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核心论文:高校学生非正式社团的生成及引导


2021-01-16    来源:人民论坛    作者:刘迪

【摘要】在与学生正式社团自觉性与自发性的较量、集体性与个体性的碰撞、一元化与多元化的摩擦等功用性争论语境中,学生非正式社团应运而生,给新时代青年学生的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新挑战。由于学生非正式社团呈现娱乐性与消费性耦合、内生性与内向性共生、潜隐性与对抗性并存等特征,教育者应秉承“时、度、效”原则引导非正式社团健康成长。

【关键词】学生 非正式社团 主流价值观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全球化时代,为青年学生追求和实现独立性、个性化的强烈愿望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更易满足青年学生多元化视角和多层次需要的非正式社团应运而生。与天然具有固定隶属关系和严格组织形态的正式社团不同:一方面,非正式社团能在正式社团不易触及的小众圈层、亚文化领域做精准、细化的填补;另一方面,游离于学校组织和管理之外的非正式社团给青年学生的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新挑战。

学生非正式社团的生成缘由

探讨学生非正式社团的生成缘由,需要在与正式社团的功用性争论语境中进行捕捉。一是自觉性与自发性的较量。学生社团是指学生在自愿基础上结成的各种群众性文化、艺术、学术等兴趣团体。根据是否在学校正式注册和登记备案等客观条件,学生社团被划分为正式社团与非正式社团两种类型。从社团组建形式来看,由学校党委、团委及其他组织部门组建或批准成立的正式社团往往具有更稳定合理的组织结构、更规范严谨的规章制度、更清晰明确的权责关系,如校院学生会、骑行社、微电影社团、动漫社团等。通过学校的有效管理,正式社团不仅能够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向激励功能,还能在社团活动环境中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提升,促使学生把人与社团的关系置于相对客观冷静的环境之中,即“自觉性”的彰显。与正式社团所体现的“自觉性”相比,非正式社团则充溢着更为浓厚的“自发性”意味,即学生在组建或加入某一非正式社团时,往往源于对某一事物或问题的感性认识,缺乏对其本质的深层次理解。如在疫情防控期间,远程教学背景下,部分学生通过花钱找人代刷代考换取学分,甚至引发类似“XXX校园互助群”“全平台代刷代考网课”等网络社团数量的激增。此类非正式社团的组建和运行,不仅迫使教育者深陷于辨别教学反馈虚实真伪的“罗生门”,更掣肘了学生自学自律意识、诚实守信品质的培育和养成,最终消解了线上教育教学的价值与初衷。

二是集体性与个体性的碰撞。在现代性危机日益加剧的今天,集体性与个体性已经成为教育者重点关注的时代主题和现实议题。当现代性危机、多元主义等社会思潮弥漫于教育机体中时,由此催生的“自由主义”“平等主义”“个人主义”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机体内部,进而入侵了以正式社团为代表的、培育超越“个人本位”的“集体主义”教育场域。因此,非正式社团的生成天然地规避了正式社团厚植“集体性”的丰富意蕴,为渴求能够肆意随性解放自我的个体开辟了在正式社团中相对难以获取的独立空间,并为之形塑。被广泛应用于社团日常活动和交流中的话语表征,正是这一议题的外在凸显。目前,受到“00后”青少年喜爱和追捧的非正式社团,如以“语C”(语言角色扮演)、“Pia戏”(声音角色扮演)、“PARO”(同人创作)为主题的文字扮演类社团,因对语言的依赖,更容易展现出可能背离“集体性”的潜在威胁。

三是一元化与多元化的摩擦。在当代中国,价值导向一元化与价值取向多元化作为一对长期辩证并存的社会价值观变迁趋向,既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世情,也符合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民主体地位的价值预设。正式社团价值导向一元化与非正式社团价值取向多元化作为在学生社团活动中所呈现的现实摩擦,正是当前阶段中国社会价值导向一元化与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社会事实在学生社团活动层面的微观映射。如已被国家正式批准为第78项体育运动的“电子竞技运动”,因其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软硬件设备为媒介、以虚拟环境为场地、以对抗性竞争为内容、以体育规则为导向的特殊属性,吸引了大量以学生为主体的电子竞技爱好者。在电竞运动越来越受到国家与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势头下,以彰显新时代体育精神为宗旨的电竞类社团数量也在与日俱增。然而,此类正式社团往往要求成员遵守相对一元化的体育竞技规则和团队协作理念,却无法满足部分成员对“开黑”“屠榜”“氪金”等多元化网络游戏行为的欲望与渴求。因此,为摆脱正式社团的一元化行为规制和秩序要求,部分学生选择另行组建非正式社团。

非正式社团的校园特征观察

娱乐性与消费性耦合。在资本市场和信息技术的双重推动下,全媒介传播推动、裹挟各种娱乐行为全方位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校园作为学生社团活动的主要场域亦不得幸免。办社团不仅需要人,还需要财和物,这已得到社团成员心照不宣的默许和公认。一方面,正式社团具有非正式社团难以企及的天然优势,无论是活动场地和公共设施的调配,还是指导教师与社团经费的支持,可以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上述问题。另一方面,伴随着中国经济的纵深发展,学生的可支配收入与消费能力与日俱增。因此,在非正式社团的社团活动中,无论是举办社团活动的内驱力要求,还是为了维持社团活动的外在形式,娱乐主义与消费主义都以更强势的耦合姿态渗入学生的思想,进入社团活动的意识形态之中。这种形式通常表现为对享乐、需求、个体等进行“解放”的呼吁,并隐含着一种价值观念:在其他领域都可能受到来自师长约束的个体,终于能够通过“主宰”消费和娱乐的方式,在这个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中享有真正的“自由”。然而,过度追求以娱乐性和消费性为必需品的社团活动很难与学生社员的长远需求达成一致,也与新时代的学生气质不相匹配。

内生性与内向性共生。相较于非正式社团,学生参加正式社团的目的和需求不能一概而论。无论是将之视为能够充实简历的支撑材料、扩充人脉的手段,还是作为获得加分、评优、保研等资质的功利性需求,学生选择社团的第一目的没有客观同一性。比较而言,源于共同的趣缘关系而产生聚合效应的非正式社团具有更单一的内生性逻辑——基于共同愿景的支撑。在此基础上,非正式社团表现出较强的内向性,即个体对其他领域漠不关心的社会性内缩。无论是语C社团的“禁白禁重皮”、桌游社团的“慎贴脸打情绪”、还是文学类社团的“如果Fo请慎Fo”等“黑话”,都展现出非正式社团“圈地自萌”的法度森严。在共同的精神动力牵引下,在共同的实践场域中,遵守统一的社团法则被视为社团行为的终极指向。因此,社员把能否坚持和维护内生性的共同愿景视为自身主观意志的体现,并更依赖于通过“自生产自消费”的内向性行为维持社团活动的生态均衡。

潜隐性与对抗性并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更迭,网络的赋权为人与人的联接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也促使非正式社团具备更强的潜隐性。为规避学校对非正式社团的管制,特别是在一些非正式社团的宗旨与活动明显违反学校现有规章制度的情况下,出于自我保全的考量,非正式社团会采取诉诸网络的形式隐藏社团存在的事实。而且,处于藏匿状态的非正式社团往往蕴含着与正式社团相抗衡的意味。作为传承、引导和创新社会文化的公共机构,学校一直被视为学生习得社会成员所共享的智慧、价值、观念等思想知识体系的重要场所。正式社团的存在不仅意味着行政上的归属,还代表着经过国家道德和法律共同筛选集结而成、具有一定指向性的规范性校园文化。从现实来看,并非所有的非正式社团都会违背主流的校园文化,但大部分非正式社团成员对主流价值观保持着相对明显的边界意识,即表现为不愿关注政治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宏大性疏离。

秉承“时、度、效”原则,引导非正式社团健康成长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创新用好“时、度、效”要素,不仅是对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引导工作所提出的具体要求,还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科学方法论。在“大思政”育人体系的工作格局构建过程中,学生社团被视作思想政治“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非正式社团同样也应得到更多的关注。

顺时而为:抓住隐性教育契机。虽然非正式社团在吸纳社员时,在招收程序、资质要求等方面呈现出与正式社团不一致的准入机制,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层面上,基于不同价值取向所形成的意识形态壁垒并非不可逾越,非正式社团文化与主流文化也并非完全互斥。参与非正式社团的学生往往抗拒强势的说理和规训,但并不能视之完全抵触主流价值观。一方面,这意味着教育者需要关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主动融入积极型、中立型的非正式社团,在社团的场域中开展对话。教育者要把握教育节点,引导、陪伴学生在“有意思”的过程中做“有意义”的事情,借助隐性教育的渗透实现非正式社团与正式社团在价值观层面的相融共生。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在面对挑战国家法律、学校规章和社会道德底线的消极型社团时,特别是在资本逻辑驱使下企图混入校园获取不法利益的黑色产业链,教育者要及时予以干预和规范,有效防止社团群体性事件的极端化趋向。

量度而行:营造平等对话环境。时代特征、世界局势、国家政治和社会环境的汇集和碰撞,使得学校早已不再是远离社会的“象牙塔”。鉴于非正式社团可能涉及到学习生活、文体娱乐、情感交流、工作实习、社会实践等学生时期生命体验的全方位与全过程,不能简单地把非正式社团视为正式社团的衍生和附庸,而应将之培育成为学生人生阅历积累的另一种土壤和平台。为此,教育者应遵循适度性原则,通过平等对话的形式真正打通从现实生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后一公里”:立足社团实际,不做盲目拔高,提高交流有效度;拒绝高冷,坚持走心,对学生成长规律不浑然盲知;“有图有真相”“能抛能接梗”,不断适应非正式社团成员的思维方式与言语表达。

依效而举:开拓有效工作机制。教育和引导学生非正式社团健康成长,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的历史方位上的再出发,需要重视教育学理论中的“有效教学”理念,破解当前社团教育中存在的结构性张力。目前,非正式社团的教育处境处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无人区,其教育思路与具体方法也处于开拓式的尝试阶段,可供借鉴的经验较少,缺乏系统性的规划和整合。上述问题对教育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既要有魄力和意识,也要有毅力和恒心;既能对社员喜好进行科学指引,也能对社团活动形式大胆创新;既能把握社团舆情方向,也能发展学生同辈“意见领袖”。通过不断尝试开拓有效的非正式社团引领机制,为学生的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

(作者为哈尔滨理工大学学工部讲师,吉林省地方立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注: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社会科学期刊意识形态风险防控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YJC710034)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共产党爱国主义话语体系的历史嬗变及其基本经验研究”(项目编号:20CKS037)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朱坤倩:《论大学生社团发展及其建设途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年第3期。


上一篇:核心论文: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育人元素 下一篇:核心论文:用伟大抗疫精神激发当代青年使命担当
相关文章推荐

  • 核心论文:用伟大抗疫精神激发当代青年使命担
  • 核心论文: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育人元素
  • 核心论文:建设高校优质“青马工程”的基础保
  • 核心论文:以制度建设推动思政课守正创新
  • 核心论文;当代青年文化谱系中的“自我”特征
  • 园艺论文:浅谈国有驻马店市薄山林场改革
  • 园艺论文:浅析城市园林精细化管理对园林建设
  • 园艺论文:浅谈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机制
  • 园艺论文: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探
  • 园艺论文:风景园林教育之“工匠精神”研究
  • 艺术教育论文:高校小提琴教学中建构主义理念
  • 艺术论文:网络环境下影视作品著作权保护研究
  • 设计论文:“互联网+”趋势下养老产品适老化
  • 艺术论文:极简主义在SPA会所设计中的应用
  • 美术论文:浅议宋代风俗画中的雅俗
  • 核心论文: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田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