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思政核心期刊:以美育促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


2021-03-18    来源:人民论坛    作者:朱星辉

【摘要】中华民族历来把美作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美的教育作为民族发展的重要基石。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不仅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能够助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应以系统化的思维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积极建构学校“主渠道”、家庭“增效剂”、社会“大课堂”“三位一体”的实践进路,助力公民道德建设深入推进。

【关键词】“以美育人” 新时代 道德建设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不仅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这是立足于新时代的新方位、新变化、新特征,对学校美育工作提出的新指向、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美育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重要论述,为做好新时代美育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南和根本遵循。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不仅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能够助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

美育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式的美育思想最早出现在《美育书简》一书中。18世纪德国著名美学家席勒具体阐述了美育的概念,即美育是对审美与具体美感的教育,它的目的是塑造完美人性、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受席勒美育思想的影响,中国近代一些思想家,如王国维、蔡元培、鲁迅等也极力倡导美育。蔡元培先生更是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著名观点。新中国成立后,美育被明确写入国家教育方针。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明确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可以说,美育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和现代美育理论的联系最为紧密。马克思认为人不仅是自然界的产物,也是社会环境发展的产物,并由此界定了人具有自然与社会双重属性。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这段论述充分表明了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的人类,能够在遵循美的内在规律对世界进行改造的同时,对自身进行改造。

以美育人是充分挖掘个体生命潜能的过程,是引导和帮助受教育者认识自我、超越自我、重塑生命的过程。人们在认识自身、改造自身以及评价客观对象时会遵循审美规律,分析和判断其背后所蕴藏的内涵,并不断加深对美的感知力和理解力,提升品鉴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同时,人的需求是多元的、动态的,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一旦某种现实需求被满足,就会产生新的不同需求。在马斯洛提出的五级需求层次理论中,人的最高层级需求就是实现自我价值。而审美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它能够使人们获得情感的陶冶和境界的提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与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具有同向同行的逻辑理路。

中华美育精神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强调美和善的统一,追求尽善尽美

中华美育精神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美育是以个体的人为核心,以美与善的结合为基本内容和价值目标的教育方式。美育与立德树人的本质内涵和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总体要求高度契合,在净化内心、陶冶性情、提高素养等方面具有独特作用。传统美育注重审美的感化和内化作用,强调“礼乐相济”“美善合一”,突出审美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的涵濡和浸润作用,把塑造美好心灵、涵养德性人格作为核心,是促进公民道德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

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礼乐相济”可以说是中国古代以美育人的重要手段。孔子认为,“礼”是一种道德行为准则和规范,告诉人们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可以做的该如何做;而“乐”则是运用特定的艺术形式熏陶人的心性和情感,促使其把思想意识中的道德规范内化为情感认知上的自觉行为。可以说,“礼乐相济”是以美育人的一种特殊方式,可以发挥以美养德的重要作用。

中华美育精神强调美和善的统一,追求尽善尽美。美育是一种以融合善和真的美感形象开蒙启智、滋润心灵的教育方式。美育在培养道德、涵养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需要强调的是,只有富于善的美,才具有更高的价值。因而,只有努力引导和发掘受教育者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其由美至善、美善合一,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论语·八佾》记载,“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孔子认为虞舜时代的《韶》乐,尽美又尽善;而《武》乐,虽然很美,但未尽善。可见,孔子把美与善进行了区分,认为美与善是不同的概念,具有不同的内涵。有些事物从美的角度看是完美的,但从善的角度看却未达到完美的层次;有些事物从善的角度看是符合社会伦理和道德规范的,但从美的角度看却并不一定。事实上,美给予人的享受不仅仅局限于感官层面,更体现于精神层面。美只有饱含善的内涵,才会具有更高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因此可以说,美与善的统一,既是中华美育精神的价值追求和重要底色,也是促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思想根基与实践旨归。

“以美育人”:促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进路

以美育人是一个日积月累的熏染过程。把道德教育通过艺术化的情感渲染全方位地融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之中,对于促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应积极建构学校“主渠道”、家庭“增效剂”、社会“大课堂”“三位一体”的实践进路。

一要发挥好学校“主渠道”作用,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学校教育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和道德品质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以美育促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美引真、以美明德,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文化自信根基。学校要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大美育理念,将以美育人的理论知识、价值观念等有机融入各门课程中,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的审美情趣;要坚持发挥艺术教育课程的主阵地作用,通过内容丰富的公共艺术课程,让学生感受美、理解美、发现美、创造美,并使其在现实生活的体验和观照中实现崇尚美、追求美、维护美的思想升华;要坚持加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建设,开展形式丰富、内容高雅、贴近生活的文化艺术活动,发挥环境吸引人、环境教育人的重要作用,让广大学生在与美同行的浓厚氛围中修德立身。

二要发挥好家庭“增效剂”作用,塑造孩子的美好心灵。家庭是个人道德养成的起点,也是开展美育工作的根基。首先,家庭美育强调在家庭生活的一点一滴中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建设和形成优良的家风、家教。因此,应利用家庭关系中的特有情感要素,以生动活泼、贴近生活的美育形式进行道德启蒙和浸润,让崇美尚德在亲情之中酝酿和升华。其次,家庭美育强调开展文化艺术类活动。诗歌小说、书法绘画、音乐戏曲等不同的艺术形式会给受教育者带来不同的美感享受。通过阅读文学著作、观赏影视作品、从事艺术创作等活动,能够提升孩子的艺术感知力,增强其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进而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最后,家庭美育强调接受自然之美的熏陶。优美的自然景象和文化艺术作品一样,具有情感渲染和心灵润泽的独特功效。优美的自然景象可以激发观赏者无尽的感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提高人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意趣。因此,应让孩子体验生态之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美,促使其形成积极投身美丽中国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三要发挥好社会“大课堂”作用,陶冶公众的道德情操。社会美育是提高审美水平和道德素质的重要环节,在时间、空间、内容和资源等方面更加灵活和丰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长期而艰巨的伟大事业。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实现这个伟大事业,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从这样的高度认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实现社会美育作用需要充分发挥优秀文艺作品和文艺活动的独特优势。优秀的文艺作品能够潜移默化地传递真善美的价值导向,使人们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感受、欣赏以及理解美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道德涵育,增强道德观念、提升道德品质,进而将其内化为良好的道德行为。因此,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价值指向融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中,以栩栩如生的艺术表现手法弘扬主旋律、引领新风尚。此外,实现社会美育作用需要提升公共美育资源的供给数量和供给质量。政府应大力支持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公共美育场所建设,让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艺术馆等与学校、社区、家庭等形成互联、互动、互助、互促的新局面。同时,公共美育场所需要克服功利性倾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专业性与群众性、营利性与公益性、收藏保护与传承展示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在丰富教育形式和拓展受众范围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激发社会大众对于文化艺术的认识与关注,促使其主动参观、体验各类公共美育设施和场所。

上一篇:思政核心期刊: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路径 下一篇:核心期刊论文: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发展与规制
相关文章推荐

  • 核心期刊论文: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发展与
  • 思政核心期刊: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路径
  • 档案核心期刊:新常态背景下的档案馆空间资源
  • 思政教育论文:研究性教学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
  • 思政教育论文:浅论高职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 思政教育论文: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浅
  • 思政教育论文:网络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
  • 思政教育论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创
  • 核心期刊论文:深刻理解“五个坚持”重要原则
  • 核心期刊论文:警惕新型网络诈骗盯上农产品订
  • 核心期刊论文:消费扶贫依赖症的破解之道
  • 核心期刊论文:“空壳”合作社的形成机理及纠
  • 核心期刊论文:限塑令升级下塑料污染治理的思
  • 社会治理核心期刊:流域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关键
  • 核心期刊论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的传
  • 核心期刊论文: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