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核心期刊】从便民服务改革看政府社会治理效能提升(2)


2021-05-08    来源:人民论坛    作者:邢海晶

政府便民服务改革举措长效长兴的实现方式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则强调“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②。在此,技术支持与制度保障已被认定为政府行政改革长效长兴的实现方式。

社会治理的智能化是把现代科技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以现代科技尤其是网络信息技术支持社会治理,提升社会治理的精准性、协同性、预见性,实现智慧治理。政府在社会治理中出现效率不高、精准度不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数据壁垒导致信息隔绝,民众诉求未能及时、准确地反馈给政府,政府的公共服务资源未能精准投放于社会治理的关键环节。而信息技术革命则给政府行政改革带来了重大机遇。政府可以通过基于互联网搭建的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和移动政务服务平台,增进与民众之间的交往互动,夯实双方的互信关系,凝聚社会价值观共识,营造政府社会治理效能可持续提升的良性行政生态环境。同时,政府在社会治理中可借助于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通过快速收集和分析社会治理中的海量数据,整合碎片化的信息资源,利用智能算法精准定位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高效地配置公共服务资源,为民众提供更加精细、精准、高效的社会公共服务,从而提高社会治理效能。鉴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在政府社会治理过程中的重要性,国家通过《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设计对政府社会治理过程中的网络信息技术使用进行规范,这也充分保证了政府便民服务改革伴随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实现长效长兴。

法治保障与技术支持是政府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一体两翼。如果说技术支持是政府社会治理工具理性的实践,那么,法治保障则是价值理性的坚守。社会价值共识凝聚与政府社会治理效能提升是正反馈关系,而以法治保障将社会治理导向理性价值方向,则是社会价值共识凝聚的关键。所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以良法保障善治”,就是要让法治为社会治理提供制度保障。社会治理的法治化能够营造完善的社会治理法治环境,提高社会治理主体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行为参与社会治理的意识和能力,约束和规范政府行为,保障人民正当权益,通过法治规范、保障社会治理在法治轨道下依法进行,体现社会治理的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追求。社会治理法治化涉及政府和民众双方。在社会治理法治化过程中要提高基层群众的法律意识,提升群众法律素养;引导社会成员形成依法维权、依法办事的法治思维,并在法治秩序下有序表达利益诉求、依法维权、依法行使参与社会治理的监督建议权,努力推动社会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健全和完善政府推进社会治理的法律法规体系,通过制度化的途径和方式统筹社会力量,合法配置社会治理资源,依法调节社会治理主体间的权责关系、将民众的社会治理参与行为纳入法治化轨道,通过制度设计激发社会治理效能提升的内在动力,改革现行行政体制机制,对社会治理改革成果以制度化方式给予保障,最终实现社会治理的公平正义价值目标。

(作者为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注:本文系四川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方向”(项目编号:18SYL001)和研究阐释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推动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研究”(项目编号:20ZDA054)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129页。

②《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13页。


上一篇:【核心期刊】虚拟养老院:含义、问题与创新路径 下一篇:【核心期刊】社区治理“内卷化”的特征及突破
相关文章推荐

  • 【核心期刊】社区治理“内卷化”的特征及突破
  • 【核心期刊】虚拟养老院:含义、问题与创新路
  • 【核心期刊】“老漂族”的群体现状与社会适应
  • 【核心期刊】基层“反向避责”现象的表现与行
  • 【核心期刊】我国新职业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路径
  • 【思政核心期刊】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彰显实践育
  • 核心期刊论文:网民低龄化特征、趋势及应对策
  • 【新闻传播】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与
  • 核心期刊论文:“饭圈”争议及治理
  • 核心期刊论文:新形势下如何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 核心期刊论文:西部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现路径
  • 核心期刊论文:我国健康城市发展的关键要素
  • 核心期刊论文:医疗领域腐败的治理关键
  • 核心期刊论文:谨防基层治理中的管控围城
  • 马克思核心期刊: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 金融核心期刊:中俄经贸金融领域合作的现状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