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的合理性探究


2019-05-06    来源:科技资讯    作者:郭敏

摘 要: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它不仅是专业开办和教学运行的重要文件依据,也是人才培养和质量提升的根本保证举措。该文总结综合性高校现阶段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该校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开展,以此为契机和切入点,考察專业建设水平,及时发现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找准专业建设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培养方案 课程体系 专业认证 成果导向 持续改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1(c)-0133-02 
  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带动了教育的全球化发展。为了标准化人才培养的过程,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由专门职业或行业协会、专业学会会同该领域的教育专家和相关行业企业专家,发起实质等价的国际工程教育认证。2013年6月,我国顺利加入《华盛顿协议》成为该协议组织的第21个成员[1]。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国务院2015年 11月5日发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全国高校涌现一股“双一流”热潮。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也对我国本科专业建设提出新要求。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近年来,笔者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进行了诸多积极的探索,但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的问题仍然比较普遍、比较突出。该校现有本科专业涵盖十大学科门类,但各专业办学基础差别较大,既有办学水平位居全国前列的传统专业,又有办学水平亟待加强的新兴专业,因此亟待加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深入推进分类培养,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从根本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 
  1 目前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的首要环节与核心命脉,是指在特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课程结构、教学内容、进度计划、考核评价等各环节要素进行综合设计而形成的纲领性文件。以人才培养方案为视角考察高校专业建设水平,能够有效为专业建设把脉,及时发现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找准专业建设努力的方向[3]。就该校而言,现阶段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 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不明确 
  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毕业要求应符合学校办学理念,应对培养目标形成有力支撑,课堂体系应对毕业要求形成有力支撑。反观该校各专业当前使用的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存在以下3类问题:一是各专业培养目标趋同。不同专业甚至不同学科门类的培养目标有较大的相似度,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具有“广适性”。二是与其他不同层次高校同专业培养目标趋同。学校办学定位不同,人才培养目标应体现差异性。三是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用语含糊,多用“较高”“较强”“一定”等,并不能对学生实际获得能力进行准确定位。 
  1.2 通识教育体系构建尚不完善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应坚持厚基础、强能力、重实践、广适应的原则,对比“双一流”高校,该校人才培养目标中通识教育的理念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略显不够,近年来,部分高校通过探索按大类招生、按大类培养,不断完善相应的课程改革方法,构建以学生为本、面向人人、有利于人人成才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取得了良好效果。加强基础、通识教育,学科综合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专业分流模式在招生阶段淡化了专业,培养阶段强化了基础,突出了通识,分流阶段兼顾了学生兴趣、潜质和特长,利于因材施教,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该校从2005年开始推行大类招生,实施“4+4”的大类培养模式,即学生在前4个学期不分专业,学习通识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取得规定的学分后,第4个学期在学科大类里进行专业分流。但在实施过程中,部分学院思想不统一,专业分流压力较大,积极性不高,大类培养模式实施不畅,后“4+4”模式改为“3+5”模式,参与度也越来越低,从8个学院的22个专业9个大类减少到只有3个学院7个专业3个大类进行招生和培养(见图1)。 
  2 解决方案设置问题的有效途径 
  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化程度和执行水平,直接关系到专业内涵建设的成效。目前多数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或修订的主体、执行的主体仍是高校,社会参与度不高。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化程度和执行水平必然会囿于高校自身的视野,从而导致专业课程设置缺乏社会性[3]。该校近2年开始推进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全面启动工作,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已经开始,因此,提出如下建议供读者思考和商榷。 
  2.1 以专业认证为抓手促进一流专业建设 
  坚持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建立一套一流本科教学质量治理思维,即坚持多元诉求、多元评价、多元价值的质量治理必要性原则,建立利益共同体人才培养治理、学术共同体学科专业建设和专业类共同体同类共性发展的质量治理共同体。专业类共同体应保证人才培养逻辑起点在学科基础和服务面向上协同设定,人才培养规格在知识体系和能力素养框架上协同提炼,教学过程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过程安排上协同设计,条件资源在师资要求教学材料和实践条件上协同定标,质量建设在评价体系关键指标和参照体系上协同开展。 
  2.2 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提升专业建设质量 
  每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都是一次提升专业建设质量的契机。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逐步提高,高考考生及学生家长对专业建设质量的关注度持续升高,关注点也不单单放到学校名气和就业质量这些社会属性较强的指标上,而是逐步向专业内涵质量建设水平靠近。因此,坚持质量治理思维视角下逐步解决典型人才培养弱项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3 面向社会公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经过对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社会公开度网上调查显示,仅有部分“双一流”建设高校面向社会公开人才培养方案,尚有部分高校仅面向校内教师、在校生公开人才培养方案,多数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仅仅作为普通教学档案材料存放在学校,并不公开。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拓展专业建设思路,要有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的态度,努力提高教学过程质量、教师发展质量和供给侧质量,从而逐步提升生源质量及社会认可度。 
  2.4 借鉴工程教育认证模式构建课程矩阵 
  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体现,基于成果导向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科学合理的以能力培养驱动的课程体系是重中之重[4]。借鉴工程教育认证中课程矩阵(表1)的搭建,有助于加强专业教师对各门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为淘汰“水课”、打造“金课”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从本质上提升专业教学质量。其中,课程对学生获得能力所提供的支撑度用高(H)、中(M)、低(L)表示,课程对学生毕业要求所具备的能力可以清晰辨别。 
  3 结语 
  从教学质量内部管理的治理转换,构建治理模式下人才培养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是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的有效途径。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提升专业建设质量,面向社会公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借鉴工程教育认证模式构建课程矩阵,同时应多元课程管理模式有效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从而实现以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带动本科专业建设水平的提升,为一流专业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徐雷,胡波,冯辉,等.关于综合性高校开展新型工程教育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2):6-12. 
  [2] 孙永华.以新一轮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推进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山东农业教育,2015(1):116. 
  [3] 郑继兵,王绍峰.从人才培养方案透视高校专业建设的困境及出路[J].江苏高教,2013(1):45-47. 
  [4] 丁晓红,李郝林,钱炜.基于成果导向的机械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119-122,144.
上一篇: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研究 下一篇:谈电大开放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特点和讲授策略
相关文章推荐

  • “双一流”背景下高职院校学习型学生党组织建
  • “一带一路”背景下俄语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方法
  • 大数据背景下西班牙语翻译教学研究
  •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
  • “两学一做”背景下高职院校党员队伍建设的问
  • 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
  • 核心期刊论文:大数据背景下动态审计预警体系
  • 论文发表参考: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乡村旅
  • 核心期刊论文: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人才
  •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养与提升
  • 人工智能背景下线性代数教学改革的一点思考
  • 党建工作“五个起来”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党支
  • 自媒体社会责任探析
  • 司法体制改革背景下检察工作中应解决的几个问
  • 基于“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
  • 高校共青团改革背景下院系基层团委工作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