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核心期刊论文】社会文明程度的衡量标准及提升路径(2)


2021-05-24    来源:人民论坛    作者:向 勇

开展新时代社会文明新生活运动。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和时代新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人文素养提升,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不断推进健康文明、简约高雅的新生活方式。引导人们在观念层次和行为层次建立起社会文明的价值认同、知识认知和实践认可,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文明的言谈举止,发挥道德软化的社会治理功效,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

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发展为社会文明的文化综合体。文明具有社会实践性。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本质。深入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社会文明实践活动,社会文明综合体是融合群众教育活动、城乡社区文化展演、地方创新产品研发、社区居民文化消费等综合需求的立体空间,是一个既有“精神内涵”又有“审美颜值”的综合美学空间,发挥教育性、群众性、参与性的综合社会文明实践功能。

促进区域与国别间社会文明的交流合作与文明互鉴。在同一历史时期,每个国家都有适合自身国情的社会文明程度的发展水平和表现形式。新时代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要秉承开放包容的理念和互鉴共享的心态,尽量消除不必要的文化隔阂和主观上的文化误解,打造协同、均衡、互利的文明互鉴格局,扩大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文明程度的开放水平和认同范围。

文化是国家的灵魂和命脉,文明是国家进步的标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是我国几代人浴血奋斗的共同梦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国家的理想范式,是在充分借鉴了工业革命以来由西方中心主义塑造的现代文明的基本形态,扬弃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文明的弊端,通过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时期的不断探索,最终找寻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由中国主导、具有东方美学生活方式的现代社会文明形态的发展之路。这种以“中国之眼”洞见世界文明的共通性,展现中国主见和中国尊严,是中华民族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充分体现。

新发展阶段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目标,不仅是经济层面的物质福祉,也是文化层面的精神福祉,更是环境层面的生态福祉。新时代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具有鲜明的文化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以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引领,实现国际语境下价值共享和模式认同的社会文明体系建构。新发展阶段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是中华民族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使命。

(作者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数字创意实验室首席专家)

【注: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文化产业合作共赢模式及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7ZD043)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英]托马斯·霍布斯著,黎思复、黎廷弼译:《利维坦》,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年。

②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

③潘伟杰:《从现代性与中国性论国家治理的中国观》,《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

④[美]丹尼尔·贝尔著、严蓓雯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上一篇:【思政核心期刊】红色文化与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耦合与契合 下一篇:【政治核心期刊】新发展阶段全面绿色转型的六个维度
相关文章推荐

  • 【政治核心期刊】新发展阶段全面绿色转型的六
  • 【思政核心期刊】红色文化与提升大学生文化自
  • 【核心期刊】风险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开展路径
  • 【思政核心期刊】立德树人让学生终生受益
  • 【核心期刊】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四个理论特色
  • 【法学核心期刊】依法适用正当防卫与扭送
  • 【核心期刊】“三大核心”:拿什么来取而代之?
  • 【核心期刊】坚持人民至上的基层治理实践
  • 【核心期刊】我国卫生防疫的历程与经验启示
  • 【核心期刊】大数据推进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的
  • 【核心期刊】社区治理“内卷化”的特征及突破
  • 【核心期刊】从便民服务改革看政府社会治理效
  • 【核心期刊】虚拟养老院:含义、问题与创新路
  • 【核心期刊】“老漂族”的群体现状与社会适应
  • 【核心期刊】基层“反向避责”现象的表现与行
  • 【管理论文】疫情危机下民营企业的管理创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