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提高质量: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着力点


2016-10-22    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周建松

[摘要]:基于高职教育兼具高教性和职教性的特点,突出职教性、彰显高教性、凸显行业(区域)性 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出发点,提高质量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着力点,应着眼于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特殊要求和个性要求三个方面。完善体现教师 的高教性与职教性相统一要求的专任教师考核、评价和晋升机制,促进兼职教师的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相结合,完善专任教师企业挂职锻炼的保障机制是加强高职院 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应然选择。

[关键词]:高职教育 师资队伍 建设机制  

 

 

高 职教育既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在既具高教性,又具职教性的教育教学组织中,高职院校师资队伍质量是高职院校办出特色、 办出水平的重要保障。《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着力于提高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质量,切实提高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水平, 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育人能力、科研能力和服务能力,彰显高职特色的办学定位、专业设置、师资队伍、文化环境等,才能确保高职教育恒久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 展的能力。

二、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

高职院校一般由“三改一补”发展而来,教师规模相对较小,教师结构也不尽合理。因此,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应该有以下三个基本要求。

1.数量适当。与学校办学规模相适应,专业门类相协调,高职院校应该使教师队伍在数量上保持充足适当,必须满足生师比的基本要求,比如现在一般认为1∶16是高职院校师生比的一个适当指标。当前的情况是,由于学校规模发展快,又考虑成本等因素,不少学校尤其是民办学校存在着教师数量不足乃至严重不足的矛盾,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2.素质精良。 素质精良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作为教师,其主要任务是育人,因此,教师首先必须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良好的道德素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最为重要的;其 次,不同类型的学校对教师也有不同的素质要求,作为高教性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接受过高等教育是最基本的要求,接受过研究生教育 乃至博士教育也应该是重要的导向,尤其是博士,应该是目标追求。除此之外,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应该有作为教师的基本素质,如语言表达能力、形象、品质、风 度和人格影响力等。

3.结构合理。 学校教育不同于培训机构,它要培养相应学历层次的人才,因此,必须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统一,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和要求,其人才培养方案本身就有丰富 的内容和合理的结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思想道德修养课、法律法规教育课、军事体育艺术课,不同专业的专业课程,专业基础性课程等,共同构成了教师队伍 建设不仅有总量要求、素质要求,而且应该有结构要求,并且要以合理的结构来支持和完善数量和素质的要求,与此同时,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教性、职教性和行业 (区域)性三者统一的复合体,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重视结构的肌体,实际上是说,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的结构问题更加重要,更有意义,更体现办学特色和发展需要。

四、高职院校教师素养的个性要求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教师的个体素质,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广大教师的良好素养和水平,决定了高水平教师队伍的形成,教师个体素质至少包括以下方面。

1.强调三种经历。 这是说,一个合格的尤其是优秀的教师必须具有三个方面的经历,一是高等教育的学历,如果能够有硕士乃至博士的学历则更好;二是企业经历,不仅要了解行业企 业的情况,有行业企业从事具体工作的经历,而且应该把了解行业企业,在行业企业挂职实践成为制度;三是育人履历,这不仅是教师教书育人职责的要求,而要求 教师能够有丰富的育人工作的经验和经历。

2.注重三项能力。这 是说,一个教师至少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能力,一是教学和指导实践的能力,不仅能教好一门或者二门课,而且要有指导学生具体做的实践能力;二是育人和指导职 业生涯规划的能力,真正能做到教书育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指导学生科学规划人生,实现人生科学和谐发展;三是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自身 优势,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工作,为行业企业,为政府决策,为社会进步,为企业发展作贡献。

3.推进三方融入。要 实现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必须积极创造条件,为教师成长和为社会贡献创造条件,一是融入政府部门,提高服务决策能力。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过程中,必须以政府为 主导,因此,了解政府的需求,研究政府的动向,必须为高职院校的教师所关注。二是融入行业企业,提高服务社会能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必须以行业为依托,了 解行业,服务企业,以行业发展为指导,应该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主旋律,作为学校干部和教师,应该切实把融入行业企业作为重点。三是融入科研院所,提高学术 服务能力。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加强职教性建设的同时,着力高教性建设,提升科研能力和水平,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span "="" style="font-size: 14pt;">五、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着力点

经过三十多年尤其是这十几年的发展,高职教育规模发展的阶段已经基本结束,高职教育进入了内涵建设和提高质量的新阶段。在这一背景下,高职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应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开放办学的要求积极推进,着力解决以下关键问题。

1.完善体现高教性与职教性相统一要求的专任教师考核、评价和晋升机制。无 论从哪个角度看,专任教师是高职教育的主体,专任教师的素质、能力和水平,对高职教育提高质量、提升内涵至关重要。当前的问题是,对教师的评价考核和晋升 机制不完善、不科学。其中主要的矛盾是使用过程中的职教性和考核指标上的高教性,这二者不吻合、有矛盾。一方面,我们按职教性要求进行教师的培养和使用, 另一方面,我们却必须按高教性要来求来完成教师的专业评价和职称晋升。这一点,在有关专业技术评审,在有关专项人才评定过程中尤为突出,如何从两者结合的 角度来落实高职教师队伍建设问题需要认真解决,必须按照“职教性基础”和“高教性发展”的有机统一来解决高职院校教师的评价、晋升机制。

2.促进兼职教师的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相结合。高 职教育的内涵建设需要一大批理念认同,素质精良,具有保障的兼职教师,这是毫无置义的,但当前的矛盾是,兼职教师的形成既无社会舆论的支持条件,也无财政 投入的保障条件,也没有担当责任的体制条件,“不公开、靠人情”是基本状态,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解决高等职业教育的水平和队伍问题,必须用机制保证 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也就是说,要从社会舆论上使兼职教师感到光荣和坦然,要从体制机制上使兼职教师感到有前途和受保障,要在薪酬保证上对兼职教师具有 吸引力,只有这样,高素质兼职教师队伍才会真正形成。

3.完善专任教师企业挂职锻炼的保障机制。提 高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水平,并形成长效机制,这是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点,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出特色和水平的需要保障条件。近年来,各 个院校为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和水平争取了大量措施,并投入了不少人力和财力,也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但坦率地看,这主要是出于示范建设等考核需要,真正的机制 和氛围并未形成,而外部有效条件更无保障,如基地的规范性问题,挂职期间的管理机制问题,挂职期间的待遇问题,挂职后的回校保证问题,接受挂职的义务和权 益问题等,政府部门应该有明确的规章和统一要求,现在单一地依靠学校自觉、企业支持的方法并非长久之计,应该有更为完善的办法,并真正纳入政府统一管理之 中。

【参考文献】

[1]张铁岩. 高职高专师资队伍结构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4).

[2]王武林. 产学研结合与高职师资队伍的培养[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0).

[3]任伟宁. 高职教师的关键能力和师资队伍结构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23).

[4]赵惠琳. 论高职院校“双师素质”师资队伍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0(32).

[5]赵春雪.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与发展[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6]陈俊.高职教师队伍的制度创新[M]. 重庆: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上一篇:浅议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 下一篇:基于数据采集平台的人才培养方案评价指标体系
相关文章推荐

  • 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服务一体化操作模式研究
  • “双一流”背景下高职院校学习型学生党组织建
  • 新常态下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创”人才培养
  • 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质量的
  • 浅谈职业院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 高职院校学生实习意外伤害赔偿的法律适用
  • 职业院校档案管理服务职能及有效发挥策略
  • 浅谈高职学生提高TOPIK通过率的方法
  • 艺术教育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促进作用的研究
  • 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生活化探析
  • 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的必要性
  • “两学一做”背景下高职院校党员队伍建设的问
  • 浅谈高职院校英语教育中教学和职业技能的结合
  •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研究
  • 解析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
  • 贵州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分析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