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如何做好生态旅游这篇“新文章”


2018-12-27    来源:人民论坛    作者:赵 娜

【摘要】美丽乡村建设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署,而生态旅游能够发挥乡村地区的资源优势,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是将美丽乡村建设从蓝图变为现实的重要手段。美丽乡村建设必须把握生态旅游优势,从宏观角度出发,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开发生态资源,完善配套规则制度与服务机制建设。

【关键词】生态旅游 乡村振兴 美丽乡村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以下简称《规划》),再次强调了生态保护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地位,并系统阐述了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策略。一方面,《规划》强调了生态宜居环境建设的重要性,要求美丽乡村建设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发展理念,注重对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修复,构建和谐友好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规划》要求美丽乡村建设必须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防患于未然,禁止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目前,我国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依托乡村地区独特的自然资源,以农村旅游休闲、观光为基本形式,为农村地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以及良好的发展环境,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实现了生态资源经济效益的有效发挥。生态旅游以生态资源为基础,强化了当地居民的生态环保意识,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在农村地区的全面落实。

巩固美丽乡村的发展之基

制定宏观发展规划,坚持合理有序开发。生态旅游开发必须要制定生态宏观发展规划,保证美丽乡村建设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我国一些地区的生态旅游项目没有正确认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宏观规划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经济与生态资源的浪费。因此,相关部门必须要做好区域资源调研、市场调研等工作,综合考虑当地居民的发展诉求,制定生态旅游开发宏观规划,从生态环保、经济发展等多方面考虑,因地制宜,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结合消费者需求,丰富生态旅游产业内涵。随着生态理念的深化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消费者对生态旅游的需求出现了新变化,产业升级势在必行。生态旅游产业要紧抓消费者多元化与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从文化、休闲与观光三方面入手,构建融合型生态旅游新模式,在为消费者提供生态旅游服务的同时,让消费者获得更加丰富的消费体验。同时,应着力搭建生态经济产业链,刺激区域经济发展。比如,可以结合生态旅游项目的具体内容发展餐饮、住宿等旅游附属产业,激发美丽乡村建设的造血功能。

充分挖掘区域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生态旅游品牌,走特色发展道路。随着生态旅游产业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市场也将逐渐趋于饱和,因此,生态旅游应坚持走特色发展道路。一方面,要发挥区域独有的资源优势,形成具有影响力的生态旅游品牌。比如,可以依托区域内的历史遗产、历史文化,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增强旅游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产品的创新力度,避免生态旅游产品与服务的同质化。

加强制度建设,打破生态旅游发展的制度障碍

完善生态环保法律体系建设,全面落实生态文明发展理念。由于当前我国生态旅游规模化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现行的生态环保相关法律法规并未充分考虑产业发展以及环保要求,对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约束力不足。因此,我们应针对生态旅游开发的细节与现状,制定相关的地方性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弥补现行法律法规的不足。同时,应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确保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有法可依。应着力构建包含社会公众、行政机关在内的多元化监督机制,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全面贯彻落实生态发展理念。

制定生态旅游产品服务标准,推动生态旅游产业升级。生态旅游产品服务标准的缺失,是导致生态旅游服务乱象的根本因素。因此,我们应以行业制度为出发点,规范生态旅游产品服务供给,满足消费者对优质商品与服务的需求。另外,政府部门应发挥宏观调控功能,引导生态旅游企业提升能力,实现产业升级。

探索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土地资源。土地是生态旅游产业的核心要素,目前以集体所有、家庭承包为核心的农村土地制度无法进一步满足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需求。因此,地方政府应正确认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需求,探索农村土地入市流转制度。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土地置换、土地入股等方式推动农村土地向生态旅游产业流入,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完善生态旅游配套管理服务机制

第一,创新行政管理理念与模式。一方面,地方政府应正确认识生态旅游产业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重要性,增强服务意识,积极参与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各个环节,做好配套服务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应结合生态旅游产业发展需求,构建一站式服务新机制。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涉及税务、环保、土地、质检等多个行政管理部门,传统分离式的行政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漏洞与重叠,管理效率相对较低,难以满足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需求。因此,地方政府应着力简化行政管理程序,整合行政管理资源,构建包含多个行政管理部门在内的管理服务机构,助力生态旅游产业发展。

第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生态旅游产业做大做强。由于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周期较长、投资较大,在资金方面往往存在较大缺口,因此,各地有必要加大对生态旅游产业的扶持力度。一是要强化宏观调控手段的应用,引导社会资本向生态旅游产业方面流动。比如,地方政府可以对生态旅游开发企业实施环保税收优惠以及减免政策等,吸引资本关注。二是要完善金融服务机制,保障生态旅游产业开发的资金供给。

第三,注重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从业人员素质。人才是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石,一些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不足,面临着一定的人才危机。此外,乡村生态旅游产业服务人员大多为当地居民,受教育程度以及职业素养较为不足,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因此,应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以及生活条件,吸引优秀人才,巩固生态旅游产业的人力资源基础。同时,应构建科学长效的培训机制,对生态旅游产业从业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提高产品供给质量。

生态旅游产业是乡村地区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也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构建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重要体现。只有明确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思路、完善产业发展配套制度以及服务机制,才能推动生态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

(作者为玉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讲师)

【注: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生态美学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6ZDA111)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高悦尔、涂哲智、邬晓锋、杨春:《区域融入视角下美丽乡村的重构与实践——以厦门市翔安区溪美村为例》,《城市发展研究》,2017年第24期。

②鲁翠、刘清娟:《美丽乡村背景下河南省农村生态旅游发展问题研究——以桐柏县为例》,《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6年第7期


上一篇:生活方式“绿色化”的推进之路 下一篇:建设富有干劲、闯劲、钻劲的产业工人队伍
相关文章推荐

  • 网络多元化价值观下如何塑造高中生的国家认同
  • 大学生如何创立及运营摄影工作室
  • 浅谈大学辅导员如何开展思政工作
  • 新课标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如何对学生进行学习评
  • 论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企业的党建工作
  • 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
  • 如何有效实施真实应用驱动下的教学模式改革
  • “续理论”视域下如何提高应用型高校外教口语
  •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
  • 论文发表参考:浅谈高职院校如何将科研融入教
  • 如何加强基层企业党的思想建设工作
  • 浅谈如何发挥好团组织在企业生产中的助力作用
  • 如何上好一堂党课
  • 高校思政教育如何提升亲和力
  • 如何全面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
  • 金融乱象如何依法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