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情感教育在《木兰诗》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2019-03-22    来源:语文建设    作者:李飞

在诗歌教学中,情感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促进^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情感教育的辐射范围广,涉及教育的全过程,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歌教学,除了要求学生诵读原文,掌握浅显的文言文外,还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领悟诗歌的深层含义,提高欣赏品位。学生要从诗歌中获得情感体验,对人生和社会悟出有益的启示。因此,在诗歌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赏析诗歌,还会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一、教学过程应重视情感教育,提升教育效果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知、技能、情感三种行为是同时出现的。如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也在记忆和思考,而思考就是认知,学生在阅读、思考时对所进行的任务有反应,可能是喜欢,也可能是厌恶,而这个反应也就是情感的体现。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设置这三个方面的目标,不能将其割裂,要促进其协调发展。但在现实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容易被忽视。从教学上来说,所谓情感教育就是教师立足于认知基础,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最终达到提升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作为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调控情感的能力,使他们对学习和身边的事物都能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古代诗歌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常来说,古代诗歌的美都是通过意象、音乐、情感等表现出来的,所以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从中体会。但是,从当前中学诗歌教学现状来看,教师主要是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字词意思以及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意象美,明显忽视了情感教育。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除了教会学生体会意象美之外,还要引导学生在不断揣摩中感悟诗歌的情感表达。在正式教学之前,教师应先充分阅读诗歌,在阅读的过程中挖掘诗中所蕴含的情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接受更多的情感熏陶。 
  二、学习诗歌内容,奠定情感基础 
  1.再现知识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情感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情境,教师只有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和氛围,才能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首民歌,主要讲述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最后胜利归来的故事。这一故事千古流传,富有传奇色彩,迄今已有多个版本的影视作品,以此作为教学内容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时,教师可以引入关于花木兰的话题,例如:“我国古代南北朝时期,有一位名叫花木兰的女英雄,为了替年迈的父亲服兵役,女扮男装,从军上战场,最后得胜而归。几千年过去了,花木兰已经成为全中国乃至世界闻名的巾帼英雄,美国的迪士尼公司还将其拍摄成影片搬上了大屏幕。花木兰的故事家喻户晓,最开始却源自一首诗,也就是我们今天需要学习的《木兰诗》(板书:木兰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首诗究竟讲了什么内容,和银幕上的花木兰有什么不同。” 
  受影视作品影响,学生对花木兰这一形象已有认识。影片塑造的形象与诗歌中描绘的有很大差别,各类影视作品塑造的形象也有差别,所以在课堂導入时提出对比花木兰在诗歌与影视作品中的形象差异这个问题,有利于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读诗的兴趣。在学生阅读之后,教师要把木兰的身世背景讲给学生,以帮助学生对诗歌创作背景有所了解。 
  2.理解文意,清除鉴赏障碍 
  诗歌教学融入情感教育并不意味着要放弃知识教学,而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木兰诗》相比其他晦涩的文言文,其民歌体更易理解。同时,文中的注释非常详细,学生在阅读时依靠注释基本能够读懂全文。在这个教学环节,教师应让学生大声朗读,也可以实施分角色朗读,增加课堂的趣味性。热烈而浓厚的课堂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高效记忆,并顺利地学习知识、掌握技能。 
  阅读时,学生容易出现机械性理解的现象,也就是将注释生硬地搬到原文中去理解,或不注意语境,或不注意前后文而孤立理解某一注释,这样就很难准确地把握全文文意,所以教师在这一环节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理解文意的过程需要扫清字词及语法方面的障碍,这是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就可以具体分析木兰的形象。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木兰的形象,并在原文中找到根据。可这样引导学生:“木兰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子?人人都说.她是替父从军、沙场杀敌的英雄,但文中描写的木兰形象是多重的,‘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这是一个勤劳贤惠的民间女子形象;而‘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是一个忠孝两全、果敢坚强的形象。可以看出,诗歌中的形象更有说服力,木兰身上既有中国传统女性勤劳贤惠的一面,也有巾帼英雄的一面。”借此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影视作品与诗歌中所生成的两个不同形象。 
  朗读是情感教育的重要手段。分析木兰形象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加深对文本的印象,使他们对木兰的境遇感同身受,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3.构建生本对话,激发情感思考 
  上文已经讲过,花木兰形象之所以千古流传,主要是基于两点:第一,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第二,上阵杀敌,巾帼英雄。在中国古代社会,子女尽孝、忠君爱国是公认的社会道德。而木兰替父从军正好履行了子女的义务,上阵杀敌则突破了传统男尊女卑的认识偏见,女性也可以成为忠君爱国的沙场英雄。正因为如此,花木兰这一形象才会千古流传。 
  学生对木兰形象有了新的认识后,教师还可以更进一步引导学生,从更深层次分析木兰的女英雄形象。课文对木兰战场上的表现描写得非常简单,但对归来后的情况则刻画比较细致,这衬托了木兰的战功卓著和不图名利的品质。仔细阅读原文可以发现,木兰担心父亲身体而选择替父从军,这部分描写共有八句;在行军打仗过程中表达对爹娘的思念有四句;得胜归来封授官职有四句;辞官回家的描写有八句;而真正描写战场情境的只有“万里赴戎机……壮士十年归”三句。也就是说,全诗三百多字,对战场具体情景的描写只占了十分之一。对此,应该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既然要突出木兰巾帼英雄的形象,为什么对其战场上的表现描写得这么简单?还有战功卓著的木兰为什么会拒绝封赏,选择回家?教师如果引导学生分析,提出问题并讨论回答,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而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可以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以及对课文的理解自由发表见解。教师可将这些问题放到第一节课快结束的时候提出,让学生在课间思考,以便第二节课的讨论更充分,效果更好。学生讨论的时候,教师不要随意打断,只要在适当的时候加以引导即可。 
  三、体验诗歌里的角色,达到情感共鸣 
  在完成课文内容的学习之后,教师应将诗中涉及的人物与木兰的关系加以梳理。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既可以让学生依照课文内容选取一个角色,并以“木兰,我想对你说”为题,完成一篇小作文;也可以仿照当前社会流行的“感动中国”颁奖的形式,为木兰写一段颁奖词。像这样的写作训练,学生需要熟悉课文内容,也需要对人物形象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教师与学生交流之后,多留给学生想象空间,不仅能激发学生思考,还能唤醒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对全文理解更深入,对木兰这一形象的把握更全面。 
  《木兰诗》将木兰这一中国古代史上的奇女子形象描写得详细、生动。她既是巾帼英雄,也是一名勤劳贤惠的普通女子;既是一名勇敢的战士,也是一个温柔的普通女孩。她孝顺父亲,忠于国家,不贪图高官厚禄,实为难能可贵。因为这首诗饱含浓浓的情感,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想办法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真情实感投入到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的情感与诗歌的意境、情感融为一体,从而达到情感共鸣的效果。情感教育不是一堂课就能达到效果的,而是需要在长期的教学中逐步落实。其中,教师的作用尤为关键,既需要有细腻的情感,还要具备挖掘课文中情感要素的能力和把控学生情感表达的能力。当然,这需要教师的阅历和积淀,只有这样,才能将情感教育落到实处。
上一篇:核心期刊:科普类文章教学思维建构 下一篇:核心期刊:质疑式阅读策略在教学中的运用
相关文章推荐

  • 高校教育管理协同机制基本要素和对策
  • 巧用微课,打造活色生香的历史课堂
  • 教与学之间:课程概念的变迁与发展
  • 微博、微信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分析
  • 应然与实然: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环节探析
  • 浅谈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课与“工匠精神”的融
  • 新时代下红军长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价值探
  • 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实效性的问题情境研究
  • 浅析微课视频制作方式
  • 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索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机制创新
  •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
  • 习近平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观的维度探析
  • 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研究—基于自媒体网络环境
  • 高校大学生消费权益保护的再研究
  • 继续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