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精准扶贫更需关注“心理扶贫”


2020-08-06    来源:人民论坛    作者:胡在珊

【摘要】贫困不仅表现为物质生活方面,更表现为精神贫困和心理贫困。贫困与心理健康问题也显著相关。当前,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大部分农村贫困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已经得到了很大改善,但不少农村贫困户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提高我国农村贫困户心理健康水平,应注重扶贫与扶志相结合,构建完善农村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有针对性地对农村贫困户进行心理服务和支持、提高农村贫困户的人际交往和职业发展能力。

【关键词】农村贫困户  心理健康  精准扶贫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贫困不仅表现为物质生活方面,更表现为精神贫困和心理贫困。目前,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进行,大部分农村贫困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已经得到了很大改善,但贫困家庭的精神文化和心理健康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提高,与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相适应。尤其是一些农村贫困户还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扶贫先扶志,育人先育心。扶贫,只有真正深入到贫困户的内心深处,触及灵魂,内外兼顾,才能真正做好精准扶贫,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农村贫困户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认知障碍。贫困户往往文化程度低,缺乏科学知识,容易上当受骗,缺乏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有的贫困户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不能对贫困问题进行合理归因,往往将自身的贫困归因于社会,产生抱怨心理。贫困户长期生活在单一环境中,容易产生感觉迟钝、记忆衰退、思维迟缓和认知偏执等问题。贫困户对于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也不懂得运用科学的知识来理解。甚至个别贫困户出现了严重的幻觉、思维错乱等精神疾病。

情绪障碍。贫困户的情绪障碍表现在情感孤独、易怒、冷漠、抑郁、躁狂等方面。贫困户长期处于情绪低落状态,心情抑郁、心态悲观。很多人甚至连最基本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都不会,只会用大量饮酒、吸烟、发怒等不良方法来缓解心中的压抑。一些贫困儿童常出现较严重的心理失落感,留守老年人往往孤独感强、留守妇女往往情感压抑等等。

自我意识障碍。表现出自卑、自我矛盾、缺乏自我认同、缺乏自信和自我效能等心理问题。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使得贫困户及其子女存在自卑,贫困造成的自卑问题,对于贫困学生的影响更大,表现更为严重。在扶贫过程中,一些贫困生会拒绝救助,不想让他人知道自己贫困。甚至有些贫困学生还通过经常请客、穿名牌、购买高档手机等高消费方式掩盖自己的贫困。有的贫困户缺乏自信,过于担心挫折和失败,自我效能感过低,对于一些扶贫项目和措施缺乏投入和行动。

人际交往障碍。有些贫困户对人际过于敏感,过于注重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处于焦虑状态,严重的还会出现社交恐惧症,表现为不喜说话、不喜交往、沉默寡言等。贫困儿童以留守儿童居多,贫困儿童长期缺乏父爱或母爱,远离父母,缺乏温暖,缺少沟通,个性孤僻离群,与外界社会接触少,人际交往能力较差。

农村贫困户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原因

恶劣的物质生活条件是造成贫困者心理健康不良的客观原因。很多贫困户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条件得不到有效保障,不仅直接损害了贫困户的身体健康,也是贫困户产生不良情绪和不良心态的直接原因。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如果得不到保障,其心理需要更难得到满足,容易产生压抑、抑郁、绝望等心理。

贫困户因安全需要得不到满足表现出心理问题。许多贫困户因病致贫、因残致贫。病残贫困户缺乏劳动能力,久病不仅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而且使患者对未来生活丧失希望,无力改变现状。还有的贫困户长期患有慢性病,长期病痛的折磨,使其有轻生厌世的想法。有的贫困户患了比较严重的疾病,需要大量的治疗费用,由于自身无力承担,表现出对未来深深的担忧。

贫困户爱与归属需要得不到满足表现出心理问题。爱与归属主要体现为亲人之间、爱人之间的关爱和支持。爱与归属需要得不到满足的贫困户,主要体现在农村留守老人、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三个群体中。爱与归属需要得不到满足使贫困户性格孤僻、情感孤独、生活自闭。不少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自己与爷爷奶奶生活,在学校里也缺少朋友。

贫困户自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表现出心理问题。目前的商品经济社会,人的社会地位更多以经济状况来划分,生活富裕的家庭更容易得到尊重,贫困家庭容易受到他人的轻视。贫困户社交范围较窄,人际交往能力差。当贫困者面对多重挑战和持续的压力时,社会其他成员给予的往往不是尊重,而是蔑视;不是帮助,而是社会排斥。

贫困户自我实现需要得不到满足表现出心理问题。现实的困境使得贫困户只为每天一日三餐、为生活奔波,没有对未来的打算和计划,也没有业余生活的爱好与兴趣,体验不到自我奋斗的幸福和快乐。贫困户自我效能感低下、自信心明显不足、感受不到自身所具有的巨大潜能。贫困户往往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能力评价过低,从而不愿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善生活。由于贫困造成的诸多问题,会使贫困户忙于应对自身的“贫困困境”,从而抑制贫困者的自我实现。

促进农村贫困户心理健康问题解决的有效对策

建立农村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面向贫困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一是以农村社区为单位,以乡镇医院和卫生所、乡镇学校和村扶贫工作队为依托,建立完善农村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农村社区需要选配专兼职心理健康辅导员,成立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站,镇政府部门也要寻找资源搭建心理健康室,设置社区农民可信赖的工作人员。二是针对农村贫困户,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农村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站要广泛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增强贫困户对自身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同时将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与农村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形成相互渗透的合力。

与精准扶贫工作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对农村贫困户进行心理服务。一是物质扶贫精确到位,指导贫困户满足基本需要。在物质和经济方面进行精准扶贫,满足贫困户的基本生活需求和安全需要,从客观上斩断贫困来源。要根据贫困户具体的物质需求和安全需求来进行精准扶贫,采取个性化的帮扶措施,而不能一味地用金钱的方式进行经济补助。二是对贫困户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和心理辅导。比如,对孤寡老人经常进行情感慰藉,对留守儿童给予照料和情感陪护,为留守儿童和老年人提供心理辅导和情绪疏解等心理健康服务。村扶贫工作队可以和心理健康服务站联合开展工作。

通过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交活动提高农村贫困户的人际交往和职业发展能力。一是鼓励贫困户参加村里组织的各项文化活动,提高贫困户自我意识,丰富贫困户的文化业余生活。帮助贫困户树立乐观、开朗、向上的积极心态,提高贫困户村里事务的参与度,营造积极的反贫困社会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村中能人”“脱贫模范”“新农民”的带动作用有效开展工作。二是重塑贫困户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在经济援助的同时,加强心理支持与帮助。应结合贫困户的实际情况进行心理教育与职业规划,因人而异帮助寻找开发就业创业机会,进行相关培训,提供技术支持,提高贫困者自救能力,授其以渔。

(作者为哈尔滨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①罗伏生、沈丹、张珊明:《青少年焦虑和抑郁情绪特征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年第4期。

②孙崇勇:《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四川精神卫生》,2011年第2期。

③徐富明、黄龙:《贫困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0年第2期。


上一篇:领导干部人格魅力提升新探 下一篇:志愿服务育人功能如何实现
相关文章推荐

  • 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
  • 高等农业院校人才精准化培养模式对大学生就业
  • 打好“后扶贫时代”脱贫攻坚战
  • 乡村旅游扶贫何以“更上一层楼”
  • 旅游精准扶贫的运行机制
  • 核心期刊:加强农村基层党建 有效推进精准扶
  • 高校共青团精准“双创”服务供给举措及成效
  • 以“志智制立体扶贫”解决深度贫困
  • 精准扶贫离不开良法善治
  • 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何以协同并进
  • 扎根社区推动脱贫攻坚
  • 用好公益岗位扶贫这一政策工具
  • 为什么要推进思想扶贫
  • 刍议精准帮扶视野下大学生基层就业指导
  • 让精准扶贫搭上信息化的快车
  • 优势视角下农村精准扶贫模式创新路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