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对接特色小镇:推进高职模具专业供给侧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2019-06-08    来源:中国市场    作者:宋秦中 陆春元

 [摘要] 对接特色小镇是推动高职模具专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途径,加速“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助推特色小镇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专业开进小镇,至少实训基地开进小镇,产学研基地开进特色小镇,与当地企业开展科研项目合作,有效提供科技支撑,为模具主平台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不仅可以扩大模具特色小镇的影响力,也是做大做强模具专业和专业群的最佳选择。 
  [关键词]特色小镇;模具专业群;专业供给侧改革;产教融合 
  [DOI]1013939/jcnkizgsc201918031 
  1引言 
  在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的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里,苏州甪直的“模具小镇”名列其中。模具行业素有“制造业之母”的美誉,具有高产值、高效益、高带动的特点。相关统计显示,每1亿元模具产业即可带动约100亿元的相关产业发展。正由于此,模具产业已成为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阳光产业”。就全球范围来看,目前,以精密模具为代表的高端模具产业市场仍然被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所占据,国内模具产业仍然以中小企业为主,停留在依靠土地、能源、劳动力等要素驱动的产业末端。 
  特色小镇核心因素是人才,传统经典产业特色小镇的发展急需大量专业人才。据调查发现,目前特色小镇人才结构还不够合理,本土特色人才支撑力还不足,单体人才规模较小,特色小镇的人才发展仍然存在短板。面对上述问题,高校特别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与特色小镇项目有广阔的合作空间。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主动对接特色小镇建设,在“袜艺小镇”设立产学研基地,加快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牵手温州瓯海时尚智造特色小镇,共建温州设计学院,除了开设相关专业外,还积极筹建大师工作室,为特色小镇注入创新基因,并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 
  因此,主动对接特色小镇建设,积极推动专业供给侧改革及相关专业群建设,助推特色小镇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对接模具特色小镇,专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路 
  21构建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有机融合的技术创新人才供给侧改革新路径 
  技术技能人才链与产业链协同发展是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面对产业链创新的新形势,甪直模具小镇在人才链上仍然存在人才供给不足、高端人才比重偏小、产业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需加强基于产业链创新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与产业创新方向一致的技术技能人才链,为甪直模具小镇经济转型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从信息、知识与技术角度来契合产业链的资源整合,强化创新链的发展,凭借创新的魅力和创新的标志性成果,影响和激励学生、教师和企业员工参与其中,从而使模具研发与智能制造人才培养过程深度融入企业创新、生产服务和价值创造各环节中,构建校镇企有机融合、协同构建技术创新人才供给侧改革新路径。 
  22形成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实践层层推进的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教学团队重在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培育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通过创新中心这个平台引领产业发展。 
  以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课程建设和教学基地建设等为基础,以信息化教学为手段,以产教融合为途径,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积极开展基于甪直模具特色小镇的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研究,有效推进创新人才的教学改革,使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体现“实用性、综合性、技能性”。 
  让创新人才培养的成效实现四个突破:创新成果大幅增长,创新产值大幅增加,创新空间大幅扩张,创新投入大幅提升,以实现持续发展。 
  23打造融合-服务-协同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新平台 
  严格落实生产过程的精密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带动小镇模具行业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形成基于大数据的产教融合新平台。通过平台,学校协同小镇为企业技术创新铺平道路,企业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保障,同时培养的人才又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因此,该平台将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校镇企产教深度融合的新平台,并以此促进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3对接模具特色小镇,专业供给侧改革的实践 
  31校镇对接,专业设置与特色小镇产业需求对接,产业链、人才链和知识链协同推进专业供给侧改革 
  特色小镇人才聚集情况呈现以下特点: 
  (1)坚实的产业基础所形成的特色小镇,有利于专业化人才和企业家的聚集从而形成人才集群。 
  (2)高端人才的集聚和人才集群的形成,又反过来支撑了特色小镇的发展提升。 
  (3)领军人才的外部效应和溢出效应,有力地推动了特色小镇优势基础产业的创新发展,并带动创新创业热潮。 
  (4)具有品牌效应和影响力的创新平台成为打造未来新产业和集聚人才的新高地。 
  因此,围绕产业链,对接人才链,重构知识链;实现专业重构、课程重构、实训环境重构和教学模式重构的专业供给侧改革和专业群建设。产业对接背景下的高职专业“实境耦合”人才培养与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实践五要素紧密相关,融合这五大要素的“实境耦合”人才培养能真正适应特色小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32校镇共育,以“人才供需联合体”和“共育性人才培养机制”为保障,动态推进专业供给侧改革 
  从人才供需联合体的视角出发,动态推进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的供需侧改革,除了满足产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为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服务外;还要有前瞻性,补齐短板,适应产业升级和新兴职业需求,及时发现现在和将来的人才缺口,为补上产业人才需求短板服务。从而克服现有按学科的资源配置方式过于分散、低水平重复投资、利用率不高、配置不合理、各自为政校内资源无法协同等現象,让学校资源实现共享优化不再碎片化。 
  充分把握企业需求变化动态,实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发展局面,培养出更多符合小镇产业一线需要的复合型、创新型、发展型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
33校镇协同,校、镇、行、企协同创新,嵌入岗位创业与工匠精神,以体验式教育为重点构筑有效载体,有效推进专业供给侧改革 
  将市场机制引入到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协同培养人才的构建中,优化市场价值和信息传导环境,促进各主体间的有效联结,建立并完善产学研协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高校、企业与科研机构应围绕协同创新教育,积极寻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合作空间,搭建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多元平台。在产学研协同中,学生参与企业科研项目等,形成贯通式培养、订单式培养、中外联合型培养、嵌入式培养、卓越工程师培养等多种产学研结合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通过许多灵活多变的实践项目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创造更多真实的工作情境,使体验式教育成为指导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理念与实践。 
  34校镇共赢,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的人才供需对接、人才能力对接和人才成长对接,长效推进专业供给侧改革 
  体现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互联网思维具体包括跨界思维、社会化思维、用户思维等。运用跨界思维,促进人才培养融合;运用社会化思维,重塑校企协作平台;运用用户思维,对接行业企业需求。具体有效的做法是,推进混合所有制学院、行业大学建设,开放办学提升学生国际竞争力,拓展需求,面向世界,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借鉴国外的教育经验,引入社会资本,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教育服务,校、镇、企及行业协会合作建设混合制学院、行业大学,有利于改革教育的供给侧,激活办学活力,是长效推进专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途径。 
  4结论 
  在国家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人才培养的背景下,结合地方区域产业特征,以对接特色小镇为契机,推进模具专业供给侧改革和专业群建设,能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企业职业标准对接,培养符合企业需求、有竞争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也能增强专业在行业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研究成果进行推广应用到更多特色小镇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持项目中去,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詹勇,王文婷建立基于供给侧改革的协同育人平台运行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2016(5):24-27 
  [2]舒小华,游少鸿,靳振江“学校-产业链”协同育人机制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4):50-51 
  [3]王平苏州金融小镇特色发展策略研究[J].华东科技,2017(5):42-44 
  [4]王荣德生态型滨湖城市建设背景下湖州特色小镇提升发展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11):10-15 
  [5]吴玮,潘伟梁,等促进特色小镇人才跨越式发展[J].决策咨询,2016(3):80-85 
  [6]张如鑫,韩永強山西省技术技能人才链与产业链协同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职教通讯,2017(7):64-68
上一篇:浅谈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问题 下一篇:人口老龄化视角下健全“老有所养”的路径探索
相关文章推荐

  • 广东特色小(城)镇建设定位
  • 基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军思想的
  • 新时代“不忘初心”的价值取向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经验和意义研究
  • 中西部农业特色小镇建设的成效、问题与对策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求推进公共决策机制
  •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法治现代化的经验与启示
  • 日本民宿特色及启示
  • 西安市科技型特色小镇发展研究
  • 边缘中的定位:论梅娘小说中反传统的叙事特色
  •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态的思考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逻辑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演进—基于改革开放以
  • 基于提升教育理念下强化办学特色的探索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价值
  • 让世界知道“学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