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论文欣赏 >

培养“公共精神” 摆脱“精神贫困”


2018-04-30    来源:人民论坛    作者:张慧娟

【摘要】“公共精神”作为现代社会公民思想群体意识,在当前社会发展环境下愈发显现其重要性,作为社会理想信念的价值核心,“公共精神”需要所有社会公民共同构建、重塑、弘扬,以确保社会转型加速期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公共精神  重要实质  社会转型  公民教育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第四次全球化产业革命的到来,与其同步的政经文化、思想意识均已进入转型期,新的社会结构重组必然冲击传统思想意识,利益与矛盾冲突愈发明显。文化与思潮的碰撞交锋,无不体现出社会转型给社会发展带来的阵痛,也愈发推动社会对理想信念的渴求,而“公共精神”就是社会理想信念的价值核心,在社会转型加速期更应体现其价值,推动社会在转型期间稳定发展。

“公共精神”所体现的实质需求

“公共精神”通俗的讲就是公民应具有的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是一种思想意识形态。从社会层面看,社会公德意识就隐含在“公共精神”中,它包含德行和规范,是人类社会进步到一定程度后形成的友爱互助、共同维护保持社会稳定发展的有效形式之一。社会公德让人们在公共环境下懂得相互礼让、友情帮助,用行动体现道德修养和奉献关爱,体现在公民在公共交往中的自律和遵守社会秩序。从政治价值层面探究“公共精神”,能体现公民具备政治热情,拥有爱国心和奉献精神,面对现实困难勇于担当,体现了“公共精神”在民众政治生活中的道德约束和对国家社会的维护与认同,从贡献上体现了公民的社会价值。而作为社会最基本单元,公民的表现体现社会、国家群体的文明程度。

“公共精神”的内在品质突出其具有公共性、公共理性、政治性、辐射性特征。公共精神的公共性体现在社会群体表现出的公共价值利益,它以公共领域为载体,是建立在大众共识和社会公认的价值取向上,是公民在公众社交活动中对集体利益需求的自愿奉献,同时又能共同维护公共利益的精神。公共理性体现了公民以自觉行动维护公共利益,其精神理念超越个体理性,以更积极心态和行动维护公共利益的措施行为。政治性在公共精神中一直是非常重要的社会议题,它有别于道德品质,是现代社会治理重要的思想依据。辐射性体现了公共精神具有感召力和影响力,体现了“公共精神”对大众思维的传导影响力,能通过宣传、引导影响公众精神道德的整体提升。从以上“公共精神”特点来看,“公共精神”涉及社会生活诸多领域,已经与社会民生息息相关,在此倡导公民“公共精神”转型,有利于公民关注社会和国家稳定发展,提升公民参与社会建设热情。公共精神体现的是公众生活的共同利益,同时也体现了个人的权利与尊严。全体公民都重视公共精神,将是实现富国强民的强大动力,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保障。

“公共精神”的缺失对社会转型加速期的影响

一个国家文明程度不但体现在社会、政治、经济等硬实力上,公民个人素质和社会公德心,即“公共精神”也是其一。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我国公民整体素质也有显著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自然生态、城市绿化、便民设施的保护,但这种个体意识提升与快速增长的国民经济相比仍显滞后,没能形成共进。这导致一些人并不在意有损社会公德的行为,让我们看到了生活富裕后一部分人出现的精神贫困。现代公德意识的缺失,不文明现象的发生,就是个人素质精神滞后导致公德丧失带来的社会危害,容易影响国家社会秩序和风气。这些缺乏素质的不文明行为,不但受到国人鄙视,更会导致国家形象受损。社会公德缺失的直接后果是社会缺乏诚信,如近年来网络诈骗、骗捐、不敢帮扶老人等都成为社会公众话题,在撼动普通民众传统道德意识同时,给社会“公共精神”带来考验,一些好心人在道德意识引导下去进行帮扶反而被讹诈,更是让公民社会公德心受到严重伤害,严重削弱了公民对“公共精神”中公德行为的热情。只有从根本上提高公民公德意识,大力弘扬善举,才能纠正这股不正之风,改善社会风气。

除了现实社会中频频出现反道德行为外,网络平台上的网络舆情也成为公民缺乏责任意识的集散地,在网络自由表达空间中,一些极端不负责任的言论在网络上肆意传播,其歪曲的价值观对网络上公民公共意识精神的形成造成严重阻碍,已经给现实社会生活带来影响。这些缺乏公民责任意识行为,加剧了社会价值冲突,使我国公民社会责任和公民意识面临严峻考验。我国社会转型导致原有社会各方利益关系发生变化,由此引发的社会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其中使干群、医患、教育等社会群体关系矛盾较典型,造成局部关系失谐。在干群与社会群体引发的矛盾事件中,公民“公众精神”的缺失往往导致矛盾激化,尽管我国公民社会素质有了大幅提升,但在现代社会转型中仍体现出“公共精神”在社会中的匮乏,因此社会加速转型要重视社会“公共精神”的培育,使整个社会能够得到整体进步,“公共精神”得到社会普遍接受和传递。

社会转型加速期如何塑造“公共精神”

政府作为宣传推广“公共精神”的引领者,要转变政府服务形式,更好体现“公共精神”价值,对大众精神层面产生重要影响和引导。政府服务要始终将公共精神融于工作中,以公众需求为己任,以实现公众利益服务大众为目标,这样有助于缓解干群、社群矛盾,减轻政府工作压力,有利于政府担当起对公众对公共精神培养职责。政府实施公共精神,能够借助公共精神辐射效应,让更多的人从思想上受到影响,有助于加强公民公共意识。在政治环境上要与时俱进,共同推进社会民主建设,为公共精神提供有价值的实践体验。公共精神与社会有机结合,才能让精神内涵落实到社会生活中,随着社会发展,公民所享有的民主程度越高,公共精神拓展的空间越大。在经济层面上,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在法制与道德理念中得到进一步完善,在当前社会转型背景下,经济发展速度与公共精神传播明显不同步,人们更注重市场经济价值,忽略了对公共精神的塑造。随着社会呼唤等价交换,诚信、平等、自由的社会氛围,为人们带来更多催生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的良好环境。在法制和道德双重约束下,社会经济体制正处于逐步人性化过程中,对公民公共精神的塑造起到不可忽视作用。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非盈利公益组织作为一股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公共服务,担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从目前看,这些非盈利组织的活动内容,以多种形式为公众提供各类服务性内容展现了公共精神,发挥自己独特优势,弥补政府部门对公共服务的不足。因此,要积极鼓励社会非盈利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为大众传递公共精神,也为普通民众提供参与公共生活的适宜平台。

当前,公民意识和公共精神已成为时代诉求,学校作为教育的重要场地,要充分发挥培育公共精神功能教育作用,注重内容贴近公共生活,将公共精神渗透到教育中,激励学生传承公共精神,使公共精神内化为学生个人思想意识,深化对公共精神领悟。社会公民要树立与时代同步适应的公共精神和意识,以自身能力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为此,公民要主动进行社会公德和公民意识培养,提升个人素养,才能对社会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有更多认知和感悟,增强社会责任和自律意识,积极传承并参与推动公共精神的良性传播。

(作者为山西大同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

【注:本文系山西大同大学校级基金“预防大学生犯罪的德育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1K15)成果】

【参考文献】

①孙杰:《国家、政党、社会:基于认同匮乏与公共精神短缺的价值整合》,《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

②张文:《社会转型背景下公共精神的内涵与重塑》,《山东社会科学》,2017年第1期。


上一篇:寓法治意识于“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 下一篇:“互联网+”为社会组织监管提供新支撑
相关文章推荐

  • 小学数学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 新常态下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创”人才培养
  • 基于设计学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
  •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途径
  • 新时代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研究
  • “双主体”校企合作下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
  • 终身体育意识培养下的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探究
  •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研究
  • 解析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
  • 浅析数学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
  • 从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角度浅析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 计算思维能力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培养
  • 核心期刊论文: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人才
  • 论文发表参考: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
  • 论文发表参考: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计算思维的
  • 论文发表参考:论师资建设对高校教学和人才培