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农业科学 >


浙江农业学报杂志论文发表

期刊信息

主办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省农学会

出 版 地:浙江省杭州市

出版周期:月刊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4-1524

国内统一刊号:CN:33-1151/S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2017版),科技核心(2018版),CSCD核心(2019-2020版)

期刊收录: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

电  话:0571-86404055;0571-86404190

备  注:新闻出版总署认定学术期刊

快速投稿通道

  • 建议发表前先QQ或者电话咨询
  • 联系人:编辑孙老师
  • 联系电话:18790272135
  • 咨询QQ:308902193
  • 投稿信箱:308902193@qq.com
  • 同时我们代理多家期刊
  • 更多期刊http://www.yashilw.com

浙江农业学报


浙江农业学报Acta Agriculturae Zhejiangensis(月刊)系北大版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武大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英国CAB文摘数据库来源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和浙江省农学会联合主办,创刊于1989年,月刊,重要信息双语著录,主要刊登涉农各学科领域具有原创性或较高学术水平的研究论文及综述,据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中心《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8),本刊5年复合影响因子为1.056。热忱欢迎相关领域科研人员及高等院校师生投稿。

 

浙江农业学报杂志农业核心期刊栏目设置:

常设栏目有:作物科学、动物科学、园艺科学、植物保护、环境资源、食品科学、生物系统工程、农业经济与发展等。

 

浙江农业学报杂志核心期刊农业核心论文发表须知:

1 投搞方式

请登陆本刊唯一官方网站http://www.zjnyxb.cn/CN/volumn/home.shtml,点击左侧的作者投稿,按提示步骤操作(对于首次投稿的作者,请先注册)。编辑部在收到稿件并入库以后,系统会自动发出一封收稿回执。如未收到,请及时与编辑部取得联系。联系电话:0571-86404055E-mailzjnyxb@126.com。请勿一稿多投。

温馨提示:

1)投稿时,请注意上传word文档,无需提供PDF文档。对于图件、含有原始数据的EXCEL文件或其他文档,可统一压制成压缩包,以附件形式上传。投稿文档格式详见网站《论文格式》。

2)本刊在稿件录用之前,不收取任何形式的审稿费或初审费,作者谨防上当。

2 投稿约定

作者所投稿件应为国内外尚未公开发表过的原创论文,不涉及学术不端行为。在向我刊投稿期间,作者不得将稿件同时投往其他期刊。部分稿件可能外审时间较长,如果作者决定改投他刊,请及时与编辑部取得联系。

来稿应注意保守国家秘密,无涉外保密内容。多作者稿件,投稿前务必征得所有作者同意。否则,一切责任和损失均由作者自行承担。

稿件经审定拟刊用,全部作者需按署名顺序签署著作权转让声明书,并在缴纳版面费时上传至网站。来稿在本刊发表后,论文的数字化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及信息网络传播权即转让本刊编辑部,其版权为《浙江农业学报》所有。论文的著作权使用费在本刊的稿酬中一次性支付,作者可使用该文章进行展览、汇编,或展示在自己的网站上,仍享有非专有使用权。本刊已加入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数据库等。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均同时在上述载体发布。作者若不同意将文章编入上述数据库,请改投他刊。

3 稿件处理流程

一般情况下,稿件从入库到终审完成所需时间在3个月以内,在此期间,作者可随时登陆系统,查看稿件处理进程。具体如下:

3.1 收稿

即将稿件登记入库。入库后,系统会自动发送收稿通知。如果文稿格式等与我刊要求有一定差距,可能会在此步即退给作者处理。

3.2 初审

对稿件的内容、质量作初步审查。对于不符合我刊主旨,或者质量较差的文章,初审之后即会退稿。

3.3 外审

经编辑初审通过,提送行业专家进行同行评审。

3.4 终审

由主编结合外审意见,最终确定稿件处理意见。

3.5 编辑加工

由责任编辑对稿件做进一步编辑、加工。若稿件无需大的修改,一般在收稿后7~12个月内刊出。结合专家评审意见,部分稿件可能会退回给作者修改。若作者未能在规定时间内修回又未及时申明理由,文稿的出版时滞可能会相应延长。

3.6 校对

请作者核对校样。为保证刊期,请作者务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校对,并在系统中提交校对意见。校样为PDF文档,所有改动直接标记在PDF文档上即可。为免遗漏,建议另附WORD文档,详细说明每处改动。

3.7 发稿

稿件正式刊发。待印刷完毕,寄样刊2本。另酌致稿酬。

4 行文要求

4.1 文稿

应为国内外尚未公开发表过的原创论文,其中,研究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学术创新性,文章内容要求论点明确、方法得当、数据可靠、图表清楚、文字简洁,逻辑连贯。本刊欢迎作者提交全英文稿(须附中文标题、摘要),对具有较高学术质量、且英文写作水平良好的稿件可优先发表。投稿时请提供相应的Word文件,图表插入在文档中适当位置,并单独提供图的原始文件(含原始数据)。

4.2 题目与标题

文章题目务求简明,准确涵盖文章内容,标题长度一般不应超过20个字。中英文题目须一致。文章内容可采用分级标题,但各级标题一般不超过3个层次,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分别以如11.11.1.1的方式表示。

4.3 作者与单位

署名应仅限于参加本工作并能解答论文中有关问题者,中国作者英文姓名用汉语拼音拼写,姓氏大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名间用连字符隔开,如CHEN Jian-pingZHENG Tao;外国作者按其习惯书写,姓前名后,名可用缩写,字母间不加缩略点。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应用逗号隔开,对于不同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作者单位须至系、所一级,并注明工作单位所在省、城市名及邮政编码,各工作单位之间以隔开。中英文姓名与单位须保持一致。

4.4 摘要和关键词

摘要应用简明的语言对文章的实质内容进行全面而具体的概况、提炼,使摘要的信息与论文等价,并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研究类论文的摘要一般应主要阐明研究目的(或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方法、主要结果与结论,重点突出研究的创新之处。建议选择如采用方法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等类似句式进行表述。综述类论文的摘要主要阐明概况性的论述内容,尽量应包括文章的主要论点与重要的论证、数据等内容。摘要中请使用第三人称,尽量避免使用我们”“作者”“本文等作为主语。英文摘要务必与中文摘要保持核心内容的一致性,并请注意语言的连贯性,避免使用中式英语或点对点的中英对译。在写作时,用过去时态叙述作者的研究工作和试验结果。

关键词应选用能反映文章特征内容并较为通用的规范性词汇和专业术语,一般每篇38个,文章的中、英文关键词须一致。

4.5 首页脚注

主要包括收稿日期、基金项目、作者简介与通信作者。其中,收稿日期由编辑部填写;基金项目主要标注产生论文的科研资助项目类别和项目编号,无须给出详细的课题名称,多项基金项目并列时依次罗列,以隔开;作者简介只需给出第一作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出生年份、性别、籍贯、民族(汉族可不标注)、学位、职称、研究方向、E-mail、办公电话与手机);通讯作者,只需给出通信作者的E-mail、办公电话与手机。若有两名通信作者并列时,请分别给出每位通信作者的联系方式。

4.6 物理量和计量单位

请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规范的物理量与计量单位,不可使用M(物质的量浓度)、亩、rmp(转速)等已废弃的单位。在正文和图表中,计量单位一律使用规定的单位字母符号书写,而不使用中文。表示体积单位升的符号为“L”,字母大写,不使用“l”。由多个单位组合而成的单位,使用“”连接,如r·min-1(转速)、molL1(物质的量浓度)。数字与单位之间统一空一英文字符,百分号除外,如“3 L37 4 000 r·min-125%4 molm2s1

凡在文章中出现的外文字母和文种、正斜体、黑体等易混淆的地方务必书写清楚。对于公式中出现的变量,应使用斜体。计量单位、化学元素符合等为正体,矩阵、矢量、张量符号为黑斜体。生物学名中的属以下分类单元名的有关部分,如Oryza sativa L. subsp. indica Kato;基因名,如actin等;限制性内切酶,如EcoRⅠ等(前3个字母用斜体,序号用正体),耐热性DNA聚合酶,如Taq DNA聚合酶等;期刊名,如ScienceGeneticsJournal of Agriculture and Food Chemistry等需排斜体。

4.7 数字

文章中出现的公元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等各种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年份不得简写,如“1993—1994”不能写成“1993—94”;图表中表示时间的年、月、日之间用英文连字符,如199958应写成1999-05-084位以上数字及小数点后含多位的数字每3位空半格(不用逗号隔开),如:19367写成19 3671.313 4

4.8 外文缩略语

采用国际上惯用的缩略语。如名词术语DNA(脱氧核糖核酸)、ATP(三磷酸腺苷)、ABA(脱落酸)、LSD(最小显著差)等,机构名缩略语FAO(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对于文中有些需要临时写成缩写的词,需在第一次出现处写出全称,表及图中则用注解形式在下方注明,以便读者理解。

4.9 图和表

文稿中,凡能用文字简述清楚的问题,尽量不用图、表。如使用图、表,则在正文中请勿重复其数据,仅说明主要结果和趋势即可。图、表的设计应科学美观,具有自明性。所有表格均使用三线表,线图尽量用Excel制作,图表均需给出中英文图题和表题,表内各栏、图的标目(物理量的符号和计量单位)、图注和表注均需中英对照,图表插入文中适当的位置。表内各栏以及图的标目均须表示成“量名称或指标名称/单位符号”,如“质量/g”;对于组合单位,则加括号,如“产量/(t·hm2)”。

文中黑白或彩色图片要清晰,对比度要好,分辨率不能低于600 dpi,边框宽度5 px。图中纵横轴标值要求圆整化且成等差,标值线一律朝内。柱状图先用不同灰度加以区别;线图图例优先使用○●◇◆。半栏图的宽度宜控制在6.07.5 cm,且图宽度和高度比以32为宜;通栏图的宽度宜控制在15.0 cm以内。相近内容的图最好组合在一起作为一图出现,各小图可分别用大写英文字母ABC等标识。

4.10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应只列出与本研究切实相关,在文稿中实际引用的文献。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即按在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编辑和著录。请尽量选用新近发表在权威学术期刊上的文献。所有参考文献均须按本刊格式译成英文(中文文献须英汉对照)。无论中英文署名,一律姓先名后,对于外文作者,姓全部大写,名用缩写、大写,但不加缩写点。其他参考文献格式要求同GB/T 77142015 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