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自然科学 >


中国岩溶杂志论文发表

期刊信息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

出 版 地: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

出版周期:双月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1-4810

国内统一刊号:CN:45-1157/P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2017版),科技核心(2018版),CSCD核心(2019-2020版)(扩展版)

期刊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

电  话:0773-5812949 0773-7796657

备  注:新闻出版总署认定学术期刊

快速投稿通道

  • 建议发表前先QQ或者电话咨询
  • 联系人:编辑孙老师
  • 联系电话:18790272135
  • 咨询QQ:308902193
  • 投稿信箱:308902193@qq.com
  • 同时我们代理多家期刊
  • 更多期刊http://www.yashilw.com

中国岩溶


中国岩溶Carsologica Sinica(双月)创刊于1982年,是由中国地质科学院主管,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学会岩溶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学会洞穴委员会协办的我国目前为止唯一公开出版的岩溶学术刊物。

创刊28年来,《中国岩溶》始终自觉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以资源与环境为报道主题,努力宣传报道我国岩溶科技研究的新成果、新认识,积极倡导学术争鸣,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岩溶地区的社会经济建设和极大地丰富与完善了岩溶地质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我国著名的地质地理学家任美锷院院士曾盛赞《中国岩溶》是“海外了解中国岩溶研究的重要窗口,国内进行岩溶学术交流的权威论坛”。

《中国岩溶》是我国比较富有学术影响力的科技期刊之一。据2009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计量报告(扩展版),目前《中国岩溶》的影响因子、他引率、总被引频次、引用刊数分别为0.8330.832707次、218种,被引总频数在地质学科中位居第22位,影响因子第20位,在全部收录的1868种来源刊中,总被引列于第889位,影响因子列于第373位,中国知网08年统计《中国岩溶》的网络用户机构计达1851个,08年统计的五年影响因子为1.118;近几年国内外引用《中国岩溶》文章的期刊多达90多种(其中国外SCI刊物40余种)。《中国岩溶》不仅是广西历届优秀期刊,而且还是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04年版),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地质文献数据库(GeoRef)、波兰哥白尼索引(IC)等国际著名的文献检索数据库收录。多年的办刊中,尤其是在近10年的编辑出版过程中,《中国岩溶》始终坚持“争创名牌,构筑精品”的办刊理念,依托我国岩溶优势,突出特色栏目建设,以国标要求为准绳,严把质量关,所出版的《中国岩溶》,卷卷特色鲜明,编辑规范,版式标准,印制精良,文字差错率一直低于万分之二以下。

 

中国岩溶杂志核心期刊栏目设置:

设置的栏目主要有:基础理论、水文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生态地质、旅游地质等,是地质、地理、水电、建筑、农林、旅游、环境保护等部门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不可多得的一本权威性参考读物。

 

中国岩溶杂志核心期刊论文发表要求:

1.文稿应有新意、有创见,主题突出、观点明确、证据充分、资料可靠。论述有序、逻辑严密、文字通达、简明扼要,并保守国家机密。文稿篇幅(包括附图及中英文摘要)一般不应超过6000字。中文摘要要写成250300字具有独立性的报道短文,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内容,且以结果、结论为重点,并附关键词38个;英文摘要应比中文摘要稍为详细(需附对应的中文,以便审改),便于国际交流。文稿中的图表名需中英文对照。为便于文章的分类和检索,最好在关键词之后标出文章的中图分类号。

2.文稿术语用字要规范,计量一律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专业术语务求标准、通用;量代号、生物学名、地层代号、元素符号等其大小写、正斜体及上下标书写要正确;外文缩写第一次出现时应写明中文含义、外文全称;外文中的中国地名,在没有专门规定的情况下,一律按汉语拼音书写。

3.附图要写明图序、图名,并放到正文的相应位置上。图幅(包括图名图例及图例说明)最大尺寸不超过160mm×260mm。插图要求字线清晰、比例和谐、图面整洁,分辨率不低于500,最好转化为.jpg格式,为保证印刷质量,请单独提供图文件,涉及国界线的图件必须绘制在地图出版社公开出版的最新地理图上。照片要求层次分明,分辨率不低于300

照片较多时,拼成16开版芯的图版,并编好序号。

4.文责自负,严禁剽窃他人成果。引用他人资料、成果时,务必要注明出处。

5.参考文献著录方式采用顺序编码制外加文献类型标识代码(图书:M;论文集、会议录:C;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数据库:DB;电子公告:EB)的方法。参考文献著录时,如果被引用文献的作者(编者、译者)不超过3人时应全部写出,否则只写前3名,后面加“,等”或“,et al”,外文作者或编者,姓前名后,名用缩写且不加缩写点。具体著录格式如下:

(1)图书:主要责任者.题名[M].其他责任者.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引用页码.

(2)论文集、会议录:文献主要责任者.题名[C]//论文集、会议录主要责任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引用页码.

(3)科技报告:主要责任者.报告题名[R].主要责任者单位所在地:主要责任者单位,年份.

(4)学位论文:主要责任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5)专著析出文献: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M]//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析出文献的页码.

(6)期刊析出文献: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析出文献页码.

(7)专利文献: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l.公告日期.

(8)报纸析出文献:文献主要责任者.题名[N].报名,出版年一月一日(版次).

(9)网上电子文献:文献主要责任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OL].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引用日期].网址.

6.来稿请在篇首页地脚处附上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何时何校何专业毕业、研究方向及详细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等,并注明论文属何项目,项目编号、基金资助来源和文章所属项目成果获奖情况及获奖证书号,并将证书复印件一同寄给我部。为能客观地反映作者的劳动,来稿的作者署名,请按作者对论文写作的贡献大小排序,不同单位的作者,请用不同的数码标注于姓名的右上角处。

其它相关约定:

1.来稿不可一稿多投,并且拥有无可争议的著作权。

2.本刊承诺一般在90日内给出刊用与否的通知。作者在90日内未收到退稿通知时不应将稿件另投他刊,否则视为一稿多投。对一稿多投的稿件将无条件弃用;对其作者及其所在团队,编辑部保留有关权利。请您保留原稿,编辑部一般不退稿。

3.凡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应根据编辑部提供的修改意见修改后,向编辑部提交稿件全文及图件的全部电子文件。

4.稿件文责自负,编辑部有权进行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若进行实质性修改须征得作者的同意,如不愿编辑修改,或不同意收入电子网络数据库,在来稿中应事先声明,否则视为认可。

5.发表后将按规定收取一定的版面费和支付作者一定的稿酬(含光盘版、网络版)。

6.对于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高水平文章,将给予优先发表,并适当减免一定的发表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