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谈如何提升高职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2018-05-29    来源: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作者:刘彬

[摘要]加强高职院校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可以有效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进而有效促进高职生的全面发展,使他们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砥力量。针对当前高職院校思想政课育面临的挑战,指出了加强高职院校思政课亲和力与针对性的重要性,并从师资、教学与环境三个方面探讨了提升高职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的对策路径。 
  [关键词]思政课;亲和力;针对性;高职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5918( 2018) 06-0078- 02 
  前言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教育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基石、是一个国家永续发展的持久动力之源。社会的发展带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程度越来越高,未来对人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核心素质之一。高职生作为当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力军之一,对他们加强思政教育不仅关系到高职生自身政治思想素质,也关系着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成败,因为有格言警句云“德才兼备是尚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为此,必须抓住高职生在读期间的大好时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与针对性,从而将高职生培养成优秀的社会所需人才。 
  众所周知,“思政课”是对高职生进行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托。而“思政课”的实施过程是否具有亲和力与针对性也是提高当前思想政治教育T作实效性的实践佐证。为此,必须在课程的实施环节之中,设法多举措来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让高职生感觉教师可亲可敬;感觉教学内容丰富有趣、有内涵;感觉教学模式与方法能贴近高职生的生活实际,拉近了心距,且能以高职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可操作性强,高职生愿意倾听与接受为师者的谆谆教导与启迪,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与影响力明显增强。由此可见,继续加强对提升高职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方面的研探非常重要。 
  一、高职院校思政课所面临的形式 
  当前,我国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喜忧参半,既取得可喜的成绩与累计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是也面临诸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与优化。特别是在我国敞开国门赢得社会经济大发展的同时,外域一些低俗腐朽的文化也乘虚而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也乘虚而入,通过白媒体时代的网络传播,悄然腐蚀着高职生单纯的心田。具相关调查表明,当前高职生思想主流意识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免疫力差”的少数高职生在物利诱惑面前产生了动摇,把个人享乐以及对名利的追逐,当做个人前进的方向与动力,为满足个人的贪欲,不顾道德的谴责,甚至知法犯法,冒险践踏法律底线;二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急剧转型,少数人受功利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潮的冲击,所产生的非主流舆论导向对高职生的“三观”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荡涤,少数高职生被遮蔽与误导,放松了对个人的严格要求。将“回报”作为个人行为的唯一标准,目光短浅、急功近利,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斜坡之上越滑越远,甚至有的出现了失范行为,极不利于高职生群体的健康成长。 
  二、加强高职院校思政课亲和力与针对性的重要性 
  亲和力是指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能够对所在群体施加的影响力。亲和力源于人与人之间的认同与相互尊重,能拉近心理之间的距离,并由此产生“群体感化”效应的一种心理倾向。 
  201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建设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十八大会议精神也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要在党和国家文件精神的引领下,抓实做好此项工作,要发挥出思政课育人的优势,为社会培养更多“崇德强能,以德为首”的实用技术性人才。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政治优势。高职生是大学生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后踏人一线工作岗位都将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的一支重要的力量。思政课是设施思想教育的有效载体,增强亲和力则有利于激发高职生对思政课产生亲近感与向心力。但在实践教学中发现,要让高职生“真心喜爱”思想政治理论课并不是一件容易之事,部分学校的思政课之所以没能发挥出思政课的魅力与取得实效性,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一直再以课程为中心,注重了教师的权威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缺乏亲和力与针对性,导致了教学效率的低下。为让高职生从内心深处产生“真心喜爱”,就必须关注学情,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了解他们在思政领域中的诉求,采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贴近他们的日常生活,以此增强思想政治的教学亲和力与针对性。 
  三、对策路径 
  (一)师资方面 
  思政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导者是实施者,收效如何?是否具有亲和力与针对性?首先思政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非常关键。思政教师不仅要具有高尚的师德、深厚的思政专业基础、渊博的人文百科知识、而且还应具有足够的教学智慧,亲和力就是其中的重要内涵之一。亲和力源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认同和尊重,从思政课教师自身的视角来说,为增强亲和力,必须落实新课程理念,摒弃传统课堂教学中“师尊威严”的主体地位,应尊重高职生的人格与个性差异,善于倾听高职生的心声,和蔼可亲地对待每一位高职生,做高职生的知心朋友。高职生感觉与接受了这种平易近人的感情,必然会“亲其师、信其道”然后“受其训、守其规”。目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为此,思政教师要增强职业精神与职业认同感,努力营造一种促进高职生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群体氛围”,让高职生在氛围的弥散与滋养下产生“群体氛围”效应。为体现出时代性,思政教师要把握好信息的前沿性与适量性,最大限度地为高职生查阅提供可靠的信息来源、提高对政策与形式的关注度,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通过热点信息吸引高职生的注意力,增加教学的感染力,同时也提升了高职生的社会责任感。此外,为充分发挥高职生参与的积极性,思政教师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创设民主、平等、自由的课堂氛围。更重要的是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之中,思政工作者应在高职生目前发挥出榜样的示范作用,用个人规范的言行举止引领高职生,让高职生产生敬仰之心与愿意接近之举。
(二)教学方面 
  一是把握教育教学规律,转变教学观念。世界万物都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思政课教学也有其內在规律可循。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方法越来越凸显出其针对性和亲和力缺失的弊端。因此必须遵循现代教育教学规律,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亲和力,做到尊重高职生的主体性,把握他们现有的认知水平,设法调动高职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使高职生在自主的参与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感受真善美、受到感化。 
  二是要丰富教学内容。思政教育不能仅仅拘囿于教材中的了理论知识体系,思政教学也不能停留在纯理论的表象之上,要贴近生活。例如可围绕关注高职生的自主创业与就业等问题,引导高职生明白就业市场对当前所需求人才思想道德方面的要求,进而引导高职生一方面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与择业观,另一方面要遵守职业伦理道德,听从指挥,严于律己,方能大展宏图,实现个人的职业理想。 
  三是要采用多向度的教学范式。长期以来,思政课教学主要是采用单向度的“注入式”范式,教师主宰课堂,高职生被动地灌输,结果导致了课堂效率的低下。为此要建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主要内容、以网络学习、热点追踪、社会实践等为重要手段,以实现全面发展和人格塑造为终极目标的多向度教学范式,让高职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真正有所收获。实践已证实,采用多向度、教学范式,能贴近高职生的生活实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非常与利于提高思政课的亲和力与针对性。 
  四是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古训云“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不断尝试性采用能让高职生乐于接受的、喜闻乐见的、且在能力培养方面富有有效的方法进行实践教学,以此改变思政课基单一的讲授法,规避传统理论“灌输”的弊端,围绕高职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高职生积极参与,以此提高思政课的亲和力与针对性。 
  (三)环境方面 
  一是营造康洁有序的现代网络环境。运动互联网时代,高职生在校都系统地接受过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也多习惯于从网上获取所需知识与信息。为此,合理使用好网络信息,做到思政课与现代网络教育相结合,利用网络上高职生关注的时政热点与教学内容的关联,适时展开教育与讨论,激高职生对思政学习的热情与关注度。但网络是把双刃剑,网络信息真真假假,良莠不齐。建议政府,执法部门、网络经营者共同努力,营造出康洁有序的现代网络环境,发挥出网络育人的功效。 
  二是营造积极向上的和谐校园环境。校园是高职生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场所。在职业教育新形势下,高职思想政治课要把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之中。在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凸出思政文化内涵与外延,通过校园文化氛围重点向高职生渗透爱岗敬业精神与诚实守信意识,引导高职生以就业为导向开展针对性教育,强调熟练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应结合当前的政策与形式,将个人打造成德才兼备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以此提高就业时的竞争力。这也是提升高职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的又一重要举措。 
  三要营造出良好的社会环境。我们所置身的社会大环境对每一个人都产生“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与浸润作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为关注高职生的健康成长,全社会要协调一直、付诸行动,学校与司法部门、学生家庭,社区等齐抓共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环境的育人功效,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引领高职生群体思德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良好大环境,为提升高职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提供环境支撑。 
  结语 
  面对新形势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高职思政课要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之文件精神。设法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针对性与亲和力,努力提升高职生的思政素养,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成人、成才。 
  参考文献: 
  [1]陈刚等.大思政”视域下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22):3-31. 
  [2]叶三梅.思政课教师应具备的五种“力”[J].池州学院学报,2015,2(1):133 -135. 
  [3]杨大光.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针对性实效性问题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 4):62 - 63. 
  [4]张梦.论生活化教学在高职思政课堂上的应用[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6(3):80 -82. 
  [5]秦洪涛.网络化思政教学方式探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2(2):109 -110.
上一篇:“创先争优”背景下的大学生党建工作研究 下一篇:高校共青团改革背景下院系基层团委工作探究
相关文章推荐

  • 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服务一体化操作模式研究
  • “双一流”背景下高职院校学习型学生党组织建
  • 古诗文对农村小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策略研究
  • 网络多元化价值观下如何塑造高中生的国家认同
  • 大学生如何创立及运营摄影工作室
  • 用好思维导图 提升政治课品质
  • 提升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策略
  • 浅谈大学辅导员如何开展思政工作
  • 新课标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如何对学生进行学习评
  • 论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企业的党建工作
  • 领导活动要素与全面从严治党能力的提升
  • 高职院校学生实习意外伤害赔偿的法律适用
  • 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
  • 提升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工作绩效的分析
  • 浅谈高职学生提高TOPIK通过率的方法
  • 艺术教育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促进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