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核心期刊】我国卫生防疫的历程与经验启示


2021-05-08    来源:人民论坛    作者:孙金铭 张东升

【摘要】重大传染病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也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兴衰。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党领导下的重大传染病防治实践、指导思想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和宝贵经验,为长久护航人民健康、社会有序提供了有力保障。

【关键词】卫生防疫 传染病 中国共产党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到,要“继续毫不放松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抓好重点区域和关键环节防控,补上短板漏洞,严防出现聚集性疫情和散发病例传播扩散,有序推进疫苗研制和免费接种,提高科学精准防控能力和水平”。在艰辛的抗疫历程中,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创造必要条件。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摆在重要位置,积极开展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效。认真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传染病防治的百年经验,吸取经验教训和历史智慧,对当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防治重大传染病百年历史演进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包括“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当时的革命根据地主要位于农村或山区,卫生环境恶劣、虫害病媒滋生,这些流行病中危害最大的四种传染病分别是疟疾、痢疾、疥疮和烂脚病。针对实际情况,中共初步形成了具有军事色彩的疫病防治经验,实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防治疫病的办法,有效保护了根据地军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中共执政地区的疫病防治工作,也进一步扩大了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力。

土地革命时期,苏区政府发布了一系列卫生法规条令,广泛开展了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初步建立疫情报告制度和巡视防疫工作制度。在军队卫生防疫事业中,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十分关怀军队的卫生工作,把建设较好的红军医院作为巩固革命根据地的三项措施之一。通过这些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疫病流行,为之后的疫病防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在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根据地大多位于山区、丘陵、水网稻田等交通不便的山区,如晋察冀根据地作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土地贫瘠、医疗卫生条件极为落后,疾疫流行造成根据地劳动力的减少和生产力的普遍下降。为此,晋察冀边区政府领导广大卫生工作人员从“一切为了伤病员”“一切为了战争胜利”的目的出发,积极开展各种卫生防疫工作。建立各级卫生组织、发布卫生防疫法规,开展基本卫生常识宣传和教育,提出“中西医应有同等地位”,保障军民健康,初步建立了现代的疫病防控机制。这些举措为新中国成立后的人民卫生健康和卫生防疫事业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解放战争时期的形势特点是随着作战规模扩大和战略方针的转变,卫生防疫工作的范围在扩大、难度在增加。例如在当时的东北解放区,鼠疫广为传播;在其他解放区和各大战役中,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传染病流行。为此,各解放区人民政府积极开展疫病防治工作,通过建立防疫委员会加强防疫领导工作、组建专业的防疫队伍、严格推行患者隔离制度和预防用药制度等措施,成功遏制了疾病的蔓延和流行,为战争取得完全胜利提供保证。这个时期总结的重大疫情处置经验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疫情防治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年—1978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是指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历史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把卫生防疫工作看作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全国上下攻坚克难,推动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和卫生防疫专业机构的建立与发展,建立起农村卫生的“三大法宝”(合作医疗制度、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赤脚医生队伍),形成了国家卫生防疫网络。在这个历史阶段基本消灭了血吸虫、天花、霍乱、鼠疫等烈性传染病的大规模流行。与此同时,积极开展卫生防疫宣传,宣传唯物主义思想和科学防疫思想,破除封建迷信;实施现代防疫措施,加强预防接种工作;开展全国性的爱国卫生运动,轰轰烈烈的“除四害”运动减少了蚊虫的媒介传染;在医疗方法上,充分发挥了中医药作用,极大降低了卫生防疫的医疗成本。这些举措被国际社会认为是新中国卫生防疫工作的伟大创举,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是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今的历史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健康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但也面临着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挑战,同时艾滋病等新型慢性传染病也给人民健康带来了极大威胁。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1988年上海甲肝大流行,以及之后的“非典”疫情和新冠肺炎疫情。在这个阶段,之前的公共卫生体系遭受了严峻的挑战,公共卫生体系现代化建设逐步得到加强,公共卫生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组织架构,实现了从防疫站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转变;公共卫生立法初具规模,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等法律法规;开始实施计划免疫,疫情监测系统不断完善,传染病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建设、流行病学调研等普遍实施。在此阶段,国家对艾滋病等新型慢性传染病的防治工作高度重视,通过采用免费治疗、检测咨询、行为干预等方式减少病毒传播。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只有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才能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卫生防疫指导思想的演进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识到健康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提出了一系列真知灼见,如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生命的需要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人的健康是以人的生命存在为基础。恩格斯曾提出:“环境影响健康长寿是不言而喻的。”

关于卫生防疫,毛泽东同志认为防疫事业不仅仅是攸关群众生命健康的事情,更是决定人心向背、事关执政安危的大事。为此,毛泽东同志指出:“必须把卫生、防疫和一般医疗工作看作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建立起了完整的疫病防治制度和机制体系,一些困扰中国千年的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或被消灭,防疫事业取得了明显的成效。1988年春节期间,上海的甲肝病流行正是猖獗之时。针对疫情,邓小平同志强调共产党的责任意识:“我要和上海人民共同过春节,毛蚶病有什么了不起啊!”他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发挥,指示在上海市多个医疗机构中设立监测点,每日报告诊断肝炎的病例数及肝功能校测异常数。1996年,在京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会议充分认识到卫生防疫工作的重要性。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会议上提出:“要坚持把预防保健摆在卫生工作的优先地位。”“要继续增强预防为主的意识,认真落实各项预防保健措施。过去我们已经消灭的传染病、地方病,有的现在在一些地方又死灰复燃甚至蔓延起来,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危害很大的传染病,这要引起高度重视,集中力量加以预防和控制。”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会上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时表示,要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胡锦涛同志高度重视党和政府在防疫事业中的责任,他提出:“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卫生与健康工作实际相结合,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论断,作出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将维护人民健康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我国卫生防疫百年历程的经验启示

充分认识到卫生防疫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责。疫病的防治工作具有高度的特殊性,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在战争时期还关系到军队战斗力。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充分认识到了卫生防疫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对传染病的防控始终保持警惕、常抓不懈,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各级干部的重要共识。这些努力在人民群众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增强了广大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

上一篇:【核心期刊】大数据推进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的路径 下一篇:【核心期刊】坚持人民至上的基层治理实践
相关文章推荐

  • 【核心期刊】坚持人民至上的基层治理实践
  • 【核心期刊】大数据推进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的
  • 【核心期刊】社区治理“内卷化”的特征及突破
  • 【核心期刊】从便民服务改革看政府社会治理效
  • 【核心期刊】虚拟养老院:含义、问题与创新路
  • 【核心期刊】“老漂族”的群体现状与社会适应
  • 【核心期刊】基层“反向避责”现象的表现与行
  • 【核心期刊】我国新职业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路径
  • 【思政核心期刊】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彰显实践育
  • 核心期刊论文:网民低龄化特征、趋势及应对策
  • 核心期刊论文:“饭圈”争议及治理
  • 核心期刊论文:新形势下如何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 核心期刊论文:西部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现路径
  • 核心期刊论文:我国健康城市发展的关键要素
  • 核心期刊论文:医疗领域腐败的治理关键
  • 核心期刊论文:谨防基层治理中的管控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