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试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创新


2018-05-04    来源:理论观察    作者:张卓巍

摘 要:互联网的发展,使传统图书馆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新的发展机遇。高校图书馆作为教师教研和学生学习的“阵地”之一,唯有通过不断创新图书馆的服务,才能应对网络环境给高校图书馆带来的巨大冲击,使高校图书馆找到新的发展道路。本文基于互联网的发展背景,探讨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必要性和实践策略,以期进一步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 
  中图分类号:G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8)01 — 0005 — 03 
  图书馆是收集、整理、保存文献资料并供特定人群阅读、查找、学习的专用场所。我国的图书馆历史可以追溯到周代。那时的图书馆还主要是宫廷御用的藏书机构,不仅藏书数量有限,管理人员有限,读者更是有限,只为极少数统治阶级的高层人物服务。汉代皇家藏书机构有了很大的发展,上层统治阶级高度重视,管理人员也有专门的编制,如秘书郎、秘书令、中书令等就是皇家图书管理人员的职位名称。隋唐五代,佛教传播日盛,寺院规模不断扩大,以佛经为主的寺院藏书也多了起来,宋代,私人藏书、书院藏书也有了很大的发展。逐步形成我国古代皇家藏书、寺院藏书、书院藏书、私人藏书四种主要藏书形式和图书馆类型。 
  近代以后,西学东渐,我国开展有了公立图书馆。公立图书馆的出现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标志着市民社会的形成、文化教育的普及,也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工业化要求普通劳动者都要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以便更好地投入生产。中国现代意义上的高校图书馆应是戊戌变法后的京师大学堂图书馆。新中国建立后,高校图书馆得到迅猛发展。如今高校图书馆已成为高校的核心和标志之一,高校图书馆的藏书量成为衡量高校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年来,互联网所带来的影响渗透了经济、社会、生活、教育等方方面面。在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互联网的影响也非常大。当前,在互联网的影响和渗透下,高校图书馆的工作和任务迎来了新的挑战,呈现出新的特点。 
  1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必要性 
  当今的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的思想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高校图书馆服务和管理工作也应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紧密结合互联网,开拓出具有新时代互联网特色的图书馆服务。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功能单一,效率较低,已不能满足借阅者的需求,图书馆建设必须创新和改善。 
  1.1信息时代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 
  目前,通信技术、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是互联网应用的基础,同时也是高校图书馆运作的基础,这三项技术紧密结合,在高校图书馆运作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传统的高校图书馆已经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高校图书馆应该着眼于服务模式和服务理念的创新,经营者要引导高校图书馆向着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将高校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发挥出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1.2满足高校教学、科研的新要求 
  高校图书馆最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和科研工作者,它的主要功能是向学生和科研工作者提供信息查询与应用的途径。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高校图书馆的工作模式、工作环境以及服务类型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随之而来的是对象需求的改变。在传统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下,读者如果想要查询资料时,必须亲自来到图书馆,而在以互联网为背景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中,读者如果想要查询图书馆资料,只需通过网络终端进行图书馆数据库的连接即可,在现今无线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读者甚至可以直接使用手机登移动设备随时随地的进行馆内资料的查询,为了达到以上所述的服务,需要高校图书馆管理者依据互联网为背景,进行大量的书馆建设工作。 
  1.3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现在已经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的中国,社会主义道路也走进了新的阶段,社会主义不再只是具有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它必将释放出更多更大的先进生产力。这就需要知识普及的范围更大,知识更新的速度更快,原有的图书馆无法完成这个新的历史使命,网络环境下的服务创新就成为时代的要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是普惠亿万人民的,新时代高校图书馆也就必须走出象牙塔,将知识、科技、文献资料为亿万人民服务,这也是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必须改革创新才能完成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沿着马克思开创的道路不断前行的,它的最终目标也必将是“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人的联合体”,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智力、能力、志趣、道德精神和审美情趣的多方面的发展。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的创新服务一定会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发挥推动作用。 
  2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具体思路 
  高等院校的在校学生学习以及高等院校的广大教师科研使用最多的平台就是高校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建设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与教师科研水平的高低,因此,如何科学的进行高校图书馆建设,使高校图书馆具备核心竞争力与生存能力,是每个从事高校图书馆建设人员必须要考虑的问题。首先我们必须要考虑网络平台,在互联网的支持下进行服务创新,汲取传统高校图书馆优点,整合互联网应用,建设出具有时代特色的高校图书馆,让高校图书馆既要为高校学生学习、教师科研服务,同时也成为社会资源,为社会上有效需求服务,为社会做出更多更大贡献。这里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具体思路。 
  2.1树立“以人为本”服务意识 
  高校图书馆的任务是向学生和科研人员提供信息查询的服务,从根本上来讲它是服务提供者,如何能够以互联网为基础进行更好的服务于广大读者,首先就要明確服务观念与意识。服务宗旨要“以人为本”。这里我们从两个角度探讨“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首先,以读者为本,如何能够吸引读者走进图书馆,如何保证读者能以最少的时间检索到所需数据,如何提供个性化服务等等,都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其次,以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为本,服务的具体执行过程都是以管理人员为基础的,服务质量能否提高取决于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我们需要尽可能多的给管理人员提供学习培训机会,并且在薪资和荣誉方面进行鼓励,提高管理人员工作的主管能动性,更好的为读者服务。高校图书馆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还要表现在放下过去那种高高在上,处于象牙塔之尖的心态和架子。如今的高校已经不同于100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的高校,如今的高校是普及型的高校,是在高等教育已经逐渐普及化下的高校。高校图书馆自然也不可能是百年前、几十年前的高校图书馆,处于高校的核心位置。如今的知识流动已经不同于百年前、几十年前的单向、直线,而是呈现出网格化、交叉、往复的发展态势,这就决定了高校图书馆必须放平心态,放下架子,认清形势,认识到自己是“服务”单位的本质属性,坚决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
2.2创设多样化服务 
  高校传统图书馆向网络图书馆的过渡需要经历一段较长的历史时期,在这样的一个时期里,高校图书馆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一方面,传统图书馆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导致大量读者的流失,图书馆生存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另一方面,图书馆服务水平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服务形式单一,跟不上互联网发展的步伐。只有不断的开发出新的服务形式,增设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才能尽早从这一时期过渡出来。例如高校图书馆可以建立专业的校内数据库,提供多种方式的检索服务。从高校的内部需求入手,搞好高校图书馆的供给侧改革,是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创新服务的必由之路。读者大量流失、生存面临考验的尴尬局面不是高校和对社会图书馆真的没有需求了,而是我们图书馆的供给出现了问题,即图书馆不能为高校和社会提供优质的供给。所以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的服务创新也是一场供给侧改革。201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系全局,关系长远,一定要切实抓好。”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为高校教职工和学生以及社会提供多样化服务,就是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这一要求的具体做法。要做好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的服务创新改革,即图书馆的供给侧改革,首先要对需求侧做深入的调查研究,切实摸清高校教学、科研,社会对高校图书馆的需求在哪里,只有这样才能为高校教学、科研以及其他社会需求提供优质高效的供给。 
  2.3打造“特色化”精品服务 
  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的服务和创新不仅仅要考虑到广度,更要专注于深度。高校图书馆纵然能够开发出多种多样的服务,但是没有能够拿得出手的“特色化”服务,也无法吸引读者前来阅读。高校图书馆打造“特色化”服务可以以高校特色专业为基础,积极搜集与特色专业有关的文献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整合以及索引的建立,扩大宣传力度,鼓励读者进行借阅。高校图书馆还具有高等级人才集中的天然优势,具有年轻人多的优势。这些优势和特点对打造“特色化”精品服务提供了大量有效需求和实现的可能性。高校图书馆一定要利用这些优势,在“特色化”方面下功夫,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全,人全我精。只有这样才能满足高校大量青年学生的需求,也才能走出高校的象牙塔,服务更加广阔的社会公众。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的服务创新还应注意高校自身的学科特色和地域特色。如民族类的大学可以重点推出有关民族历史、文化研究方面的历史文献检索;地处边疆的大学可以重点推出边疆历史、文化、民俗方面的“特色化”检索服务;工科类底子雄厚的大学可以重点和同行业的企业、工厂联系,推出符合他们切实需要的技术类检索服务。总之高校图书馆在打造“特色化”精品服务时,不可能脱离高校特点,脱离地域特点,脱离本图书馆的渊源和历史特色。 
  2.4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高校图书馆作为一个服务机构要想生存与发展下去,必须要有相应的资源来支持,例如人员支持、资金支持,而人员与资金不仅仅只能依靠教育部或者学校拨款来解决,高校图书馆自身还要进行自身经营,提高利润,维持图书馆运营。因此,在进行图书馆建设时,建设者也要以市场为导向,树立起市场化意识。第一,以读者为服务目标,打造个性化服务;第二,品牌建设。建设者要结合本校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进行书馆的特色化建设,以品牌的思想进行书馆宣传,提高书馆在读者中的知名度;第三,提高书馆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为书馆良性发展提供基础力量;第四,摒弃“重馆藏轻运营”的思想,不能用茶壶煮饺子的方法来进行书馆建设,一定要能够在丰富馆藏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运营,提供高效图书馆的利用效率。 
  2.5高度重视社会效益和长远隐性效益 
  高校图书馆作为一个服务机构要想生存和发展下去,必须注重效益,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但同时也要高度重视社会校园和长远隐性效益。高校本身所具有的公益性质也必然使高校图书馆具有公益性质,高校本身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也必然使高校图书馆产生社会效益。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的改革创新需要资金,重视经济效益和以市场为导向可以获得较快的发展。但同时也要认识到高校图书馆的效益是无法用经济利益来进行数值化衡量的。高校的发展历史证明了,高校本身具有我们无法估量的长远隐性效益,高校图书馆也必然具有我们无法估量的长远隐性效益。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创新服务改革过程中,要有担当意识,要认识到自己所进行的改革服务可能是具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千秋伟业。只有这样的认识高度,这样高度的政治站位,才可能把改革服务工作做好做实。 
  3结语 
  互联网的发展为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及其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这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满足高校自身教学、科研的必然要求,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高校图书馆要坚持以創新为基点,不断加强自身的建设,通过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打造“精品”服“特色化”服务,建立高校图书馆必须进行供给侧改革的意识,搞好对高校教学、科研及社会其他需求的调查研究,为高校教学、科研以及其他社会需求提供优质供给,坚持市场导向同时也要高度重视社会效益和长期隐性效益,提供符合市场化发展和社会当前和未来发展的图书馆服务等,合理应对网络环境带来的冲击,把握好机会,加大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力度,着力建设起一个具有创新性、针对性,能满足不同读者多样化需求的现代化图书馆。 
  〔参 考 文 献〕 
  〔1〕袁静.移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基于用户知识管理视角的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05). 
  〔2〕黄亚男,涂湘波.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特色服务与构建创新服务体系〔J〕.现代情报,2006,(05). 
上一篇:构建网络媒介立体布局推进博物馆文化传播 下一篇:农村集体产权治理困局亟待破解
相关文章推荐

  • 侗族传统手工艺在地方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应用现
  • 混合式学习视域下的网络核心课程学习空间研究
  • 网络多元化价值观下如何塑造高中生的国家认同
  • 微博、微信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分析
  • 大学生党员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特征及引导策略
  • 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研究—基于自媒体网络环境
  • 基于网络环境下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分析
  • 个人信息刑法保护研究
  • 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优化研究
  • 试论人民观的当代价值
  • 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与体验
  • 社会环境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 基于“访问工程师”项目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
  • P2P网络借贷的经济法监管与规制研究
  • 虚假网络公益众筹的刑法规制
  • 新形势下网络募捐平台的法律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