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电子游戏对幼儿的负面影响及其应对


2018-04-27    来源:新课程研究    作者:贺建华

摘 要:电子游戏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是一把双刃剑,而家长在幼儿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幼儿园应当与家长紧密配合,采取恰当的互动策略,消除电子游戏对幼儿身心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家长;电子游戏;幼儿;互动策略 
  作者简介:贺建华,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实验幼儿园教师。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03-0060-02 
  伴随科技的进步,作为电子游戏载体的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走进千家万户。与此同时,孩子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子游戏在幼儿生活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甚至成为家长与幼儿亲子之间的重要内容。这样的发展趋势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是否有利?家长在此问题上应扮演什么角色?家长应当如何与幼儿园配合,采取怎样的互动策略,以消除电子游戏的不利影响,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电子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双重影响 
  从技术手段来讲,电子游戏作为高科技的产物,具有形象性、刺激性、操作性强的优势。游戏行为是幼儿的基本行为。与现实世界相比,电子游戏所塑造的世界具有超现实性、魔幻性,更能满足幼儿在现实世界中不能实现的游戏需求。如果设置得当,电子游戏会更加贴近幼儿的内心世界,丰富其精神世界,给孩子带来无穷的快乐,也为其智力的开发创造条件。某些游戏所创设的情境,还可以弥补儿童在现实生活中协作实践的不足,对幼儿社会性格的形成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但也应注意到,电子产品本身带有辐射,长时间凝视会对幼儿的视力、颈椎等造成损害。电子游戏会占用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减少其锻炼身体的机会,不利于幼儿的身体发育。长期使用电子产品还会改变幼儿的行为模式,减少其与人的交流,导致自闭、自卑、孤僻等性格的形成。同时,电子游戏的动态性与超现实唯美性,会导致幼儿对现实世界中静态、普通的事物失去兴趣,如降低幼儿纸质书阅读与聆听的专注力,甚至影响幼儿将来的学习。题材、内容不当的电子游戏,还会直接影响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因此,电子游戏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既有积极作用,又有不利影响。幼儿教师及家长,都不能简单地将幼儿与电子产品隔离,而应采取合适的策略进行引导。 
  二、家长在消除电子游戏对幼儿产生负面影响的重要作用 
  通常情况下,幼儿在家里玩电子游戏,此时教师对幼儿的影响是间接的、微弱的。而家长则可以在第一时间观察到电子游戏对幼儿的影响,并且对幼儿的活动产生实际的控制力。 
  幼儿教育是幼儿园和家庭共同的责任。幼儿园教育的开始,绝不意味着家长自身教育责任的免除,而是使家长在幼儿教育问题上成为专业的互动合作者。家长的这一教育者角色具有先赋性,基于血缘、遗传等先天因素而产生。家庭是幼儿接受教育和认知世界的始发站和主要阵地,而家长则是最了解幼儿性格和行为习惯的第一任老师。一方面,家长与幼儿共同生活,可以将幼儿教育与家庭日常生活相结合;另一方面,家长可以通过各种家园沟通形式,掌握幼儿园教育的发展态势。此外,幼儿对于家长具有天然的信任感,倾向于聆听和认同家长的话语。 
  因此,消除电子游戏对幼儿身心的负面影响,不仅仅是幼儿园的责任,也是家长的责任。幼儿园应将家长和教师联系起来,做好家园沟通,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制定行之有效的互动策略。 
  三、具体改进措施 
  鉴于电子游戏对幼儿的负面影响,以及家长在解决该问题上的重要作用,本文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以下策略,以消除电子游戏对幼儿身心的负面影响: 
  1. 举办多种家园交流活动,促使家长转变观念 
  幼儿园可以举办多种活动,如家长会、幼儿园半日开放、一对一教师和家长交流,幼儿园网站宣传、微信朋友圈、班级QQ群、“家长帮”主题小组等方式都可以沿用。但更重要的是,要对家园交流的具体内容进行合理化设定。这是其他互动策略实施的前提,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首先,家长应转变不当的亲子观念,增加与幼儿相处的时间。好多家长工作繁忙,陪伴孩子的时间十分有限;即使在亲子时间,由于工作劳累,家长容易缺少耐心,无法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与幼儿相处。而电子游戏可以让孩子静静地玩耍,无须家长分心照看,实际上增加了幼儿玩电子游戏的时间。因此,家长必须克服自身困难,不能将电子游戏作为替代手段。 
  其次,家长应转变自身不当的行为,为幼儿树立榜样。当前,幼儿父母多为“80后”“90后”,他们自身便在国内电子游戏刚刚风靡的年代成长起来的。由于当时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以及学校、家长的强力管制,多数“80后”“90后”家长的电子游戏情结在儿时并没有得到满足。因此,在幼儿玩电子游戏的问题上,很多家长有天然的认同感,自身也投入了大量时间在电子游戏上,这为幼儿提供了错误的导向。因此,消除电子游戏对幼儿的负面影响,家长应首先约束自己少玩电子游戏。 
  再次,家长应转变与幼儿不恰当的沟通方式。由于年龄的原因,幼儿对自身行为的判断十分有限。幼儿玩电子游戏的强烈意愿,纯粹是能从中获得乐趣。家长在此问题上有足够的洞察力和控制力,不能无原则地顺从幼儿的意愿,要采取适当的方式让幼儿远离游戏,承担理性监护人的角色。 
  2. 引入、发展幼儿家庭活动考评机制,为幼儿提供正确导向 
  幼儿园要安排电子游戏之外的家庭亲子活动,由家长配合填写活动记录表格,包括电子游戏与非电子游戏活动的时间,让幼儿隔天上交。如此,幼儿园可以相对准确地掌握幼儿在家中玩电子游戏的时间,并可以分周、分月、分年对幼儿玩电子游戏的时间、类别进行统计和分析。对于坚持完成幼儿园任务、合理安排电子游戏时间的幼儿,应当进行表扬、奖励,从而为幼儿提供正确的导向。这种方式具有以下作用:一方面,减少了幼儿在家中玩电子游戏的时间;另一方面,奖励机制提高了幼儿参与其他活动的积极性。 
  3. 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商讨,确定电子游戏的正面清单 
  如前所述,電子游戏兼具积极和消极双重作用,因而解决电子游戏问题的基本思路是扬长避短。家长和幼儿园应当共同协商,确定电子游戏项目,形成正面清单,允许幼儿在家中玩学习、益智类游戏;清单之外的游戏,则要禁止幼儿与之接触;暴力、恐怖等超越幼儿年龄阶段的游戏,应当坚决杜绝。目前,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轻易点击几次便可下载游戏,幼儿经常在不经意间下载了许多游戏,有些游戏甚至不适合幼儿。因此,保证上述正面清单的实施,家长应当提高电子设备的准入权限,包括对网络、下载功的开启设置密码等,杜绝幼儿独自下载游戏的情况发生。 
  综上所述,电子游戏对幼儿的成长是一把双刃剑;家长在处理幼儿与电子游戏关系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采取本文提出的家长互动策略,可以趋利避害,有效消除电子游戏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 刘彪,陈卫东.电子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9. 
  [2] 马红亮.电子游戏的教育价值:来自美国研究的新观点[J].开放教育研究,2009,(1):106. 
  [3] 刘学军,苏林雁.电子游戏对儿童行为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64 
  [4] 虞永平.幼儿园课程中的家长参与和家长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2006,(6):56. 
  [5] 李生兰.家长在家园合作共育中的角色探析[J].幼儿教育,2009,(33):45. 
上一篇:初中学生的家庭教育策略探讨 下一篇:初中数学激励式阶梯教学法探究
相关文章推荐

  • 户外自主性角色游戏促进幼儿情绪表达能力策略
  • 用心观察,用爱践行
  • 侗族传统手工艺在地方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应用现
  • 值班律师制度运行的负面形态及对策
  • 论文发表参考:幼儿园美工区活动材料投放策略
  • 当前深化负面清单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
  • 莫让网络负面道德信息消解个体道德能力
  • 生成性体育活动中幼儿动作发展需求的探究
  • 幼儿园集体绘画教学活动的实践探析
  • 城乡接合部幼儿园发展现状分析
  • 科学活动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渗透分析
  • 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的策略研究
  • 浅谈幼儿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 混龄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实践初探
  • 用什么方式治理网络负面信息最有效
  • 农村幼儿教师职后教育现状与策略研究——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