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理学在朝鲜传播研究述评


2018-05-17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张雪霞

摘 要:理学史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热点,对于理学相关的研究成果颇丰。本文将从理学在朝鲜的早期传播、在朝发展分期、社会影响以及其他等几个方面进行归纳综述。 
  关键词:理学;朝鲜;传播 
  中图分类号:B312;B24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8)04-0044-04 
  目前学界对理学在朝鲜半岛传播更多侧重于朱子学传入之初的主要人物及其思想的研究,对理学传入朝鲜半岛的传播者、传入时间、在朝发展的分期、社会影响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现归纳如下。 
  一、关于理学传入朝鲜的早期传播研究 
  关于理学在朝鲜的早期传播,本文从理学传播者和传播时间两个方面进行归纳整理。 
  (一)国内学者 
  朱七星《朱子学在朝鲜的传播与影响》[1]一文认为安珦为朝鲜第一位朱子学的传播者,白颐正、辛藏、权溥、禹倬等著名学者都为朝鲜朱子学的早期传播者。传入期为13世纪末至15世纪末,即高丽和朝鲜朝王朝的交替时期。蔡茂松在《韩国的朱子学》[2]中认为朱子学于元初传入高丽(约1300年前后)。先有安珦提倡,后有李穑振兴国学,性理学始兴。陈尚胜《中韩交流三千年》[3]一书认为最初把朱子学介绍到韩国的是高丽集贤殿大学士安珦,由其在1289年出使元朝时,手抄朱熹著作并摹写朱熹画像而归。杨昭全《中国-朝鲜·韩国文化交流史》[4]一书采用安珦首先引入说。在《韩国文化史》[5]一书中杨昭全又指出安珦、白颐正将朱子学引入高丽。除此之外,禹倬、权溥、李齐贤等也是韩国朱子学早期传播者。王小甫等的《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6]243一书认为,程朱理学是在元朝初期由高丽学者安珦传入朝鲜的,并在高丽太学讲授朱子学,培养众多门生,为朝鲜半岛儒学的振兴和理学在朝鲜半岛的传播做出了重大贡献。徐付的《高丽末年儒学家李穑及其〈牧隐稿〉研究》[7]认为,安珦、白颐正等最早把朱子学引入高丽,这一历史地位是完全可以肯定的。颜培建的《蒙元与高丽人员交往探讨——以高丽使臣身份为中心》[8]认为,安珦是把宋元理学传播到高丽的第一人。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忽必烈专门设立了儒学提举司,安珦被任命為高丽第一任儒学提举。他曾作为高丽忠烈王、忠宣王的陪臣出使元朝三次。正是由于他的传播,理学迅速在高丽传播开来。日本学者高桥享述也肯定了他在韩国儒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刘刚的《朱子学传入朝鲜半岛研究》[9]《试论安珦从祀文庙之辩》[10]、李甦平的《朱子学在高丽时代的传播与发展》[11]、洪军的《丽末鲜初朱子学在韩国的传播》[12]、杨青的《海东程朱理学的兴起及其与闽学故里的情缘》[13]4、王丽的《朝鲜初期性理学的发展》[14]、陈来的《李牧隐理学思想简论》[15]、金虎燮的《高丽末朱子学的社会作用》[16]、关晓云的《李齐贤与十四世纪前期的元丽关系》[17]15、何永波的《高丽李齐贤与性理学的传播》[18]、权峰女的《朝鲜时代关于〈朱子大全〉的研究成果》[19]、陶然的《论宗藩体系下元丽文学交流的新格局》[20]、张安琪的《朱子〈诗〉学在朝鲜的传播及其本土化过程》[21]都认为朱子理学传入期为13世纪开始,由安珦等人传入朝鲜半岛。 
  (二)国外学者 
  韩国学者任振镐在《性理学在韩国的传入与发展》[22]中认为,安珦是第一位将性理学体系完整传入朝鲜半岛的学者,大约是在高丽仁宗(11-12世纪)时期传入,即在12世纪传入朝鲜半岛。并指出韩国学者对《周易》《中庸》等书籍的研究是朝鲜半岛性理学研究的开端,韩国学者几乎同时与北宋学者开始了对性理学的研究。韩国学者李相圭《中国国学在朝鲜的传播与发展》[23]一文认为,理学是由学者安珦东传到朝鲜半岛的,为忠烈王时期。文中作者又指出在忠宣王时期,白颐正将程朱理学传授于李齐贤、朴忠佐二人;忠肃王时期,权溥出版发行《四书集注》,于是理学开始在高丽传播。梁承武《韩国朱子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24]一文认为最早将朱子学介绍到朝鲜半岛的是高丽末期的安珦,即1289年,安珦随忠烈王到元都时,亲手抄写《朱子全书》,并临摹孔子和朱子的画像,于1290年带回国。由此,朱子学开始在朝鲜传播,后经白颐正居、李齐贤等的努力传播,初步形成了高丽朝的朱子学学派。除此之外,韩学界也有持不同观点的。《韩国哲学史》[25]一书认为,白颐正者是最先将理学引入朝鲜。衷尔钜《理学“衣钵海外传”的欧阳玄—一位久被忽略的朱子学高丽传宗师》[26]一文认为,欧阳玄为高丽学者传播理学的宗师,为高丽朱子学传播的宗师。但他也承认安珦等是高丽朱子学的先驱。张品端在《朱子学东渐及其朝鲜化的过程》[27]一文认为,朱子学约在13世纪30年代开始传入高丽,在朝鲜的初期传播是通过移民在高丽民间传播。朱熹曾孙朱潜与门人到达高丽全罗道之锦城后,建书院讲学,传播朱熹思想,但只是一种在民间的私学传播。张品端又在《〈朱子家礼〉与朝鲜礼学的发展》[28]一文中指出,《朱子家礼》于南宋末传入朝鲜半岛,由朱熹传人传入朝鲜半岛,行朱子家礼,传播朱熹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黄成在《论〈朱子家礼〉对丽末鲜初韩国社会之影响》[29]一文中认为,《朱子家礼》于14世纪中后期传入韩国,朱子学最初是通过移民在高丽民间传播,其影响主要在民间。杨军《理学在朝鲜半岛的早期传播》[30]一文中对于将理学传入朝鲜半岛的第一人,认为率先在朝鲜半岛传播理学思想的是白颐正,不是学界通常认为的安珦。理学传入朝鲜半岛应以白颐正自元归国的1308年为准。侯美欣《丽末鲜初时期朱子学的传播和发展》[31]一文认为安珦、权溥只是在对朱子学在朝鲜半岛的传入的方面起到作用,而朱子学真正开始在朝鲜半岛传播应该是从李齐贤开始。 
  二、理学在朝鲜传播分期研究 
  (一)国内学者 
  朱七星《朱子学在朝鲜的传播与影响》[1]一文认为,朱子学在13世纪末传入高丽,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传入期、全盛期和衰退期。传入期为13世纪末至15世纪末,即高丽和朝鲜朝王朝的交替时期;全盛期为15世纪至16世纪;衰退期为16世纪至19世纪上半期。蔡茂松的《韩国的朱子学》[2]将朝鲜时代的朱子学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自1392年至1550年,为消化吸收期;第二个时期自1550年至1750年,为全盛期;第三个时期自1840年至1920年,为朱子学的再兴期。杨青《海东程朱理学的兴起及其与闽学故里的情缘》[13]一文将程朱理学在朝鲜的传播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3世纪末期至14世纪中后期为初传期、启蒙期。第二阶段从14世纪中后期至15世纪中后期为发展期。第三阶段从15世纪初至16世纪为成熟期、兴盛期。李甦平在《韩国儒学史》[35]一书中更倾向于柳承国氏的二期分法:高丽前期儒学和高丽后期儒学。笔者之所以倾向于这种二期分法,是因为朱子学传入前的高丽儒学与朱子学传入后的高丽儒学,在内容和性质上都有质的区别。杨昭全《韩国文化史》[5]一书将朱子学在韩国的传播分为四个时期,即初创期、发展期、顶峰期、衰落期。但在书中只对初创期作了界定,未对其他三个时期做出时间界定。刘刚《朱子学传入朝鲜半岛研究》[9]在高丽儒学的分期上也倾向于柳承国先生的二分法,划分为朱子学传入之前的儒学(汉唐儒学)和朱子学传入之后的儒学(朱子学)两个时期,分为高丽前期和中期。高丽前期和中期是以汉唐儒学为主,又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即太祖至仁宗(918-1146),为儒教兴盛期;从毅宗至元宗(1146-1274),为儒教衰落期。朱子学传入之后高丽则以朱子学为主。对于朱子学传入后的时期,作者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朱子学初入朝鲜半岛阶段,高丽学者开始引入、了解、认识朱子学;第二阶段为朱子学在朝鲜半岛的传播与发展阶段,高丽学者逐渐认同、传播和发展朱子学;第三阶段为朱子学在朝鲜半岛的构建阶段,丽末鲜初的学者对朱子学的研究进入了理论建构的初期阶段。洪军《丽末鲜初朱子学在韩国的传播》[12]一文也分为两个阶段:高丽末期朱子学的传入阶段和朝鲜朝开国前后义理的初发阶段。
(二)国外学者 
  关于高丽时期及朱子学传入之后的分期问题,国外的学者则主要集中在韩国。柳承国《韩国儒学史》[32]一书中将高丽儒学分为两个时期:朱子学传入前和传入后两个时期,即高丽太祖王建建国至忠烈王时代为前期(918-1308),从忠宣王时代至高丽灭亡为后期(1308-1392)。金忠烈《高丽儒学思想史》[33]将朱子学初入朝鲜半岛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为朱子学的输入期,即从1289年安珦引入朱子学开始至1367年李穑被委任为大司成;第二时期为朱子学的形成期,即从1367年至1409年权近逝世,期间开始培养朱子学者,批判佛教,朱子学在朝鲜半岛进入了理论整理与系统化的阶段。郑仁在《朱子学在韩国的展开》[34]一书将朱子学细分为四个时期:传入与理解时期、发展与解释时期、朱子学的理学化时期、卫正斥邪时期。 
  三、关于理学传入朝鲜影响的研究 
  朱七星《朱子学在朝鲜的传播与影响》[1]对朱子学在各个时期对朝鲜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产生的影响作了深刻地论述。韩国学者任振镐的《性理学在韩国的传入与发展》[22]对性理学传入韩国之后,其在15世纪正统地位的确立、实践进行了相关的探讨。韩国学者李相圭的《中国国学在朝鲜的传播与发展》[23]对理学传入朝鲜以及其在朝鲜正统地位的逐步确立进行了论述。金虎燮的《高丽末朱子学的社会作用》[16]探讨了朱子学在高丽末年传入高丽的时代背景和在高丽末产生的社会作用。韩国学者梁承武的《韩国朱子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24]指出,传入半岛的朱子学,经过高丽朝的白颐正、李齐贤、李穑、郑梦周和朝鲜朝的郑道传等儒家亲明排佛崇儒,成为一种体系化了的道德、理念准则。刘刚的《朱子学传入朝鲜半岛研究》[9]以朱子学被引入朝鲜半岛的过程及其传播与发展、朱子学对高丽末期、李氏朝鲜初期的影响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丽末鲜初十位著名的朱子学者出使元朝或明朝的次数、他们在元朝或明朝居留的时间、与元朝或明朝的儒者们相互交流、学习朱子学的情况,并论述他们在朱子学引入朝鲜半岛及其传播、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不同作用和贡献,总结朝鲜半岛朱子学传播与发展各个不同阶段的特点及对高丽末期及李朝初期的社会影响。杨军在《理学在朝鲜半岛的早期传播》[30]一文中,主要是对于理学在朝鲜半岛早期传播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做了相关探讨。侯美欣的《丽末鲜初时期朱子学的传播和发展》[31]论述了在理学传入朝鲜之后,经过白颐正、权溥、李齐贤、李穑等学者的努力,朱子学得到广泛传播及发展,以佛教思想为主导的高丽王朝也被以朱子学为理念的朝鲜王朝所代替,从政治上实现了高丽和朝鲜两大王朝的更替。洪军《丽末鲜初朱子学在韩国的传播》[12]一文主要是通过对丽末鲜初朱子学在韩国的传播及发展状况的考察,以思想史的视角探讨早期的韩国朱子学义理思想的特点。 
  参考文献: 
  〔1〕朱七星.朱子学在朝鲜的传播与影响[A].朱子学新论—纪念朱熹诞辰86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上海:三联书店,1991. 
  〔2〕蔡茂松.韩国的朱子学[A].朱子学新论—纪念朱熹诞辰86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上海:三联书店,1991. 
  〔3〕陈尚胜.中韩交流三千年[M].北京:中华书局,1997. 
  〔4〕杨昭全.中国-朝鲜·韩国文化交流史[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4. 
  〔5〕杨昭全.韩国文化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 
  〔6〕王小甫,范恩实,宁永娟.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徐付.高丽末年儒学家李穑及其《牧隐稿》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8〕颜培建.蒙元与高丽人员交往探讨——以高丽使臣身份为中心[D].南京大学,2011. 
  〔9〕刘刚.朱子学传入朝鲜半岛研究[D].暨南大学,2012. 
  〔10〕刘刚.试论安珦从祀文庙之辩[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3). 
  〔11〕李甦平.朱子学在高丽时代的传播与发展[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1). 
  〔12〕洪军.丽末鲜初朱子学在韩国的传播[J].史林,2015,(06). 
  〔13〕杨青.海东程朱理学的兴起及其与闽学故里的情缘[A].纪念朱子诞辰870周年会议论文集[C],2000. 
  〔14〕王丽.朝鲜初期性理学的发展[J].东北亚论坛,2003,(02). 
  〔15〕陈来.李牧隐理学思想简论[J].云南大學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 
  〔16〕金虎燮.高丽末朱子学的社会作用[D].延边大学,2006. 
  〔17〕关晓云.李齐贤与十四世纪前期的元丽关系[D].延边大学,2010. 
  〔18〕何永波.高丽李齐贤与性理学的传播[J].理论界,2010,(06). 
  〔19〕权峰女.朝鲜时代关于《朱子大全》的研究成果[J].朱子学刊(第一辑),2010. 
  〔20〕陶然.论宗藩体系下元丽文学交流的新格局[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5). 
  〔21〕张安琪.朱子《诗》学在朝鲜的传播及其本土化过程[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2). 
  〔22〕(韩)任振镐.性理学在韩国的传入与发展[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01). 
  〔23〕(韩)李相圭.中国国学在朝鲜的传播与发展[J].历史教学,2002,(10). 
  〔24〕(韩)梁承武.韩国朱子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 
  〔25〕(韩)韩国哲学会.韩国哲学史(中)[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26〕衷尔钜.理学“衣钵海外传”的欧阳玄—一位久被忽略的朱子学高丽传宗师[J].孔子研究,1998,(04). 
  〔27〕张品端.朱子学东渐及其朝鲜化的过程[J].南平师专学报,2000,(03). 
  〔28〕张品端.《朱子家礼》与朝鲜礼学的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1,(01). 
  〔29〕黄成.论《朱子家礼》对丽末鲜初韩国社会之影响[J].朱子学刊,2011,(00). 
  〔30〕杨军.理学在朝鲜半岛的早期传播[J].贵州社会科学,2014,(05). 
  〔31〕侯美欣.丽末鲜初时期朱子学的传播和发展[J].华夏文化,2014,(03). 
  〔32〕(韩)柳承国.韩国儒学史[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9. 
  〔33〕(韩)金忠烈.高丽儒学思想史[M].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2. 
  〔34〕(韩)郑仁在.朱子学在韩国的展开[A].东亚朱子学的同调与异趣[C].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6. 
  〔35〕李甦平.韩国儒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上一篇:陕北地区窑洞文化研究 下一篇:民族地区经济现代化与传统文化间耦合关系分析
相关文章推荐

  •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文明交流互鉴—基于数字时代
  • 云盘服务商对盗版视频传播的侵权问题探究
  • 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PBL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 核心期刊论文: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人才
  • 核心期刊论文:“韩流”效应:韩国影像跨文化
  • 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跨文化传播途径
  • 拓宽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路径
  • 增强主流价值观传播效能的思考
  • 拓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途径
  • 核心期刊:基于“内容为王”的电视类档案节目
  •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政治生态论析
  • 借力微博传播城市文化
  • 电视媒体与微博的融合传播分析
  • 新媒体环境下报纸新闻传播的变化与趋势探讨
  • 社会心理学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