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动画片对受众心理行为的影响——论影片《公牛历险记》


2018-05-16    来源:电影评介    作者:杨岱

影片《公牛历险记》后,口碑一路走高。这部由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出品的、被提名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的动画作品,延续了它的前辈们一贯的“表现模式”,从《里约大冒险》《机器小子历险记》到如今的《公牛历险记》,在不同故事、不同主人公的设定、不同表现内容下,不变的是着重于“历险”题材。该题材依旧可以引发孩童在童趣的引领下,关于未知与好奇世界的极大兴趣。历险作为表达方式,其核心是历险过程中主人公的成长,关于阅历的填空、三观的塑造。借由历险的过程,打破惯常的舒适圈,主人公需要接受的是世界的输出,和自我的安放,而影片更是借助主人公的成长,达到对观影者心理行为等各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 
  《公牛历险记》脱胎于曼罗·里夫写于1936年的经典童书《爱花的牛》,原著被誉为“反战、和平主义”的先驱,而动画形式的改编,将原著宣传的理念精髓,通过趣味性再建构,传递给孩童以及陪伴孩童观影的成人,使得观念的输出更容易被广泛接受与传播。本文试图通过影片《公牛历险记》的成功改编,探讨动画片对受众心理行为的潜在影响,以及优秀动画及背后承载的价值观念对社会发展的进步意义。 
  一、 动画产业链中的价值观输出 
  美国动画无论从数量抑或质量,都位列世界顶尖水平。正如好莱坞模式对全世界进行着疯狂地文化输出一般,重要分支的动画片亦是承载了美国理念与美国精神于其间。在专业与规模化制作流程下,美国有属于自己成熟的动画产业。在此首先提及的,是美国动画中的“美国精神”,其最重要的一方面即个人精神,这与美国国家的发迹、移民历史、霸主之路等息息相关。因此,美国动画片中非常鲜明的主题,不外乎反映个体的成长与成功。影片《公牛历险记》从标题就可看出,这是一部以个体成长为主要内容,通过艰难困苦的淬炼,寻找人生成就与追逐梦想的典型“美国动画”。该片选择了一头先天条件优渥、个人能力强大,又富有强烈个体意识与优秀意志的斗牛作为主角,通过这样英雄式人物的存在,去拯救无数深陷水深火热之中的群众。由此,从个人价值衍生出来的“超级英雄”,成为塑造经典不可或缺的主体树立。在“超级英雄”的形象背后,实则是美国人“一切靠自己”的移民传统的具象化。影片中的主人公费迪南所做的英雄创举,一方面在于它舍弃了一个人逃出训练场去追求幸福的可能,而担负起了整个训练场中所有牛群的生命歸属,它选择拯救里面所有待死亡命运的伙伴们,并且在不被诸多同伴理解甚至误会的前提下,义无反顾回身去营救。同时,它又凭借自己强大的能力,斗伤了战无不胜的传奇斗牛士,并在即将杀死斗牛士之时选择停手,温顺地坐下等待命运的宣判。英雄并非无情,而是富有强烈的同情心、同理心,被爱包围的英雄形象,让孩子们接收到的是充满人道主义的生存理念,而肝胆侠义的热血英雄,则更为人所接受与喜爱。于是费迪南通过自己的英勇行为,赢得了同伴们的信赖、观众们的尊重和怜悯,其行为背后的本质,是通过动画的虚拟世界,宣扬美国英雄赞歌中的救世主理念,以及个人主义的极大化彰显。同时,费迪南贯穿影片始终的意念是回归开满漫山遍野鲜花的那个山坡、回归到小主人身边,而最终它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全片叙述的主旨意在表达美国精神中对梦想的许可,以及对追逐梦想行为的肯定,相信但凡通过努力,梦想终会成为现实。作为一个向成长期的孩子们灌输的生活理念,对于观影孩童的受益,可谓十分积极。 
  其次,该影片对美国精神表达的另一维度,是从家庭观念延伸出来的,对于集体力量的相信。基督教作为美国主流宗教,在其教义中十分强调对家庭的重视。费迪南的不停回归,是对那个美好家庭的向往,向往它亲密的女主人,它通情达理的男主人,还有陪伴它长大的好友小狗。而不愿意追求每个斗牛都梦寐以求的上角斗场,获取荣耀和欢呼,接受掌声和爱戴,并成为载入史册的伟大斗牛。这种以家庭为重的价值理念与信仰,在费迪南的身上淋漓尽致地体现。而团队精神,正是这种家庭精神的外延,强调突出领袖价值和地位,并不容忽略地成为团队的重要性和团结力。在以英雄为主体的团队中,每一位其他成员都对团队有着不同的贡献和自身存在的意义,而每一个成员都必定个性鲜明独树一帜,对领袖的存在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这样的团队精神,是个人主义的价值体现与家庭观念互相融合。费迪南在带领伙伴们逃离训练场的过程中,山羊一直陪伴以乐观主义的精神,刺猬们以灵巧的身姿和智慧的头脑为逃生寻找路线,断了牛角的公牛帮主费迪南救出了伙伴,而足智多谋的伙伴们或是开车摆脱人类的追击,或是大闹繁华闹市,或是借助一旁的小车与擦肩的火车进行连接从而顺利逃离迫在眉睫的追捕……这一系列的过程,每一位成员的存在都发挥了它的价值,从而为团队成员的重获自由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最大的贡献在于费迪南舍弃自我保全大局的用力一推,并反身扑向敌方拦住了狂奔的汽车。牺牲自己成为了决斗场上的斗牛,而保护伙伴们奔驰向自由。这是英雄主义在团队合作中的再次体现。“救世主”的内涵,正是通过一个一个层层递进的例子,完善并强化对受众观影影响。 
  以《公牛历险记》为例的美国动画,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技术形式表达动画产业成熟度的同时,更是将“美国精神”蕴藏于这种老少咸宜的传播载体中,使得受众在观影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美国模式,这包含了生活模式、思维模式、价值取向。同时,这也是美国动画容易成功的重要因素。 
  二、 动画受众影响中的儿童卡通化心理 
  传播学者麦奎尔认为,受众是一定社会环境下(共同的文化兴趣、理解和信息需求)的产物,同时也是对于特定形式媒介供应物的一种反应。受众通常是同时存在的,当一个媒体开始对某一范畴的成员或者一个特定地区的居民进行诉求时,受众便开始存在。媒介的使用同时也反映出广泛的“时间使用、可获得有效性、生活方式与日常事务”等运用模式。[1]作为文化产业的动画,在播放传播的过程中,最重要的目的是为大众所接受。动画所诉求的受众范围,主要以青少年、幼儿为主,在聚合广泛受众的目的达成时,其深入诉求是对价值理念的传递。因此,为了更好地对受众进行研究,本文对受众进行了如上分类,并主要以儿童阶段为分析重点。
以《公牛历险记》为例的动画电影,擅长借助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呈现角色在过程中不断完满的经历和命运。在百分钟的故事特色里,受众一边通过长时间的审美行为获得审美快感,一方面又会主动融入情节中关注跌宕起伏的叙事节奏和人物发展,具备丰富强烈的观赏性。动画电影对于调动受众情感,拥有着极大的空间。正如在观看《公牛历险记》时影院中跟随着剧情此起彼伏的欢笑声、叹息声,都是受众产生的情感共鸣。而情节设置不会过于复杂,主旨要义浅显易懂,画风靓丽配乐欢乐,为长时间内儿童聚精会神地观影行为提供了有效吸引。这种有效吸引的间接表现是受众模仿行为的呈现。 
  儿童时期是大量接受动画的重要时期,在人生履历不够丰富、智力日渐发展未臻完善的这一时期,动画通过直观的画面呈现和多种感官共同刺激,对儿童心理及行为的影响,是至关重要且根深蒂固的。一方面体现在对于动画人物的模仿,而模仿的前提是《公牛歷险记》提供的模仿空间。虽然主人公选定动物形象,但它一系列的行为和思维模式,都是人类思维,即借动物之壳扬普世价值。这为模仿提供了可行空间。费迪南开心时哼的歌曲,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对一朵鲜花的疼惜,对朋友的义气,对理想的执着……这些都成为儿童成长期间良性的引导。模仿的前提是喜爱,这种基于心理认同的模仿,潜移默化中对其自我与个性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再者,模仿行为可以延伸到关于动画的周边产品的生产,对于片中牛、刺猬等公仔周边的簇拥,是对于影片观后的一种再补偿,以及后遗影响。这些周边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儿童受众对于影片的延续期待和心理满足。 
  动画片营造虚拟世界的同时,也为缓解现实困境和单调不足提供了足够的想象空间。因此不论是从物质或是精神的卡通化效仿,从对儿童的成人化影响抑或是成人的儿童化影响,在火候的有效把控时,都具有长足积极的影响价值。 
  三、 动画片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心理学学者朱智贤在《儿童心理学》一书中对曾说道:“儿童时期是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定型到定型的成长发育的时期,是一个生长特别旺盛的时期,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是可塑性最大的时期,因而也是受教育的最好时期。”[2]在儿童社会化起步的过程中,对动画普遍大量的观影,会为这种社会化的进一步形成起到促进作用。因此,一个动画的观影行为,可以看做一次儿童心理社会化的前进。 
  儿童社会化,即从一个无自主能力的个体婴儿,到成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获得该社会所要求的社会价值观念、社会行为习惯的过程。动画片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通过儿童不断地观影,实现从频率到效度的各方位影响。《公牛历险记》中,借助动画形象的风趣幽默、动画情节的搞笑生动,增强儿童观影的偏好动机,此后再通过塑造动画人物可爱懵懂的形象,吸引孩子们的兴趣,增加观影热情。再赋予主人公费迪南善良、真诚、诚信、踏实等美好品质,向观影的儿童们传达社会主流价值观,对孩子们的行为思想进行形塑,传达人性的“真善美”和生活的积极向上。 
  性别塑造也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影片虽然讲述的是斗牛们的生活,以公牛为主,但是也没有忘记安插女性角色平衡性别比例。影片为公牛赋予健硕为美、正义为大等观念,同时为母山羊的爱美、温和等女性特征,同时将女性角色的闪光点与男性角色的塑造相结合,都是机智果敢,一样充满了个人魅力,正如没有母山羊的支持和助攻,整个冒险的旅行就失去了靓丽的颜色,而费迪南的成功就充满了更多的未知一样,女性的存在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对于正在性别意识成长期的儿童而言,有很好的引导意义。 
  结语 
  动画对于人,尤其是儿童影响深远,一部好的动画也应该自觉承担起社会教化的使命。《公牛历险记》影片,对原著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改编,试图通过寓言式地嬉笑打闹,将积极的人生态度投射向更多的家庭和成长中的孩子,叩问善良的重要性,传递众生博爱的普世观。仅从这点上,它没有让受众对动画片失望。 
  参考文献: 
  [1]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58-160. 
  [2]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
上一篇:文学与影视符号学表达 下一篇:《至爱梵高·星空之谜》:后现代技术与油画艺术的融合探析
相关文章推荐

  • 浅谈职业院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 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生活化探析
  • 四位一体”红色资源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
  • 中学课堂互动中脸面心理与行为分析
  • 心理资本视阈下大学生“两学一做”学习投入研
  • 社会心理学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作用研究
  • 辛弃疾罢官退隐后的矛盾心理探析
  • 中国急需构建精英教育体系
  • 中国美食类纪录片的民族文化心理
  • 中职生校园欺凌现状及对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报
  •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索
  •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对激发干部“二次创业”中创
  • 当代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路径探析
  • 新时期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
  •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以河南财经
  • 聋童心理理论的发展特征、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