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高校“非遗”保护传承实践与效果研究


2018-04-25    来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作者:李师龙

摘要:从“非遗”图书资料收集、数据库建设、网站建设、项目实物收集、活动组织、科学研究等方面介绍高校“非遗”资源建设情况,在此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对徐州工程学院师生进行问卷调查,针对调查结果分析读者的满意度,评价“非遗”宣传与教育效果,并提出改进的方向。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高等学校;保护;传承;效果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8)02.0153.04 
  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民族历史的积淀,是各民族文化的瑰宝,是全人类历史文化的“活化石”[1]。非物质文化遗产从2001年开始逐步进入高校的研究视野,经过10几年的发展,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建设了一大批特色数据库,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帮助。徐州工程学院紧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趋势,与地方“非遗”保护部门合作,整合地方“非遗”资源,通过建设数据库、收集“非遗”实物、建立展室等方式积极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承徐州市文化遗产[2]。2009年2月,徐州工程学院与徐州市文化局签订了共同保护和研究“非遗”的共建协议,合作单位徐州市文广新局多次荣获文化部授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目前,徐州市对“非遗”的保护、传承、研究等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同年成立了“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该中心获批2011年度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此后,学校加大“非遗”资源建设力度,推进“非遗”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在2015年由南大、东大、南理工、南师大、苏大等校参加的二十五个省哲学社会科学校外基地的评估中,徐州工程学院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位列总分第一。目前,“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已经构筑了一个平台,普查工作已经进入到第四批,有必要对现有的工作进行全面梳理,并对“非遗”的宣传、教育效果进行评价。本文将基于徐州工程学院“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实践,探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并以此为基础,设计调查问卷,对本校师生进行调查,继而根据调查结果,评价“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效果,力图为高校进一步拓展“非遗”保护工作,提高“非遗”保护水平提供思路。 
  1高校 “非遗”保护与传承实践 
  1.1“非遗”资源建设 
  (1)实体馆藏的建设 
  徐州工程学院图书馆实体馆藏的建设包括搜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书目和收集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研究书目包括收藏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学术专著、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学术杂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图录、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普查档案资料等。其中,《徐州地区非物资文化遗产名录》24卷本、《非物质文化遗产年鉴》、《徐州市国家级非遗项目》等为特有馆藏。项目实物方面先后收存淮海地区典型性实物400余件,有民间戏剧、民间音乐、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民俗等使用的传统道具、乐器、制作工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代表性实物作品,民间美术作品等。联合国工艺美术大师王桂英老人的剪纸、纸塑狮子头、沛县织锦、河南汴绣、朱仙镇木版年画、灵壁钟馗画为其中的精品。 
  (2)虚拟馆藏的建设 
  徐州工程学院图书馆虚拟馆藏的建设包括 “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库”和“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网站”[3]。“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库”运用网络技术、 数据库技术处理淮海地区四省二十个地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及研究资料,淮海地区首个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为主题的多功能数字文献资源信息全文检索系统据库建成后,读者可以通过多种检索途径迅捷检索到所需要的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及研究资料信息。并且随着研究的进展,形成一个不断更新、完善的动态信息系统, 帮助使用者及时了解最新最全的资料信息,从而大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该数据库采用TPI软件建设。分为图书目录、研究论文、图片、项目书、视频5个子库。收集淮海地区“非遗”有关的项目图片、项目书、视频等研究资料,还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资料、图片、访談音像等[4]。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网站分为传承人、研究资料、学术论坛、遗产名录、政策法规、新闻动态等栏目。为“非遗”研究者提供便捷的服务。该网站力求能够较全面地收集淮海地区“非遗”相关资料,为我国“非遗”保护和传承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5]。 
  1.2“非遗”活动组织 
  (1)非遗论坛 
  2009年11月与2012年5月分别举行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中国·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层论坛”,论坛通过学术报告、研讨、“非遗”项目展示、文化考察等活动形式,向参与者宣传“非遗”。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司副司长屈盛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庆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刘魁立、国家清史纂修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卜键以及张振涛、吴文科、徐艺乙、潘鲁生、段宝林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120余人相继出席了会议[6]。与会代表观看了徐州柳琴、徐州香包、徐州唢呐、徐州泥塑等展示项目,观看了“非遗”项目《落子舞》、徐州梆子《三断胭脂案》等的汇报演出。两次论坛为政府主管部门、大学和“非遗”项目传承人之间的交流探讨,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教育新形式,交流了成功的经验,搭建了合作的平台。在筹备论坛的过程中,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文化建设”主题,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文化多样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文学艺术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凝聚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等方面,积极开展会议论文征集工作,整理出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文化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两本著作,把徐州地区“非遗”研究引向深入,也为学校进行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奠定了研究基础[7]。
(2)“非遗”进校园 
  以校园为载体弘扬本土优秀的中国民族民间艺术,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对家乡的热爱;通过活动,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非遗”进校园,让学生们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能够主动传承、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努力形成“本土民族民间艺術、非物质文化遗产”运用于课堂教学的示范样本。 
  (3)“非遗”田野调查 
  田野调查是获得第一手资料的最佳途径。把师生编成小组,分项目或分乡镇地区开展关于“非遗”项目的田野调查,形成内容充实的调研报告,在此基础上形成课程论文或毕业论文,力求在切实开展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有所发现。为了对“叮叮腔”进行保护、传承和研究,徐州工程学院郭芳和郑清军两位老师利用暑假带领12名学生深入徐州市贾汪区对叮叮腔进行田野调查。调查小组共访问了老艺人12人次,基层文部门工作人员13人次,普查人数500多人次,总结文字资料10万余字,收集图片数百张、录像资料10多小时,录音资料20多小时。此项活动受到了徐州《都市晨报》的关注与报道。 
  1.3“非遗”科研 
  (1)“非遗”课程群的建设 
  “非遗”课程群的建设,具有明确的教改观念,对于人文学科的教改具有试验样本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课程为充分发挥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作用,特别重视在高校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中的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为此,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与徐州市文广新局非遗处共同编写“非遗”系列教学大纲,开设了“非遗”系列课程,采用一个专业教师和一个“非遗”传承人的“1+1”教学模式开展“非遗”教学。并在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时专门开辟“非遗”专题,形成有效的“非遗”传承特色模式。把区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教学资源,打造课程特色与办学特色。学校开展了“非遗”特色课程建设,陆续编辑了《徐州民间文学研究》《苏北民间舞蹈》等教材,并投入使用[8]。由“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示,讲授制作过程中的技巧体会,由专业教师负责归纳总结。这种教学形式生动活泼,既有理论深度,又能让学生感受徐州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好评如潮,现已初步形成了一个以区域性“非遗”为内容的特色课程群[9]。 
  (2)“非遗”课题 
  在学术视野和科研能力方面,高校的专家学者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在获取原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和与民间艺人的沟通、交流上,徐州市文广新局无疑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已有合作的基础上,“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校外研究基地与徐州市文广新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方面,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深化专业课题。“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定期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专家学者、原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政府职能部门管理者以及高校师生继续共同承担各级各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课题,并在课题组成员的构成上加大民间艺人和学生的比例,围绕徐州市文化事业发展的重点,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为重点课题,使“非遗”课题研究在起始阶段就与社会接轨[10],对于徐州文广新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急需解决的问题或需要攻克的难关,“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校外研究基地组织有关科研人员根据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展状况协同攻关,接受徐州文广新局的委托承担相关科研项目,解决科技难题。课题组成员在徐州市文广新局的帮助和联络下,多次到丰县、睢宁、邳州等开展调查,访问“非遗”传承人,使得实地调查具有针对性,少走了弯路,高效地积累了大量的原始素材,许多以前从未进入研究视野的原生态资料成为调查报告的基础和主干,其结论不仅具有原创性,更有了令人信服的力量,调查报告还为政府的文化发展规划提供了借鉴。2011—2015年间,徐州工程学院主持、参与的省级、市级“非遗”项目有100多个,如《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库》《徐州琴书曲本保护与发展研究》《探析徐州彭祖养生文化产业的振兴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与传承的异质性及保护制度的二元建构方略》《苏北“非遗”生产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邳州纸塑狮子头生产性保护研究》《徐州市非物质文化保护与地方旅游产业发展共赢机制研究》等。 
  (3)“非遗”科研成果 
  论文是研究的主要成果之一。教师、学生发表了大量的论文。教师134篇,学生173篇。参与编写了2001—2010年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年鉴》;出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文化建设》《徐州琴书概论》等著作。《徐州琴书概论》对徐州琴书进行了全面的介绍,让大众初步接触了解这一地方传统戏曲形式,提出了对徐州琴书进行有效保护与传承、发展的措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年鉴(2010年)》经文化部批准正式出版发行,是我国第一部“非遗”研究年鉴。此部年鉴的编辑出版得到了全国政协副主席、原文化部部长孙家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等领导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专家的充分肯定。 
  1.4“非遗”团队建设 
  徐州工程学院拥有一支由30多人组成的研究队伍,由校领导和专、兼职专家、教师组成。多次组织研究中心成员和学生志愿者先后到邳州、新沂等地进行实地考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通过开展田野调查工作,访问“非遗”传承人,积累了大量的原始素材,培养了师生对“非遗”研究的人文情怀与社会责任感[11]。初步形成了一个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研究基地和学术团队。徐州工程学院通过整合全校人文学科的力量,建立了“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信息中心”。并且通过课题和项目研究,形成了一支包含人文社会科学教授和地方文化研究专家、传承人的研究队伍[12]。 
  2高校图书馆“非遗”保护与传承效果调查 
  2.1调查方法 
  本文根据徐州工程学院“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实践过程中涉及到的方面,按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选取了涉及徐州工程学院“非遗”的资源建设、组织的“非遗”相关活动、开展的“非遗”传承、“非遗”实物的展示等8个问题,并在最后设置了一个开放性题目,请师生提出自己的建议。通过这些指标考察师生对徐州工程学院“非遗”建设和传承的熟悉程度,找出不足,以求改进。
2.2调查对象及调查过程 
  本次调查选取徐州工程学院在校学生及教职工展开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286份,通过剔除空白过多的问卷,去除无效问卷45份,有效问卷241份[13]。調查对象的分布如表1。 
  2.3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表2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非遗”图书资料的满意度为82.57%,“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库”的满意度为82.57%,“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网站”的满意度为87.97%,“非遗”展室的项目品种、 展示效果的满意度为95.85%,“非遗”进课堂的满意度为82.99%,“非遗”进教材的满意度为86.31%,“淮海地区非遗论坛”的满意度为96.27%,“非遗”调研活动的满意度为99.17%,满意度最低的为82.57%,最高的为99.17%,总体来看,学校师生对“非遗”的相关方面的满意度是比较高的。通过对开放性题目建议的梳理,发现师生对“非遗”展览室的项目展室比较满意,实物直观生动,加上文字解说,可以很好地了解“非遗”项目;有较高的意愿参加“非遗”调研活动,如河南“马街书会”、“非遗”博览会等,通过实地的考察、展演形式,能够了解“非遗”实物的生产过程,用到的工具等等;“非遗”图书的资料不是很完善,提出要不断地建设,增加全国各地的“非遗”资料、视频项目书、传承人资料等;“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库”自有资料比较少,希望增加图片、视频等资料,并能够在校外进行访问。 
  结束语 
  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很多“非遗”项目失去了原有的光彩,逐渐没落了。而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得以传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改革创新,不断发扬光大,是我们的共同责任。通过徐州工程学院的“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实践与调查而反馈出来的问题,给我们后续的工作提出了要求,同时也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杨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之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5—17. 
  [2]刘娟,钱逍.试论地方高校在“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以徐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为例[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105—109. 
  [3]李师龙,刘方.基于地方文化的特色馆藏资源建设研究——以“徐州文库”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5(8):44—46. 
  [4]龚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建设路径探微[J].贵图学刊,2012(4):1—3. 
  [5]普丽春,袁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主体及其作用[J].民族教育研究,2012(1):115—121. 
  [6]赵明奇.地方高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徐州高校“非遗”特色教育探讨[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62—64. 
  [7]吴文科.三支队伍共论“非遗”保护大计三大板块彰显“非遗”交流架构一次特色鲜明的学术盛会[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74—75. 
  [8]薛以伟.“中国·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层论坛”综述[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0—62. 
  [9]王坚.运用近身教学模式拓展课堂教学蕴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5):41—42. 
  [10]黄永林.“文化生态”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文化遗产,2013(5):1—12. 
  [11]薛艺兵.在家门口的田野上——音乐人类学田野工作的中国话题[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1):137—153. 
  [12]闫德明.学校发展的战略定位与特色设计[J].教育探索,2004(12):42—44. 
  [13]鄂丽君.基于问卷调查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现状分析与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6(2):101—104. 
上一篇:全媒体时代提升高校宣传教育工作实效性研究 下一篇: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高校学风建设策略研究
相关文章推荐

  • 高校教育管理协同机制基本要素和对策
  • “乔哈里窗”视域下高校学生宿舍共同愿景构建
  • 微博、微信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分析
  • 浅谈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课与“工匠精神”的融
  • 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实效性的问题情境研究
  • 准确把握新时代高校纪检监察工作的特点要求
  • 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索
  • 新时代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研究
  •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
  • 地方性高校外语专业学生党建问题与对策思考
  • 新时代强化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探析
  • 基于网络环境下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分析
  • 房屋租赁关系中承租人权益的法律保护
  • 个人信息刑法保护研究
  • 我国自然保护地役权研究
  • 高校大学生消费权益保护的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