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思维需要这样被唤醒


2018-05-02    来源:江苏教育研究    作者:张芃

摘要:教学实践证明,从语体范式、语言敏感、语文智慧等角度能够有效唤醒学生的语文思维。姜树华老师在《鲍氏之子》的教学过程中,实现了在语言实践场中让学生学会去认识人物,在巧质疑妙增减中懂得不同的文体特质,在作者意图揣悟中,掌握不同的阅读角度。从而使得语文思维在质疑、讨论、比较中萌动与拔节。 
  关键词:语文思维;文体特质;阅读角度;唤醒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2B-0026-02 
  聆听姜老师执教《鲍氏之子》,自始至终,目不转睛,屏息凝神。必须得是如此,才不会滑过每一处的精彩。课堂上的设疑与讨论,如透过缝隙的阳光,让人眼清目明。初见课题,不禁感叹:选这样的文本来教学的是极少的。听完课,亦是感叹:“原来课是可以这样上的!”苏教版的教材中,也有来自古文的寓言故事——《螳螂捕蝉》。关于这样的文章,学生该学到些什么?姜老师的课,目标清晰,环节清楚:读懂题意—了解人物—关注语言—明白寓意—感悟文体特点。听完姜老师的课,我的思维已被唤醒。 
  一、巧问中的领会 
  “读文先读题”,《鲍氏之子》题目该如何理解呢?姜老师没有直接解释,而是将话筒依次递给几位男孩子,让他们大声说出,自己是“某氏之子”。为什么要大声说出?我想,这里有一种暗示:自己要以这个姓氏为骄傲,自己也应该成为这个姓氏的骄傲。这样一问,本已经化文题于无形。更妙的是,姜老师将话筒递给一位女孩子,全场一片期待,女孩子思索了片刻:“我是褚氏之女。”真是妙!这样一转,明白“子”不单单是理解成为“孩子”,它更有男孩子和女孩子之分,男孩为“子”,女孩为“女”。从这里开始,同学们的思维逐渐被唤醒。 
  本文的主要内容为田氏和鲍氏之子的语言,依据文本内容,姜老师将教语言用语言作为本课的主要目标。姜老师以田氏的话来教言语结构,分清论点和论据。以鲍氏之子的话来“用结构”,让学生找出鲍氏之子的论点和论据是什么。论据是用来干什么的?是用来证明自己观点的。如何能让学生从结构性思维走向语言的灵活运用呢?这是有难度的,学习如果是凭空落下的任务,学生自然会变成“无言之子”。姜老师引入故事《人和宙斯》,明白宇宙万物和人的关系,告诉同学们,这世间的花鸟鱼虫各有各的存在意义,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有了知识的补充,学生有了说话的底气,有了说话的需求,他们用自己的表述进一步证明鲍氏之子论点的正确。运用并帮助学生领会,同时也明白万物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二、对比中的感知 
  用词的对比。姜老师请同学们用一个词来表达自己对于“鲍氏之子”的认识,对于“鲍氏之子”口才的形容,出现两个词“能说会道”“巧舌如簧”。很多时候,我们为了照顾课堂的流程,会直接指出两个词性的不同。学习是一种获得,语文学习则是让孩子们能正确地使用语言,正确地表达语言。在课堂上,学生也需要一种存在感来消除疲沓,减轻被迫接受的无奈。姜老师没有忽略这个课堂的生成,及时组织学生通过讨论甚至争论来对比,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进行选择。 
  读说的对比。语言,三分读七分说,姜老师舍得在“说”上下功夫。学生的朗读往往会变式变调,和平常的说话截然不同。《鲍氏之子》中有大段的语言,语言是说出来的。怎样读好语言?就是要读出语气、语调,读“话”就是说话。姜老师先请同学读,让学生发现自己读书和平时说话的不同,然后请一位同学“说”好这句话。不光和同学比,也和自己比。“说”语言,在学生的心中扎根。一个环节,让我们感受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成长感。 
  类文的对比。《螳螂捕蝉》是中国的寓言故事,《皇帝的新装》是国外的寓言故事,姜老师选择的这两个故事正合“古今中外”,具有说服力。那么,这些故事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呢?学生很容易就发现,这几个故事都是孩童作为主角。他们率真,敢于直面权贵。在这样的对比中,更丰满了对鲍氏之子的认识。从写作的角度来说,也可以明白,为什么作者不用《鲍氏难客》为题,而用《鲍氏之子》,因为题要为文用,题为文眼,题目是文章内容的体现。 
  三、增减中的深悟 
  《鲍氏之子》是一篇寓言故事,以短小精悍的故事来寄寓道理。学生需不需要掌握文体特点?答案是肯定的。我们的课堂,很多时候缺失了对文体特点的感悟。从个体需要来讲,了解文体特点,是阅读的延伸,可以帮助学生由一篇读到“无限”。从课标要求来说,高段閱读中也有了解文体特点的要求。对于短小精悍这样的文体特点,我们可能会选择从直观的量上进行解读。这样的解读显然不够深入,因为短小精悍不光是文字量上的短小,更是内容上的“不需加”和“不可减”。在整体回顾的环节,姜老师首先让同学们大胆建议,在文章的哪些环节还可以增添内容,继而话锋一转:“可以添,但并不需要写出来,这就是精炼。”这是“不需加”。那么是不是有内容可以减去呢?同学们略微思索,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可以去掉“宴席上有敬献鱼和大雁的”,可以去掉“一个年龄十二岁姓鲍的小孩”等等,只保留论点和论据就可以说明道理了。真的可以去掉吗?课堂的辩论开始了:去掉十二岁,无法展现鲍氏之子的聪慧;没有鱼和大雁,怎么会有田氏的感叹呢?没有田氏的感叹,有怎么会有鲍氏之子的反驳呢?“思辩”,先思后辩,有辩有思。如此一番你来我往的争论,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也更深入地感悟文本的特点。姜老师的一增一减,三两句点拨,将“教”直接递还给了学生。无论增减,都仍然成文。这不是没有原则的乱增乱减,不是为了活跃课堂而故意为之,而是引着学生沿文路思考,是一种文学思维的发展。 
  一堂课,学生的思维在质疑、讨论、对比中不断跃动、拔节。他们学会去认识人物,知道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阅读角度,懂得不同文章有各自不同的文体特点。他们带着好奇走进课堂,带着思考走出课堂。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生命力的课,《鲍氏之子》就是一堂有生命力的课。 
  Approaches to Arousing Students’ Thinking 
  ZHANG Peng 
  (Primary School Attached to Huaiyin Normal College, Huai’an 226500, China) 
   Abstract: Students’ Chinese thinking can be aroused from the angles of style paradigm, language sensitivity and Chinese wisdom. In the process of Chinese teaching, Mr. Jiang has realized the teaching goals of letting students learn about characters in language practice, letting them understand different style features in delicate questioning, and letting them grasp different reading angles in conjecturing the author’s intentions. As a result, students’ thinking has been triggered and improved in questioning, discussing and comparing. 
   Key words: Chinese thinking; style feature; reading angle; awaken
上一篇: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历史逻辑与现实依据 下一篇:国际理解教育项目课程开发的新实践
相关文章推荐

  • 小学数学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 用好思维导图 提升政治课品质
  • 浅析数学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
  • “读城”·读书与教学
  • 计算思维能力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培养
  • 论文发表参考: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计算思维的
  • 计算机教育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及创新模式探讨
  •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哲学思维研究
  • 用“三化”思维提升党的建设质量
  • 民企需要哪些政府支持
  • 新能源产业发展需要哪些“政策红利”
  • 核心期刊:科普类文章教学思维建构
  • 工匠精神培育需要劳动法保障
  • 基层党建的“三个坚持”与“六个结合”
  • 论被告人认罪与律师的独立思维
  • 创业思维模式下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