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基层需求为何“音量不足”


2020-03-09    来源:人民论坛    作者:蓝志勇

【摘要】我国整体的行政安排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各个部门分派的工作,到了基层常常是少数人在做。基层工作人员时常承受着巨大压力,还被要求签署“责任状”,导致负担过重。然而,基层减负是非常有必要也是有可行路径的。通过克服官僚主义,以基层减负切实带动基层治理,让基层工作人员没有怨声载道,只有动力满满。

【关键词】基层减负 基层公务员 官僚主义

【中图分类号】D261.3 【文献标识码】A

粗粗看起来,“作为、担当、问责”与“基层工作减负”是两个相冲突的要求。但事实上,它们反映的正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为了克服一种现象——官僚主义。

早期的“官僚”原本没有贬义,指的是在法国为国家收税的官局里的工作人员。官僚体制是一种科层结构的金字塔形的管理体制。以上级命令、部门管理领域和权限分工、文牍主义、非人性化管理为特征。但是,在官僚机构长期的运行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守一块的工作方式和部门利益固化的工作惯性,滋生出了官僚主义,这是一种官本位的现象:官员将自己封闭在官位保护的外壳里面,发号施令,遇事不亲临一线,不身体力行,不担当负责,习惯于指挥其他人工作;不愿意做具体工作、难度大的工作、基层的工作,只争夺权势,乐于表现,应付和献媚上级,以换取晋升的机会,成为更大的官僚。为了显示工作成就,就多开会、多做表格、多抄文件,吹毛求疵,导致文山会海,形式主义泛滥,给基层一线工作人员造成了极大的工作压力。一些基层业务部门的公务员说:“我们现在是上班开会,不得不去;下班后再挤时间做本职工作,或者忙里抽空面对基层服务对象,打疲劳战,心情和态度无法好得起来,身心健康也受影响。”

基层工作往往负担较重,表达的需求却较难得到回应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政机构综合改革力度大、牵涉面广,要在基层理顺,还需假以时日。在中央要求勤奋努力,服务人民的时候,一些领导不会干、不愿干、不能干的问题就开始凸显。于是,部分干部只能诉诸形式主义,显示忙碌、做无用功、创造工作,给自己,特别是给基层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

事实上,我国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基层的工作纷繁复杂、十分繁重。有过去一直存在的问题,有改革过程中部门变动、官员变动等变成无人管的问题,还有不少改革开放、移民拆迁、新生活方式带来的新问题。但基层单位行政级别低,人力、物力、财力、管辖权力等都不足以解决已存在和不断出现的问题。社区缺乏行政资源,在人才资源、政策资源方面依赖性强,政策反馈和影响能力弱。一方面,自上而下传达的政策,基层常常出现执行能力减弱的情况;另一方面,基层需求反映到上级部门“音量不足”,很多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比如,高质量的社区生活,需要有良好的社区硬件环境,而这些硬件环境的管理条例出自住建、交通、规划部门;良好的组织设置、政策保障、人员配额和基本管理规则,这些一般需要组织、编制、街道、政研部门来协调;社区组织和社区文化的建设,这些需要民政部、文化部的协调……也就是说,基层社区面临的问题,社区并没有足够的力量解决,也没有能力协调各上级部门。而一些上级部门,各管一摊,碰到需要在社区层面协调的工作,长期扯皮,问题得不到解决。整体的行政安排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各个部门分派的工作,到了基层常常是一个人来做。做不过来就施加压力,要求签署“责任状”。

众所周知,“责任状”是“军令状”的翻版。“军令状”则是军队在完成重要的攻坚战时采取的一种特殊的激励安排。往往配以高额的物质激励和严厉的失责惩罚,常常需要用生命的代价来问责。不打仗时签“责任状”,有比照“军令状”的意味,高压推动工作的完成。不少短期行为的豆腐渣工程、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都是这种方法的结果。和平建设的条件下应该注重的是建设、和谐和不断地改进,这种条件下签订“责任状”,就好比用蒸汽大铁锤砸铜锣,得到的不是想要的铜锣响声,而是被砸碎的铜锣。“责任状”常常是个假形式,是不能执行的“废纸”。

少签“责任状”,多下真功夫

按照现有的行政体制和行政方法,基层减负是有困难的。现有的行政体制是上有机构,下必有相应的单位和人员来支持。而下面的单位往往存在人员、编制、资源不足等问题,没有任务时人浮于事;任务一来,排山倒海,难以应付。基层单位横向抽调人员,安排工作的困难大,特别是不同上级部门同时摊派工作,需要同步推进的时候,基层工作人员就会顾东不顾西,顾头不顾尾,十分忙乱。

那么,既要基层把工作做好,又要给基层减负,可能吗?回答是肯定的。只要上级部门把工作理顺,把自己份内的事情做好,不做二传手,不把不必要的任务派给基层,基层自然就减负了。比如说,考察扶贫成就,设计好评估标准,自己抽查就行,不必让基层反复填表。到基层巡查,不需特殊接待,自己找点、立点,探讨问题。要想真正了解基层情况,就要扎在基层,这本身就是对高高在上的官僚主义的一大挑战。

在国家领导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给基层减负,让广大奋斗在一线的基层公务员有更多的时间为人民服务、做好工作、推动党的大政方针有效执行的背景下,基层减负也是一个重大国策,是深化党政综合体制改革,构建现代治理体系的重要抓手。有国家领导人的支持,有提高基层公共服务能力的诉求,基层减负就不仅是何以能,而是必须能的大问题。

为此,要有效给基层减负,可以从几个方面努力:

主观意识上克服官僚主义思维,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不做工作上的二传手,身体力行,设定和做好本职工作,哪一级的工作哪一级解决,不层层细化和加码,基层的工作由基层自我调节和完善。加强基层党员和党组织认真担当、一心为民、模范表率和引领风气的作用,带动基层干部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风尚,提高社会诚信度,加强国家和社会治理的软实力。做到不立“责任状”,任务照样干;不靠层层压,工作绝不差。

继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理顺各级政府之间的工作关系,构建现代基层治理体系,加强基层治理能力,权力、资源、人才下沉,让他们服务于一线的民生工作。在合适的政府层级,打造基层综合治理平台。如前所述,很多基层问题根据基层现有的制度安排、资源能力和行政能力并不足以解决,要靠对不同上级部门“求爹爹告奶奶”的方式寻求解决,责权并不相配。在系统性行政体系改革完成之前,构建综合性的基层治理平台,与有能力解决问题的部门进行协调,承接任务,提出诉求,为基层提供一站式服务,综合解决基层的问题,并确定问责方式,给一线基层工作人员减压。

减少文山会海,减少文件转发,减少表格,减少没有意义的汇报和公文,避免过度留痕。同时,加强技术方法的使用。充分运用信息平台进行工作、民事服务和政务服务的沟通。到目前为止,在信息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许多单位还强调要纸质复印件,在签字可以模仿和电子粘贴的情况下,很小的事情也强调要亲笔签字,忽略区块留痕技术,出现许多明知荒唐和不合理、不必要的要求,人为创造了很多不必要的工作。建立可证明和具有合理性的工作原则,用好技术,提高服务意识和效率意识,提高人性化管理的能力,营造科学、高效、和谐、友善、文明、理性的管理文化,让基层工作在高诚信度、高群众支持、低工作压力、无不合理重负的条件下运行。

(作者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10月9日。


上一篇:基层督查检查泛滥的成因 下一篇:领导干部人格魅力提升新探
相关文章推荐

  • 基层督查检查泛滥的成因
  • 新时代强化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探析
  • 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
  • 学“习”新思想展现新作为扎实推进高校基层党
  • 强化基层党支部建设促进企业发展的作用与途径
  • 新形势下国企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研究
  •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
  • 加强国有企业基层党建政工工作的若干体会
  • 浅谈加强基层统战工作促进民族宗教领域和谐稳
  • “微”党建 高校基层党建新模式
  • “标准卷”在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中作用探讨
  • 如何加强基层企业党的思想建设工作
  • 西方普世价值为何跌落神坛
  • 高校为何要实施“党建+”引领工程
  • 巩固党在基层的领导力和影响力
  • 核心期刊:创新农村基层党建与推进乡村振兴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