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基于荣誉体系视角下的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9-06-23    来源:青年与社会    作者:魏鹤如;李天昊

摘 要:《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里提到要始终围绕高校育人的中心任务实施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将第二课堂创新教育模式与原有的荣誉体系相结合,提高学生对第二课堂的重视度,激励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积极性,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荣誉体系;第二课堂;教育育人;立德树人 
  荣誉体系最早作为社会组织激励员工的重要手段,已达到组织特定的目标性、整体性、稳定性为最终目的,通过制定符合社会组织自身情况的荣誉激励制度和荣誉奖励规则,来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从而降低社会组织的经营管理成本、改善社会组织的经营管理效果。 
  高等院校作为社会组织形态的一种,因其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的组织目标,把荣誉体系的建设作为塑造高标准教师队伍、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围绕高校师生荣誉体系的建设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的专业化、科学化发展。 
  近些年针对高校教育育人的根本任务,创新提出了第二课堂新型教学模式,聚焦学生群体的荣誉体系建设,基于新型教学模式的区分,细化为第一课堂荣誉体系与第二课堂荣誉体系,不同于第一课堂荣誉体系所包含的专业成绩、综合排名、研究成果、论文发表、毕业论文質量;第二课堂荣誉体系的衡量标准则是来自道德品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竞赛获奖、合作与交流。针对目前第二课堂的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研究对策,对充分发挥第二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作用,从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荣誉体系视角下第二课堂开展现状 
  (一)缺乏对第二课堂的有效认知,重视程度不高 
  第二课堂的开展既是对第一课堂的延伸又是对第一课堂的补充,为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建独立的育人平台。但相比于传统的第一课堂教学模式,第二课堂创新教育模式提出的时间较短,发展过程较缓,主观原因来自学校、社会、家长对第二课堂的认知不够。学校层面,《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里提到要始终围绕高校育人的中心任务实施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学校、学院、各部门对第二课堂建设的具体方向和现实意义没有办法形成统一的认知,职能划分和工作分工的不明确也造成了配合不够默契,工作开展不畅的局面。社会层面,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第一课堂成绩,部分企业更是在招聘启事中对学校等级、学生专业成绩、专业排名有明确的要求,忽视第二课堂成绩单的重要作用。家长层面,迫于传统应试教育中的按分数论成败的固化思维,家长在对子女的培养上,更加注重第一课堂的学习与成果,素质教育投入的精力和资金严重不足。 
  (二)第二课堂的设置与活动开展,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足 
  目前各高校围绕第二课堂新型教学模式开展的活动主要集中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指导、学术讲座、文体竞赛等方面。主要由校团委、学生处牵头,各二级学院、职能部门配合开展。每个版块设计不同的学分,根据学分设计的分值不同,学校每学期会定向、定时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以保证学生能够得到第二课堂学分。目前高校举办活动的立足点更多是为了完成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具体职责和使命,文体娱乐类活动偏多,创新实践、科技竞赛类活动较少,同时活动面对的是全校学生,没有考虑到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诉求和客观条件。从而导致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的数量及质量不符初衷,影响第二课堂素质教育的对学生的影响力。 
  (三)缺少专业教师指导,资金支持力度不够 
  第二课堂的创新教学模式,作为第一课堂向外的延伸,在育人过程中离不开专业教师的指导。目前,鲜少有第二课堂专业的教师队伍,对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进行相应的指导,部分配备教师的第二课堂活动也存在“挂名”的现象。除此之外,部分教师假借第二课堂,包揽课题、申请项目,忽视了学生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无视第二课堂实践育人的根本任务。同时,学校在支持第二课堂活动开展中力度不够,没有关于第二课堂开展的有效政策,资金短缺,场地没有保障,学校将绝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第一课堂的教学中,轻视了第二课堂在高校育人领域的重要作用。 
  (四)第二课堂网络利用率低,信息传递不畅 
  目前第二课堂开展的活动信息更多的是停留在线下传播,通过校发文件、通知等形式。线下传播的方式导致传播速度较慢,传播范围小,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会造成偏差,存在着短期化、低效重复、浪费资源等现象。信息的传播格局单一,自始至终是由上之下,没有形成学校、社会与学生之间良好、通畅的沟通渠道。活动开展过程中各个环节的问题,活动开展后学生的困扰以及内心真实感受;企业在用人过程中发现的第二课堂成绩单的漏洞和不合理的地方,无法让学校在第一时间了解,并进行相应整改,导致第二课堂荣誉体系的制定有一定的滞后性。 
  二、荣誉体系视角下的高校第二课堂的开展对策 
  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外部延伸,是高校育人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全面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学生人生发展内驱力的有效措施,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更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建设第二课堂中,始终遵循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紧密衔接与深度融合,利用好荣誉体系的方式手段,充分构建高校第二课堂。 
  (一)加强对第二课堂的有效认知 
  在开展第二课堂的建设过程中,积极引导学校、社会、家长对第二课堂开展的重要作用进行正面认知。学校要始终将第二课堂建设作为学校中心工作之一,把握好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之间的分配比重。学校各学院、各部门要积极配合学生处、团委开展有关第二课堂的各项工作,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企业在招聘时应把第一课堂成绩与第二课堂成绩并重,在第一课堂成绩相差无几时,更多的关注到第二课堂的成绩。家长在对子女进行培养、教育投入时,着重培养子女的人际交往、思维逻辑、领导合作等综合能力,改变过度追求第一课堂的成绩的固化思维。
(二)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 
  第二课堂的课程建设必须把握教育育人的根本目标,第二课堂的活动设置始终围绕人性化原则、针对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和激励性原则,从而拓宽教育途径,培养现代社会所需的优秀人才。第二课堂的活动设计要以第一课堂为基础,在第一课堂教学活动的指导下,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侧重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思辨力、表达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第二课堂活动内容要与学校、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一致,根据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需求,进一步推动第二课堂活动深入开展。充分尊重学生群体在第二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围绕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优勢,开展受学生群体喜闻乐见的活动。针对第二课堂制定相应的荣誉体系,给予参加者相应的物质与精神奖励,通过激励来挖掘学生的潜力,增强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兴趣与热情。 
  (三)配备专职教师,加大第二课堂的物质投入 
  鼓励专业教师指导参与第二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成为学生活动的导师。通过学校层面出台相应的奖励制度或将工作量计入到教师的荣誉体系中。在薪资方面,教师参与第二课堂教学的学时可参考第一课堂的课酬,并适当的进行补贴。定期向指导教师提供专业培训、外出学习的机会。把指导第二课堂的工作与年终评奖评优、职称评定相挂钩,充分调动广大教师主动参与第二课堂活动指导的积极性。同时学校应成立相应的职能部门负责统筹第二课堂的建设工作,并配置校领导监督、带领整体工作。每年对第二课堂投入的比重应与第一课堂相对持平,设置第二课堂活动开展专项资金,提供固定的场所,用于活动的开展。 
  (四)利用“互联网+教育”的新模式,助力第二课堂建设 
  改变传统老旧的信息传递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多渠道传递信息。定制学校第二课堂小程序或应用程序,统一向学生发布活动信息、比赛信息提高第二课堂活动信息的实效性和真实性,扩大学生接受第二课堂的信息来源。同时提供发布活动、信息查询、活动报名、活动签到、成绩单打印等智能模块。让互联网模式成为学生反馈信息、咨询解答问题的桥梁和纽带,让学生在活动中分享经验、互相学习、相互促进,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第二课堂的开展,将教学延伸到课外,第二课堂也成了教学新模式的试验田。进一步促进学校工作理念、体制机制和工作方式方法的转变,使得教育教学更加贴近和服务青年学生,同时也使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体系更加丰富,更好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张峰.大学生自评:公共必修课程对“德智体美劳”全面素质发展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2. 
  [2] 冷蓉.第二课堂活动在人才培养中作用的思考和建议[J].科教导刊(下旬),2017(01):17-18. 
  基金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本研究为2018年大连科技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易学e行—第二课堂学生活动管理APP”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813207144,负责人:王永敏 魏鹤如,参与人:汤彬、王润、李天昊、王书弘、柏霖。
  作者简介:魏鹤如(1992- ),女,江苏南京人,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上一篇: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下一篇: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探讨
相关文章推荐

  •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文明交流互鉴—基于数字时代
  • 什么是农民眼中的美好生活 ——基于乡村振兴
  • 大学生压力应对特征研究—基于“雨中人”绘画
  • 关于“以马克思主义为业”的几点思考—基于一
  • 基于设计学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
  • 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研究—基于自媒体网络环境
  • 基于网络环境下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分析
  • 医疗合同违约责任中非财产责任的适用
  • 基于公平与效率视角谈民商法与经济法的价值取
  •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研究
  • 基于研学旅行前置课程的微课设计
  •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辅助教学的瑜伽课程改革研究
  • 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构建
  • 基于“智慧团建”建设下广东高校共青团
  • 美日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经验及启示
  • 重庆区域创新体系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