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分析和实效性思考


2019-06-29    来源:青年与社会    作者:徐治然

摘 要:大学阶段是学生步入社会前的关键准备阶段,各大院校应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对就业做好准备。然而我国大学校园的就业指导课程在应用中还存在缺乏实效性的问题,无法全面发挥课程作用。文章将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入手,对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现状进行分析,并进一步阐述影响就业指导课程实效性的因素,最后重点提出对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实效性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直以来都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使学生在毕业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各大高校都会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就业指导课程可以为学生分析各个行业的就业形势,引导学生建设职业规划,使学生对自身能力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从而帮助学生更快更顺利地进行就业。然而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中,都存在着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使职业教育的效果难以发挥。因此应当分析我国高校内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缺陷,并进行改进。 
  一、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就业指导课程是针对学生就业问题开设的职业教育课程,但是就业指导课程的作用并不仅限于学生群体,对于学校和行业企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学生群体的意义 
  对于没有工作经验缺乏社会经验的学生群体来说,毕业后的就业问题是很多人都难以想象的。大学生往往会在主观因素影响下误判自己的职业生涯,并会对自身定位模糊,不了解自己的能力在待就业群体中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因此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帮助学生认清自身水平并了解行业趋势,学校就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教师要对学生的想法进行点评,并为学生制定适合自身的行动计划。通过心理素质锻炼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办法,帮学生提前了解就业趋势。对学生而言,就业指导课程能提高自己的就业成功率,使自己在就业前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用人需求,是学生就业前十分必要的职业指导[1]。 
  (二)对学校的意义 
  大学阶段是为了培养对社会有用的高素质人才,要求新时代的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就是学校为学生转变学习观念的重要环节,要引导学生将精力和注意力从书本中解放出来,要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只具备理论知识的人才,注定难以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学校必须充分重视自身教育培养人才的责任,为学生提供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的机会。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可以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使学校培养出高素质人才,从而实现为社会培养优质人才的目的[2]。 
  (三)对行业企业的意义 
  大学生终将成为社会的一份子,成为推动行业企业发展的新型人才,而就业指导课程的设立则能实现将人才资源进行合理调配,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专业对应人才的目的。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对行业的推动力,就业指导课程可以使学生的专业优势得以发挥,使企业能获得专业人才。因此,就业指导课程是对学生、对学校以及社会都有益的指导课程,应该不断改进教育方式,实现人才的合理分配。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方式的问题 
  大学一般从大二至大三阶段都有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學生会较早地接触到就业指导课程。但是在学习的最初阶段,很多学生对于就业没有概念,自身对专业技能的掌握也并不熟练,因此很难在就业指导课程中给自己清晰定位,对于教师的讲解也无法深刻理解。学生对就业指导的意义并不清楚,也没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虽然学校一直为学生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但是学生在学习后的感受并不强烈,普遍出现“无收获、无反思、无内容”的局面。“无收获”是指,学生通过指导课程的学习后发现,并不能收获专业技能知识,也没有进行实践操作的机会,对于教学过程感觉没有收获;“无反思”是指,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引用社会上著名的企业家或成功人士的成功案例,但是这种教学方式是教师直接将结果呈现给学生,学生缺少自己对就业方向的思考,无法起到让学生进行深刻反思的目的[3]。学生在学习中和学习后都不会进入深度思考,也就难以认清自身问题,更不会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无内容”是指,教师为学生准备的教学资料与促进学生形成正向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无关,尤其是引用一些招聘类型的综艺节目时,学生还可能会被节目效果影响,使学生失去求职信心,这就违背了就业指导课程的初衷。此外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会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在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自身缺乏足够的阅历且教学经验不足,就难以为学生带去丰富的理论基础知识,无法对学生形成具有深刻意义的引导。一些教师研究教学内容的能力较弱,也缺少实践平台,因此无法为学生进行更多的经验分享,就业指导的效果也不会太高[4]。 
  (二)课程内容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内容目前还存在争议,部分大学是将教学内容倾向于实践与学生所学专业的理论知识相结合,努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水平;还有大学是将内容倾向于为学生培养面试、求职、招聘技巧中,意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总体来说,我国大学的就业指导普遍存在缺乏系统性的问题,因此才会在教学中出现教学内容不深刻,学生体会不深的问题。 
  三、影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实效性的因素分析 
  (一)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单一 
  当前的就业指导课程模式单一且传统,往往是将教学场地局限在课堂或专题讲座中。通过教师或专业职业规划师的函授,为学生分析面试技巧、实习期间要注意的问题。虽然这些内容似乎都与大学生就业息息相关,但是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只强调了在就业中的种种问题,而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的引导,因此缺乏实效性。学生在现实求职当中,会遇到各种企业和各种面试情况,学校的教学不可能将这些场景一一分析到,学生也无法深刻得记下所有面试场景要准备的工作。对学生而言,更加需要融合了心理引导和职业规划的系统性的指导[5]。
(二)学校的就业指导思想与社会需求不符 
  新时期的招聘原则是以市场为导向,坚持“双向选择”。而部分高校仍旧没有转变观念,对学生的就业指导还是坚持以教材为基础。对新时期的招聘市场来说,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地位是平等的,学生在求职时也应该把眼光放长远,不要局限于某个企业或某个地区甚至是某个行业。但是部分学校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并没有给学生这些建议,导致就业指导的实效性不高。有些学校甚至忽视了就业指导的作用,在学生临近毕业前才临时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对于学生的职业规划和职业素质培养就难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三)师资力量不足 
  就业指导课程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包括心理学、法律知识、求职技巧等。但是大学校园内能满足多个专业技能的教师非常稀少,教师往往仅负责某一课程的函授[6]。部分大学由于师资力量不足,选择由班主任负责各班的就业课程指导。教师由于自身缺乏相关经验以及年龄小缺少阅历的原因,无法在教学中给予学生丰富的求职经验,也就难以保证教学效果。虽然就业指导课程对于学生求职前的准备非常重要,但是学校因为师资力量不足的原因无法满足课程对教师水平的要求。有的学校还是由其他专业的教师临时担任,可见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对就业指导课程的实效性有很大影响。 
  四、对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相关建议 
  (一)丰富教学模式 
  常规的大学教学模式中,通常包括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课上函授,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的形式。为了丰富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使教学效果提高,还可以在此基础上构思更加生动的教学模式。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手法进行改进,增加生动的教学内容和与学生交流讨论的环节。还可以对学生的学习途径和学习方法进行优化,使学生有机会对教师的教学进行反思和讨论。为了增加学生理论知识和求职经验的总结,还可以发动学生对某几个面试案例进行评分,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某个案例的失败和成功之处,引发学生对自身问题的反思。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教室中进行招聘体验,让学生扮演求职者,教师扮演应聘单位。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扮演招聘单位的负责人,自己扮演求职者,给学生演示正确的求职方式。 
  (二)实效性思考 
  就业指导课程必须具有实效性才有意义,否则不仅占用学生时间也浪费师资力量。虽然有诸多因素造成目前大学的就业指导课程普遍缺乏实效性,也需要对提高该课程的实效性进行分析,找出改进课程效果的途径。笔者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的优化来改进。第一,要针对学生特点进行教学。每个学生的个人性格特点和擅长内容都不相同,但是在学校接受的都是相同的教育,教师就容易忽略学生的个人所长。应该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就业技能和求职能力进行教学,通过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为学生分析如何应对面试;第二,要建立完整的职业生涯知识体制,使学生从最基本的内容开始了解职业生涯的概念,从而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有目的的规划;第三,要使教学内容中的技能和技巧具备可操作性,使学生能对教学内容正确理解并学会运用。现代社会发展中需要的是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教学中就要重视锻炼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第四,可推广性。就业指导是每个大学生都会接触到的课程,因此对于课程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手法的设计应该具备可推广性,使教学中的经验和成功案例可以被广大学生学习。教学内容和工作模式以及面试技巧都应该具备可推广性,使这些经验能服务于学校内的所有学生,从而起到促进教学效果提高的目的[7]。 
  (三)发展网络教学 
  利用网络实施教学是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一种,对于愿意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来说更容易接受。网络教学使教学空间扩大,學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大大提高。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发布教学计划,还可以从网络上搜集相关的微课资料,为学生扩大知识范围,使学生在就业前接受网络学习,对未来利用电脑办公和自主通过网络学习也有一定的帮助。利用网络学习,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对课上内容进行复习,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与教师和同学进行探讨,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网络可以使就业指导课程的学习区域和学习时间无限扩大延长,学生学习更加便利,教师也可以通过运用网络教学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四)课程内容与时俱进 
  就业指导课程要以行业企业的发展趋势为主导,使学生能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便于学生调整自身能力,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因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学校就要进行充分考虑。对于求职技巧这类内容,可以通过搜集最近的视频资料或文字资料来实现。对于职业技能、相关就业政策等信息,教师就要做到与时俱进也要教育学生时刻关注与自己就业息息相关的新闻资讯,要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动态,用最新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8]。 
  五、结语 
  就业指导课程应该以服务学生为宗旨,努力强化教学的实效性,使课程能真正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起到作用,帮助学生顺利走向社会。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应该是以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实践型人才为目的,因此在就业指导课程建设过程中也要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师资力量等多方面去改进,努力提高课程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李冉,闻明晶.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有效性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7(19):99-102. 
  [2] 李焱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有效性分析[J].文存阅刊,2017(21):178-178. 
  [3] 沈陆娟.关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课堂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v.2;No.46(10):142-144. 
  [4] 钟丽花.论高校职业指导开展与实践——职业指导课程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7(29):165-166. 
  [5] 孙传通,张慧晶.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与思考——基于上海财经大学的实证研究[J].文教资料,2017(21):199-200. 
  [6] 刘军,陈璟明.基于实效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探究——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7(06):20-23. 
  [7] 卢红坚.提升中职学校就业指导质量的对策探析[J].广西教育,2017(26):5-6. 
  [8] 段艳萍.浅谈如何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效性[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v.28;No.120(02):140-142. 
  作者简介:徐治然(1977.02- ),男,江苏泰兴人,本科,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学生资助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
上一篇:如何有效实施真实应用驱动下的教学模式改革 下一篇:实践导向下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策略研究
相关文章推荐

  • 大学生压力应对特征研究—基于“雨中人”绘画
  • 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 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实效性的问题情境研究
  • 大学生如何创立及运营摄影工作室
  • 探索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手工艺文化的认知和传承
  • 大学生党员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特征及引导策略
  • 大学生弘扬李保国精神的路径研究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机制创新
  • 培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的路径研究
  • 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研究—基于自媒体网络环境
  • 高职院校学生实习意外伤害赔偿的法律适用
  • 高校大学生消费权益保护的再研究
  • 论我国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权的法律保护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
  • “微时代”服务型大学生党支部建设路径探析
  • 四位一体”红色资源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