术实践过程中处理与他人、与自然关系的能力。前者是指人在参与某项工作或从事某项职业时,绝不是完全独立或与外界隔绝的,而总是处于一种与他人相互联结的工作情境之中。因此,若想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就必须将学生的职业学习与整个工作过程联系起来,评价其在整体的职业情境中所表现出的与其他人的交往和沟通能力。后者评价学生能否将自然保护的意识内化于自身的技术行动中。“对所有的工作过程都是一个相关联的标准。同时它并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环保意识,而是指对职业工作过程及其结果的职业特殊的专业特殊的要求,而这种要求能够符合环境可承受的标准。在完成工作任务时要考虑运用环境可承受性的材料。进一步而言,要从节能的策略以及从再循环和再利用的视角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案。”[9] 
  4.创新理性指标。它评价学生是否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性是解决工作任务方面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这源于在解决工作任务时,情境完全不同的设计(建构)空间。同时,‘创新性’的标准是以特殊方式进行职业专业性的解释与实施。”[10]在技术设计以及手工性技术操作专业,创新性是专业能力的核心方面。在其他专业中,“创新性”意味着学生能够相对自主性与灵活地解决所面临的工作任务。“创新性”评价指标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过去标准化、固定化的评价标准的超越与完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教师节前,李克强到访天津这所学校的双重“深意”[EB/OL]. http://www.gov.cn/xinwen/2017-09/09/content_5223996.htm. 
  [2][3][6]王前.“道”“技”之间:中国文化背景的技术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07,110,136. 
  [4]卡尔·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刘坯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0.
  [5]李晓元.人学走进工作世界:主体化人学初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0. 
  [7]张玉能.实践转向与技术美学[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735. 
  [8]徐宏伟.“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的职业教育教师角色转型研究[J].职教论坛,2017(18):8. 
  [9][10]徐涵.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155,157. 
上一篇:工匠精神视野下的工匠之师培养探析 下一篇:大数据时代继续教育的转型发展研究
相关文章推荐

  • 浅谈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课与“工匠精神”的融
  • 北大荒精神在农垦改革时期的重要意义
  • 大学生弘扬李保国精神的路径研究
  • 论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企业的党建工作
  • 关于事业单位党务管理工作的具体分析
  • 中国梦与中国精神
  • 核心期刊:以工匠精神培育基层党建品牌
  • 核心期刊:从“科学主义”到“科学精神”
  • 工匠精神培育需要劳动法保障
  • 自媒体时代公共精神的失落与重建
  • 青年应如何坚守正确的信仰
  • 从母爱主义到公共精神培育—从大学书院制给学
  •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建设 践行十九大精神
  • 以传统文化浸润人民的精神家园
  • 如何理性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 弘扬企业家精神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