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基于大数据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联动机制研究


2018-05-29    来源: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作者:祁鸣鸣

[摘要]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所运用到信息量极为庞大,且传播极为迅速。在这一大数据的背景下,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会遭遇很多未知的情况,影响其工作的开展和最终的效果。笔者针对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联动机制给予探究,并根据现实情况编制部分对策,希望能够给新背景下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联动体制给予全方位的研究。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联动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5918( 2018) 06- 0069- 0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升级和网络的不断延伸,我国已经悄然进入大数据时代。网络的推广和运用,对社会的不同层面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此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T作推进的过程中,大数据时代的出现给目前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极为重大的影响。所以,在有关工作推进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要分清目前的局势,根据现实情况编制科学高效的思想教育体制,才可以确保有关工作顺利推进,推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联动体制的发展。 
  一、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升级和网络的延伸,网络信息有了新的特征。无论信息收集,还是信息存储都有一定的数据化特征。大数据时代的关键在于依托对数据的保存、解析以及相关措施的运行,大大提升数据的使用效率,推动有关工作的进步。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现出很多新的特征,比如,多边形、繁杂性甚至高速传播等,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有關职员在此进程中必须审视目前局势,对之作出准确的判断,才可以坦然面对目前的挑战,带动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进步。 
  二、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一)数据量极大。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无论人们做出什么决定,其做出决策的过程都需要借助对诸多数据资料给予解析获得,和之前的决策方式有了明显的差异。在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程中,其相关的公职人员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展数据收集,同时采用高效的手段对有关数据给予解读,抽取其内相对有用的信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可以顺利推进。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样化。在开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其所牵涉的数据类型极为多样化,其内不仅有各种数字结构方面的资料,同时还有不少的网页和图片,甚至有不少的视频和图片等资料。教师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应立足于现实这一起点,挑选其中比较紧要的信息,掌握学生的行为样态,主动对之给予解析,提升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品质。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使用价值极高。一般情况下,高校之内都会配置一定数量的摄像头,可以对全校学校公共场所的这活动给予全方位监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关人员可以借助对有关的视频资料的解析,第一时间找出学生在生活过程中所隐藏的一些问题,监督学生的思想状态,继而采用对应的方案。 
  三、大时代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联动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团队建设力度不足。在大时代背景下,目前高校之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还需要依靠网络思想政治教师以及学生中的干部牵头才能完成。所建立的平台掌握在学生干部骨干的手中,专业程度不高,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在学生群体中,学生干部骨干是他们中的领头人物,可以将网上对学生的动态追踪以及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联系起来,组合在一起进行搭配,如此才能更好地推进网上思想政治工作。但是,目前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学生干部骨干的作用还没有全部展现出来,而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还需要进一步给予培育。而在网上专栏之内,其基本上很少开展互动,大多数网站都只公布一些会议摘要,下载部分学习文件。而手机媒体也是极为强劲的移动终端,其本应该展现高效应用,其效果并不是极为理想。 
  (二)还没有构成统一、协调的运转体制。很多高校都在不同院系和部门设置了单独的网页,这些网站之上也有单独的链接,大部分运用各类网站将各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独立推进。在各种链接之内,大多数各类主管单位开展有关工作,牵涉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素极为罕见。不同部门和院系在针对同一主题开展活动的时候,其内容和样式时有雷同,不但没有独立的部门牵头,也没有对应的辅助部门,他们没有合理的分工,也无法很好的合作。活动数目比较少,也无法引起参与对象的主动应对,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消耗,而且也减少了参与对象的激情。 
  (三)没有形成整合的系统。当前情况下,很多高校都设置有“形势政策”等专题板块,其主题思想极为鲜明,涉及的内容极为全面,覆盖面非常广。但是,网络并没有将其趣味性以及教育的正统性联系在一起,有的网页也无法引起学生的注意,点击率并不高。部分网站刷新速度极慢,无法高效这整合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这一方面的教育也无法关照到高校学生培养的整个进程。教育内容相对而言比较分散,使用的教学方式也无法得到学生的喜爱。所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假如单单停留在形势政策甚至理论教育的展示阶段,其精华部分基本上无法对学生造成任何影响,更不会深入到深入到高校学生的思维之内,不会对他们的行为模式带来任何的影响,其教育结果必然不会理想。 
  (四)还没有构成高效的教育平台。因为年龄、知识构成甚至是工作习惯方面的影响,部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对网络教育的重视不够,无法灵活地运用网络平台,其技巧无法及时更新,也不能和当代学生的特征结合在一起,展开高效的网络思想教育工作。目前,手机上的各类客户端已然成了电脑之后最为关键的学习和沟通平台。但是,目前少数高校基本上都只看到手机对于学生的负面影响,对于手机对于学生的帮助以及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的帮助带来正面促进作用都比较漠视,无法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运用手机媒体,导致资源的闲置甚至会造成极大的浪费。
四、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立联动机制的策略 
  (一)队伍联动,构建“学校、学院、学生”三级领导机制。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角度看,其工作内容涉及面比较广,牵涉的部门相对较多,各部门必须相互配合,才能构成极强的合力。其中,学校、院系、学生三方是最主要的机构,学校的党委部门是其中的核心,负责领导工作。另外,党委宣传部门也是他们中的领头单位,学工部等部门作为辅助,为他们提供后勤帮助。而高校辅导员作為和学生接触最多的群体,其人员构成逐渐年轻化,对网络平台的认知更加全面,熟悉程度较高,要加强对辅导员的引导,要突出辅导员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让他们更好地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服务。强化学生舆论引导员团队的建设力度,将学生引导到对应的社区之内,通过榜样的力量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学生中间出现的一些负面信息,也应该全面监督,及时引导,避免负面信息在学生中间造成不良影响。 
  (二)主体联动,组建“学校、社会、家庭”立体化教育模式。为了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备更好的效果,教育过程中的有关主义可以依托学校建立的网络平台实现异地或者异时交流,多方携手,共同实现育人目标。作为育人的主导力量,学校在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其必须要给这一活动的开展提供优质的网络平台,借助培训及时调整教育理念,打破之前教学模式给教育带来的限制,目的明确地推进教育教学工作。指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借助微信等各类新的媒介平台掌握当前高校学生的思想状态,逐步从单纯的知识讲授人员转变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让社会的力量依托移动网络平台积极参与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例如,引导学生观看时政新闻类节目,让他们明白社会发展动向,强化他们的时代意识。借助挑选学生喜爱的模式,整合各个时代主体的理论认知,引导他们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进而减轻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限制,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三)内容联动,彰显移动媒体的优势。在目前的时代背景下,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媒体得到大面积普及,因为移动媒体的便携性,其在资源分享方面具备极大的优势,同时也能够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平等、开放的资源,它属于全媒体类型,是学生比较喜欢的移动学习平台。组建移动终端的立体网络平台,让其手机媒体与之联系起来,构建统一的手机信息平台。通过微信、手机报、广播等多种媒体方式加强政策传播,作出处分通报、集中展示就业信息、传达祝福问候等;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工作人员,必须借助案例教学的模式,以社会热点为核心进行专题讨论,强化理论课程的先进性,让其具备更为明显的时代感。在技术条件具备的条件下,师生能够借助手机平台展开实时互动,联手获得和课程有关的材料;构建云平台,组建思想政治学习课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娱乐性,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作为青年学生中的典范,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四)平台联动,建立“校园、院校、班级和社团”四位一体的平台。当前,网络平台的类型比较多样,学校、院系、班级、社团都有属于自己的网络平台,但是平台之上内容却存在严重的重复现象,其内容比较单一,大量的网络平台也增加了学生选择学习平台的难度,让学生无法挑选合适、有效的平台。把“校级、院级、班级、社团”多个网络平台整合起来,融入到学校网络之内,同学们注册自己的账号,白行挑选自己学习需要的内容,平台管理部门借助大数据技术,完成有关信息的实时使用,构建完善的信息公布途径。强化网络平台的交流功能,让学生可以尽快得到信息,同时给予交流与回馈。 
  总结 
  总而言之,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使用教育联动机制能够明显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对提升学生素质有很大的促进和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段诗云.资源整合视角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联动机制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16):157 -158,160. 
  [2]张丽娟.大数据支持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机制[J].文化学刊,2016(6):121 - 122. 
  [3]吴雷.大数据助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长效机制构建[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3(3):122 -125.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视域下的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模式研究 下一篇:浅谈独立学院班风建设
相关文章推荐

  •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文明交流互鉴—基于数字时代
  • 什么是农民眼中的美好生活 ——基于乡村振兴
  • 高校教育管理协同机制基本要素和对策
  • “乔哈里窗”视域下高校学生宿舍共同愿景构建
  • 大学生压力应对特征研究—基于“雨中人”绘画
  • 大数据背景下西班牙语翻译教学研究
  • 微博、微信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分析
  • 浅谈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课与“工匠精神”的融
  • 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实效性的问题情境研究
  • 关于“以马克思主义为业”的几点思考—基于一
  • 准确把握新时代高校纪检监察工作的特点要求
  • 基于设计学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
  • 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索
  • 新时代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研究
  •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
  • 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研究—基于自媒体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